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实践误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聋校数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实践误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聋校数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实践误区

摘要:《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聋校数学教学要发挥学生视觉认知的优势,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但在聋校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数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普遍存在教学设计唯技术论、课堂活动唯演示论、教学生成唯预设论和资源建设唯数量论的误区。提升聋校数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实践效用的策略是:遵循以生为本设计资源、真实直观整合资源、鼓励师生创生资源、共享互鉴优质资源。

关键词:聋校;数学信息技术课程;课程资源;以生为本;真实直观

聋校数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指聋校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网络、数学软件、多媒体光盘等资源。《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具有四项优势:一是信息技术能够将文字、图片等多种类型的材料灵活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二是信息技术为教师创设、模拟教学情境提供了辅助手段。三是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工具。四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远程特殊教育得以实现〔1〕。聋校数学教学正是将信息技术、学习辅具、课程内容三者结合起来,围绕学生数学学习和潜能开发,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最少受限制的学习环境。因此,《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与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要有利于教师的教,而且要植根于学生的学;不仅要实现教育技术的网络化、数字化,更要体现学生素养发展的自主性、持久性。

一、聋校数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实践误区

(一)教学设计“唯技术论”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认识较浅,简单地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就是突显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的“法宝”。教学中一旦遇到难度增量就借助信息技术,这样,不但简化了教学步骤,而且省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还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将原先几节课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浓缩在一节课中教给学生,将学生思维训练一笔带过,匆匆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看似高效,却完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本质无异于“填鸭教学”。比如,以“合并同类项”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有的教师仅用事先录制好的微视频展示计算步骤,却省略了教师运用口语、手语和书面语进行分步算理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互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学生仅关注于动画过程,失去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机会。所以,一切忽视了学生学习特殊性而设计的教学环节,无论其本身多么精彩,都可能是舍本逐末。这种“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的做法并不是在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优势的合理路径,其学习过程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长久发展也缺乏实际意义。

(二)课堂活动“唯演示论”

聋校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往往成为一些教师“教学创新”的突破口。诚然,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催生了新的教学形式,而且激发了不少教师投身课程改革实践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却只知“拿来主义”,不曾从学生的角度深入思考这种整合的利弊得失,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一会儿忙于观看模拟动画,一会儿忙于多媒体交互学习,一会儿又忙于上传结果、交流分享。这看似是一节充满信息技术意味的“好课”,本质上却剥夺了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偏离了教学的初衷。例如,圆锥体积的教学重点是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如何理解公式中关键的“13”。而有的教师仅仅是让学生观看演示或其他学生完成活动的视频,学生只能遵循教师的指引被动地观看整个过程,这势必会大大削弱教学的直观性,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生成“唯预设论”

在使用网络素材作为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一部分聋校教师热衷于选取网络上已开发好的现有资源,在教学中更倾向于直接播放提前下载好、录制好的多媒体视频。这相当于给学生设定了一条思维路径,教师也仅仅预设了一种探究结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既定方案取代师生探究和开放式讨论虽然方便了教学,却在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在“平移与旋转”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引入主题,即在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火车移动、汽车移动、摩天轮旋转和风车转动等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对其运动进行分类,找出各自的特点。教师设想的理想情况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懂得了火车和汽车的水平运动有别于摩天轮和风车的旋转运动,进而得到平移和旋转两大概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未必能从视频中准确把握有效的教学信息,很可能将关注点聚焦在转动的车轮,或车子的快慢、轮盘的大小等,对学概念造成干扰。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以自己的认知模式取代了学生的认知习惯,忽视了学生实际上大多只能依靠视觉捕捉信息并展开想象的特点。可见,虽然教师展示了大量生动的图片和精美的动画,其出发点在于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所学概念,但这恰恰成为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绳索,忽视了学生的视觉不仅是其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其发展想象能力的重要源泉〔3〕。

(四)资源建设“唯数量论”

强化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在聋校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充分运用各种网络资源、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聋校落实新课标、践行新教材的共识。不少教师所理解的“微课”“慕课”,就是把自己所熟知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流程拍摄成微视频,以多媒体的形式在教学中播放给学生,其教学理念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这种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实际上只是传统教学空间和时间的转移,本质上只是旧教学模式的重复,其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价值并未体现。例如,在“科学记数法”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把板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再录制声音、手语翻译制作成微视频,就称之为所谓的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既没有围绕“为什么要用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有无必要性?”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也没有针对“为什么要用10的幂而不是其他数字?”这一教学难点设计相应的演算训练。又比如,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前都会在网络上检索到大量相关资源,但绝大多数都是将教材中的图形变换照搬到课件中,或对实物教具进行简单拍摄,仅有少数作品能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几何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抽象概念的思维提升。

二、聋校数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一)资源设计应以生为本

聋校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时,既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精准理解,也离不开对教学方法的娴熟掌握,最关键的还是要围绕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宜的教学环节〔3〕。这就要求聋校教师必须首先把握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特点,明确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进而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并考虑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设计四个环节:第一步,以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引出计算圆周长的问题,鼓励学生使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硬币、水杯等物品尝试获得周长的方法。第二步,提出问题“对于摩天轮、圆形建筑物等超大物体如何计算周长呢?”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有没有计算公式?应当如何推导出这个公式?”第三步,师生共同设计出直径与周长对应关系的数据表,由学生分组完成测量直径与周长并计算两者比值的实验,得出比值常数———圆周率。第四步,用符号代替文字,形成最终的计算公式,并尝试使用新公式解决其他计算圆周长的问题。在整个教学流程里,每个环节都可以加入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如动画展示圆形物体的滚动过程,或者让边长与直径相等的正方形与圆进行比较,又或者运用电子表格呈现实验数据和推导公式。同时,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其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十分有限,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收集学生的错误做法或不成熟的思路,制作成为独一无二的教学资源,这样既能促使学生巩固知识、减少错误,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4〕。

(二)资源融合应真实直观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作为新的教学载体,一方面创生出了更加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也促使传统课堂发生变革。但教师如果仅仅为了体现教学的“科技感”就泛用、滥用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取代一切真实情境,就会忽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及学习的特点,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时,首先应当考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设计和实施教学,突出教学最基本的直观性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实践、亲身参与。例如,在进行“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通过微视频向学生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其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简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割补法、添补法),突出图形转化的数理思维。然后提出问题“家里客厅的面积如何计算呢?”同时视频展示类似于客厅等非规则区域的实际情况,引导聋生思考计算复杂图形面积的可行方法。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复杂图形切割或合并为规则图形,利用动画呈现割、补过程,促进学生的“真感受、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将真实情境转化为理论模型再化解难题的数学思维。

(三)资源探新应鼓励创生

数学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学科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发展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和运算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此外,《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了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时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以“计算圆柱体的体积”为例,传统的教学流程大多是展示教具、推导公式、讲解例题、巩固练习。教师不妨考虑在教学设计时适当地融入信息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可以先在教学中展示学生已经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乘宽乘高),然后利用动画将正方体、长方体变形为圆柱体,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从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变换出统一的计算公式(底面积乘高),最后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这一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动画在学生已学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纽带,突出了视频演示比实物教具在呈现上更透彻、更准确的特点,突出了培养学生转化思想的核心目标。

(四)资源互鉴应优质共享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很多聋校都开展了基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教师开发与运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热情很高,但普遍存在着“单打独斗”的现象。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内,教师间也很少能够形成较为成熟的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教师大多是围绕自身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这些作品往往费时费力且难以成为精品资源。实际上,以本校各科教师组成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往往是发挥学科优势、实现资源互补的最佳路径。例如,对于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重要公式、几何定理,可以由数学、语文、美术和计算机四学科优秀教师共同组成开发小组,数学教师策划教学环节和思维路径,语文教师提供核心概念规范的手语和口语表达,美术教师从视觉感官的角度设计引导学生注意力变换的轨迹,计算机教师运用Flash软件高效地完成模拟动画并最终将前三位教师制作的素材整合成微视频。整个设计过程要始终围绕聋校教学的真实情境和学生的直观感受,发挥多学科优势,以科学的教法和严谨的态度打造精品资源。聋校教师应准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内涵,紧扣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实现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与整合,积极发展学生的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创生出既符合学生认知又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因此,从聋校的角度出发,鼓励教师以团队的形式开发信息技术课程资源,通过共建共享打造课程资源库和案例库,也是落实新课标、践行新课改的一条可行路径。

作者:王福瑞 刘宇晟 杨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