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经济法和谐社会建设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经济与和谐的建设本身就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经济法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建立和谐的市场秩序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其次是通过再分配法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从经济法的内容、特点等方面入手,对经济法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经济法;和谐社会;作用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经济建设就成为了我国的第一要务。在这一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也有了极大的上升。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例如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市场秩序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经济法的这些作用,将和谐社会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经济法的基本理念
经济法的基本理念是其区别于一般法律的重要因素。经济法理念包含了对经济制度和市场秩序调整的最高纲领,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相适应的,并且符合人们对经济利益的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法产生的初期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相关理念,因此经济法的理念长期以来都是残缺、不系统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法律研究专家和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了经济法理念的重要性,因此开始逐渐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经过总结,我国的经济法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各项法律制度中的最根本理念,在各个法律部门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以人为本更是法治社会的建设基石。因此,在经济法中,以人为本的观念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制度的调整、经济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的经济法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以及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二)社会责任本位
社会责任本位体现了经济法的强制性特点。社会责任本位的理念使得在调节社会经济计划时,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以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主。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制定经济计划时,都不得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当私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因此企业和个人应当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尽量将两者有效的协调起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平衡协调
平衡协调是经济法理念中的标志性因素。经济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站在社会全体的立场上,平衡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经济法具有协调个人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最大程度上确保社会各个阶层经济发展机会的平等,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经济制度的稳定。
(四)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
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是两个和谐统一的概念,并不存在冲突和对立的关系。经济法的作用就是在维持经济秩序稳定的同时,为市场和经济制度提供一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经济法本身就是公法与私法的统一,因此能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起到维护秩序,又起到促进自由的作用。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
(一)和谐社会蕴含以人为本理念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其最直接具体的表现也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需要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样建立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才能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为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和谐社会蕴含平衡协调理念
和谐社会是稳定、团结、有序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才能各尽其职,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和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社会的各种矛盾得到有效的调和是确保社会创造性的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各司其职,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和谐社会蕴含社会本位理念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各项社会制度进行不断调整,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有效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社会的公正与公平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团结有爱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国家正确处理好眼前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等。这些要求都与经济法中的相关理念相一致。
(四)和谐社会蕴含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统一的理念
经济法是自由与秩序的统一,和谐社会同样如此。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只有确保了经济秩序和经济自由的统一,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如果只有自由,没有秩序,那么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的状态中,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如果只有秩序而没有自由的话,国家就会失去发展的生机与动力,失去开拓创新的能力。对于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我国的学术界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具有健全法律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和谐社会应当具有民主、法制、安全、平等、自由等具体表现。也有专家提出,所谓的和谐社会并不是指完全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恰恰相反,在一个和谐社会中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例如文化传统上的冲突、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政治观念上的冲突等。而一个和谐社会的衡量标准正是能够有效的协调和容纳这些矛盾。从上述的这些观点中可以发现,和谐社会的主体都是社会当中的人,和谐的这一状态是发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因此,做好对人的管理,就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在一个和谐社会中要充分的体现出平等、自由的精神,又要包含一定的社会发展机制,还能促进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简而言之,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法制、民主自由、诚信有爱、安定团结的社会。
三、经济法与和谐社会在理念上的联系
从经济法和和谐社会的理念对比上,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存在很多的共同点,例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平等协调的管理方式;社会责任本位的发展方式。
(一)经济法理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指导作用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的,并且在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追求经济利益。基于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观念是经济法的重要内涵。在不违背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社会各界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具有极大的作用。
(二)和谐社会构建有利于经济法理念的弘扬
和谐社会强调的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和谐社会追求经济效益与经济公平的协调统一。单一的强调经济效益或经济公平都是不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简单的来时,和谐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高标准和最终要求。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经济法的理念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三)经济法与和谐市场秩序的构建
和谐的社会必然有一个和谐的市场秩序,而和谐的市场秩序不仅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要实现最终的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解决这些问题。
(四)和谐市场秩序的内涵
和谐的市场秩序与传统的市场秩序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传统的市场秩序中,市场主体必须遵循各项法律法规。而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和谐市场秩序是以实现社会和谐为最终的目的,因此,它是以有效竞争为基础,以价格体系为机制的一种市场结构。市场的和谐是指市场主体在利益上的和谐。在一个和谐的市场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能够有效的进行调和,从而将冲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和谐的市场秩序下,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受到严格的社会道德和价格制度的约束,因此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和谐的市场在稳定性上也更高。稳定是和谐市场的常规状态。和谐市场一旦形成之后,就能够进行自动的调节和维持,对外部的冲击也有较强的抵御能力,从而能够维持市场秩序处于正常的状态。
(五)和谐市场秩序的基本特征
在一个和谐的市场中,企业之间能够进行良性的竞争,从而促进市场保持良好的活力。市场中的各个要素能够和谐的共存,市场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市场秩序相比,和谐市场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在和谐的市场中,任何市场主体都可以进行自由的价值交换,扩大经济效益。经济主体能够更好的应用市场中的各种资源,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合作与效益。和谐市场秩序能够有效的协调竞争与合作,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确保市场主体在竞争的过程中能够享有更好的权利。和谐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使得和谐市场能够按照市场主体的贡献大小进行社会资源的分配。最后是法治与道德。在和谐社会中,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是可以进行协调的,甚至政治利益还能促进经济利益的获取与发展。此外,社会利益也能与经济利益进行协调,从而使得传统与创新、生态与建设、环境与经济发展等社会问题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六)和谐市场秩序对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意义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秩序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和谐市场秩序对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和谐市场秩序有利于降低信息的成本。交易双方能够通过市场直接获取商品价格、价值等相关信息,从而简化交易的过程。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信息成本。其次,和谐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减少社会成本。和谐市场中具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揭露制度和良好的诚信道德体系,能够对交易双方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这就有效的降低了交易的风险,使交易的过程更加的简便与安全。第三,和谐的市场秩序能够更有效的优化资源的配置。和谐的市场秩序中都会有一个相对健全的价格机制,能够及时的传递和公开市场中动态的信息,从而使资源的配置更加的科学合理,更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最后,和谐的市场秩序能够使整个社会更加的和谐。和谐的市场秩序能够合理的协调不同社会团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弥补传统市场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改善单一市场制度下的两级分化的问题,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和谐性。综上所述,和谐的市场秩序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社会各界的利益,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高社会的创造力。
四、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一直以来追求的发展目标,而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必然是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的,经济法作为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经济法以人为本、社会本位等特征使其在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未来,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经济法的制定和完善。
作者:王露 单位:渤海大学经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熊争.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大家,2010(03):33-35.
[2]林羽翔.探究经济法与和谐社会中间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2013(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