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危机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马克思经济危机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马克思经济危机论文

【摘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关键,需要进一步挖掘与研究。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审视,分别从商品和资本视角对经济危机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危机是买和卖、供给和需求、资本及其逻辑等关系的产物。经济危机是一种必要的恶,虽然它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对人类整体发展来说又是必须的。资本主义对经济危机的改良只是一种暂时的修补,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从根本上破除经济危机。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商品;资本

经济危机理论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界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仍需进一步挖掘与发展。本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文,对马克思阐述的原因进行重新分析与思考,重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逻辑框架。

1.基于商品视角的经济危机生成

商品二重性与经济危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对于前者,马克思有着这样的描述:“物品的有用性也就是使用价值,这种价值与物品自身具有密切联系,或者说它是由物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离开了物品也就没有使用价值。”[1]使用价值是物品转变为商品的前提,这种性质虽然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但并不能反映任何类型的社会关系,因此使用价值与经济危机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关联。价值即“无差别的劳动凝结”,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马克思将商品界定为“结晶的劳动”。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确定是因为价值存在着衡量标准,即价值量,能够对劳动量进行计量;不确定指的是抽象劳动对熟练度、强度进行精准衡量缺乏统一的标准。在某一次交换活动中很难完全实现等价交换,只能长期观察价格与价值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出现物超所值或者物不及所值的现象,而这些都是经济危机的预见性因素。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反映着私人劳动,价值则与社会劳动紧密相连,这两种对立与矛盾蕴含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也仅限于可能性。”[2]使用价值对资本家来说是“无价值”的,他们看重的只是能够增加自身利益的价值属性。如果商品价值不能实现,经济危机也就产生了。价值包含了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阶级对立和危机萌芽。商品不能获利不是因为使用价值不足,而是因为它不能被买走,这时价值成为多余的存在。商品流通与经济危机。商品从生产到流通的领域转变使得经济危机生成的可能性更大了。首先,买卖分离是产生经济危机的隐性条件。马克思认为在流通领域商品蕴含着一对矛盾,即“对于任何一个商品占有者来说,不可能同时经历个人过程和社会过程”,简单来说,商品虽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任何商品占有者都不能够同时拥有这两种属性。随着货币的产生,问题也复杂化了。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论述的那样,“货币既可以代表价值,又是货币标准的等分,这些符号和含义使得问题更加混乱了”。[3]另外,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流通被割裂为两个相对立的过程:“商品与货币交换、货币与商品交换,即买、卖。”这两个过程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相互分离的,失去了直接同一性,此时很有可能出现不适应、不一致、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使得供给、需求之间的不对等性逐渐增强,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随之加大。其次,生产与流通分离增加了经济危机的概率。如果说静态商品形态转变使得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可能,那么生产与流通领域的分离则使得这种可能性继续发展,如果两个过程不能相互转化,经济危机就会变为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与流通两个过程都是为资本增值服务的,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冲击。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资本家的增值欲望处于膨胀状态,但扩大生产规模的结果则是生产过剩,导致生产与流通之间的矛盾深化。马克思将流通形容为“社会蒸馏器”,也就是将各形各样的商品统一转化为货币结晶,这就为商品交换矛盾提供了运动渠道,矛盾转移、对立和经济危机随时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商业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满足人们对商品本身的需求,而在于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种不协调也加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再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需求引导供给,供给满足需求。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两者并不总是处于平衡状态。人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情境下,人的需求、供给也是不断变化的,此时产生了一对新的矛盾,即需求无限性与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无限欲望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对于资本家来说,满足人们无限制的需求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们会不断引入技术与设备、变革管理方法、提升员工能力等,将全部的精力用于扩大生产而从不担心生产过剩,这时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大量生产与大量消耗使得经济危机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的供给-需求平衡转变为供给-需求对立,经过一定周期后这种对立与矛盾就会以最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即经济危机。

2.基于资本视角的经济危机演化

无限生产与购买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扩大生产已成为资本家阶层的普遍共识,社会化大生产使得商品数量急剧猛涨。为了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获取更多利益,扩大生产依然是资本家的必然选择。而在资产阶级社会,阶级之间具有显著的地位差异,也就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资本家掌握着社会上的绝大多数财富,并且不断地压榨无产阶级,这就使得工人的基本生命、生活保障变得少之又少。这样,一方是生产扩大、商品增加,另一方是需求减少、购买力不足,而且裂缝越来越大。作为主要消费者的工人无钱消费,商品卖的过程实现不了,资本也就不能回收,这时经济危机就产生了。竞争和信用的催生效用。在《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清晰地阐释了资本积聚与集中的过程,他认为社会资本集聚于一点的结果就是工人阶级的就业岗位被缩减,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对人口过剩。与此同时,“作为资本集聚的杠杆——竞争、信用也同时发展起来”。在资本主义市场中,竞争可以说是永恒的话题,竞争的结果是“大资本战胜小资本,资本由失败的一方流向胜利的一方”,直到资本终结。这种模式会持续不断,而这种长期的利益争夺会增加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伴随着资本集中而来的还有信用制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信用制度的评价是“固有的二重性”,[4]首先,通过信用制度,资本家将剥削工人作为发财致富途径的方式转变为一种纯粹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得资本家的数量越来越少;其次,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将信用称为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也就是信用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

经济危机对资产阶级的影响——一种必要之恶。经济危机是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突出表现,会带来经济萧条、社会倒退的恶果。特别是在世界市场形成之后,系统性危机显得更为严重。经济危机具有很强的传播性,某一国的经济危机很快就会演变为世界性的危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中这样写道,“从伦敦西蒂的巨贾到最末一个德国小店主,无一幸免”,尽管在马克思时期经济全球化还未形成,也没有美国“次贷危机”。停工失业、工厂倒闭、社会动乱、思想动荡、矛盾激化都是经济危机的现实表现,即经济危机“恶”的展现。从人类社会整个发展过程来说,经济危机能够加速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因此马克思又将其界定为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英国学者克拉克曾这样评论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分析,“科学的危机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动力的论述,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经济危机的固有内因”。马克思正是在这种逻辑的驱动下,辩证、全面地论述了经济危机对资产阶级的影响。首先,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荒谬。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中,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每次产生都是其自身无法利用产品和生产力的重压,生产者是造成缺乏消费者的罪魁祸首,而对这一矛盾又束手无策。”生产扩大打破了资本主义自身的桎梏,总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升,产品流通渠道被遏制了,全民“无产阶级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因此“大众贫困”与“生产过剩”的矛盾被不断激化,以至“纯粹由于过剩而饿死”的地步。其次,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得到暂时性的“暴力解决”。货币的产生割裂了买和卖两个过程,而要再次实现两个过程的统一与联系就要通过暴力,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中马克思认为,“原本相互联系的因素相分离,想要再次实现统一就需要暴力手段,或者说相互独立所产生的暴力是实现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手段。以暴力方式实现相互独立阶段的统一就是经济危机的产生过程”。马克思认为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运行方式,一是“相继进行”,二是“并列存在”,而且这种运行方式具有很强的时空周期性。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严重矛盾状态的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流通、买和卖能够通过经济危机实现暂时性的平衡。经济危机对无产阶级的影响——经济危机的破解之路。第一,经济危机促进了无产阶级自我解放意识的觉醒。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马克思表示:“应使处于压迫中的人意识到被压迫,这样才能使得压力更沉重。”工人阶级普遍将《资本论》视为“圣经”,这是因为工人阶级越来越认同《资本论》中的论述,越来越将《资本论》中的描述和结论作为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与真切表述。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使得无产阶级认识到自身受苦受难的真实情景,刺痛其麻木神经,激发其阶级意识。第二,经济危机增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虽然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复苏的情况,但其影响可以说是愈演愈烈,贫困、饥饿、疾病的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大,无产阶级受到无法形容的苦,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反抗意识、革命意识才更加强烈,政治运动也更加迅猛。第三,经济危机加速了革命形势的成熟。首先,经济危机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广大无产阶级能够团结在一起实施有组织、有规模的革命运动,革命效力逐渐显现。其次,经济危机的强度影响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度。也就是说,经济危机越强,无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概率、影响广度也就越大。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危机的不断增强,新的无产阶级革命必然会到来,这是破解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的唯一途径。

4.马克思主义视角的审视与批判

首先,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科学地解释了经济危机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影响。资产阶级自身对经济危机的理解是存在认知偏差的,不能从根本上弄清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政策的影响导致的供需失衡,比如石油价格猛涨、扩张性财政等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从客观上来说,经济危机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论》中对商品、货币、资本的描述更加科学地解释了经济危机产生的过程,马克思通过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构成等理性剖析分析得出资本社会存在着诸多“二律背反”,并指出这是经济危机的根本所在。这就深层次地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中马克思说“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时,生产关系本身即为一种阻碍因素”,正是由于这种矛盾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出现“繁荣-危机-新繁荣”的态势。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审视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与历史性。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结伴而行”的,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经济危机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属于社会历史范畴。首先,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从未出现,只有到了工业革命、社会化大生产开始之后,才得以产生。其次,经济危机必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效用。资本主义的“场域”不仅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前提条件,更是经济危机发生作用的重要基础。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1825年经济危机开始,它的周期性、破坏性与全面性越来越明显,商业危机、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也随之产生。最后,经济危机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而终结。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人与人、社会与自然、对象化与自我确证之间的矛盾会在未来社会得到真正解决,因此在理想状态下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化的矛盾也就消失了,经济危机的根源没有了,经济危机也就成为历史阶段性产物。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论述从根本上来说是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超越”服务的,他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入手,探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缺陷,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社会趋势,为我们真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应积极借鉴这种观点与方法,进一步巩固与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作者:高云亮 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