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在阐述区域产业结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对经济人才需求的变化,再依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分类理论,设置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最后提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挑战。经济学专业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方法的现状,都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14年《经济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的要求,深入进行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检索可见,目前以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比较鲜见[2],而基于该理论探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尚属空白。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为指导,分析如何构建完善的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知识结构)体系,希望能对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中各种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量的比例和相互联系。[3]产业分类是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前提,首先要区域产业按一定原则加以分解和组合,然后再研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

这里主要介绍以产业功能分类法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根据产业功能把各个产业分为五类:(1)主导产业是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产业;(2)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发展起配套、协作作用的产业,分为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产业;(3)基础产业是为区域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4)支柱产业是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影响比较大的产业;(5)潜导产业是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未来有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的发展潜力。[4]

(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区域产业在实现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产业间及内部结构通过调整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过程。其实质:一是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资源达到有效配置,以满足区域非均衡经济增长的要求;二是产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分工的深化,不断向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高集约化、高附加值化的方向演进,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企业对经济人才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经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低端经济人才的需求逐渐降低,对应用型、信息型、国际型高端经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校应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经济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

(一)对应用型经济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普遍面向科研和教学,偏向于注重对研究性经济人才的培养,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却是实务性的,他们对具有应用价值的实务知识和操作能力更需要,注重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这正是高校以往教学所缺失的。因此,企业对能够综合运用经济专业知识的应用型经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多,这是大势所趋。高校应该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经济、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调整专业的课程结构,积极推进应用型经济人才的培养。

(二)对信息型经济人才的需求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企业各种信息的处理和传播都是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完成的,办公效率大大提高了,这要求经济管理人员应是经济型、信息型兼备的人才。信息型经济人才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相关软件,具有捕捉、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以整体、全局观念处理企业面临的复杂经济问题的方法。为适应这种要求,需要高校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传统的经济学专业,不断提高经济学专业建设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企业普遍使用的相关办公软件和分析软件应用的课程,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更新改造现有的教学内容。

(三)对国际型经济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以及涉外企业在国内的不断增加,跨国经营的业务不断增加,对熟悉和掌握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具有国际沟通交往能力的国际化经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我国目前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这要求我们要用国际化的思路积极改革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既符合国际化规则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教学平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国际化经济人才。

三、基于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设置

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是指经济学专业学生所学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它是学生的知识获取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的体现。只有合理设置经济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才能促使经济学专业人才具备合理的、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基于区域产业功能结构,经济学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可划分为主导课程、关联课程、基础课程、支柱课程与潜导课程[4];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人才的要求,经济学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还包括实践实训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主导课程是指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代表了一个经济学专业方向,能影响、带动和支配其他课程的设置,包括《资本论》与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外经济思想史等。关联课程是指为主导课程进行配套、协作的课程,分为三类:一是前向联系课程,是经济学专业主导课程的应用领域,包括区域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新制度经济学等;二是后向联系课程,是为主导课程学习提供专业基础的课程,包括微/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等;三是侧向联系课程,是为主导课程的学习提供技术和能力的课程,包括运筹学、经济法、MATLAB与数值计算、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经济数据挖掘与分析等。对于一个具体经济学专业,并不是一定要发展所有与主导课程有关的关联课程,而应根据各高校自身师资力量,发展有条件的关联课程。基础课程是指为经济学专业学习提供工具性知识的课程,如高等数学、逻辑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文献检索、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专业论文写作等。基础课程是主导课程和关联课程学习的重要保障,为主导课程和关联课程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学习基础。支柱课程是指在课程设置中影响相对比较大的课程,是专业特色的体现课程。各高校依据自己的优势,开设具有各自特色的支柱课程,形成具有各自的专业特色,如具有交通运输优势的院校可以开设运输经济学、航运经济学、物流经济学、港口经济学等支柱课程形成专业运输经济特色。潜导课程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目前专业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专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课程。这类课程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专业,如网络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实践实训课程是指旨在培养学生各种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1],如经济统计软件及应用、国际函电写作实训、金融交易综合实训、财务软件综合实训、大数据及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计量软件上机实训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各个高校首先应该确定主导课程,然后根据主导课程确定关联课程、基础课程,再依据自己的特色设置支柱课程与潜导课程,最后确定实践实训课程,形成完善的、合理的培养经济学人才的课程结构体系。

四、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配套措施

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高校经济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专业性和综合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经济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主要能力有:终身的自我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实践的创新能力;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高校可采取以下配套措施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

(一)自我学习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将来一定需要不断扩充和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所以具备自我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一是主讲主导课程、关联课程、支柱课程的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留一些开放式的作业,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二是指导学生通过经济学教学研究机构或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开发的经济学专业网站,接触和学习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享受自我获取知识的乐趣。三是在主导课程和支柱课程的授课中,采用专业知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思考,做到能够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和评价。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空间,还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对主导课程、关联课程、支柱课程、基础课程、潜导课程及实践课程的系统学习,将具备经济学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也具有比较宽阔的知识面,再通过不断自我学习获取知识,从而在今天和未来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为经济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技术平台,也营造了理想的环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学习,可以打破高校现有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数字化学习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使学生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2]。在课堂授课之余,可以安排一定学时让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使学生通过对数字化平台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发展、创新、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教”与“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形式越来越灵活多样,让慕课(MOOC)、雨课堂、学习通、虚拟现实和翻转课堂逐渐增多,增加Blackboard系统的使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

(三)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一是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提高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和科学研究等实践环节。三是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首先完善校内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根据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要求,收集大量实际资料供学生参考,为学生进行仿真策划、仿真设计提供依据;购置实物设施和材料,为学生进行模拟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和仿真环境;在校内实验室安装模拟系统软件,供学生学习操作。其次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具有示范作用和校企合作条件的单位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可定期到这些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和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四是在经济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过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开放性,可以聘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士结合其工作实际授课,让学生了解社会、掌握经济业务的最新发展状况。

(四)学生外语沟通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双语教学。由于西方经济学发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双语教学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内涵,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和思维方法,同时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国外原版经济学教材,并配合使用“马工程”西方经济学教材,多媒体制作和板书全部使用英文,考试也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接触国外文献,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英语写作和口语交流的能力。除西方经济学课程以外,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英语语言能力的条件下,在大三学期中,可再选择几门核心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空间。三是聘请外国专家和学者定期来校讲学。四是增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术语方面的课程等。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对学生外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既可以为学生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就业能力。

(五)数据分析和建模能力的培养

由于在复杂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背后蕴藏着的经济规律及内在本质,需要把它揭示出来,通过建立反映经济现象、经济问题涉及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所涉及的经济变量关系之间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经济数学类课程,加强数学知识与现代经济学的融合,如数理统计学、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经济数据挖掘与分析等课程,提高学生应用经济学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潜能。

作者:蹇令香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