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经济数学下茶企业经营的效益优化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经济数学是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经济领域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加以研究,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更加要联系生产实际。本文用数学工具从茶产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加以研究,为茶产业在经济转型的环境下,提升效益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数学联系生产实际的一次教学实践探索。
关键词:经济数学;茶企业;效益优化
1经济数学理论基础
经济数学是数学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是数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实践理论体系。经济数学将高等数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经济学研究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在经济数学领域,运用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等数学理论,来解决经济学中的实际问题。对经济学中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边际、弹性、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经济变量加以研究。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人,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在实际经营中,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最优化发展。在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实现资源优质配备,让企业效益达到最优化,对于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站在数学的观点下,对变量正确分析,从纷繁的现象中,摸索出抽象的规律,并应用数学加以分析解决,使企业在决策中降低风险,获得收益。在经济数学教学中,提倡案例教学,对茶企业的经营模式探究,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既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能让数学更加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赋予数学现实价值和意义。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调研中,培养学生事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是数学学科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
2茶企业经营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茶叶企业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纯茶销售型,二是加工销售型,三是基地加工销售型,四是农户基地茶加工茶销售型。这些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在经营的过程中能扬长避短,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2.1纯销售型茶企业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茶叶企业,他们的进货渠道是从茶农手里收购茶叶,经过一些包装加工后,就去销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销售水平比较高,消费渠道比较多。他们善于把握市场,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适时改变销售策略。同时,这类销售企业,善于与各级经销商沟通,准确掌控市场动向,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企业在销售中,专注研究市场,有效降低风险。
2.2加工销售型茶企业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茶叶企业,自己掌握一定的技术,也有自己的生产线,自己收购鲜茶叶进行加工。茶贩们从茶农那里收购鲜茶叶,然后集中交给茶企业。他们生产的的茶叶质量过关,各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因此,如果这类茶企业销售环节也做得不错的话,一般发展得比较快。个体茶叶加工户采用这种模式的比较多,他们只需购买几台简单的设备,就可以开始生产茶叶了,然后把生产好的茶叶卖给茶叶零售商。
2.3基地加工销售型茶企业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的茶叶企业,有自己的种植基地,有自己的生产线,并且销售部门可以自己营销,实现的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经营这种模式下,在生产至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使决策者的想法得到尽可能完全的落实。从理论上讲,他们可以很好的控制茶产品质量,以及市场销售,应该经营得很不错。但是这类企业也有自身的不利因素,在下文中详细分析阐述。
2.4农户基地加工销售型茶企业经营模式
据调研,国外一些茶园就是采用“企业基地茶农”的模式。茶农管理基地,企业建设基地。这样茶企业完全和茶农连在一起,他们每月领取固定的收入,但同时要付出固定的劳动产出水平,然后对于超过固定劳动输出的范围,给予更多的奖金回报。这种茶企业实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全覆盖,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3经济数学理论对茶产业经营效益分析
3.1纯销售型经营效益分析
这类经营方式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赚取茶叶销售过程中的利润。目前,中国的茶叶市场还是处于供大于求的境地,特别是在我国茶叶外销遇阻的情况下,茶叶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成为常态。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谁掌握了最终的茶销售环节,谁就掌握了茶叶销售的主动权。它们可以把茶收购价压得很低,然后高价把茶叶卖出去,从中赚取高额利润。二是注重茶品牌建设。品牌对于任何行业都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产品差异不是很大的产品更是如此。茶叶就是属于产品差异相对较小的产品,品牌成了消费者选购茶叶的重要参考标准。特别是在部分非法茶叶厂家加工劣质茶叶被曝光之后,消费者购买茶叶的行为更加的审慎了。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知名品牌的茶产品。三是有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扩大茶企业规模。单纯销售的茶企业,他们都出于发展的阶段,规模相对较小,他们的实力并不强,随意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关键的销售环节上,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来拓展消费渠道。这种经营模式优点突出,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他们的产品质量受供货商影响,会有比较大的起伏,茶叶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他们不容易掌握的因素。原因如下:其一,供应商茶产品质量的波动将影响茶产品的质量。虽然主动权掌握在茶企业自己的手里,但是茶企业与茶供应商的关系一般都比较密切,常常会原谅茶供应商的失误。其二,茶企业本身的规模不大,造成对企业对茶供应商的影响力有限。虽然茶企业经常会要求茶供应商提高茶产品质量,但是茶企业的实力远远达不到控制茶供应商行为的地步,所以供应商很少会采用他们的建议。这样,还会损失很多顾客,造成消费渠道减少。二是没有核心技术支撑,就无法生产出优质上成的茶产品。即使加工手法并不复杂,但很多关键的节点,没有技术就很难突破,茶加工工艺的变化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因此,开发自己的茶产品,提升销量,这才是有实力的茶企应该考虑的发展方向。
3.2加工销售型经营效益分析
这种模式的茶叶企业并不是很多,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在茶叶的质量方面无法有效控制。“看茶制茶”是茶企加工业的一个原则。就是根据茶叶的状况,来决定适合制作成什么茶制品。如此看来,初采摘的茶叶,在茶叶加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先天条件。我们如果零散的从茶农那里收购初刚采摘的茶叶,由于各种原因,就会导致茶叶质量参差不齐,无法统一标准制茶。另外,有的茶叶比较老,有的茶叶比较嫩,不能有效区分开,也不利于后期制成茶叶成品。这些因素都会对后期商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二是安全方面难以保证。比如,农药残留成为了消费市场关注的重点,相关部门的检测标准也随之提高。在茶叶根源上,这是茶企无法有效把控,容易使得农药残留超标。三是在供给方面,有不稳定因素。茶农在出售茶叶时,会根据行情选择收购商,哪个企业给的价格高,他就选择卖给谁。这样往往会导致茶企一旦缺少应对预算就会出现收购难的情况,供应链如果出现问题,势必影响生产。稳定的供应链也是茶企要考虑的因素。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是很大,但也应该考虑进去。
3.3基地加工销售型经营模式分析
这种模式的规模会很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和技术难度。由于茶叶是经济农作物,会受到地方政策的影响。如果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则会对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反过来,如果没有办法获得地方政策的支持,茶企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3.4农户基地加工销售型经营模式分析
这种模式很好处理了管理和引导相结合的模式。茶企业可以将技术含量并不高,劳动力需求较大的环节,放手交给茶农处理。对于需要较多技术的环节,由管理层负责严格把控。既实现了茶农增收,也可以得到政策扶持。在劳动密集型的岗位,茶企也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制度,茶农们按章操作,统一肥料和农药,就可以减轻企业管理负担。同时也保证了茶叶的质量。但是,管理机构过大,会造成管理成本上升,在某些程度上,会降低利润。所以将机构设定在规模经济的层面,既不会造成人浮于事,也不会因为职能部门的缺乏,而导致功能无法充分实现。
4茶产业效益优化途径
4.1经济作物品种的优选
在茶叶行业中,大家更青睐春茶。春茶的销售,一直是茶企业的核心盈利部分。明前茶,雨前茶,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收获非常高的效益。在春茶制品的包装上,已经由原来的奢华包装,变为精简包装。很多特别豪华的礼盒,已不见踪影,让消费者收到了更实惠的制品。简约的包装让大众消费回归正常轨道,买椟还珠的现象已很少存在。同时带来的是在茶叶产品质量上的提升。对于这种包装简约,质量提升的茶叶制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另外,有机茶,保健茶,生态茶等绿色食茶叶制品,有更多的受众。川滇绿茶,贵州绿茶在近几年,由于亲民的价格和良好的品质,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4.2销售渠道持续创新
受宏观政策调控影响,消费者能买得起的大众茶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茶叶市场高端产品消费将继续受到抑制,随着电商的推广,销售渠道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从原来的实体店销售,逐渐转向网络直播带货。这种与时俱进的销售渠道拓展,更加直接的面向网络用户消费者。这是一个新的方式,可以更直接的了解用户对茶叶产品的需求,制作出受众集中的茶叶产品。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推向全国。
4.3供给侧改革提升产品质量
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发挥中国茶道精神,精细加工,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茶叶制品的质量,才是重中之重。只有把细节做精,才是茶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任何表面的功夫,都经不住市场的检验。只有踏踏实实做品质,才能占有更多市场份额。首先,回归茶叶的物质属性。在生产茶产业时,融入更多的手工程序,而不是仅仅用工业生产,这样会让茶叶制品更加人性化。另一方面,茶企业要有企业文化。对待员工要更加增添人文主义关怀。增加员工的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培训、茶道精神培训。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如何将厚重的历史,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相融合,使茶企文化精神的绵延,增加茶企业品牌竞争力。
4.4在竞争中求发展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复杂的市场化环境下持续发展,这是每一个茶企都在思考的问题,首先要满足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茶产品组合,实现茶产品利润最大,第二个就是投资回报率的问题。茶叶产品的组合销售,也是销售手段之一。茶企业要调查清楚哪些产品是大众喜欢购买的,将便于销售的产品和不太便于销售的产品搭配销售会有良好的收益。前期对市场的调研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当遇到强劲的对手,会提升企业的竞争意识,持续成长的能力。在繁华的商业圈建直营店销售终端,会增加消费者。当今商业圈吸引很多消费者集中购物,在商圈开始直营限售终端,可以切身打造品牌形象。同时,这里也是试金石,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提升茶企业的自身过硬品质。物美价廉的茶品,会利于不败之地。如果知识滥竽充数,必将被市场所淘汰。投资回报率是一个茶企业盈利的公式,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反映了茶企业的盈利程度。茶叶茶品直营店,不仅是茶叶销售的地方,更是品牌植入人心的地方。一个好的品牌形象,会有良好口碑,和深入人心的品质。在商圈这个吸引眼球的繁华地段,更能让自己的品牌落地生根,招揽顾客。如何打造经营,涉及到茶企业的盈利和亏损。
4.5价格制定要遵循供求规律
天价茶叶的出现,是某些茶企业炒作的结果。同时也受到产量、包装等方面的影响。如果某些品种的产量确实很小,提升价格在所难免。有些茶叶仅仅因为包装精美就提升价格,这属于消费误导。消费者往往不是专业鉴别茶叶人士,很多时候只能从外包装来判断。如果外包装很华美,但是茶叶品质却与价格不符合,就会失去消费者信任,影响品牌形象。茶企业可以将在包装上下的功夫,转移到提升产品质量上,精简包装,将挤出的水份价格,回馈消费者,这样就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为茶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5经济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研究茶企业经营效益的实际案例过程,也是经济数学中案例教学的一次实践。通过案例教学,使经济数学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会觉得似乎抽象的理论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经济应用数学教学中,渗透很多经济函数,例如: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求函数最值,边际效益,弹性等,都是和经济紧密相关的应用。在教学中,穿插经济学案例,能够使教学受到更好的效果。研究茶叶企业的效益模式,就是一次很好的教学实践探索。在案例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也是一次课程思政的尝试。在立德树人中,引导学生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一个思政点。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如何学以致用,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是数学课程思政需要融入的教学方法。如何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是值得每一位数学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推动经济数学和工匠精神相融合,根据经济数学的学科特点,找出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教育资源,将它们作为思政切入点。例如,在讲授微积分时,里边涉及到以曲带直的思想,就可以结合我国古代赵州桥的建筑理念。赵州桥是我国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制造,这种以曲带直的思想,是我国古人的智慧结晶。在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四个自信。在教学模式上,我们也要加以改进。原有的讲授,可以变成引导学生参与。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发挥导向作用,激发学生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以往的教学中的理论练习题,转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则会更加抓住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中,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收获成功解决问题的心理体验。这对树立学生自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总而言之,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承担着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的职责,也需要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能力上,能够具有专注、敬业、创新等素养,为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并通过对工匠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养成,锻炼自身突破自我、耐心专注、挑战极限等能力,全面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岗位需要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智力支持,也凸显高等数学育人上的优势。
6结语
综合以上的分析,销售型茶企业要取得成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严格把关茶产品质量。茶企业要审慎地选择供应商,与那种有一定实力、有改进茶产品质量能力的茶供应商合作。同时自己一定要有技术人员,通过自己的技术人员把在茶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映给茶供应商加以解决。正规茶企业若采用加工销售这种模式的话,最重要的是要协调好与茶农的关系。企业可以与茶农签订供销合同,这样既保障了茶农的利益,也赋予了茶农的权利。基地加工销售型茶企业应该加快茶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当地政策,形成一定的规模。还有就是提高茶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有管理水平上升了,才能保证茶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活跃的茶叶交易市场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茶叶行业,也让竞争越来越激烈,让更多的茶商在守着传统的经营模式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努力的思考和尝试更有经济效益的经营模式。
作者:刘洋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