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学校经济法基础课程问题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经济法基础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
1.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
目前在大多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一般放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了经济基础以及法律基础的相关知识。但是,经济法基础作为专业课程一般在二年级的时候才能开设。但是,这两个课程从主旨思想以及相关知识点方面都有很大衔接,可是两个课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年左右,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基础课程时感觉与前面的知识点衔接不上,好多基础的东西全都忘记了,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难度大大增加,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并且感到枯燥乏味经常走神。
2.教学的方法过于僵硬
经济法基础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是由于法律本身的性质,硬性的法规条文比较多,所以课程主要是以讲解为主。可是如果单靠老师一味的说教,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比如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参与讨论,一方面调动了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应该努力寻找其他的教学方法,比如模拟法庭,增强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3.中专生自身特点
中专生所处的年龄段有其固有的特点,有些同学缺少学习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有些同学严重偏科,有些同学叛逆心理比较强,情绪起伏比较大。这些都使得他们对条理性比较强的经济法基础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学习这些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与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不大。另外,由于阅历较少的关系,很多同学无法把学习的知识点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些法律仅仅存在于案例中。因此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针对经济法基础教学的改革建议
1.教材的改革应更具有实践性
经济法基础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职业性和实用性。现在的教材一般都是针对老师讲解用的,并没有针对学生未来实践的目的编写,教材多以理论为主,缺少案例分析,在课后的思考题大多是名词解释等,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样缺乏实践性。因此新的教材的改革必然要添加足够的实训内容,不仅要包括知识理论,还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另外,教材应该突破传统的纸质版,应该不断引入多媒体教材和电子教材。
2.教材的改革应更具适用性和时效性
选择教材的基础是“适用性”,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必须注重所选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还要联系到学生的特点,看教材是否具有启发性,难度适中,深度适宜。其次,时效性也是选取教材的重要标准,很多老的教材,其中的案例已经过时,学生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随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法律体系的完善,许多法律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选择最新的版本,更要站在科学的前沿对内容进行讲解,及时对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进行纠正,确保学生的知识来源的正确性。
3.针对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中职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人才,通过课堂的学习可以熟练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单纯的理论研究根本无法满足这样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因此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有些是较简单而非重点的,有些是重点难理解的,对于前者可以设立情景自学,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展示自学成果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后者需要教师首先对知识进行过讲解,再带领大家在案例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这样避免了知识点太难学生产生受挫心理。最后,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启发学生说出身边和所学知识相关的事,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结语
中职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经济法基础作为经济类、法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加快对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改革,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选择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以及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等。
作者:张继辉 单位: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