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年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经济管理年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经济管理年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分析

摘要:在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相关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要求公立医疗机构从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强化监督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围绕基础性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管理和内涵建设。公立医疗机构应以立足公益性、秉承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提升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管理年;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分析;对策

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绝大多数是政府投入,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是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基本特征。政府主导下的公立医院,实行的是定任务、定床位、定人员编制、定业务指标、定经费等补助方式。这样的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僵化,管理手段相对粗放,医院对经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经济管理体制机制存在漏洞。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求公立医院进一步强化医院“服务”的本质,以诊疗疾病、促进健康为宗旨,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稳定、保值和增值为目标。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的发展模式应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摒弃粗放型管理模式,力求精细化运营和管理。根据《通知》精神,公立医院要加强内部治理特别是经济管理,建立起正确的经济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责任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构建舒心、和谐的医患关系,增强广大患者的满意度,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医院经济管理效益最大化。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解决医疗资源浪费、过度诊疗等问题。根据《通知》“推进医疗服务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医疗服务保质量、降成本、增效益”的精神,公立医院聚焦关键环节和流程管控建立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扼制医疗设备采购不透明,设备使用不规范等现象,从源头强化货款支付管理,防止或杜绝收费乱象和营私舞弊现象。通过经济管理的手段,有效改善医疗事项记录、病案建档、服务收费等不规范和不合理现象,为患者提供合规、透明的医疗服务收费,从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使医疗药品和耗材、无指征入院或过度诊疗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虽然这些收费受医保总额付费、单病种付费、DRG付费的限制,并不能为公立医院增加明显的医疗收入,但其间接的作用意义巨大。

第二,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率。由于收费问题产生的纠纷,大大降低患者的就医体验,对患者的满意度带来了负面影响。医院通过以患者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手段,进行患者满意度的投资。要求医务人员形成“为患者着想”的思想理念,为患者提供从开始到结束的积极体验,规避或减少影响患者体验的各种违规收费。这样既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有利于医院的社会功能性建设,增强医疗行业市场竞争实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助力推动公立医院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形象和美誉度。

二、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一)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不完善

公立医院的整体资产是由政府投资,因此公立医院是国有属性。大多医院的主要领导是国家和政府指派或任命,这样就形成医院的管理机构呈宝塔型模式;塔尖人物一般是医学领域的专家和权威,虽然他们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但对经济管理不一定十分在行。这导致医院管理理念比较僵化,管理模式比较陈旧,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环境。在管理组织架构上缺乏民主性,在经济管理理念上存在着一味增加资源,却不重视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导致一些资源闲置或资源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一支笔”现象弱化了其他行政职能部门的功能效应,其他行政负责人依照医院功能,主要以医疗技术为关注重点,很少涉及医院的经济管理,即是有加强经济管理的初衷,但管理内容相对狭窄,而且管理职能不够清晰,管理人员的责权利界定不清,导致一些管理层面流于形式。而且,公立医院在政府的投入不能满足医院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医院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经费的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医院的管理目标只是为了弥补运营过程中经费不足的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客源”,因此出现“医托”“黄牛”等乱象,既加重了就医患者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经营成本。表面上看,医院的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的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医疗条件也寄予更高的期望,目前,公立医院无论是医疗环境、医疗资源和医疗技术等方面都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就医和诊疗需求。民营医院在不断地丰富医疗市场,一些民营医院也不乏较好的高端医疗设备,加之他们灵活的运营手段,给公立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态势下,公立医院仍然不具备应对市场风险的完备意识,以为只有通过改善医疗器械的条件来获得市场份额,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举措,这种盲目的投资,还可能存在潜在的经济风险。

(二)经济管理的独立性不强

缺乏科学的职能划分,特别是财务部门,独立行使监管职权的能力和权限不充分,在采购支出和费用报销等方面监管职能形同虚设。本来,公立医院的资金流动性就大,因此,财务部门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前沿阵地,重要职能是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在实际运作和管理中,财务部门应该具有一定的事权,这是财务部门实施独立经济管理的必要条件。现实情况是,很多公立医院都没有对财务目标赋予这种事权,因此,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受到一些局限。作为与其他科室处于同等地位财务部门,纵向管理不能深入,横向管理展开受限,导致经济管理政策和措施难以落实到相关部门。一些业务科室只注重自己的业务发展,形式上只呈报有关数据和报表,对于一些消耗的合理性并不关注,导致经济管理无法发挥效能作用,一些不合理资金流向问题突出。看似医院经营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其他医疗资源后备不足,制约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间接影响经济管理工作。大多医院没有建立独立的经济管理机构,从事经济管理一般都是财务部门,也就是财务部门自己监督和管理自己,更何况公立医院的业务职能与财务部门都是平级,互相间的约束存功能在一定局限,内部审计和监察又不能随时跟进,也不能做到事无巨细。现在的普遍现象是,公立医院的财务部门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自己监督自己,事权和财权显现的或潜在的风险随时都可能存在。现阶段医院经济管理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形态上,上层管理者一言九鼎,下面执行者缺乏自主性,民主意识不够强化,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比较缺失。

(三)经济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经济管理人员是医院的重要资源,也是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力量。经济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成效。但是,现在很多医院的经济管理人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并不能与实际工作相匹配,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学历和文凭,但缺乏实际管理工作经验,有的经济管理人员甚至责任意识不强。这是由于医院在人才的选拔上不够重视,甚至医院领导有“任人唯亲”的思想意识,导致了一些素质不高的经济管理人员进入了管理部门,对基本财务知识一知半解,对医院整体经济管理流程知之甚少,在其位却不能履其职,难以承担起经济管理工作的重任,降低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成效,而且医院很少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导致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得不到相应的提高,阻碍了医院长期的发展。

三、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

公立医院要把“经济管理年活动”当作深化医院内部改革的重大契机,把经济管理工作放在医院全面管理的重要位置,要深刻认识到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和督促。“认真梳理此前各类审计、督查、检查等外部监管工作方向的经济管理、经济行为中的突出问题,研究内部运营过程中发现的经济管理短板弱项,及时整改落实到位”。要重塑经济管理意识,建立经济管理团队,构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将经济管理的目标定位于降本增效上医院的经济管理涉及各个岗位和环节,医院的高层管理者,要对经济运行的规律进行全面把控,制定出严格、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规章制度,以“堵塞漏洞”为导向,通过认真执行,更好地规避经营风险。经济管理工作要以医院经济发展为中心,构建动态管理和量化管理新模式,建立以有效数据、服务质量、技术创新、患者满意度等为主的绩效考核方案,在医疗业务领域尽量不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格禁止医务人员的个人薪酬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等业务收入挂钩。要充分发挥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规范收入、奖金制度和分配程序,实现医院收入与职工绩效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做到医护分开,责任明确,实行多劳多得、绩效奖励要重点关注一线医护人员、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加强经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经济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发展的核心,医院要“单独设置运营管理部门,确定具有牵头负责运营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积极推行运营助理员、价格协管员制度等,辅助协同临床业务科室加强科室内部运营和价格管理工作”。根据要求,公立医院要重点强化会计核算部、财务管理部、物价收费稽核部、收费处的财务管理,明确各部门的相应职责以及义务。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问,做到新旧会计制度的有效衔接。编制决算报表要有决策依据,汇总财务报告力求真实、准确,并按照程序准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财务部门要加强医院的全面预算,注重成本核算。要充分发挥物价管理部门对医院的各项收费进行审核、控制、管理与监督的职能,规范相应收费标准行,依规行使门诊患者划价与收费职责,对每一张处方的价格、医保报销的标准、住院费用收取及退款处理等。住院部收费室处要及时跟进管理,认知执行入院预交、欠费催缴、出院结算等操作规程。依据医院考核指标体系,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架构和工作制度,开展科室成本核算,并逐步开展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核算。将成本核算结果与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奖金、福利挂钩,建立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为上级主管部门实时监督检查提供真实信息。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方针,要建立以医院主要领导挂帅、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参与的组织管理架构,明确相关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的职责,在完善、精细、系统的经济管理体系内,强调各个方面的协调与配合。重点加强医院的人、财、物以及医疗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有关预算、成本、采购、资产、内控、运营、绩效等制度体系,发挥经济管理工作的服务、保障和管控作用。同时,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评价体系,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不能单纯地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也要重视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经济管理运营机制,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管控措施。

(三)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人才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医院经济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要有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现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为医院经济管理人员提供了可供应用的管理手段,同时也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医院的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构成系统内的互联互通,在技术领域和管理层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透明度。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机房建设和网络维护,注重网络安全和财务安全。医院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有能力的人配备到关键岗位或适合的岗位,既要从内部培养人才,也要招聘引进相关方面的人才,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不断提供新鲜血液,促进医院经济管理长效发展。

四、结语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资源投入依赖于国家和政府,内部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经济管理模式粗放等问题突出,给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经济管理年活动”是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重大契机,公立医院必须全面推进“三规范、三推进、三落实”行动措施,重点加强制度管理、价格管理、财务管理和内控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建立以医疗、价格、财务的日常管理监督机制,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加强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廖晓玲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医疗机构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