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产业链人才培养国际贸易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高职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太过简单,实践环节缺乏
在当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中理论和实践的分配比例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而且国贸专业课程的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老师讲述、学生被动听讲的方式,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忽视了高职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国贸专业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等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上进行黑板加粉笔或者简单的多媒体教学,很难适应这些实践性课程的要求,而学生没有接触过这些业务的具体操作过程,在走入社会后就会缺乏企业所必学的能力,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
1.2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没有形成自己学校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
高职院校的国贸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并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都有本科院校有些相似的地方,但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上都与本科院校存在着差距,再加上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上向一些优势品牌专业的倾斜,使得在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上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1.3连年的扩招使入学门槛相对比较低,导致人才质量下降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每年都在进行扩招,招生人数在逐年增加,这样促使教育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而国贸专业的生源质量却在某种程度上逐渐下滑。因为外贸人才要求起点较高,外语水平要好,综合素质要高,而英语恰恰是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学生的弱项,由于连年的扩招导致学生入学门槛相对比较低,这更无法保证生源的质量。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低,学习能力较差,整体学生质量不高,所以国贸专业对他们来说比较难适应。
2通过专业链和产业链的对接解决高职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邀请企业参与国贸专业的课程教学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点。它主要包括了课程开发、课程体系域教学内容改革、教材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所在。笔者认为,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特点,与企业合作必不可少。首先,要邀请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设置当中,根据企业当前的岗位需要及变化,找出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需要,在培养中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才能让课堂教育随着企业中职业技术、技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突出课程建设的实用性。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国贸专业都设置了国际贷运、跟单验货、报检实务等课程,就是结合了企业岗位的需要而设置的,这也与很多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毕业后更具备竞争力。关于这类课程的教材内容编写,也需要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与进来,对教材中的教学大纲、教材、案例、练习题等操作性强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指导。通过企业中实际的业务素材,可以让教材把内容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也可以根据这些教材内容体现人物驱动的教学特点。通过这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可以充分的完善高职院院校的国贸专业的课程改革。
2.2让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的需求
现阶段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存在着趋同性,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改变的关键在于革新人才培养目标,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任务进行革新。其中,高职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在人才培养时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严格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现阶段用人单位企业的需求。
2.3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解决人才质量下滑问题
高职院校虽然现阶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比较本科院校来说,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较大的差距,疙瘩高职院校的发展步调也不尽相同,实践教学环节也相对比较之后,这对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能力略显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有目标的达成与企业的合作、与社会的接轨,从而使专业链与产业链进行良性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开辟出自己的发展空间。
3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将企业产业需求与专业培养对接是尝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产生问题的一种途径,无论是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学生和教师参与到企业当中进行培训和学习,都离不开专业链和产业链对接的结果,通过专业链和产业链人才培养的对接为高职国贸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作者:王峻岭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