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针对传统教学和考核模式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从翻转课堂的角度提出细化平时成绩评定标准、提高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占比、设置期末考试成绩的最低分数线等措施,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观经济学课程;效果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下,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在微观经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上,还是在相关知识的运用上,效果均不理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结合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参照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出教学和考核模式改革思路,以改善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微观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和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弱的情况下,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不佳。初学微观经济学的大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基本概念的界定抽象难解,知识点繁杂且大量采用曲线分析法阐述相关理论,自主学习难度较大。任课教师为确保学生掌握相关内容,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作业”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好坏,除受任课教师个人理论素养的影响外,还受课堂上师生互动状况的影响。一般而言,课堂上师生互动状况良好,不但可维持学生上课的专注力,提高教学效果,还可激发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本门课程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状况的好坏,不但取决于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等,还取决于学生对课程新内容的预习情况和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同一任课教师在不同教学班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情况为例,倘若该班能够认真提前预习且对已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比较多,即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所占比例高时,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通常较好,该班的教学效果也较好。否则,课堂氛围会比较沉闷,学生偷玩手机、昏昏欲睡、跟不上教师课堂节奏的现象就会突出,教学效果不佳。其次,现有课程考核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等院校大多数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的占比通常为30%和7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在课程综合成绩中所占比重高达70%,很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上课松懈、临到期末突击复习的情况。然而,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使学生期末突击复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平时成绩的评定是由任课教师完成,而任课教师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通常较宽松。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平时学习动力不足,期末突击复习的动力也大大减弱。二者的共同作用致使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佳。从以上两方面考虑,要改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应从根源上入手,具体量化课程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的评定,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的考核。具体地说,任课教师要调整授课模式,从传统的“满堂灌”到“翻转课堂”,将师生的教学活动从单独的课堂讲授延展到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通过对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复习情况的考核来约束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此外,要提高平时成绩在课程综合成绩中的占比,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课堂上讲授新知识,学生课后通过作业来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课前学习新知识,课堂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教学结构[1]。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的情况下,“翻转课堂”可有效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具体来说,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行为。不过,这种全面考核的有效性要以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的细化为前提。第一,细化“微观经济学”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将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和课后复习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1)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考核。学生课前预习的考核分两步完成。第一,为了让学生对每次新课的内容有所了解,便于他们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在开学第一周,任课教师应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相关资料发给学生。第二,为引导学生认真预习,任课教师可将每一章的内容总结归纳成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在每一章开始前完成这些题目。对可在教材上找到答案的简单的概念性题目,教师以课堂随机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评定成绩。对相对复杂的综合性分析题目,每次挑3~5道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并在教师讲解该章内容前提交备查。鉴于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无法理解部分知识是合理现象,故教师检查课前作业时只看是否完成,不看对错。对没有完成课前作业的同学,扣除相应的分数。(2)对学生课堂听课状态的考核。对学生课堂听课状态的考核主要以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依据。任课教师结束每一章内容的讲解后,针对该章的基本知识点提供10道选择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后交给教师批改并登记成绩。课堂作业的最终成绩为各次课堂作业成绩的平均数。(3)对学生课后复习状态的考核。讲解完每一章的内容后,任课教师会根据该节内容为学生提供1~5道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完成后于新一章内容开始前交给教师检查,教师根据完成质量登记成绩。此外,为督促学生课后复习相关内容,教师还可在讲解新内容之前,随机请几名同学回顾上一次课的重点内容,并根据其阐述情况评定成绩等级。课后复习的最终成绩为各次课后作业成绩和课堂回顾成绩的平均数。第二,调整“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方案。为切实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提升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学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调整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考核方案。(1)提高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占比。目前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成绩中占比过低,仅为30%,不能有效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作业。为改变这种情况,建议将平时成绩的占比从30%提高到50%。此外,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与任课教师积极互动,约束学生按时上课,建议平时成绩的评定除了考核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和课后复习三种学习状态外,还将出勤和课堂互动纳入考核指标,每项占比各为10%。(2)期末考试设置最低分数线。作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在财经类高校通常同时有多位教师在为多个教学班授课。出于保证授课质量、避免不同班级考核标准差异过大等考虑,各授课教师均是按相同的教学大纲安排讲授内容,所有学生在期末使用相同的试卷进行闭卷考试,任课教师按照相同的评分标准批阅试卷[2]。在期末违规处罚力度较高且监考较严的情况下,期末考试成绩基本可以客观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随着平时成绩占比的提高,为让学生依然重视期末考试,建议学校对期末考试设置最低分数线,以形成对学生的硬性约束。

3结论

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微观经济学”课程,通过将课程考核方式由侧重期末考试转向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的模式,可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对期末考试设置最低分数限制,有效保证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值得说明的是,翻转课堂的实施可能存在如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平时成绩的细化会大幅度增加任课教师检查作业的工作量。建议给任课教师配备研究生助教,分担检查作业的工作量。第二,期末考试最低分数线的设置,开始时可能会导致大量学生课程考核不合格。大学教育较为宽松的考核标准,使学生不需付出太多努力就能顺利通过课程考核。而期末考试最低分数线的设置,提高了对学生的硬性要求,在过渡期内,学校需要接受可能出现的学生大面积不合格的情况,不应对任课教师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2]罗海梅.“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下国合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9(12).

作者:罗海梅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