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金融之间的相互融合越来越紧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大。这不仅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引发“鲶鱼效应”,对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概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优势策略

一、引言

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迅速崛起,大量的类似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视野内。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这种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显而易见,天弘基金(余额宝的管理公司)管理资产一度达到5000亿人民币,一时间银行的吸储能力受到极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关于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研究。

二、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目前,我国仍未有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准确定义。杨群华(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虚拟金融市场”①。周华(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工具和金融业务的一种融合”②。综合上述学者的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是金融服务通过互联网进行运作的。这存在两个方面:第一,一些金融机构将金融业务进行线上线下转换,将传统的线下业务提到线上。第二,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基于互联网,也推出了一些金融创新产品。作为一种创新模式,互联网金融不但具有传统金融业务所具有的支付结算和交易融资功能,又具有传统金融服务所不具备的低成本高效率特点。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2013年,支付宝规模迅速增长,它的高收益促使天弘基金成为了前十大基金公司之首。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在2013年取得支付牌照后,逐步走上了正轨,因此2013年被称为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互联网金融以当前主要业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三方支付结算类、互联网融资类和投资理财类③。1.第三方支付结算类。近年来,与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方支付因不受到支付终端成本的约束、操作方便快捷、手续费低等优点,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主要代表有“支付宝”、“微信支付”、“财付通”、“拉卡拉”和“快钱”等。它们主要代表的是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中的远程移动互联网支付业务。总的来说,第三方支付类业务的线上市场已经逐步走向了成熟。2.互联网融资类。传统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较长、管理成本较高,因此对于风险较高的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传统商业银行涉及并不多。而互联网融资类业务则为这类业务弥补了不足。借助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此类业务整合了分散的民间借贷资源,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利用大数据后台分析的方法,对企业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降低了业务成本。根据业务模式,目前互联网融资可以分为借贷、供应链金融和众筹融资三种模式④,主要代表有陆金所、拍拍贷及人人贷、宜信、阿里巴巴的阿里小贷和京东的京保贝等。3.投资理财类。互联网投资理财类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器。它突破了空间、范围、时间的各方面限制,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理财服务。目前的主要代表有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平台,例如:好买、众禄等;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或互联网平台相结合的理财产品业务,例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定位“服务互联网”的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

三、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优势比较

(一)成本低、效率高的信息处理

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信息处理大都是通过人工纸质问卷的收集信息,然后再通过人工手段录入信息库,耗费时间长、人力、时间成本较高。而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的天然优势,信息收集全程电子化,过程更加简单、高效,节约了成本,极大地提升了互联网金融的盈利能力。

(二)“长尾效应”的实现

对于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来说,如果销量不足,成本就会上升,实现盈利就比较困难。需求的“长尾效应”是分散和有限的,很难同时做到。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跨越了地域,突破了时间,降低了交易和沟通成本,让客户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而同时,数据分析的技术也使其实现了在低成本的条件下的定制生产。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通过创新的模式克服了规模效应的限制,实现了“长尾效应”。

(三)海量数据资源的获得

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项重要优势,通过海量数据的储备再加上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对客户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可通过获得的客户不断更新的经济信息、消费信息、信用信息,不断修正基础数据,缩小风险误差,建立更准确的客户等级,从而推荐更适合的产品,有效防控风险。

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不管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客户是一切业务的根本。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互联网金融显然具备更大的优势。它依托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的后台分析,客观分析客户风险情况,为客户推荐更适合的产品,达到精准营销的金融服务。传统商业银行获取信息渠道单一,手段滞后,无法准确判断客户需求,也无法全面分析客户风险等级。商业银行应逐步突破现有困境,利用互联网,拓展新客户,巩固老客户,逐步扩大客户在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规模。

五、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通道业务方面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需要在未来的挑战中,发挥优势稳定现有客户,弥补不足,拓展新兴客户。主要应对策略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大技术投入。在掌上银行及移动支付方面,不断优化客户体验,研发新的业务模式、渠道和线上业务,吸引新客户。二是对于处于劣势的业务,与第三方支付加强合作。商业银行在继续保持安全性高、转账业务额度大的基础上,在小额的、分散的、对便捷性要求较高的业务,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共同拓展业务范围。所以说,商业银行不应该将互联网金融仅仅作为竞争对手,而应该在传统业务模式中加入互联网成分,在互联网“蓝海”中扩大业务范围,并增加客户粘合度。

(二)投资理财类业务应对策略

面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冲击,商业银行主要应对策略有以下几点。首先,要采集客户需求,优化理财产品设计,为客户量身定制的理财组合,通过良好的客户体验和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粘性;其次,加大与第三方支付理财销售平台的合作,扩大自有理财产品的销售范围;第三,建立综合理财销售平台,归集客户各行资金,突破银行之间的界限,为个人客户提供多方面、一站式、全方位财务管理服务的平台。

作者:谢乾隆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并州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