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关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的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关系为具体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首先在相关概念及总体状况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关系的江苏实践历程及现状,其次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原因,最后在前文基础上给出结论及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文化;经济;协调关系;江苏
0引言
文化是构成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它还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形态特征。不同区域如果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往往在经济方面也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1]其中“文化大省”———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位于地势平坦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长江经济带,被长江所横贯,分为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在文化方面苏北地区自古多受楚汉文化影响,而苏南地区则是吴文化的典型区域。因此同处于一省内的苏北与苏南地区却隶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这一现实与历史因素就导致了它们在经济发展与文化间的协调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该差异与现今两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有可能影响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江苏省内不同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关系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分别介绍说明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文化与经济协调的相关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苏北与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原因及未来展望,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为今后江苏省乃至其他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关系发展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关系的江苏实践
1.1苏北地区的相关发展历程
一般来说,文化本身的渗透性和持续性会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该文化的些许特征。[1]对于苏北地区而言,楚汉文化及淮扬文化一脉相承,是历史上先后影响该地区的主要文化类型。在楚汉、淮扬文化深度影响下,一方面,楚风汉韵的坚韧刚强使得苏北人民具有较强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该地区蕴含丰富的土地、水产等资源,许多企业凭借着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立足于市场。另一方面,受其文化重视血缘地缘的影响,苏北人民的活动范围具有狭隘的地域性,易于墨守成规,使得“重稼墙,轻谋利”的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人民往往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危机感,较难接受外来事物,地方性政策也相对保守。近代以来,当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本土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解体,传统文化遭受冲击时,苏北地区也没有充分把握地理环境的优越性,商品经济类型多局限于一般性贩运,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2]可以说,其整体的工业化和机械化程度一直处于较低位置。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来,苏北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变革的大环境下也逐渐趋于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与苏南乃至全国各大企业交流合作,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1.2苏南地区的相关发展历程
与苏北相比,苏南地区则是深受吴文化影响的典型区域。古代历史上中原文化在吴地的传播,其粗犷阳刚与苏南本土水乡文化的阴柔细腻不断融合,塑造出了刚柔并济的吴文化。吴文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开放包容,善于吸收先进思想,可以说是形成多元化经济类型的重要因素,为后世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吴文化也强调思想传播与教育传承,受此影响苏南地区历来重视教育,这使其具备较好的人才优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活力。近代以来,在全国重农思想的环境下,深受吴文化影响的苏南地区就以相对的重商思想而闻名,苏南人民深谙经营之道,追求“儒”与“商”的结合,为人做事勤劳敬业,对待商品精益求精。这使得苏南地区的商业长久繁荣,闻名全国。但是,正是重利的文化特质使得人们小心谨慎,保本经营,缺乏冒险开拓精神。同时悠久的商品经济历史和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够给苏南企业带来制度管理上的经验借鉴,但另一方面上也容易导致传统管理模式难以进一步创新,与时代相脱节。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南地区历史上的繁荣景象在上世纪50-70年代并未充分显现出来,此时期的经济体制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苏南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吴文化的地方特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变,从20世纪70年代农民自发创办的社队企业,到改革开放与浦东开发后,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开创了全国闻名的“苏南模式”,苏南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苏南地区GDP占江苏省的57%以上,人均生产总值150200元,是全省的1.4倍,整体已步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初期。
2江苏不同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探究及未来展望
苏南与苏北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前的经济发展更多被计划经济体制所限制,文化特质没有被充分融合进当地发展政策,差异并不明显。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二者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出现乃至凸显,若以1994年江苏省委明确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为节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78年至1993年,二者经济差异化倾向加速。改革开放后,苏南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吴文化的包容性,迅速调整了旧思想,重拾以往经营之道,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经济取得迅速发展。而此时的苏北地区反应滞后,区域经济仍固守在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的阶段,产业结构有待完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多以单一的资源和资金模式为主导,技术指向型企业稀缺。到了1993年末,苏南经济总量占全省的58.8%,比1983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苏北占比则下降了8.8个百分点。[4]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表象背后,是其不充分不到位的文化建设。一方面,苏北的文化体制改革进程较缓,尤其是在推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中缺乏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管理阶层人文素养不足,把企业只视作赚钱机器。另一方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在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的苏北地区理应更加得到重视,但现实是其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始终未能彻底改观,造成本土人才短缺。同时,引进外来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显,苏北企业易有的保守特质使得本就匮乏的人才流动受阻。可见一个封闭的文化形态会阻碍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到了1994年,鉴于苏南与苏北之间差距加剧的事实,江苏省明确提出了“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此后不断出台新政策以促进区域间的共同发展,尤其是要缩小苏北与苏南间的差距,第二阶段自此开启。如在2001年提出了推进苏北大发展的战略决策;2003年提出了沿江开发战略;2008年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与加快苏北振兴更好地结合起来,苏南苏北区域发展差异逐步扩大的趋势开始改善。这些政策一方面带动了苏北地区从低层次经济中走出,另一方面也打破了楚汉淮扬文化保守封闭的传统,在政策引导下,坚韧刚强的苏北人民通过努力建设,初尝了新发展战略的果实,人们的思想逐渐走向开放。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江苏区域差距缩小至基本平稳,苏南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在2005年达到历史顶峰,为62.1%,比1993年底仅增加3.3个百分点,自“十一五”起,苏南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持续下降,2017年占比为57.0%,比2005年下降了5.1个百分点,同年苏南、苏北的GDP增速分别为13.7%、14.2%,[3]苏北地区的经济增速可见一斑。由此可见,经济政策的制定能够让人们从旧文化形态中跳出,塑造出新的文化形态,而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潜在的人文精神,是经济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总结来说,区域文化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力值得重视,可以说文化因素既是该地区历史发展状况的生动体现,也影响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就江苏省而言,随着思想文化的进一步包容开放,近年来苏北与苏南区域经济实力的相对差距持续缩小,但绝对差距依然较大。据相关数据测算,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水平与其区域结构表现出负相关关系,为-0.2492。[5]这表明区域间过大的差距制约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这也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前文所述,这一区域间差距是一个历史性差距,与不同文化的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苏北地区能否重新抓住机遇弥补文化差异,决定了其能否逐渐弥补经济差异。
3结语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若苏南地区欲在未来巩固经济领先地位,苏北地区欲在未来缩小与苏南的发展落差,二者共同形成一种文化与经济的良好协调关系尤为关键。本文据此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首先,苏北地区需要深入挖掘楚汉淮扬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保持坚韧刚强的特质和高度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还要推动与苏南地区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吸取其近年来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打破楚汉淮扬文化的地域性血缘性束缚,进一步融入更广阔的市场环境。此外苏北还要改变墨守成规的文化习性,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引进现代先进管理方式和生产技术。其次,苏南地区需要在维持当前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融入到更加开放的思想环境中,发挥吴文化的包容性特点,让企业敢于走出保本经营的“舒适圈”。苏南地区也可以借鉴临近更发达上海地区的成功经验,从其发展模式中汲取优秀先进部分弥补自身短板。最后,就整个江苏省而言,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生产力的进步,因此江苏要积极响应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可以推动企业转型,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区域文化走向更加开放的阶段。同时苏南与苏北地区要通过加强文化交流来促进团结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文化与经济的良好协调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腾.区域文化特质、文化精神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江苏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8(10):10-16.
[2]刘义荣.江苏省区域经济落差原因与苏中苏北协调发展的路径思考[J].学术交流,2006(07):84-87.
[3]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18(电子版)[EB/OL].
[4]江苏省统计局.江苏区域发展的回顾和展望———从共同发展到协调发展[EB/OL].
[5]钱鹏程,郭辉铭.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江苏经济增长区间估计[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2):26-29.
作者:蔡昊臣 单位: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