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主要研究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了经济学基础课程的特点以及现阶段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因,形成运用经济学原因、方法、工具来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为其他经济学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课程特点

1.课程地位。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到经济学很多基本概念和知识,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比较强,涉及到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两方面内容,涵盖供求理论、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市场结构、要素市场、收入分配以及一般均衡等多个方向。宏观经济学则涉及到国民收入核算、IS-LM短期模型、AD-AS中期模型、长期增强模型、经济周期、通货膨胀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相关内容。在经济学基础课程知识中,介绍理论以及分析问题都涉及到很多图形、公式和模型,需要使用大量数学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理论学科。2.课程特点。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时,普遍反映教材知识理论抽象理解困难,畏难情绪比较严重。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该课程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依据,同时也深入结合了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实践,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课程重视理论知识,同时也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鼓励学生在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对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其运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等经济行为。

二、教学现状

经济学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理论基础知识艰深晦涩,对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实际情况的实践分析以及应用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导致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不利于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1.学生理解困难。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大部分知识都属于理论经济体系,课堂教学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集中在理论分析方面,而且课程理论体系中蕴含着西方人特有的试验分析论证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知识点比较抽象,涉及到的内容范围又比较广泛,而经济学结论成立又建立在严格的前提假设基础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掌握重点,理解困难,而且经济学基础课程中涉及到了较多的概念、定律、原理以及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理解不深容易混淆,课堂教学有效性一般。2.分析方法难度较大。经济学基础课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动静态分析以及数学分析等,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教材中在介绍某一研究对象时,往往首先介绍理论,之后构造函数,最后绘制函数图形进行直观描述,并形成一般数学推导过程与结论,而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熟练运用各种经济学分析工具,深入理解经济学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但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水平不高,基础较差的问题,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高等数学教学对学生经济学的数学分析帮助不大,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掌握。3.课时安排不足。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理论基础知识,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是引导学生掌握经济学思想方法,形成使用经济学分析工具解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多方面知识和研究领域,本科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需要开展两个学期,而高职院校因为理论学习时间有限,经济学基础课程课时也被压缩至一个学习,导致教师在叫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之间要进行取舍,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1.教学内容调整。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教学体系结构有自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以为工作实践服务为准,因此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设置应该求精求准,无需求全求深。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在一个学期60个学时内完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方面内容,教师需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综合考虑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岗位技能需求、课程知识体系、技能结构,自主编写经济学基础教材,将供求原理、均衡原理、生产原理、收入理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等和学生就业岗位息息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作为教材编排的重点,并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有所侧重,加强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学生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减轻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知识压力。2.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板书演示式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多种更加生动、高效且富有表现力的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为学生反复论述复杂的经济理论、体系以及分析工具,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反馈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教材演示、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快速阅读了解课堂上即将讲解的各种知识,并借助多媒体屏幕为学生直观讲解数学分析图形以及其一般性数学结论,减轻教师板书负担,也减轻了学生学习和记忆压力。3.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学校要加快教师队伍以及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多渠道提高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资源储备。教师自身可以积极向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听听老教师授课,学习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业余时间多阅读相关专著,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多多学习和思考,为学生树立榜样,及时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以及教材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完善之处。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成立课程研讨小组,鼓励学生分享教学案例、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并编排更加复合专业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的教材,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借助网络平台来接触了解更多最新的经济学资讯,与时俱进,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要从教材调整、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及加强数学学习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打消畏难心理,锻炼学生的经济学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工具的应用能力,为学生其他经济学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健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析[J].知识经济,2017(05).

[2]伍玉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经济学基础》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24).

[3]张浩,马涛,徐黎源.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

[4]温晓琼.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6(24).

[5]文良.对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6]周启良.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丁宁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