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随着当下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学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高职院校经济学这一课程的教学上正处于寻求适应性的问题,这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学情以及经济学这一课程的教学入手,浅析高职院校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以给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现我国在高职院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过去的传统手段为主,即教师课堂授课,学生听讲记录。但经济学这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理论性强,多数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往往都会因其枯燥和深奥而存在难以理解和难以消化的现象,高职院校的学生则更是吃力。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如何实践都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课程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缺少师生互动环节,同高职学生人才特征及培养方式不符

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其在校的学习时间只有两年,第三年是去企业实践实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内容全都压缩在这短短两年时间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的两年学习中,其学习内容除了专业知识课程、岗位能力课程的学习以外,仍需学习职业素质课程以及个性拓展方面的课程,在当下高职院校重视专业能力淡化知识基础的大前提下,《经济学》这一课程的学习时间不得已被大大减少,一般都是每周两到三个课时左右。在每周的经济学课堂上,教师往往考虑到教学任务的进展,在教学上多是以生硬地讲解主要知识点为主,课堂的师生互动环节只能被迫放弃,此外,由于经济学的知识点繁杂且抽象,又难以理解,学生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形式中,无法将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及原理合理运用到分析经济现象当中,从而逐渐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下滑,且高职学生的能力得不到相应的锻炼和培养,这同高职学生的人才特征及培养方式是不符合的[1]。

(二)重理论、轻实践,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经济学是一门极富有理论性的课程,所以在教育教学上,理论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就如何合理分配好学时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并在确保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下,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学科教学当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学方面:课堂教学当中主要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结合实际来进行互动教学还很少,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高职院校的多数教师是由高校毕业以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其各学科的理论性知识掌握的较好,但由于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其自身的社会阅历、学科知识的实践以及知识面的积累都还不够,从而在教学工作中,也很难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来运用到实践当中,这使得高职学生在学习基础上就存在弊端。配套教材方面:目前大多数开设经济学课程的高职院校,其教材都是本科院校教材的缩影,真正能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及学生特色的教材是少之又少。多数教材的内容编排都是偏向于经济学思想的数学表达和经济学思想的阐述,实际案例的分析及实践则被弱化,从而导致教材中出现多公式推导、多理论、多图标、多抽象性的现象,这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觉枯燥,且难以理解,从接触上就已经是一种挑战了,更别说后续的消化应用了[2]。学生学习方面: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是保证学生能够在教育中获取知识,但对于学生如何将知识进行创新拓展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尤其是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方面得不到充分地体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更倾向于知识的学习,而知识运用相对重视较低,且由于在校时间短,专业课程多,经济学这一课程只能安排到大一学年里进行学习,而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仍以死记硬背为主,重视知识的学习,淡化知识的运用。经济学又是一门以灵活运用为主的课程,所以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既是压力也是挑战。

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其学习方面多是对兴趣性更高,对感兴趣的课程往往会更积极,所以呈现出不稳定、主观性强的特点。所以针对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其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有:

(一)角色转换,让学生积极参与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

分析当下经济学教学的现状,不难得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多是被动性,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一定的引导才行,针对这情况,老师在经济学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应当将部分容易理解且掌握并联系实际的知识点摘取出来,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资料搜集以及教案备课,让学生从课桌走向讲台,利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和语言进行某一知识点的授课,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掌握好这个知识,更学会如何运用实际来阐述所学知识。像经济学课程知识中,对于需求供给的变动,让学生进行独立分析和讲解,配以作图和结合实际分析讲学。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得到大大的锻炼和提高,在备课的过程中,学生已是对课程知识进行掌握,在接下来的上台授课过程中,更是能将这一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提高[3]。此外,通过学生的自主上课,会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清晰了解,对于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讲解更有实效性,学生也会从中收获更多,且更富有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案例教学,理论贴近生活、融入实际

经济学的学科知识是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积累的,其中含有很多的数理分析性内容,单纯的依靠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时,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通过案例进行辅助理解是教学改革实践的一大关键。实际案例的选取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他们有所接触或是深有体会的,这样会让学生联系自身结合实际来理解学科理论知识。像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一知识点时,教材书籍上会举例增加工人的案例,这样学生是不能有太对感触,理解上也不是很好,如果通过举例像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的例子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所以在教学中的实际案例选取应用,要把理论贴近生活、融入实际,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深入理解。

(三)根据日常的经济现象,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丰富知识面

经济学虽然理论性比较强,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却也随处可见,就拿课程知识点需求(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像情人节时,鲜花价格普遍上涨,小长假旅游门票价格的激增,其实都是供给和需求发生了变动导致的[4]。此外,在我们平时消费过程中也时刻体味到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发散自我思维综合表现出来,教师根据班级的学生人数,分配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并配以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形式,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会使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三、结束语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知识很强的学科,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让学生学会理论结合实际,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灵活运用,真正把经济学知识消化,只有立足于对学科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才能把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实现。正确认识教学目的、恰当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是当下学生学好这一课程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称.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6(5):146-147.

[2]张辛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3(11):10-12.

[3]杨海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知识经济,2017,78(24):145-146.

[4]李建雄.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1):81-82.

作者:汪林文 单位:抚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