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民经济核算中固定资产重复计量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存在固定资产重组计量的问题,这导致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值不能全面的反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性。在对国内生产总值中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中,不同的国家在计量方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并且出现重复计量的比例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我国应针对固定资产重复计量问题应建立起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中心指标,从而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固定资产;重复计量;问题分析
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对固定资产进行重复计量的问题普遍存在,这种核算方式使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指标的科学性及真实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中制定的相关经济政策精准性产生偏差。因此,在对我国经济发展成果进行衡量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计量的问题,并确立起以国内生产净值为主要的衡量指标,从而能够更加真实可靠的反应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对于不断的完善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国内生产总值中固定资产价值重复计量总额
(一)固定资产价值跨年度转移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中的重复计量问题分析
固定资产重复计量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在一个核算期内将已经计入上一核算期内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再次的计入到当前的核算期内。例如生产的一台机器已经计入到上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但是由于这台机器在投入使用后的每一年当中都会涉及到折旧问题,而且利用这台机器所生产出的商品还包含一定的转移价值,在对其增加值计算的过程中计入当前的国内生产总值,这就出现了对机器价值进行重复计算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些价值比较低,易损坏的产品,如电话传真机、装订机、热水器都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不是很合理,这些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涉及到折旧的问题。从生产法和支出法以及收入法的角度上去分析可以看出都存在重复计量的问题,但在这三个分析方法当中只有收入核算方法列出了固定资产中存在折旧的项目,并对重复计量的数额和占比情况进行了真实的反映。另外,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不能准确的反应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账务核算也不能准确的反映经济价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中固定资产价值重复计量额及占比情况
我国自从实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来主要是遵循SNA。根据我国历年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按生产法和支出法进行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相比其他的计量方法详细,当时通过利用收入法核算的数据存在不够完整的现象,通过对我国1992年以来全国各个省份和地区的生产总值核算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存在固定资产折旧的项目数据,由此可以得出国内生产总值中固定资产的占比情况及其具体的折旧价值。按照我国颁布和实施的相关条例,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为3~20年,因此,不同类型的资产存在不同的折旧率,但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并没有将其价值进行科学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价值重复计量的学理分析
(一)效用价值论分析
效用的定义和解释在微观经济学领域当中并不能真正的反映和说明商品的价格,同时在宏观经济学当中也不能科学合理的解释国内经济核算的具体指标和方法。首先,在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价值能够进行分解,但是效用却不能分解。其次,商品的价值可以进行转移但是效用却不能。最后,商品的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而效用是在消费环节中形成的。如果说商品的价值是有效用来决定的,那中间产品的的效用则是由生产方式决定,而最终的产品效果则是由消费者来决定,主要是由于商品的中间效用是不能够转移给最终产品的,两者的最终价值只能单独的计入到国内经济核算当中,因此,利用效用价值理论无法对中间产品的价值扣除和固定资产重复计量问题进行准确的解释,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并不能使用效用价值理论进行核算。
(二)要素价值论分析
要素价值论认为一种商品存在的价值等于生产它时消耗的各种要素而创造出的价值总和,并且包括在使用该商品时所产生的边际生产力,也就是说无论哪种要素是在生产中间环节还是生产最终的产品都应创造出一定的价值。从这可以看出要素价值论表面上能够合理的解释怎样将商品的价值分解为要素的价值,但是忽略了商品的边际生产力,因此,并不能准确的判定应当将商品的全部还是部分计入到国内生产总值当中。因此要素价值论也无法合理的解释国民经济核算中重复计量的问题。
(三)劳动价值论分析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基础,认为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人类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无论是商品生产中的原材料等流动资产还是厂房及其他的固定资产,当用作制造和生产其他产品时都会将流动资产的价值准转移到固定资产中,并成为固定资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就是固定资产的价值会随着使用不断的磨损而转移到产品价值中,而流动资产会在一次消耗之后就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价值中。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作为生产要素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当中,这种解释能够合理的说明在计算社会净产出时扣除生产资料价值的主要原因。利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能够对商品各个阶段的价值做出不同的解释。而这些解释能够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扣除固定资产消耗价值的原因给予科学合理解释。
三、将国内生产净值作为中心指标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客观的反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成果进行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也就是说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直接反映出我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经济生产活动所创造出的社会财富价值,这就要求在核算的过程中使用准确的数据和核算方法。在国民经济核算的过程中针对一个地区经济生产活动中涉及到的资产只能进行一次核算,如果出现重复计量的问题,那么统计结果的精准性就存在偏差,从而不利于真实的反应经济发展的成果。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还能够对我国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从而真实的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情况。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过程中由于会出现固定资产总值重复计量的问题,因此,应以国内生产净值作为中心指标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计量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客观的反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有利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行正确的引导
近年来,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地更新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政策,这对于经济发展中技术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也不断的创新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包括在机械和设备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将购买大型固定资产的费用一次性的计入到当前的成本费用中,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和设备的改造。从而提高了对固定资产消耗的核算,避免了重复计量问题的出现,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三)有利于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在对国民经济核算中扣除固定资产重复计量难免会对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核算结果出现误差,但是扣除重复计量之后仍旧能够增强国内生产净值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成果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依据。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趋缓,这就要求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确保核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消除固定资产重复计量问题,建立起以国内生产净值为中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有效的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数据。
四、结语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对固定资产价值重复计量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计量过程中涉及的效用价值理论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建立起以国内净产值为中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而真实有效的反应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发挥出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晓璟.新旧高校会计制度过渡中固定资产核算实务探析[J].会计之友,2013(21).
[2]赵宜晨,张丽风.公允价值在固定资产计量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3]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若干重要指标与有关统计指标的比较[J].世界经济,2014(03).
作者:卢晓珊 单位:安岳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