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报酬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劳动报酬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引言

李稻葵等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的变化呈现U型规律。而Xie的研究则表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随人均GDP呈三次曲线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在近年来也显现出下降的变动趋势。2007年,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占GDP的比重为39.74%,较之20世纪90年代中期下降了10余个百分点。从对劳动报酬份额长期稳定性的预言到20世纪后半期世界范围内劳动报酬份额的波动特征,再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占比的下降趋势,劳动报酬份额到底具有怎样的变动规律?它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联?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将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运用1978~2008年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和宏观经济要素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基础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劳动报酬份额的研究大体上是从三个维度展开的:一是劳动报酬份额的估计和测算;二是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描述和判断;三是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诱因分析。在劳动报酬份额的估计和测算方面,讨论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对待自营收入的问题上。Gollin指出,自营收入是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混合体,以往的研究通常忽略其中的劳动收入部分,这大大低估了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针对这一难题,Gollin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三种修正的方法,并对不同国家的劳动报酬份额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显示,调整之后的结果比调整之前具有更加稳定的特征。对于劳动份额波动趋势的研究和对其波动诱因的探讨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Young指出,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得美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在1959~2000年呈现出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3]AnastasiaGuscina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0年中OECD成员国家的劳动报酬份额具有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资本扩张型的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基于对以往30年欧洲国家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分析,Arpaia等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给出了解释,即宏观上是由于具有不同劳动占比的部门构成发生了变动,而微观上是由于资本扩张性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技能互补性的假设。BrunoDecreuse和PaulMaarek则考察了FDI对发展中国家劳动份额的影响。此外,SamuelBentolila等人的研究认为,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与资本-产出比相关。NicolaGiammarioli等人主张从制度的角度对劳动报酬份额的波动进行解释,比如就业保护政策和工会的力量等。国内的学者对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研究在近年来掀起了热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在初次分配中显现出了下降趋势。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度量和测算。白重恩和钱震杰发现,2003年和2004年间统计核算方法上的变化高估了劳动收入份额在2004年的降幅,并根据2003年的统计口径对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张车伟等根据Gollin的方法把自雇者收入区分为劳动报酬和资本收益,进而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进行了重新测度。肖文和周明海比较分析了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计算的劳动收入份额在1992~2007年的变动趋势,并对2004年以后的劳动份额数据进行了修正。二是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原因的探讨,内容包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外资进入、二元经济结构下无限劳动力供给、劳动力转移、贸易模式转变、全球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等等。对于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诱因,现有文献已提供了多元化的分析视角并给出了相应的实证分析。然而,作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劳动报酬份额的波动必然与表示国民收入变动的宏观要素联系在一起。在宏观经济的波动中考察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并讨论两者的动态关联,有助于从根本上摸清劳动报酬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通过构建模型和经验检验来重点讨论劳动报酬份额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动态关系,以弥补现有文献在这一领域的不足。

三、模型设定

1.变量说明

本文模型涉及到的经济变量主要有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产能利用率和失业率。劳动报酬份额(LS)目前可从三个途径获得:一是收入法核算地区生产总值;二是资金流量表;三是投入产出表。与后两种方法相比,第一种方法“具有数据的连续性和利于技术分析的特点”,因而是国内学者普遍采用的核算方法。本文运用第一种方法对劳动报酬份额进行核算。此外,本文对于劳动报酬的计算并没有把税收和转移支付等影响因素考虑进来,这是因为本文试图探讨初次分配和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初始的劳动报酬更能体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格局。经济增长率(GR)这里指真实产出的增长率,剔出价格变动的因素,以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变动百分比来表示。通货膨胀率(INFL)反映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本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动率来表示该年度的通货膨胀率。产能利用率(CU)是生产能力发挥作用的程度,本文特指宏观层面的产能利用率,用实际产出与产能之比来表示。失业率(UNEM)选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上述所有时间序列均采用1978~2008的年度数据。其中,1978~2007年劳动报酬份额的数据采用张车伟等的测算结果,2008年的劳动报酬份额数据根据相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产能利用率的数据运用王维国等估算的结果。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失业率的数据均源自《中国统计摘要2011》。

2.模型建立

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言,如果它们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则可以利用具有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即VEC模型来构建分析框架,进行动态分析。本文正是借助于VEC模型在系统化和动态性研究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劳动报酬份额和表示宏观经济运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时间序列进行考察,阐释初次分配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解析各种冲击对劳动报酬份额所产生的影响。在建立模型之前,先对各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时间序列分析中可能产生的伪回归问题。ADF检验的结果表明,LS、GR、INFL、CU和UNEM等时间序列均为1阶差分平稳序列,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所有变量的水平值均为非平稳的,但单整阶数相同,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基于VAR模型所选择的最优滞后期,进行滞后阶数为2的Johansen协整检验。表2的结果显示,无论是迹统计量还是最大特征值都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3个协整关系。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意味着变量之间具有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可以进一步建立VEC模型。鉴于本文重点分析的是各宏观经济变量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因此,VEC模型只列出了劳动报酬份额的方程,而将其它方程暂且省去。

四、实证分析

1.脉冲响应函数

VEC模型建立以后,为考察宏观经济要素变动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的动态影响,通常要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1至图4显示了劳动报酬份额对各宏观经济变量冲击的不同响应。图中横轴表示脉冲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实线是劳动报酬份额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1所示,实际产出增长率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负向冲击的作用。这说明,相对于产出的增长,劳动报酬的增长存在着滞后效应。劳动报酬滞后效应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实际产出的增速快于劳动报酬的增速,从而导致劳动报酬在总产出中的份额下降。劳动报酬的滞后效应越显著,劳动报酬份额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下降的趋势越明显。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劳动报酬份额具有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通货膨胀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正向的冲击作用。以CPI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意味着基本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而基本消费品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就业的增加以及劳动报酬的上升。劳动报酬既是劳动者的收入又构成企业的成本。当劳动报酬上升时,一方面,由于收入的增加导致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拉动CPI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利润空间缩小而使得经济转入缓行。这两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下一期的宏观经济波动。产能利用率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正向的冲击作用。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通常会引致产能利用率的变动,而产能利用率的变动又对宏观经济产生驱动作用。产能利用率的上升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有助于改善供需关系和扩大就业。图3所示的劳动报酬份额对产能利用率冲击的响应表明,产能利用率的上升带动就业的增长,推动劳动报酬份额的上升。本期给失业率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劳动报酬的份额在第二期开始呈负向响应并伴有小幅波动,除了第五和第六两期出现微量正值之外,其它各期均为负向的响应。从总体上看,失业对于劳动报酬份额具有负向的冲击作用。随着失业率的下降,就业量将增大,劳动报酬份额将提升。

2.方差分解

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劳动报酬份额对自身的贡献率最大达到约54.71%,这说明劳动报酬份额变动具有较强的惯性。产能利用率对劳动报酬份额变动的贡献率逐渐增加,最大达到42.79%。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对劳动报酬份额的贡献率相差不多,基本在10%上下浮动。就业对劳动报酬份额的贡献率最低,平均不到0.3%。

五、结论

根据本文所建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1.改善劳动报酬的滞后效应,进行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劳动报酬的滞后效应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报酬的上升滞后于实际产出的增长,致使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劳动报酬增长的滞后效应越显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则越小。导致劳动报酬增长滞后的因素有多种,除了市场自身的作用外,相关领域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也不容忽视。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并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得到充分的共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例如,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积极推动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将有助于改善和缓解劳动报酬增长的滞后效应。此外,充分利用多种再分配的调节手段也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劳动报酬占比,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提高产能利用率,抑制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高度相关。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产出的增加和就业的扩大,对劳动报酬的份额具有提升作用。针对我国当前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要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尽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失业率与劳动报酬份额具有反向冲击作用,意味着就业的增加将使劳动报酬份额有所提高。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对就业形成压力,就业对于劳动报酬份额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在这种条件下,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要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其就业能力。

本文作者:曹静 单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