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虽然在历史演进中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在从“研”到“教”的转化过程中发生了滞涩。当前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和内容设计不合理、本土化理论体系缺失等问题。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应当通过基础理论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创新等路径实现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构建凝练“中国智慧”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全面、深入推进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向;路径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通常是指以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为目标,采取总量分析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总体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一门科学。一般认为,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于大萧条,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最早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在历经数次“革命”与“反革命”的抗争中,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经济学说被确立下来,与微观经济学并立成为了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呈现在曼昆、萨缪尔森、伯南克、阿西莫德鲁、高鸿业等学者所编写的教科书中。虽然与过去相比,在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上,人们形成了相当多的共识,但对宏观经济学的批判从来没有间断过[1]。科斯曾将宏观经济学的新古典范式形象地喻为“黑板经济学”,认为其只停留在理论推演,而无法解释现实世界。2016年9月,保罗•罗默更是发表了一篇题名为《宏观经济学的麻烦》的论文,从经验研究中的识别问题出发,再度对宏观经济学发难。他指出,当前宏观经济学主要是在“冲击-传导”分析框架下通过构造一些虚拟的外生冲击来解释经济波动,而忽略了外生冲击来源的微观基础,导致其对现实的解释力在不断下降。另外,以卢卡斯、普雷斯科特和萨金特为代表的部分著名经济学家在面对理论存在的可能缺陷时,采取了相互支持的态度。由于权威代替了求真,宏观经济学逐渐背离了自启蒙运用以来的科学精神,演变为一门伪科学[2]。那么,宏观经济学是否像学者们所批评地那样脱离现实呢?如何改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构建适合国内学生学习的宏观经济学呢?本文对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并提出了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研究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宏观经济问题的宏观经济学被引入了我国高校课堂,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主干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学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以及教授方式不合理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一)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真理本身”。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也曾指出:“经济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教条。它是一种心灵的工具,是一种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到正确结论的思维技巧”。由此可见,与宏观经济学知识学习相比,经济学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但是,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从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以来,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学派、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虽然不同学派之间的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其内部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Blaug(1991)所说:“经济学的知识是由历史决定的,今天我们所有的关于经济体系的知识并不是今天早上发现的东西,而是我们过去所有的洞察、发现和错误出发点的总和。没有庇谷就没有凯恩斯;没有凯恩斯就没有弗里德曼;没有弗里德曼就没有卢卡斯;没有卢卡斯就没有……”。这就要求学生系统性的学习过《经济思想史》、《经济学流派》这些先修课程,对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与现状有一个很好的认知。但是,目前的课程体系设计并不合理,现有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并没有为经济学专业以外的经济类专业学生设计上述相关课程的学习。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滞后

在《宏观经济学的麻烦》的论文,保罗•罗默指出,现有的宏观经济学严重依赖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与模拟,使其偏离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金融因素的漠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长期以来,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在金融因素面前“选择性失明”。在传统的Arrow-Debrue范式下,市场是无摩擦的、信息可以是无成本流动,因此,市场主体可以“毫不费力”地实现市场的均衡配置。虽然以上假定有助于简化分析,但也从理论上排除了金融部门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彻底阻断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内生联系。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突然意识到,宏观经济理论长期偏颇地低估了金融风险的做法,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在危机治理上束手无策[3]。目前,经济学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共识,即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应当引入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基础上予以重建。学者们通过对既有的宏观经济模型进行改造,对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特别是金融因素(金融摩擦、金融中介、金融冲击)在经济运行中所承担的角色。与理论研究一样,在以往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对金融系统详细的介绍几乎没有。举例来说,在此前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中,虽然曾经提及金融市场,但也仅限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而且在储蓄-投资恒等式、流动性偏好和货币供给方程中的利率都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它们都参照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设定。但是,无论是在其他课程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这种单一利率的假定都是值得怀疑的。在本轮危机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由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上升,借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之间往往是不同的。另外,纵观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几乎很少涉及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换句话说,现有的教材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度不够。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缺乏本土实践

“上帝将宏观经济学带到人间,并不是为了提出和检验优美的理论,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4]。传统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它通过构造一套完整、独特的概念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来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些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速下滑、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失衡,进而为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和政府部门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虽然这一理论体系是经过经验验证的,但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经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并被很多的经验研究所证实。但是,中国学者蔡昉却发现,在中国很难看到像奥肯当年发现的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动之间稳定的经验关系。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一个理念,即不能生搬硬套,应当有批判精神。既然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毫无用处呢?经常有同学提出如下问题:课堂讲授的都是过去几十年的理论,而当前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学习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否过时了?更进一步,我们应当如何创新和发展现有的宏观经济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就前者言,作为一种“舶来品”,虽然宏观经济学最初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也不是为了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而提出的,但在经历了数次“革命与反革命”的思想争鸣后,宏观经济学取得了一些基本的共识,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释世界;就后者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引入,国内一批研究者立足中国转型期的特殊制度背景,以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为线索,对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独到的解释。但是,系统性的理论学说缺失,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只能讲授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因此,应当构建中国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更好的传递中国智慧和中国声音。

(四)宏观经济学教学不能做到“寓教于乐”

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更为抽象。自希克斯将凯恩斯的思想模型化以来,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大多是通过抽象的数学公式或图形来传递。无论是本科阶段学习的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还是中高级经济学倡导的OLG模型、DSGE模型,均是采用数学工具来表达背后的经济学思想,这导致了经济学的“数学拜物教”倾向,不少理论研究者盲目追求技术而忽视了背后的经济学思想。这也是宏观经济学被诟病的重点问题之一。曼昆在宏观经济简史中曾经指出,宏观经济学并不是作为一门科学产生,而更像是一种工程学。因此,可以简单的认为存在两类宏观经济学家,即工程学的宏观经济学家和科学的宏观经济学家。前者的目标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后者的目标则是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即发展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建立基础理论。然而,这些工具和原理,在寻找得以应用的地方是非常缓慢的。也就是说,在没有遇到现实经济问题时,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将重点放到了如何构建精美的理论模型,而忽视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在课堂教授中,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旦遇到经济模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经济学瞬间变为了“黑板经济学”[5]。例如,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利斯科特等人构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负面的技术冲击而不是需求冲击是导致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冲击究竟指的是什么,有谁打开过这个黑箱?普利斯科特曾在私下场合举例说,交通拥堵就是一种负面的技术冲击,可是开车的人们是如何决策的,个体决策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些微观基础却从没得到过真正的分析。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具体措施

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精准施策,以便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鉴于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应当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改革: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与考核体系的改革

在制定教学大纲或在教材的内容编排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忽视对先修课程如经济学流派、经济思想史的学习。在宏观经济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接触新古典、新凯恩斯、新古典综合、新新古典综合,以及凯恩斯、弗里德曼、卢卡斯、罗默、索洛。如果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思想的发展流变完全不了解,宏观经济学学习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与其他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始终是问题导向的,即都是在主流经济学遇到问题时出现新的理论或新的经济学流派。可以说,没有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没有“凯恩斯革命”;没有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就没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经济学[6]。另外,宏观经济学也作为其他课程如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经济学分析工具。因此,合理规划课程体系是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目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与考核仍然采用统一标准,即授课采用统一教材,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且统一试卷。这样做的一大好处是便于进行教学评价,但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宏观经济学这样思想庞杂的经济学体系而言,统一教材和试卷有可能扼杀授课教师研究与教学的多样性与创造性。同时,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评教的主体为学生,知识而不是思想往往成为授课教师的最优选择;对于学生而言,虽然经济学思维训练很重要,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更高的分数。如果授课教师偏离了课本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就会大大减弱。因此,改革现有的考核与教师评价机制,鼓励多元化的教学与考评方式,令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真正触及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本质。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是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与前五版相比,第六版《宏观经济学》教材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其充分吸收和借鉴了曼昆主编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中的优秀思想与内容,并增加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博弈分析等相关章节,并尝试引入中国案例。但是,由于国外原版教材如曼昆主编的《宏观经济学》中理论就落后于实践,如缺乏对金融风险、量化宽松政策以及金融审慎监管等宏观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相关知识的介绍,国内教材自然无法回避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因此,应当及时更新教材,注重对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的吸收与借鉴。另外,纵观现有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体系,尤其是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普遍采用的是美国数据与美国案例。这固然与教科书的知识体系是按照美国模式所编写有关,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国内理论研究的滞后。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中国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具有自身的特点,学生不仅很难对美国的案例感同身受,形成直观、真切的认识,而且会质疑经济理论的正确性。举例来说,国外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经济产生强烈的负效应;但是,来自中国的实践表明,由于政府的底线思维以及强大的经济干预能力,政策不确定对中国经济只有弱的负向影响。作为一门致用的学问,宏观经济学始终都是问题导向的,是需要用来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我国宏观经济研究所采用的若干统计方法已经与世界接轨,也出现了专注于解释与说明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经济理论,如新供给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未来应当在科学性、原创性与本土化的原则基础上,探索构建根植中国土壤、立足当代中国国情和中国实践发展的宏观经济学,对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进行改革。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样,都是借助于抽象的图表和公式传递背后的经济思想。但是,同样的思想也可以通过经济学故事的形式更加形象的表达出来。正如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克鲁格曼援引琼•斯维尼和理查通•斯维尼1978年发表的《货币政策与大国会山托儿合作社危机》中的案例,通过探讨托儿所为什么会出现需求危机,简单明了地阐述了经济衰退的原因与治理机制。在日常的宏观经济学授课过程中,如果是以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将经济模型背后的核心思想讲述出来,再对其数学形式进行简单的介绍,或许授课效果要更好。另外,宏观经济学本质上并不枯燥,只是由于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滞后,以往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往往是照本宣科,而作为其基础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也忽视了对案例教学的深入研究。但是,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授课教师没有将宏观经济理论以一种形象化地、人性化、简单的方式描述出来。为了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可以开展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建立多元创新、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目前流行的授课模式由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在具体应用时,应当针对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灵活运用,比如在课堂教学之前模仿央视财经评论的形式,对最新发生的国际政治经济事件进行讨论;再如,安排专门的课时用以以专题形式针对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在经过资料搜集和小组讨论后,形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又或者是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学校,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经济形势,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和回顾所学习过的宏观经济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许文立,许坤.DSGE会使宏观经济学“大一统”吗?[J].经济资料译丛,2017,(1):20-24.

[2]齐昊.保罗•罗默: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1-16,(4).

[3]陈雨露.重建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J].国际金融研究,2015,(6):3-11.

[4]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05,(9):13-15.

[5]陈彦斌,陈惟.从宏观经济学百年简史看“宏观经济学的麻烦”[J].经济学动态,2017,(1):1-4.

[6]袁志刚,高虹.宏观经济学演进:一个新视角[J].改革,2016,(11):150-159.

作者:孔存玉 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