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创新探究(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国际贸易创新探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国际贸易创新探究(3篇)

第一篇:高职国际贸易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本文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贸易;创业创新能力;培养

2l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特征的新时代。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0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全民创业创新的新浪潮。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具备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高职院校是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本论文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尽管跨境电子商务的热潮已经席卷全球,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外贸行业的创业门槛,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未能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方法单一,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只注重学生学会操作性技能,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创业创新教育未能有效融入课程体系。

部分高职院校未能足够重视创业创新教育,甚至是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有些院校开设了创业创新相关课程,但只是简单以选修或者必修的独立形式存在。

3.缺乏创业创新教育师资队伍。

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在招聘时优先考虑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但是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创业创新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

4.缺乏创业创新支持制度。

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度的支持。在部分高职院校层面对学生创业创新活动支持力度不够,也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社会和政府的资源有效开展创业创新教育。

二、对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培养方案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践能力的职业型、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创新能力和素质为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和实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从人才培养的整体出发,全面、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2.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构筑创业创新平台

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单靠理论,必须扎根于实践。因此,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工学结合把“工作”和“学习”过程相结合和统一的教学模式。校企合是工学结合的开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引进学校,企业选派专业人员为学生授课,为教师提供培训,学生在校学习和到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学校与企业共同构筑创业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地实践机会,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运用,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利用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所提供的实践平台,达到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目的。

3.加强创业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革新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

在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应主动学习创业创新理论和开展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活动,参加各种创业创新培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创新比赛等。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专家,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企业家等成功人士开讲座、论坛、担任创业创新教育导师的方式加强创业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兴趣,并使之成为伴随其终生的创业创新世界观。在课程方面,课程内容应该涵盖行业的最前沿新知识。在跨境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课程体系应加入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课程;针对国贸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应设置创业创新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其次,在开展实训课程时,注意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创新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创业创新实践的机会。如在进行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训时,鼓励学生开展真实跨境电商销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热情。

4.加强创业创新支持体系建设

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需要有强有力的支持制度和体系。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健全创业创新教育的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鼓励师生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培养创业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可设立校级创业创新基金,开展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同时,高职院校也应积极利用各级政府部门对创业创新的扶持政策,利用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培训、服务、场地、税收减免和资金等支持,与各级政府为创业创新教育的开展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的创业创新积极性,让学生从实践中成长。

作者:金冯怡 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殷莺.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

[2]瞿万波,李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4).

[3]许兴.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3(4).

[4]曾文波,黄庆南,吴其琪.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161-162.

第二篇:高职国际贸易深度校企合作浅析

摘要:

国际贸易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是基于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当下校企合作的一种加强。本文结合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及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罗列了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校企合作的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整体开放力度也在不断深入。国内企业对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升温,在这种需求关系下,各大院加大了对国际贸易类专业投入,向企业加紧注入外贸类人才。多数毕业生进入工作环境之后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能短时间内给企业创造价值。究其原因,可追溯到目前多数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即便是有实践活动,但多数是流于形式,或模式单一,不能呈现出应有的成效,在此环境下,深入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对于高职国贸专业,有助于完善课程体系及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在国际贸易专业培养过程中实施校企合作方式,学校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性质对学生提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需求,向学生推送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搭建相关模拟环境,实现校内构建与企业需求集聚融合的课程体系,从而到达培养出即综合能力强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外贸人才的目标。

(二)满足企业对专一性人才的需求。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于生存并持续做强做大的保障,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及时的反馈到高校中,以便学校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设立相关教学模型。

(三)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国际贸易的过程是及其复杂的,需要其从事人员掌握国际贸易交易的相关流程以及单证的制作技能。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高校建立了实训教室,使用实训软件及仿真的职场工作环境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实践和巩固。但当中实际交易中很多事务的处理方法是无法在这些仿真和实训中学到的,学生只有通过在企业的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当前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方态度和力度不足。

学校对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多数院校只是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不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及实践结合。其次,校企双方合作只停留在签订协议,并不明确合作内容及合作方式,导致只是形式上的校企合作。再次,外贸专业校企合作中教师参与比例较低,学校投入少,增加了实习期间学生管理的难度,减少了学生参加实践机会。

(二)企业方合作阻力较大。

外贸企业认定合作收益低,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支持力度不足,无法帮助学校完成构建完整的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究其原因,一方由于外贸行业的商业性质决定及保密性的要求,大多数企业大多不会让实习生接触到这类重要文件资料,更不愿让他们参与到相关业务的敏感环节中去,学生得不到全面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可提供的实务岗位非常少,学生的实习周期短,企业很难把其安排到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中去,学生实际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专任教师方面的问题。

专任教师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主要执行者,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外贸行业从业经验及技能,这些教师在实际教学只实践内容缺乏,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不高,影响教学质量。这种情况下需要专任教师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但是通常情况下很多学校只发放教师的基本工资,而企业不发放工资,这样一来他们在企业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专任教师的利益不能得到量上的改观,会使得其执行力度及执行积极性大打折扣,淡化校企合作的成效,阻碍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开展。

三、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深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深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相互合作的学校与企业间全过程引入外贸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介入,全方位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学校国贸专业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完成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由以上人员组成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共同完成学生入学以后全部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教材和讲义的编写,共同进行后续的专业课程的授课,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合作。这需要几方主体共同努力:

(一)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推动作用。

对于社会而言,人才战略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为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鼓励更多的外贸企业与学校实行校企合作,政府就应该适当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例如,政府可对于实行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专项经费或者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更好地促使外贸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推动校企合作的进行力度,最终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与社会。

(二)构建专兼职教师取长补短的互补机制。

在“深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应该建立一套可行的专兼职教师合作机制,将有助于专兼职教师之间互补,既有利于专职教师把兼职教师更多的实践操作引入教学内容中去,又便于兼职教师从专任教师学到的理论只是运用到实践中来,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在授课环节,从传统的着重理论的教学了理念,转变为专兼职教师合理安排,把理论课程和实务可以科学的结合起来,达到相互取长补短,把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实现到最大化。

(三)实行非订单化,多选择的实习企业。

国际贸易涉及的工作很多,在各个环节中对于从业者的专业素质需求不同,每个学校的学生专业层次水平也不同,因此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不能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要做到“一校多企”从多样化到角度去建立合作企业群,从业务环节和业务层次上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以此来抵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顶岗学习中的不利因素,让更多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众多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保证学生就业率的稳定与提高。

作者:张闪闪 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财政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亮,俞学伟.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2):90—92.

[2]李悦.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2015(35):37—38.

[3]粱晶,赵玉阁.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4]张慧颖.天津市文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4,(32).

[5]邓志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基金项目: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

第三篇: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摘要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项目工作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在探索项目化教学的基础上,以情景创设为背景,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载体,打破原有的传统独立性项目教学模式,使学生既对国际贸易过程中各个环节有重点掌握,又对课程整体有宏观把握。

关键词

情景创设;项目化教学;国际贸易实务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既能动脑更能动手的应用性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国务买卖过程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操作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公约、惯例、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等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国际贸易的流程,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国际贸易中的各个环节当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陈述很难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外贸操作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法,将传统的单向知识传递扩展为学生和老师的双向传递和反馈,使学生从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

1项目化教学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探索性、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采用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学习,使学生掌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①当前项目化教学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

(1)项目设置分散。国际贸易课程当中,教师经常会设计一些项目让学生实践,这些项目经常是根据课堂理论引申出来,或直接从网络下载改编,项目并没有前后的连贯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知识点分散,各个贸易环节没有统一的逻辑关系和连贯性,项目只是一个个知识点的单独实践。学生脱离了单向项目,无法顺利执行综合性项目。

(2)项目缺乏情境性。项目的内容往往只针对单一的知识点,并没有具体的外贸岗位和情境,脱离国际贸易的背景,学生实际操作起来,带入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和目标能力,无法确实体会到国际贸易进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技巧。

(3)项目教学缺乏评价反馈环节。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因做项目而做项目,少了和学生的互动,项目效果并没有和课程成绩挂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态度敷衍。同时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渠道不够,老师并不能够充分掌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

2情景化模式下项目教学的特点

情景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来分析和思考问题,情景化的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置身于特定情境之中来分析和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②将情景化应用到教学项目当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1)真实性。学生模拟真实情景从事真实项目实践,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实践。在情境中完成项目,学生可以体会在接近真实的成立外贸公司、建立业务关系、交易磋商、合同的履行中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从备货、商检、包装、运输、保险、各项条款当中感受真实的交易磋商情景,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流程有生动而形象的了解。

(2)逻辑性。传统的项目化教学仅仅只是根据课堂知识而提出的个别任务,用于说明和解释相关知识,但是在情景化项目教学当中,真实的情景将课堂内容串接起来,使原本单一的工作项目有了前后逻辑关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贯穿起来,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同时,项目前后的关系也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边做边学,了解前后项目的不同操作产生的不同结果,对课程有整体的掌握,提高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效率。

(3)趣味性。情景化项目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传授的模式,创建了仿真的、丰富的情景模式。学生通过自己创建公司,创立自我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又可以激发新知识,从原来的等知识到自主探索新知识,学生对知识乐于接受,更乐于实践。

3情景化模式下项目教学的思路

(1)从课堂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自建情景。情景化教学模式建立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之上,例如在第一节课介绍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惯例、外贸行业的主要构成等知识时,在学生了解了外贸行业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自主建立情景,组建自己的外贸公司,设定外贸公司的类型,主营产品等信息,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通过学生利用课堂所学,自我建立情景的过程中,不仅对课堂理论知识有了很好的实践利用,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情景的建立更是作为课堂的主线,将教学内容组合,贯穿整门课程。学生在自我创建的情景下进行项目实践,能够自主将知识应用到自建情景之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合理确定项目任务。一个合理的项目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施项目教学时,在考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需要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建情景,整合教学内容,以出口业务操作为例,将课程分成项目任务,使教学内容与项目在学生自建的情景下进行对接,强化项目实践能力的同时,各个项目环节又存在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项目体系。项目一:出口前准备和业务关系建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了解外贸的制度和市场调研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市场调研和方法。第二,在了解了外贸制度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学生分组组建自己的外贸公司,设定公司的类型,选定自己的产品。第三,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确定目标市场,开发客户,并撰写建交函。项目二:交易磋商与拟定出口报价条款。在此项目中,学生在学习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产品性质,拟订相应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装运、保险等条款,作为磋商的条件,并根据交易条件进行出口报价。项目三:交易磋商与出口合同订立。主要针对在交易磋商的过程中一些策略的选择,在交易磋商达成的基础上,拟订出口合同。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还盘和接受,起草基本的出口合同。项目四:履行出口合同。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产品性质,落实和审查信用证,组织货源,办理报关报检、货运等手续,在取得合理单据后,掌握交单结汇和办理出口退税的主要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交易完成后,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3)项目的实施与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学生4~5人分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实践,每个小组成立一个外贸公司,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在整个出口贸易的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实际操作。例如,在进行项目一出口前的准备和业务关系建立的讲解时,在介绍完外贸制度和外贸企业后,分配学生创立自己的外贸公司并设定类型。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主营产品,并通过恰当途径开发客户,撰写建交函。在布置任务后,教师做好跟踪工作,对学生任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将理论教学与情景项目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学生和教师由传统的传授转变为协作。在项目评价中,主要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项目整体的完成情况,小组当中每个学生角色任务的完成情况,项目合理度等。二是对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小组的配合程度、合作精神、创新性等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方面进行。通过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反思自己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存在的问题。教师将评价结果与课程总成绩结合,提高学生的项目参与积极性。

4实施效果

项目化教学是很多课程改革的惯用模式,在大情景环境下实施项目化教学,避免了传统项目化教学的枯燥、单一。在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同学应用情景化的项目教学方法后,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通过自己组建公司,循序渐进地完成各类项目任务,在做任务的同时,发现问题,教师由原来的传授变成了引导和协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课程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实操能力更强,对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也产生了学习兴趣。

作者:任思敏 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注释

①何璇.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教育与职业,2012(5).

②张晓辉,陈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全程情境教学法的适用性与效果.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