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是持续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本文依据PDCA循环原理,建议“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循环往复,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相关工作。“经济法”课程内容多、与生活联系紧密,应注重全员参与、资源积累、教学平台的完善、制度保障,在这些工作周而复始的进行中,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PDCA;循环;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中运用的一种过程性管理方式,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组成部分周而复始,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改革中的PDCA循环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要点:
1.1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体系性
1.1.1科学制定计划
(1)关键点分析。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外两种。从内部来说,中职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动力不足、理解力差等是主要因素,从外部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日益细化,相关法律条文多,而且法律条文具有简洁性的特点,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理解力来掌握内涵。因此,“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不能只灌输理论,应在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其要点。(2)设计教学过程。“经济法”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常见的为案例分析法,要求提前准备教学资源,特别是相关案例的搜集整理,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为了使教学过程有一定的层次性,还必须对整个教学过程作好设计,先基础、再层层深入,先认识法律条文、再各方面综合考虑,先了解相关理论、再联系案例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办法。(3)作好教学手段的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法”课程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但是,也为教学手段的配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视频引导、网上讨论等应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1.2灵活把握实施进程
(1)做好计划的落实。首先,应按照前期做好的计划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好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当前,许多学校构建了网上教学平台,为收集教学过程数据提供了方便,甚至可以随时得到学生学习表现的分析结果。其次,应按照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在学生的掌握程度不能达到要求、学习目标尚未实现等情况下,应检查原因,调整计划完成时间或步骤,保证学习质量。(2)做好质量的监控。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除了教师评价以外,根据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需要,开展学生互评、企业评价等形式。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实施也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普遍应用以后,教学平台的完善更复杂。
1.1.3检查结果
对于教学效果的检查,不能只局限于结果检查,应综合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虽然理论上应重视教学整个环节的质量,但是,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这种要求无法实现。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过程性评价、整体性评价可以轻松实现,为更精确地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提供了条件。
1.1.4处理
在这个环节,一方面应总结成功经验,为下一阶段制定教学计划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应妥善处理这一阶段发现的问题,例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目标不能如期达到等,根据问题的性质制定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经济法”课程,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搜集案例、开展拓展应用训练,有时会遇到非常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制定以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
1.2PDCA循环的特点
1.2.1环环相套
PDCA循环的各个环节不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在计划制定环节,也应综合分析相关因素,不断完善计划的可行性,因此,计划阶段也有质量监控、问题处理、不断完善等环节。即一个PDCA循环中,可能因为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监控目标而包含很多小PDCA循环。同时,课程教学只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因此,课程教学这个PDCA循环只是这个大环中的一个小环。
1.2.2周而复始
在PDCA循环中,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是不断循环往复进行的,一个循环中的四个阶段完成后,马上进入下一个阶段的PDCA循环。一个PDCA循环既可能是一个教学阶段的完成,也可能是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
1.2.3持续完善
在一个PDCA循环过程中,教学目标逐步得到实现,在PDCA循环的周而复始进行中,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每一个环节都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逐步向教学目标逼近,另一方面,PDCA循环本身也在不断完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些环节的执行效率、质量的保证不断提高。
2PDCA循环中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持续改善
2.1计划阶段
2.1.1教学目标的完善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不断修订,课程教学目标应不断完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应不断修正分目标。例如,经济法中对于企业的设立方面的规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细微的差别,在学习目标的制定方面可以做出微调,同时,应根据每一阶段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适当调整学习目标。
2.1.2教学标准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应对每门课程制定教学标准,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教学标准也应做出调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教学标准制定修订计划并付诸实施。
2.2执行阶段
2.2.1教学过程监控
为了保证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的实现,应对教学过程是否按照计划执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持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深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消除影响教学质量的隐患、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2.2.2教学质量监控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多元评价,通过企业、学生、社会参与评价,发现教学质量存在的不足、教学方法的缺陷,全面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2.3考核阶段
2.3.1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
PDCA循环中的考核阶段,不但是对教学质量的阶段性考核,而且是对前几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除了综合运用多元评价结果外,应注重对于学生的全面评价,即理论知识的掌握、素质的提升、应用能力的培养等。
2.3.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考核
除了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的考核外,应注意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运行可靠性,对发现的问题彻底解决,优化整个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4处理阶段
2.4.1持续改进
首先,对于前面几个阶段发现的问题,应分析问题的起因,找出解决方法,制定解决方案,争取尽快解决。其次,对于深层次的问题,例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不但应深入调查企业、社会需求,而且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查找原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济法”课程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多,对于教学是一个挑战,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却是一个机会。
2.4.2不断完善
在课程教学质量改进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完善课程标准、管理制度、教学平台等,消除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是资源积累的过程。
3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议
3.1全员参与
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不是任课老师个人的事情,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工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修订,不是任课老师的职权范围;教学平台的完善,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
3.2制度保障
首先,在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过程中,任课老师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应有奖励制度作保障,实现付出与获得的对等。其次,应有相应制度支持任课老师提出的建议付诸实施,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有相应部门辅助解决,并提供必要的资源。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不是任课老师自己的义务,仅靠个人也是无法完成的,但是,教学质量的改进却与每一个学校教职工相关。
参考文献
[1]任占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3):41-46.
[2]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8):24-29.
[3]周俊.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35-38.
[4]李中华,孔凡哲.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改进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66-69.
作者:周开权 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