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项目教学及经济学的基础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中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教学活动当作一个个的项目来完成的教学方法,就叫做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按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思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为目标,每个任务步骤又细分为若干项目,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自己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独立解决问题或者以团队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项目教学法中,就是致力于每个学生参加的具有开创性的实践活动,在进行项目实际操作时,能够把课程设置所要掌握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团体的合作来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后,使知识点和技能等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掌握。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学习的主动性,它作为一种教学战略,是把疏散的知识点加以整合后,在孩子进行实践时,通过老师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深入,这就从被动式教学转为互动式的教学。在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兴趣,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1.2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传统《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是以教学、课本、课堂为中心,在中职的《经济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来参与到这种被动式的塞入式的教学过程中来。在进行《经济基础》学习时,还处在一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阶段,而对这门课程能够全全理解的学生是少之又少。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运用项目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的方法。
2.中职《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项目教学法展开实践性的研究和探索,并有一定的成效。在查阅资料时,只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干部学院中对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中提出项目的选择和检验中进行了探讨,不过并没有对详细的教学方法有所涉猎。从而得之,对中职《经济学基础》展开研究,不但是新课改的需要,更有利于本课程的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研究,与此同时为其他教学课程的项目教学法展开研究提供了基础。
2.1理论意义
在我国项目教学法应用在职业技校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极为稀少,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当前所面临的就是在这些不多的研究成果中,许多项目教学法的方式和原则在《经济基础并》上的应用,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阶层,缺乏可操作性,进而不能构成一个较全面的系统。以项目教学法对中职《经济学基础》展开研究,不但在理论上给予中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支持,还能够在老师进行教学实践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实践意义
以项目教育法在中职《经济学基础》应用研究,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可操作性。从《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中得知,它致力于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经济学原理能够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从而得之,这门课程是否能符合当今的需求以及学生职业素养是否能够顺应现代的发展,其关键环节就在于教学和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这才是最根本的。当前,传统的教学法已经难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所以已经不符合现今时展的需求。在长期的摸索中得知,只有项目教学法才能够解决传统教学的难题,对项目教学法展开研究,就是把项目教学法运用在各个教学模块当中,以理论结合实际为基础,以知识目标为依据,来确定该阶段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使知识和能力两个目标齐头并进,最后的检验成果时是以能力目标为主要检测对象。通过能力目标的检测来看是不是把知识点全部掌握,在全程实践流程中,学生就早已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来进行能力目标的实现,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中职学生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
3.项目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中的应用
3.1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经济学基础》中的活动设计要求
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对于“项目”的设计,即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项目”的设计和一系列活动的编排是备课教师首先要设计好的问题。一方面,“项目”的提出和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经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等方面来加以安排,不管引入什么样的实例,课程中所设计的基本理论是不变的,“项目”的引入是为了增加课程的实效性,所有选取的案例必须反映当时的经济形势,比如,宏观经济理论中所涉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不断变化,引入相关实例时要紧密结合新情况来展开“项目”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项目”的引入与开展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项目”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范围、认知能力、内在需求、年龄特征等方面,要做到因材施教,更要做到“按需”施教。比如在讲解“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学分析”这个命题时,以北京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推出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件为例展开分析,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了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和专题学习四个研究“项目”作为理论支撑。把微观经济理论中的市场供需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中的财政、货币政策作为重点来安排,二者的课时比例为5:4,而对于通货膨胀、生产分配等理论作为次要内容一带而过。
3.2项目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中的应用实例
应用与经济有关的身边实例设计成要完成的“项目”,可以是大项目套小任务来层层推进,最终实现我们的课程目标。通常来说项目包含要求、内容以及项目名称。必做项目:
3.2.1案例分析:
通过导入水资源短缺案例以及《南柯-梦西》案例,论述资源、人性以及经济的重要性,经过讨论,引入经济学的定义。
3.2.2问题讨论:
空气、食物、砖石、水你最喜欢那一样?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你会用来做什么?透过这两个问题引出经济基础学当中的分配问题。
3.2.3模型构建:
通过学生的日常认知,构建基础的供需模型、弹性理论模型、均衡价格模型。为经济学基础应用做铺垫,
3.2.4实际问题分析:
“谷贱伤农”现象、石油现象。通过案例,使得学生能够熟悉基本模型应用。在完成《经济基础》的项目教学法后,设定与之对应的实施方案也是极其重要的。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3.2.1实施形式:
采用“课外为主、课内为辅”的模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内容后,增加一些课外实践任务,例如调查实际数据、阅读课外书籍等,同时在课上花费少量的时间进行总结。
3.2.2组织形式:
将学生以3、4人为一小组,共同完成老师设定的任务,并自行推选出项目组长,使得合作以及分工统一,保障任务完成效率。
4.结束语
《经济学基础》不仅仅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更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得知,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经济学基础》中的应用意义深远,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实践的经验,为以后迈上社会增加了砝码。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契合了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希望更多从事《经济学基础》教学的教师从中得到帮助。
作者:龚静 单位: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