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深度发展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深度发展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深度发展研究

摘要:以国家改革新变化新特点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聚焦重点方向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的若干方案。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问题;发展

在新时期不断变化发展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动员的领域和范围只能不断拓展加深,动员的方法和路径也发生了巨大变革。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需求,着眼一切为了战争服务,无条件保障部队战斗力的宗旨。新形势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必须围绕现代战争的特点,积极适应建设信息化社会和信息化军队的双重需要,成为连接国防和经济建设的纽带。

1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深度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风险明显增大,特别是海上安全威胁日趋严峻,对我国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安全提出了重大挑战。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各种敌对势力相互应,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很多。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战争格局正加速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对中国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着眼国家安全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战略态势和我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加强整体筹划和顶层设计,才能使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动员在总体目标、发展步骤、建设任务、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更好的衔接和协调。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关乎国防安全、经济发展,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

2.1在思想认识上与国家整体战略要求不适应

经济动员工作的目的是服务和保障军队,但工作的结果恰恰是推动国家综合发展。从理论上或思想上,如何正确定位当前经济动员工作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的关系,各项动员工作如何与国民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各级动员机构如何与国民经济发展领导机构更好地对接和协同工作,都需要先从思想上进行解放,并从理论上进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30多年无战事发生,和平积习严重。在宣传教育时,讲和平因素多、讲战争因素少,国防意识较为薄弱。在协调实际工作中发现,地方有的同志认为“动员是战时才需要,平时搞不搞无所谓”以及“搞动员就是要钱,增加额外负担”。发展改革系统内部、社会大众对动员均不了解,动员宣传亟待加强。同时,无论是经济动员思想,还是经济动员理论,还不能适应当下动员工作的创新要求,还不能成为指导和引领实践创新的先导性思想理论,还不能跟上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对经济动员各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要求,亟待经济动员工作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开拓性思维,亟待创新性理论的产生。

2.2国家经济动员体制不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不健全

在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系统中,国民经济动员编制少,从事国民经济动员实际业务的人员较少。在机构设置方面,一些地方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军民融合办公室合二为一,在各级地方发改委体系中,国民经济动员也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地方领导人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不太重视,或者说促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推进取决于领导重视程度,未能从体制设计上,实现工作的激励。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国民经济动员办没有相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在市一级推进工作的时候,县级及以下的基层没有工作对接和落实任务的相关人员安排,使得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基层难以推进。目前国防动员委员会所属的人武办、经动办、交战办、人防办、国防教育办5个专业办公室中,相较于其他办公室,经动办在法律法规上还不够健全。在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下,作为5个专业办中唯一从上到下完全置于政府部门之中的国民经济动员部门来说,却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做支撑。而具体开展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一些基本手段,如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资源管理、预案管理、专业队伍管理等也需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形成相应的标准规范,才能保证各项动员工作的可执行性、可持续性。

2.3国民经济动员要求与实际工作机制不适应

国民经济动员的任务是“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动员为应战做准备上,一方面,国民经济动员办与军队对接不顺畅,没有顺畅的渠道获取军队的需求,特别是经济动员与军队作战体系和管理体系之间具体明晰的供需要求,毕竟军队各种动员保障需求最终要由各级地方政府来落实;另一方面,在供给动员上,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不同,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薄弱的西部地区,可以动员的企业和社会力量有限。在应急工作推进上,①在机构设置上融合不足。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以后,中央层面成立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体系化,国民经济动员与应急管理工作尚处分立,从顶层设计上,未能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②在工作机制设计上,国民经济动员需要根据突发事件等级进行响应,但这种响应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操作的困难性,具体说来当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时,而国民经济动员的潜力调查工作还在困难中前进。总而言之,国民经济动员在应战和应急方面的对接不畅,带来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4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体系与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不相符

经济动员能力体系在传统动员领域建设布局的较多,在新兴动员领域建设布局的较少,尤其是在海洋、空天、网络等领域的能力建设还相当薄弱,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在经济动员中心类别和布局上,包括各类通用装备动员、物资储备与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大多只能满足部分陆地作战保障需求。在动员的规模数量、动员平战转换能力、动员保障的无缝对接能力等方面,也不能与军队联合作战能力的保障要求相适应。另外,在重点方向、重点地区和重点新兴领域的经济动员资源预置和储备建设,也不能完全与军队全域作战能力的保障要求相适应。对于海上动员保障、空天动员保障、网络动员保障的能力建设,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动员模式和路径。在开拓动员领域方面,尽管部分地区曾经试点过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动员能力建设,但也没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动员涵盖交通、通信、医药等方方面面,可供保障的资源在范围和种类上急剧扩大,巨大的信息数据量是过去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仅仅依靠传统的信息录入、收集方式显然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聚焦动员重难点,科学谋划问题解决途径

3.1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动员工作法制化

出台国民经济动员法和相关配套法规制度是贯彻落实法治政府的具体举措,是有效开展经济动员准备、实施等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通过“上面管起来、下面动起来”,在国家层面,加快明确国家在经济动员方面的事权以及省级在动员方面的事权。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在经济动员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有关军政部门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地方与军队之间的动员协同关系,特别是战时急时经济动员指挥、协调、互动关系等。同时,逐步将经济动员机构、动员职能、动员权限、动员程序、动员行为活动等法定化。下大决心清理相关法律法规,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及时修改、废止不适应实践需要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制度时效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建立自上而下较为顺畅的动员系统对接机制,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3.2推动动员工作不断发展,促进实现“三个转变”

①实现粗放式动员向标准化动员转变。在动员中心建设方面,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法规制度为保障推进动员中心建设,有效解决动员中心重建轻管、建用脱节的问题。在潜力数据调查方面,搞好标准建设,加强统筹,处理好国标、军标、行标的关系,尽可能统一口径。在预案编制方面,完善动员程序,着力编制格式规范、要素齐全、便于操作、任务明确的动员预案。②实现从传统动员向现代动员转变。建议依托充分现有平台资源,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新型信息化动员系统。通过调研发现,利用统计局数据采集较为成熟和保密性高的现有模式,增加国民经济动员模块,可以有效解决动员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比如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军地两张网,地方借助该平台服务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军地联合解决军地信息不互通问题。③实现单一动员向军民融合式动员转变。国民经济动员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军民深入融合,首要任务就是搞好顶层规划,全面系统的布局设计,并强化战略规划和预案编制。

3.3结合军地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坚持基础建设先行。科学规划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实部队机动、军舰靠泊、物资装卸载等军事需求。结合地铁和地下管廊建设,大力推进人防工程互联互通及配套建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把军队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基建营房、生活保障纳入地方专项规划,把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纳入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军人保险、住房制度,做好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托入学等工作。强化科教资源统筹。省级新一批军工重大实验设施、设备仪器和国防计量标准器具开放目录。探索建立军地创新人才共用共享管理模式。军地共同抓好预备役军官和专武干部的联选、联训、联管、联考、联用。依托驻冀部队院校,有计划、分批次轮训地方党政领导干部。

3.4创新动员发展模式,探索新兴技术在动员信息领域的应用

①要结合军事需求,研究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兴领域技术、装备、物资、人才等多要素综合动员能力构建与发展模式,探索这些新兴领域动员潜力和能力生成机制、动员准备与实施程序及其路径方法,通过理论与试点实践等方式不断拓展新兴领域动员建设新格局,为军队新型作战力量和作战能力做好动员准备。②开展预案管理、潜力调查、动员中心管理等各类动员资源管理系统模块和数据库融合建设,强化这些系统模块在经济动员决策管理中的辅助分析、决策和评估等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邵进进,陈巍.坚持“五位一体”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军民深度融合[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

[2]方正起,吴少华,李学武.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军事科学,2016,(5).

[3]吴昊.新形势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2017,(12).

作者:胡婷婷 徐立丽 单位:陆军勤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