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宏观经济学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宏观经济学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

摘要:《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国民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研究各经济总量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是经济学的基本学科,与经济学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存在关联性。文章主要研究多课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与《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相关联课程间相关模块分析与协作式的教学方案。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参考,分别与财政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进行对比分析,阐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这两门学科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关联性进行主动思考,使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多课程协作式教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关联课程;异同比较分析

学生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内容,对于今后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将会有很大帮助,也为今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打下坚实基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联性,未注意强调并引导学生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里所学到的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相同和相异之处的对比分析,教学方式也忽略了多课程协作式教学,因此,笔者在此提出协作式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查找相关书籍,分析并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经济学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相关联之处。这项任务对学生理解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为基础,主要与《财政学》和《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这两门学科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一、《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这两门学科主要在政府支出问题上存在共性。虽然两门学科均讲授到财政政策和税收,但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讲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财政政策与税收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将会建议同学们课下自主找寻财政学的相关教材,比较《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相关内容的相同与相异之处。通过对比分析王福重主编的《财政学》第十一章财政政策及哈维•S•罗森、特德•盖亚编著的《财政学(第十版)》第4篇第14章税收与收入分配及第15章税收与效率的相关内容发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关于财政政策和税收的讲解有所不同。在学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老师讲课时会告知同学们关于财政政策概述、国内外财政政策评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与收入分配、税收与效率、有效且公平的课税等内容[2],财政学授课老师会在财政学中详细讲解,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我们应重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效果、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及财政政策及效果中提及的税收部分[1]。课上通过问答,与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财政学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主要交叉点在政府支出的基本概念及组成部分。政府支出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为了实现其公共职能,购买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劳务时进行各种财政资金的支付活动,其本质是政府向社会必须付出的成本。一般来说,各级政府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购买,比如政府出资修路、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开办学校等,这一部分的支出需要计入GDP;另一部分政府支出不需要计入GDP,有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1]。综上来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和财政学都讨论了政府支出带来的经济影响。在引导学生对比了解两门课关于财政政策的阐述区别的前提下,作为《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在授课时主要着重讲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该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时重点应当学习掌握的。如果某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处于萧条状态,这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可以将两种政策混合使用。假设最初时刻经济处于图中的E点,相对应的收入为y0,利率为r0,而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收入为y*。为了渡过经济发展的萧条阶段,使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而使得IS曲线右移,也可以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LM曲线右移。这两种政策的实施虽然都会使得收入水平达到充分就业时的y*,但利率将会发生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如果政府既想使收入水平从y0增加到y*,同时又不想让利率水平发生变动,则可以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如上图中所示,如果政府为了使收入水平从最初的y0提高到充分就业时的y*,可采取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措施,从而使得产出水平上升,但为了使利率不会因为产出水平的上升而跟着上升,可相应地采取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办法,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能够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从图1中可见,如果政府仅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IS曲线移到IS′的位置,此时的均衡点为E′,利率会随之上升到均衡水平时的r0之上,发生“挤出效应”,所以产量不可能达到充分就业时的y*水平;如果政府采取“适应性的”货币政策,即按照利率水平不会上升的要求,增加货币供给,使LM曲线移到LM′的位置,这时利率水平可以保持原有水平不发生变化,投资也不会被挤出,这时产量能够达到实现充分就业的y*[1]。除上述情形之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多种多样,这种因两种政策结合产生的效应,有的事先可以进行预计,而有的则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个效果更大而决定,因而这种效应事先并不能进行预计,是不确定的。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混合使用时对利率水平产生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下列表2给出各种政策结合使用的效应。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实现目标的不同,从而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例如,第一种组合在经济发展处于萧条时期但是又不太严重时更适用;第二种组合更适合于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当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通货膨胀现象但是不太严重的时候,考虑采纳第三种组合;当经济发展出现严重萧条时,可用第四种组合。如果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极端情况出现时,此时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一方面,LM曲线水平,这表明当利率降低到r0这样的低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这时,人们将货币持有手中而不购买债券的行为所带来的利息损失相当小,反而购买债券所带来的资本损失风险会相当大,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想持在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货币当局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方式来使利率水平下降,从而刺激投资,这种决策是不可能产生效果的。水平状态的LM曲线也就是上文提过的“凯恩斯陷阱”,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通过使用增加支出或者减少税收的财政政策来使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的效果将会十分显著,因为政府实行这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使利率水平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任何“挤出效应”。综上所说,在凯恩斯陷阱中,即使IS曲线不是垂直状态而是向右下方倾斜,政府实行财政政策也会十分有效。另一方面,图2中的IS曲线呈垂直状,这表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不管利率发生怎样的变化,投资都不会随利率变动而变动。在经济停滞时期,利率即使发生了变化,也不会对投资发生明显的影响。对经济比较萧条的20世纪30年代早期英国商业行情的研究也说明,信贷成本对投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垂直的投资需求曲线产生垂直的IS曲线,这时,即使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对收入也没有作用。如果LM是水平的,IS是垂直的,则必然是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之所以称凯恩斯极端,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反应又不很灵敏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货币政策效果很小。水平的LM和垂直的IS模型只是把凯恩斯这一看法推到了极端而已。与凯恩斯极端情况相反,如果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则就出现了所谓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一方面,LM曲线垂直,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人们不愿意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时候,如果政府推行一项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的话,私人部门没有闲置货币,只有在私人部门认为将投资支出减少的数值等于政府借款数目是合算的时候,政府才能借到这笔款项。因此,利率(政府借款利率)一定要上涨到足以使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大于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怎样增加政府支出都将伴随着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显然,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就是完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使收入水平发生任何改变。另一方面,IS曲线呈水平状,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达到无限大,利率稍有变动,投资就会发生大幅度变动。因此,政府因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而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时,利率只要稍有上升,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产生完全“挤出效应”。总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但如果实行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则效果会很大。这是因为,当货币当局想要通过购买公债的办法增加货币供给量时,公债价格必须上升到足够高,人们才肯卖出公债将货币换回。因为人们对货币没有投机需求,他们将把这些因出卖公债而得到的货币用于购买其他生息资产,这些生息资产可以是新证券,也可以是购买现有的生息证券。IS呈水平状,也可用来说明货币政策效果极大。因为IS的斜率为零,说明投资对利率极其敏感,因此,当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稍有下降,投资便会极大地增加,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国民收入。图3所示情况之所以称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是因为古典学派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只有产出水平,而利率没有产生多大影响。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接近于零。因此。LM是一条垂直曲线,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变动都对产出有极大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是唯一有效的政策[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对税收等措施的讨论,更加侧重经济政策对其他经济因素造成的影响,能否有效调节经济指标,能否定向引导某一指标的变动,进而选取不同方向导向的措施。在税收这一点上,《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在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的第二节财政政策中进行阐述。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就是税收,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一个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因此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正因为如此,税收可作为实行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根据不同的标准,税收的种类也不同。根据课税对象,税收可分为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三类。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税收分为累退税、累进税和比例税三类。税收作为政府收入手段,不仅仅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一样,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即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倍增作用。税收乘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税率的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的变动对点收入的影响。因此作为政策工具的税收,既可以通过改变税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总量来实现,比如要达到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的目的,可通过一次性减税来实现。对税率而言,由于所得税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改变税率主要改变的是所得税的税率。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则引起社会总需求和国民产出的降低。因此在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抑制通货膨胀[1]。

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共同组成西方经济学,这两门学科研究角度虽不同,但是在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和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三方面有相同之处。对于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两门学科各有其研究角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刚开课时,同学们刚刚结束《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课程学习,对基本的微观经济问题印象还比较深刻,老师引导同学们课下自主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促进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一脉相承。《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参与者的行为概括来说都是一定意义上的需求与供给行为,因此,《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决定价格和产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能够并且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可以通过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表现出来,需求曲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影响需求的经济因素除商品自身价格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消费者的偏好、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等。供给是与需求相对应的,它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同样,供给也可以通过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表现出来,供给曲线是反映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变动关系的曲线。除商品自身价格外,生产产品的成本、生产者对其所生产产品的预期、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均可对供给产生影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共同决定了商品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体现在曲线上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对于整个经济社会而言,无论是从经济个体角度还是整个社会总体角度,都会存在需求和供给,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从而产生均衡,这也是《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一个比较大的相同点,研究这部分内容时唯一的不同就是研究的角度不同,微观部分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个体,而宏观部分则是研究整个社会总体。在经济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都是政府为了引导和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而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使经济行为趋向于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两门学科都认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合理的,并且均利用“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研究对象虽然各有不同,一个以社会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另一个则是研究单个经济个体;两者解决的经济问题也不同,一个是以解决资源的利用问题为目标,另一个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并纠正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失灵”。两者虽交叉不多,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但《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同学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基础,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也是《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一个延伸,二者共同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西方经济学的完整体系[1]。

三、小结

对于经济学相关专业来说,《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是学习各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同学们如果能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学到的内容,对于后续的专业课程来说,学习过程将会更轻松,对于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而多课程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督促同学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时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课下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等途径,主动对比分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经济学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找出各学科之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多课程协作式的教学模式无疑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带来很多益处:一方面,同学们端正了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态度,对《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理论知识掌握更加熟练,为今后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带来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学习经济学后续的专业课程时,通过多课程协作式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锻炼,对于除《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以外的其他专业课程,同学们会主动分析、自主思考,比较各学科之间的异同点,摆脱传统被动“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课程,同时也会不断巩固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习到的内容。总之,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是一个有益于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新型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学习与教学手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罗森,H.S.,盖尔,等.财政学[M].第10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赵领娣 王园馨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