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课中的必要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求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课中的必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探求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课中的必要性

一、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具有以下必要性:

1“.技术经济学”课程自身的需要

如前所述,“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操作练习相当紧密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习技术经济学相关知识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牢记一些基本的概念、操作流程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技术经济学的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如何确定目标、收集资料、分析环境、分配资源、设计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项目后评估、知识的反馈与积累等。这些方面的能力无法仅仅通过课堂听讲、记笔记、做习题获得,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从实际项目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以及提升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资料收集与甄选、小组讨论、全班答辩等环节中来,通过实践、协作、对话和反思等过程,全面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案例教学的特点与“技术经济学”课程的要求相协调,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是“技术经济学”课程自身的需要。

2.学生学以致用的需要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广受社会各界的批评,有人认为本科生动手能力不及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分析、研究能力不及硕士生,知识层面与专科生没有显著的区别,在劳动力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更有人认为,学校传授的内容脱离实际,在未来工作中缺乏实用性,因此往往消极学习,采取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的方式混文凭,考试过后对所学知识全无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当中,有许多课程正是偏重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技术经济学”就是其中之一。学生学习“技术经济学”,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可用于未来工作当中,也能够利用其指导自己和家人做出选择和制订家庭投资决策。因此,在“技术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其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掌握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方法,就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案例学习中等到锻炼。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目前,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被动消极的一面,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及格,所谓“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是常见开小差、打瞌睡和不认真听讲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这种参与度的不平衡使本科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教师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却完全不认真听,更有甚者还迟到早退或者干脆缺课,几个回合下来,教师也丧失了激情。于是课程越往后,课堂内人越少,教师讲得越死气沉沉。这种恶心循环最终使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均受到损害,而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是社交性,身边其他人的关注能够给人带来满足感。在案例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小组讨论、制订方案,还要制作PPT,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方案的答辩。整个过程中,学生以案例为基础,极大地增强了其与同学和老师的联系,使学生获得了身边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满足了学生的社交需求,进而刺激了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问题

为了更好地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必要关注以下关键问题:

1.精选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案例的恰当性和教师对案例把握的准确性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不适合的案例和教师对案例不准确理解都会使学生无法通过案例学习获得预期的能力,进而影响整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能力,对案例进行精心选择与编制。在精选案例的过程中,要求注意案例具有以下特点: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一教师与某一学生围绕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教育背景。

2.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后学习的基础上,保证大量的课堂讨论、分析与教师指导时间,因此一个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往往需要耗用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课堂时间以及教师、学生的精力均有限,在短短半学期到一学期的时间内,要想完全依赖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整本“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不能从头到尾全部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而影响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关系,将两者结合使用。具体而言,在课程前半部分,教师应当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将本课程的逻辑体系、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而在课程后半部分,教师应当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将之前学到的本课程逻辑体系、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当中。传统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既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够有效节约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保障“技术经济学”课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跟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紧密相关。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被动接受者不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因此,为了保障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言语鼓励、提高对参与案例的学生的关注度、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进行表扬等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考虑到学生评奖学金和按期毕业的需要,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应当根据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所做案例的质量和效果等,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三、结论

“技术经济学”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恰好能够适应“技术经济学”课程培养计划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本科“技术经济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手段,以改进“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在比较“技术经济学”课程和案例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点后,对高校“技术经济学”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案例教学的步骤与关键问题进行的总结与梳理。研究认为,“技术经济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主要有“技术经济学”课程自身的需要、学生学以致用的需要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而成功的实施案例教学要在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反思和阶段性总结等环节中关注案例选择的问题,同时也应注意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关系,并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本研究为高校“技术经济学”课程主讲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一定信息支持。

作者:魏庆琦 肖伟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