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在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角色扮演在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角色扮演在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运用

摘要:伴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参与式教学这一概念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当前教育研究学者重要的探索对象。角色扮演法作为参与式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运用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且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运用价值,分析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中运用问题,具体分析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运用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更好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法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

引言

角色扮演教学法理论最初是从美国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中演绎而来,是以社会经验为基本依据的教学方式,强调特定真实情景的重要性,具有的一定社会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当中,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灵活、自由、民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相应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真正实现民主化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角色扮演教学法运用价值日益突出,当前我国虽然有不少关于角色扮演教学运用研究成果,但是对于角色扮演教学法研究仍停留在浅显水平。因此,本文深入研究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运用战略,以期能够为角色扮演教学法更好地运用于教育体系当中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1.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运用价值

1.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其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动力主要源于自身倾向和外在刺激等方面。从性质角度来看,外在刺激层面的动力相比自身倾向层面的动力更加稳定且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而外在刺激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归属于外在刺激层次,通过将学习和游戏互动相结合,并充分迎合学生喜爱表演这一本能,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角色扮演是体验知识的过程,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将知识适当表达出来,让知识转化成学生语言能力和实际经验,总体来说实践性特征较为强烈。在角色扮演中,为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学生需要了解并观察角色特点,再结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利用恰当的语言动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表达能力能够显著提高。进一步来讲,角色扮演教学法目的不单是要让学生通过角色演绎理解课程内容,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表演当中,使角色演绎更加具有个性化特色。

1.2培养学生角色意识和交际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角色意识。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角色意识,让学生明确角色定位,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从社会角度来看,拥有角色意识是人们融入社会的必备要素,也是人们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当中,高职院校学生一般都是充当学生角色,很少有机会体验其他角色,而角色扮演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角色演绎当中体验角色情感和行为态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角色认知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角色意识。二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教学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要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深入交流,做好协商工作,需要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语言或具体动作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学会倾听他人想法。总而言之,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中运用问题

2.1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是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中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当中,当教师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活动时,虽然许多学生喜欢表演,但是愿意主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的学生较少,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被动参加或不愿参加。而且,在角色扮演当中,大部分学生并不积极,对角色扮演活动秉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在埋头看书,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一些学生聊着与角色扮演活动无关的话题。

2.2学生角色扮演不到位。成功的角色扮演是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经济管理知识理解的重要路径,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专业经济管理技能的主要手段。然而,在高职院校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当中,许多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由于对角色理解不到位,对角色定位不明确,导致在扮演当中出现角色扮演效果与实际相违背问题。这也间接表明学生对经济管理知识理解不透彻,使得角色演绎效果与现实不符,不利于学生对经济管理类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2.3教师指导与评价不当。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时,通常只是大概指出问题并点评几句,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和评价缺乏合理性,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在角色扮演活动当中,高职院校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角色扮演教学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角色扮演教学法缺乏正确认知,导致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将角色扮演教学法与经济管理类课程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另外,教师针对学生角色扮演评价这一体系内容了解并不是很深刻,评价方法也有待优化,未能充分发挥出评价机制的实效性,仅仅只是大概指出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到课程当中将经济管理类知识与实践经验联合起来,使得学生对角色理解不透彻,无法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2.4角色扮演教学法运用频率较低。正确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经济管理知识结构体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频率较低,仍是以传统式教学方法为主,课堂氛围枯燥、单调,学生兴趣不足。而且就算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教学,也只是粗略地进行实践活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价值,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融合不足,使得学生虽然能掌握经济管理知识,但不会加以运用,专业实践技能较差。

3.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中运用问题归因分析

3.1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认知不足。首先,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认识较为浅显,并没有从科学角度看待角色扮演教学活动,仅仅只认为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并没有意识到角色扮演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参与角色扮演过程中一味配合教师教学任务,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在高职院校当中,大部分学生喜欢角色扮演教学法主要是因为觉得生动、有趣。事实上,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对待新鲜事物兴趣较足,而角色扮演教学法成功突破了传统教学枯燥、单一的课堂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因此学生在面对角色扮演教学法过程中,通常将其功能定义为活跃课堂气氛,没有认识到角色扮演教育功能,因而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其次,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认同度不高。虽然大部分学生喜欢角色扮演教学法,并且能够意识到角色扮演教学法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许多学生认为角色扮演教学法并不能够真正担任起提高学习质量的重任。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更多的是将角色扮演教学法看作是经济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的调剂品,在情感认同方面程度并不高。最后,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受性格、成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性格外向型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较为积极主动,而性格内向型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时更趋向于被动型,主动意识不强。

3.2学生对角色把握程度不够。一方面,学生情感表达能力较弱。正确情感表达是角色演绎的重要元素,也是角色扮演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精彩角色演绎往往需要学生对角色有着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准确把握角色的心理特点和情感,真正投入到角色当中,如此才真正算是具备了角色扮演成功的前提条件。但是现实中,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思维方式多以自我为中心,渴望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因此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错误定位角色,导致表演效果与实际相差甚远,影响学生对经济管理类课程知识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准备不够充分。由于角色扮演教学活动时间有限,因此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排练等准备工作,学生的角色扮演可能仅仅是停留在把台词说出来的层面上。此外,角色扮演活动强调团队的重要性,而事实上大部分学生日常合作机会减少,相对而言团体协作能力较差,如此一来,不利于角色扮演的展现,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3.3教师缺乏角色扮演方面的专业素养。其一,教师对角色扮演教学法缺乏一定的认识,理论及实践经验比较欠缺。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在认识角色扮演教学法层面上缺乏主动性,且由于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工作,侧重完成教学任务,对提升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等方面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对提高学生经济管理专业技能效果不大。其二,高职院校没有为教师提供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相关培训。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国家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视。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侧重校园设施建设,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等层面上缺乏重视,没有为教师提供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培训的平台,使得许多教师尽管能够意识到角色扮演教学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角色扮演专业素养方面比较欠缺,导致实际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效果并不理想,影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有效开展。

3.4角色扮演教学法错误定位。一方面,角色扮演教学法推广范围不大。现阶段,虽然我国有不少学者就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相关研究,角色扮演教学法运用价值也在日益突出,但是从整体方面来看,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全面范围内推广效果并不高,许多高职院校仍旧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对角色扮演教学法运用价值选择性忽视,只一味重视学习成绩,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角色扮演教学法运用频率较低,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较差。另一方面,教师错误定位角色扮演教学法,影响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有效推广。虽然许多教师认为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协作能力,但是在提高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方面,教师并不看好。有些教师之所以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出于活跃课堂气氛目的,有些教师认为角色扮演教学法对提升学生对经济管理知识掌握效果并不大,简而言之,教师对角色扮演教学法存在错误认知,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并不认可角色扮演教学法,这也导致教师并不会主动推广角色扮演教学法。

4.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运用策略

4.1提高教师角色扮演方面专业素养。一方面,丰富角色扮演理论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教师要阅读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相关书籍,了解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提升对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认知性,丰富角色扮演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了解角色扮演教学法过程中,要有自己的见解或看法,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根本含义,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教育意义,加大对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支持力度。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线上训练交流平台,同时增加资源共享和好友互动功能,为教师之间进一步交流提供良好平台。同时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视频教学资源,不断提高角色扮演教学技能。

4.2构建角色扮演活动情景。真实情景是有效实施角色扮演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状态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师在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之前,要事先了解学生的心里动态和学习特点,再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构建科学情景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绎,在这个过程中将经济管理知识与角色扮演活动进行深层次结合,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逐渐理解知识重难点,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专业经济管理水平。

4.3优化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合理设计经济管理工作实践流程,包括一些日常经济管理工作内容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另一方面,在参与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以激发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参与行为,做好引导工作,让角色扮演活动按照标准化方向执行。另外,教师要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学生整体表现,并对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同时给出相应建议和指导,让学生明确自身不足和发展方向,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4.4科学制定角色扮演活动规则。良好活动规则是规范角色扮演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根本要素。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角色扮演活动规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着重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角色扮演活动规则的决策者,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同角色扮演教学法,强化规则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在制定规则时,教师要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让学生明确角色扮演教学法对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作用,再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前提,制定灵活性、科学性以及实效性高的角色扮演活动,使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真正价值得以发挥。

5结语

综上所述,将角色扮演教学法充分运用到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当中,不但能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快掌握经济管理知识,进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角色扮演理论知识和技能,正确认识角色扮演教学法,真正重视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相应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对学生角色扮演进行科学评价和指导,指出其中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

参考文献:

[1]徐大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运用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20,18(02):97-98.

[2]陈娅.试论高校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233-234.

作者:黄嬿 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