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国民经济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国民经济论文

计量国民经济论文

1计量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

计量是科学研究的技术基础。伟大科学家门捷列夫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在无限广阔的宇宙里,从天河到构成原子的最小粒子;从太阳与热核反应的高温到液氮装置的低温;从人们利用的电磁波到相距数千万光年的光源射向地球的波,都离不开测量。在这些科学研究中,人们使用各种计量仪器去测量物体的长短、质量的轻重、温度的高低、时间的久暂、光亮的明暗、电磁量的大小、电离辐射的强弱等。而其测量数据是否准确可靠,则取决于所用的计量器具是否准确,量值是否统一。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是搞高能物理的,它从30年代后期开始搞这项工作,但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才发现在30年代的后期和40年代初期这个时间段内所做的高能物理测量工作,统统报废,究其原因就是高压的计量不准。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不仅需要准确的计量器具,同时更需要量限宽、精度高的计量器具,否则就会拖科学研究的后腿。先进的计量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提高计量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

2计量在国防现代化中的作用

计量在国防尖端技术系统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从武器的研究、设计、实验到定型生产都离不开计量。以人造卫星来说,卫星上天需要火箭载送,火箭的结构设计和制造离不开长度计量;原材料质量需要强度和硬度计量;燃料分析必须化学计量;运行方向和速度必须力学和时间频率计量;特别是重力加速度和振动计量尤为重要。有的关键部位的计量测试只要“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另外,有些参数还要求进行动态测定,如果测试不准,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失败。据资料介绍,美国在研制某航天系统时,由于高频率电压测试不准,导致连续四次发射失败,最后找到原因,加以校准,才获得了成功。尖端武器系统庞大、复杂、分工细、零部件多,因此,现代化的国防不仅要求计量的精确度高,同时更要求量值的完全统一。不如此,就不能保证武器系统衔接一致,协同动作。

3计量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靠什么指示降落;军舰在大海中航行,凭什么确定它的方位;钢水在高炉中沸腾,用什么测量它的温度高低;工业产品生产出来,用什么检验它的质量优劣……在这些领域内,人们就是使用各种计量仪器仪表进行控制。过去,人们把计量称为“工业生产的眼睛”,现在,计量已经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中枢”。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这对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1)保证产品质量。

阅读全文

低碳经济下的国民经济论文

一、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状

1.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状。

1.1还未将循环经济放入实际的应用中。某些经济学者或专家则认为循环经济是需要等到我国国民经济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之后再考虑的问题。没有清楚认识到循环经济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

1.2高能耗的经济架构制约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各类能源的储量比较丰富,但是我国也是能源消耗的大国,这种经济增长伴随着能源巨大消耗的增长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状。

2.1低碳经济的实行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想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改进以往一些落后的企业生产工艺,而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工艺很难起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在针对新能源的开发上,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相对于其他的西方发达国家较晚,技术也不成熟,所以在开发新能源的问题上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势必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在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研究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一些想要在低碳技术方面进行开发研究的相关机构或者企业无法得到资金的支持,研究的进度被限制。

2.2我国的经济架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扭转,低碳经济难以实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一些能源消耗比较高的产业,使得我国能源消耗的数据一直降不下来。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中小型的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含量不高,机械装备水平低,能源的利用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阅读全文

基于文献分析的国民经济论文

一、国民经济动员文献分析

(一)文献数量和趋势

通过检索数据分析,从1988年陈维民等在《军事经济研究》期刊发表文章《战争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开始,截至2013年9月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共有556篇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明显低于其他领域研究成果。556篇学术刊物中包括期刊文章51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44篇。内部发行的《中国国防经济》2002—2012年11年间共发表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文章242篇,占所有公开发表文献数量的近一半,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根据发文数量可以大致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88—1993年)、起步期(1994—2000年)和迅速发展期(2001年以后)。国民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动员,我国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研究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将战争动员转变为国防动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故而,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此外,由于国民经济动员涵盖较多国防、军事、政治领域涉密信息和内容,许多实践指导性的应用性研究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公开成果较少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代表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进展。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文章数量从2001年以后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最高值82篇,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论文能够体现一个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状况,国民经济动员领域44篇硕士、博士论文都在2003年以后,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7篇,博士学位论文为7篇,说明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逐步系统性和深度化。

(二)载文期刊统计分析

除硕士、博士论文外,1988—2013年间所统计到的754篇文献分布在115种学术期刊中,这些期刊涵盖经济、军事、法学、科技、流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发现,文献分布期刊虽然面较广,但却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文章数量分别为242篇,186篇、96篇和58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7.2%,占据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发文数量的一多半。由此可见,《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另外,《国防技术基础》《商业时代》《中国政府采购》《中国军转民》等期刊上发文数量也较多。除了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期刊外,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国民经济动员具体结合和交叉领域的期刊中,如期刊《中国政府采购》中刊载了8篇关于军用物资采购方面的文章,《中国物流与采购》刊载有2篇后勤物资动员的文章,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模拟研究的文章则多发表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期刊。

(三)对论文作者研究单位统计分析

对国民经济动员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从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情况。1988—2013年公开发表的556篇文献作者来自于218家单位。这些研究单位可以分为军队系统、政府经济动员系统、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他(企业等)4种类型,军队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为253篇,占总数的45%,其次为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发表233篇。以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为主的政府部门发表67篇。具体到单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均为85篇,占文献总数的15.3%。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分别为40篇和28篇,分别占文献总数的7.2%和5%。另外,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文章发表数量也较多,如表1所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院校,博士学位论文最为集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同时,通过不同单位发表文章的时间和数量可以看出,从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防司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这一启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开始,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逐渐由传统的军事院校和军工部门扩散到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主体逐渐多元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国国防经济》发表的242篇国民经济动员文章中,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仍是主体,占作者总数的56%。与公开发表文章作者组成不同的是,《中国国防经济》中来自各级经济动员管理机构的作者比例较大,仅次于军队系统,占作者总数的35%,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仅占6%。

阅读全文

物联网国民经济论文

一、物联网技术对国民经济核算规则和实践的影响

物联网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最大共性是感知流量。但物联网条件下的流量记录无所不在,其所记录的信息也更为全面。因此,物联网发展将对国民经济核算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一些难以辨识、无法细分或无法定位的经济流量的记录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而相应的核算方法也将随之调整。

(一)生产范围有望突破

SNA的生产范围不包括住户部门的大部分自给性服务生产。之所以把住户内部生产和消费的不付酬家庭或个人服务排除在外,主要是考虑到这些活动与市场是相对分离和独立的,对其价值进行具有经济意义的估价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将生产范围扩大到包括了住户服务在内的自给性生产,则失业问题就不存在了。但在物联网情况下,家庭活动产生的大量信息是可以被记录的,而那些与市场相对分离和独立的服务生产活动也可借助物联网与市场性服务生产活动联系起来,甚至,这些服务可以借助物联网在市场上传递。同时,家庭服务生产时间也可得到精确计量,家务劳动的标准化测度和质量调整也不再难以进行,这将导致人口和劳动投入的统计理论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范围和就业范围的扩展问题。进一步地,生产范围的变化还将导致收入、消费、资产等概念的扩展,而经济生产概念中“在机构单位负责、控制和管理下”的意义也将发生微妙的变化。

(二)从基层单位、机构单位到“物联网单位”

对于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核算单元的确定方法,SNA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机构单位,一种是基层单位。其中机构单位是指能够以自己名义拥有资产、发生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实体;而基层单位是指具有单独的场所,只从事一种生产活动,或者其重要生产活动在其全部增加值中占有最大部分的单位,它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企业的一部分。不难看出,SNA的主体分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现有数据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在物联网条件下,所有的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都将得到相应的编码,并在有关核算中被准确识别。但与SNA不同,物联网的编码技术要细致得多。以电子产品码(ElectronicProductCode,EPC)为例,EPC用一组编号来代表制造商及其产品,其标识容量的上限为全球2.68亿家公司,每家公司出产1600万种产品,每种产品生产680亿个,如此大的信息容量甚至足以为全球每粒沙子提供一个唯一的代码。这样,不仅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所有住户成员、企业的生产设备、产品等都将拥有一个唯一的电子“户口”。在此条件下,SNA可根据研究需要自由确定生成数据的基本单元,而不是受限于现有的分类模式。而准公司、控股公司、虚拟子公司、专属金融机构、联营公司以及主要活动、次要活动、辅助活动等也可基于物联网单位重新界定,并且可为之单独设立账户,研究其经济活动的规模和影响。显然,由于基于物联网单位的经济活动拥有更为同质和全面的流量数据,这将使得有关投入产出分析、资金流量分析等的核算主体和核算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常住性标准的客观化

阅读全文

国民经济论文10篇

(一)

一、数字资源整合管理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都是运用多种方法引入电子图书数据库、中外文期刊数据库、互联网上免费收集的信息资源和图书馆自己组建的数据库等。这些数字资源包含有学位论文、各种期刊和图书等,但是这些资源都处于独立状态,并且各个数据库之间缺少联系以及各个数据库所用的检索软件也不同,导致读者一般都需要多次查询才能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图书馆的检索平台进行整合,将不同的数据库进行链接,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读者的检索效率。

二、数字资源重组

数字资源因其种类繁多,如果不将其进行重组整理,将对数字资源的查找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重组和建立相应的导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相应的数字资源导航系统,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中的各种资源,且有助于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查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种数字化文献将会逐渐增长,其中增长最多的就是数字化期刊。现今,各个高校的图书馆所收藏的数字化期刊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纸板期刊的印刷量,又因数字期刊的种类多且比较分散,给读者的检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数字化期刊的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应重视数字化期刊的重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导航系统。所建立的数字化导航系统可以根据中西期刊的不同对导航系统进行设计,使得读者可以利用期刊的刊名或数据来源来检索期刊,从而给读者提供既方便又快捷的查找途径。

三、数字资源的维护及保存

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管理中,对数字资源进行维护和保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现今各高校在建设数字资源的同时,也要将数字资源的维护和保存作为数字资源管理的重点。如果数字资源管理保存不恰当,将会给图书馆造成重大的损失。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的维护以及保存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虽然数字资源需要占据的空间比较少,但是在进行维护和保存时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才能将数字资源的管理工作做好。首先,在对数字资源进行管理时,要将数字资源的保存进行区分,确定哪些资源是需要进行长期保存的。其次,选择合适的媒体材料,数字资源的保存离不开媒体,而图书馆中所使用保存数字资源的媒体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数字资源的丢失与否。所以,图书馆在对数字资源进行保存时应选择优良的媒体,使得数字资源能够被良好地保存下来。再次,在对数字资源进行保存时,应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因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快,相应的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率也非常快,这给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管理保存带来了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保障数字资源维护技术的新旧之间及时的替换,从而保证图书馆中数字资源的安全保存。

阅读全文

关于计量经济学的国民经济论文

一、影响因素分析

安徽省作为中部振兴大军中的中坚力量,其经济结构有着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我们搜集到2000-2010年安徽省的部分经济数据,并据此对安徽省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

1.人均GDP:它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人均GDP指标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一个地区越发发达,它的人均GDP就越高。

2.农业: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一个国家的农业越发达,它的经济也就越发达,并且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状况更加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水平。

3.工业:工业是一个地区兴盛的标志,一个地区工业越发达,文明程度就越高,因此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运输业:运输业就像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它使得各个地区的资源得以融合,促进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在运输业发展的今天,它给国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

5.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代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其发展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所以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视。

阅读全文

基于生物特性的国民经济论文

1水稻栽培的生物特性

水稻适应性强。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不论酸性、碱性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其他作物不能适应的土壤,一般都可以种植水稻。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长短虽然与品种的遗传性、外界环境条件、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等有关,但最本质的原因是品种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1.1感光性

水稻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为感光性。根据植物阶段发育的理论,稻茎顶端生长点的质变是在光周期诱导的基础上进行的。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花器形成起诱导作用的主要是长暗期的作用,必须在超过某一临界期的情况下,才能使水稻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光照延长、暗期缩短,完成光周期诱导慢,幼穗延迟分化;光照缩短,暗期加长,完成光周期诱导快,幼穗便提早分化。暗期的作用和温度又有密切关系,较高的温度,则减慢光周期诱导,所以感谢光性品种都感温,而感温的品种一定感光。

1.2感温性

水稻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水稻每完成一个阶段发育,需要一个最低的总热量。这种总热量通常用活动积温、有效积温或总积温来表示。水稻生长的下限温度大致为10℃,故常将大于10℃的日平均温度的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中高出下限温度的部分则称有效温度。在水稻生育期中,各日活动温度之和称为活动积温,各日有效温度之和为有效积温,而各日实际温度之和为总积温。不同品种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积温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有相当的稳定性。一个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全生育期天数变动很大,活动积温则比较稳定,有效积温更稳定。由于水稻各生育期要求的积温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满足积温所要求的时间便相对而言变少,生育期便缩短;温度降低,满足积温所需要的时间多,生育期就延长。

1.3基本营养生长性

阅读全文

智能电网建设国民经济论文

1.智能坚强电网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开始由单纯的输电线路逐渐转变为调整具有资源配置、引导生产以及布局等多种功能的服务系统。大力加强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有具体以下几点作用:

1.1优化现有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供应

由于我国人均煤炭数量以及人均传统能源数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传统能源数量。所以大量清洁能源的需求应该是我国能源发展重点。介于我国太阳能以及风能发电产区与用电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能够保证长距离输电,安全高效的智能坚强电网的建设迫在眉睫。

1.2提升大范围能源转移能力

由于我国能源高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以及北部地区。所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能源运输性质极其严峻。这一严峻现状促使我国必须要重点建设我国的能源配置产业,降低我国在能源运输上的压力。电网则作为能源资源科学利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在大范围内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从中国国情实际具体出发,加快建设具有坚强骨架的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力的大规模大范围低损耗运输,促进能源基地的集约式开发,可以推动能源在国际上快速流通,实现国际能源优化配置,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3加大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