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学创新模式下宏观经济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教学观念较为陈旧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时期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由于教师有着对宏观经济学基础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全面把握,而学生在学习之前却对其不甚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但课堂教学的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要求并不矛盾。“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参与,教师要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宏观经济学更加注重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虽然偶尔穿插课堂提问和课上训练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但是其问题答案大多为唯一、封闭和定型的,不能较好地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这种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式,消极的学习情绪和枯燥的学习氛围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最终造成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学习主体缺位。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单一,大都沿袭“填灌式”的陈旧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手段已经由原来的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并未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握也只能通过课后作业及期末考试来测评,而无法实现课堂即时的了解。此外,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更多是单调地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模型,虽然其中也有相关案例的讲解,但是大多数案例已陈旧过时,带有明显的时滞性,大部分是反复被引用的国外的经典案例,而对于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比较前沿的经济动态则很少提及。并且,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也没有相关的实践教学部分,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存在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因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提高小组讨论在课堂中的比重
教师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课堂讨论正是一种简单、快捷、见效快的方法。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讨论的分组工作尤为重要,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对经济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来划分小组。在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进而得到问题的解答方法,不同观念的碰撞也容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虽然肯定了学生相互讨论的重要性,但是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不容否定。
(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工作
由于学校的自身条件有限,在教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将课堂教学提升到了科学研究的阶段。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设立一个以研究为主的教学团队是必不可少的,确保教学与科研不冲突。另外,教学研究要有科研精神,要善于结合海量的数据来解决经济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三)开展仿真式教学
所谓的仿真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构建真实经济事件的方式来验证课堂上的理论,在真实的实践当中分析经济人的行为。这种方式简单有效,能最直白地展现出经济事件背后的规律,并借助计算机等先进的学习工具,推导出此经济事件背后的经济结论。仿真式教学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迅速并准确地推导出经济事件背后的本质。仿真式教学还需要教师进行足够的引导,定性与定量分析经济事件所揭示的道理,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起经济事件的具体化模型,进而有效开展经济学实验,分析经济事件背后的本质,这就是仿真式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单独完成仿真式教学的前几个步骤,或是与有能力的学生共同完成,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教师要能准确地剖析经济模型所表达的含义,熟悉仿真过程中所有的步骤并能亲自演算,还要有清楚地描述上述经济模型的能力,确保自己的讲解能让学生听懂并吸收。
作者:张媛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国际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