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现阶段,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很容易面临诸多风险,和单纯的国内贸易相比,这些风险的繁琐性、复杂性较强,若不能科学处理则会引发严重后果。其中,法律风险较为常见,则是因为法律法规的修改、法律程序的不确定、合同条款的约定模糊而导致的潜在风险,进而诱发了一系列严重经济损失。为积极防范法律风险,把握住商业机会,国际贸易双方应准确识别法律风险,同时运用有效的防范手段。对此,本文主要对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因为各个国家的消费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法律规定、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有所不同,进而导致从事跨国买卖的国际贸易经常产生冲突和矛盾,在各个方面均有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存在,造成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中面临着诸多预测难度较大的风险。现阶段,国际贸易环境十分复杂,企业应立足于自身经营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风险意识增强,认真研判所面临的风险,立足于此,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加大风险管理与防范力度,灵活应对各种风险。
1 国际贸易业务中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1.1当前我国在国际贸易业务中面临法律风险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企业一般会遇到法律风险和商业风险。其中,诱发商业风险的原因较多,此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但法律风险却完全不一样,一般来说法律风险具有可预见性,同时可以运用相应手段展开有效防范[1]。对于国际贸易而言,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第一,大量出口企业并未真正、全面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往往忽略了法律风险;第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也未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同时,关于法律风险的防控投入较少,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因以上各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国际贸易法律缺陷较多,风险出现几率较大,如果出现问题后才补救,必定会带来巨大损失。
1.2法律风险会导致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当前,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因企业不注重法律风险,也未构建完善的防范机制,便会严重损害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如,美国某上市公司,因为法律问题被起诉,带给了企业巨大的财产损失。通过这些案例得知,国际贸易中积极防范法律风险尤为必要。对此,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法律风险的出现,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高度重视法律风险,强化防范意识,对完善的企业国际贸易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进行构建,以免出现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法律风险问题。
2 国际贸易中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2.1调查交易对象的资信情况
在国际贸易中有很多贸易主体,不仅囊括了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公司,同时还有部分中小企业,也有部分无主体的骗子,从外表上识别难度较大[2]。大部分业务在获得双方肯定后,便完成了第一步,但诸多设陷者,在最初均隐藏得很好,在开展业务合作之前无法察觉,但在业务开展中设陷阱,同时不断创新和改变手法,从而对国际贸易的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应严厉打击和积极防范。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要优先选择具有较好信用和程序的合作对象,以此使风险得到有效规避,其决定了贸易成功与否。买方和卖方,作为想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要深刻了解当地的产品和市场信息以及将要合作的伙伴,全面调查合作伙伴的信用和资质,主要有信用等级、经营资质和营业资格等,如果是展开大型的商品交易,还应寻求相关单位的帮助,查询其不良记录和信誉情况,事先将防范策略准备好。除此之外,受世界躲过政治局势的影响,导致贸易合作的双方均面临着一定的政治风险,因此在开展国际贸易前,我们需要加深对合作对象所在国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了解,以此确保始终按照政治与法律条件开展交易活动。同时,还应加深对相关国家关税、汇率变动、贸易壁垒等相关信息的了解,从而保证在国际贸易中可以将政策的主动权充分掌握好。
2.2选择有利的争议解决方式、机构与地点
在国际贸易合同中,争议解决方式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必须在合同中有效、完善的明确。对于争议解决而言,主要有仲裁和法院诉讼两种方式。纵观国际贸易业务,因双方身处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只要在贸易中出现纠纷,和诉讼相比,仲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同时公平性更强,所以在解决争议中,仲裁是一种最佳手段,在国际贸易中应明确各种仲裁条款。在选择过程中,双方应多方考虑各种因素。如,其一,时间成本,法院诉讼,特别是涉外诉讼,送达和公正等均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同时需要多层级进行审理,所以花费的时间产于仲裁。其二,立足于裁决质量而言,由于仲裁裁决实体上完全不接受监督,仲裁员也失去了组织的监督,所以,站在合理合法层面来说,仲裁裁决质量并不一定高于法院判决,有时甚至要低很多。其三,站在费用的角度,相较于仲裁机构的仲裁费,法院的诉讼费耕地。其四,站在执行角度来说,一国的仲裁裁决可以在他国执行,但法院判决不会。所以,就我国外贸企业遇到的纠纷而言,若是我国有对方的资产,然而我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并五雄厚的资产,那么最好运用诉讼的方式,此外,通常采用仲裁的方式。若是选择法院诉讼,合同中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提前选取特定法院管辖,一般是在发生纠纷后由原告和相关法律规定以及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具体法院进行选择[3]。若是采用仲裁的方式,那么需在合同中提前约定仲裁地点和机构。
2.3重点保管国际贸易业务中签订的合同等文件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大部分大宗货物所涉及的金额极大。因此,很有必要通过签订买卖合同明确贸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合同内容模糊引发的风险。应注意在签订合同签,应针对交易对象的主体资料,切实做好移交备案工作,必要的时候,应在机构由第三方展开官方查询;若是交易和知识产权相关,应注重对备案权利凭证以及权利信息进行核实,必要的时候,应在机构由第三方展开官方查询;合同内容应对知识产权的免责条款、汇率的确定方式以及结算方式、授权条款的约定引起重视。在制定国际贸易合同时,贸易双方应加大商讨力度,在此过程中提供的某些信息以及表达的意见很可能被纳入合同中。除此之外,针对特定标的生效的内容而言,并不局限于贸易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同时还包含了双方针对此标的所生成的全部协议。就复杂性较强的贸易交易,双方在交易中还会围绕某些条款借助函电等形式展开认真讨论和研究,当意见统一将合同条款形成后,尽管已签订的合同中并未纳入此合同条款,但也有约束力[4]。由此可以看出,应合理保管企业在开展贸易业务中涉及的通讯记录、函电以及双方往来信件等,防止出现法律风险,必要时还要在发送函电的过程中,将事由与日期标注清楚,以免为企业埋下隐患。
2.4选择正确的付款方式
支付条款是国际贸易合同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贸易双方而言,各种付款方式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在经营管理中也承受着各种资金负担。确保支付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对进出口双方在收付款时的风险防范极为有利,同时在资金周转方面得到通融,为顺利实现交易目的提供保障。现阶段,托收、信用证、直接汇款等是国际贸易中十分常用付款方式。就复杂性较强的国际交易而言,一般对若干付款的阶段进行设置,配套运用多种付款工具。但我国外贸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信用证,或不管适不适合和有无必要,均运用信用证的境地。因为信用证有银行信用介入,所以大部分企业都对其深信不疑,所以可以有效平衡买卖双方两种对立的需求。但对于第一次交易的企业来说,更适合运用信用证。因为其费用高、操作复杂性强,会引发质量纠纷和争议,就相互之间经常交易、较为了解的商业伙伴而言,适合采用托收的方式。
2.5选择正确的贸易术语
以买卖双方承担的不同义务为基础,当前实施的《2000年通则》把十三中贸易术语分成四组,即C、D、E、F,各术语分别象征买卖双方在交货、风险和费用等方面的不同职责。从E、F、C到D组,主要表现为卖方的风险和义务负担不断提升的趋势,而买方的风险和义务负担越来越少。过去,我国外贸企业喜欢运用CIF和FOB两个贸易术语,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均是我国外贸企业的首选[5]。但较为发达的现代物流也背景下,上述两个术语却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有时甚至并不适合运用此术语,容易导致风险发生。其原因是只有船运且非集装箱运输中适合运用上述两种术语。当前国际贸易的运输方式已由最开始的海洋运输向大陆桥运输、公路运输、邮政运输、河流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各种运输方式组合而成的国际多式联运等方面发展。所以,我国外贸公司应根据自身在业务中运用的不同国籍贸易合同和运输方式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根据业务实际需求,对有利于本方的贸易术语进行运用。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过程中,应以不同风险为基础,采用有所差异的防范方法,对法律风险的多样性特点进行全面考虑,必须立足于各个方面展开分析防范。在国际贸易中,企业需要对正确的付款方式进行运用,同时在与国际企业合作之前,先对交易市场和对象展开调查,然后在贸易往来过程中对所签订的合同与文件进行保护,这对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极为有利,进而调动企业和各公司的合作积极主动性,以坚实的基础助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作者:张嘉诚 单位:澳门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