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专题式教学法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专题式教学法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专题式教学法应用

摘要:农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在农业部门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文章从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专题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在《农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意义。最后,对于如何构建教学专题,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来保重教学质量提出了实施建议。

关键词:专题教学法;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应用

1《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农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市场、农业的组织方式、农业的产业结构以及农业的保护与发展的部门经济科学。农业经济学是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在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学课程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1.1多学科知识交叉

从农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它是由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等学科综合、交叉和相互融合而成,因此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外延较大,学科知识犬牙交错,涵盖了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理论、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理论、农地制度理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理论、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变迁理论、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

1.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农业经济学课程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应用性强。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为农业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和做出政策诠释。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质,希望能够解决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等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资源及其利用、农民收入增长、粮食安全和流通、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宏观调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农业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科边界不够清晰,教学内容缺乏相应的理论深度

农业经济学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缺乏清晰的学科边界。农业是产业范畴、农村是社区范畴、农民则是身份或职业范畴。这就使得农业经济学学科内容体系较为宽泛,教学内容多而不精并与相关学科交叉重复,如《农业概论》、《土地经济学》、《农产品商品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与法规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近年来的教材不但没有突破其在内容体系和框架上的局限,反而成了更多学科的综合体。外延的不断扩大导致内涵变浅,内容缺乏理论深度,过于侧重宏观和概念化的说教,微观和定量分析较少,很难体现农业经济学原本的学科特点。

2.2教学方法多以说教为主,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农业经济学课程内容繁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多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很难体现出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仅限于课堂上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课后很少进行自主学习或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导致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尽如人意。通常学生学完课程后,只是简单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理论和知识用于农业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核

农业经济学的课程考核大多还是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很大程度上只注重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能力,没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却导致学生普遍采取课堂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这却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作为任课老师明显感觉到卷面成绩无法真实反应学生的课堂表现,体现不出学生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高低。

3专题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在《农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意义

专题式教学是指是指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打破原有教材章节体系的限制,有选择地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个专题,使其更具根据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3.1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农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及国家“三农”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农业经济学教材滞后于现实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对现有教材和时下的热点问题进行整合,着重体现农业经济发展所特有的规律性。专题式教学便于教师突破教材的束缚,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和新案例及时导入课堂教学中,并与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设计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专题,使学生能接触到农业经济学的前沿知识。如在教材“农业产业结构”一章中可以加入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加具有应用价值。

3.2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突破师资的限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传统的教学大多数采用一名教师负责制,即一个任课教师负责一个教学班一门功课的全部教学,教师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缺乏与相关专业教师的交流与促进,不利于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师的成长。专题式教学鼓励两个或更多教师一起合作,共同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拟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进行专题分工,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可以突破单个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上的不足,使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师资的资源共享。同时,由于一位教师只需要负责一个或几个专题的教学,缩小了教师们的备课范围,使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备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3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专题式教学法要求授课老师要紧密结合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来安排教学内容,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化、农业合作社、城镇化、农民增收与精准扶贫等。学生围绕某一专题内容,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在师生相互交流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农业经济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将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按照教材讲授给学生,缺乏实用性,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专题式教学方法通常给学生一个兼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启发性的主题,让学生通过理论综述、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演讲辩论等多种手段来消化和吸收主题内容,这有助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化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提升教学的效果。

4专题式教学法在《农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建议

4.1对课程内容的解剖和重构,将其分为若干个教学专题

专题式教学的基础是教学专题的确定,在农业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被放在核心位置,它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应,进而影响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与价格,农业生产的组织是重点。除去导论,笔者把农业经济学课程从微观到宏观层面,分为农产品市场(包括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农产品现货市场、农产期货市场、农产品国际市场)、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与信息的组合与管理)、农业生产组织(包括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包括粮食安全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的保护与发展(包括农业保护政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五大专题,每一个大的专题又可以根据需要细分成若干个小专题。

4.2根据教学专题的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在专题的理论部分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基本原理及相关的知识体系;在学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应用性内容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教学,效果很好;在农地制度的专题中,可以采用讨论或者辩论的方法,对比各种土地制度的优缺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可以将农业经济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重视过程考核,完善评价体系

考核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对于运用专题教学法进行讲授和学习的课程,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如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课外调研以及报告质量,重点考察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消化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农业生产要素这个专题中,笔者要求每一个学生调查其家乡的一个典型农户,详细地了解其家中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情况,并对上一年该农户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做分析,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问卷的设计、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报告的撰写质量和主题的发言都要做好记录及评价,才能更全面和客观的反映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波,张红云.《农业经济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5).

[2]郭翔宇,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作者:谢文锋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