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属于高职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的重点课程,是研究国家之间商务贸易的一门课程,通过《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操作流程,也要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在传统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一直普遍存在,本文以此为导向,针对职业能力培养背景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策略做出介绍。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属于高职经济类专业的重点课程,这门课程知识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在高职教育的改革下,对于实用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活动的改革,必须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导向,兼顾到人才成长的各项需求,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在高职经济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研究内容是国际商品的交换过程,分析国际贸易相关的惯例和法律,研究相关组织与机构,知识体系完备,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掌握理论知识,熟悉各类政策和国际关系,能够基于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完成进出口业务。在教学上,既要注重学生专业意识、创新思维、综合素质的锻炼,还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导向,以操作技能、实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理论、实践之间的密切结合。

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常见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内容复杂、知识点多,就现阶段来看,一般需要在一个学期内讲解完毕,内容多、课时少,无法充分兼顾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接需求。同时,授课方式单一,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复杂的内容,决定在授课时,只能够照本宣科,就知识点的灌输来传授知识,就案例来对案例进行一一分析,知识的传授分散,无法对教材做到灵活使用,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跳出教材的禁锢,导致他们在学习时一味关注记忆,忽视了理论学习和业务实际的结合。此外,实践环节的缺失也是影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实践内容的比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方可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职业能力培养背景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来重构教材体系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上,需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导向,从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考试、实践教学等方面着手优化,对职业能力导向下的能力点、知识点、理论、实践等内容开展综合设计。在教材的编写上,要立足于学生后续的职业需求,针对“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出发点,凸显出专业学科的实用性,删减不合时宜、落后的教材内容,新增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以“够用”、“必须”作为原则,增加与职业能力相关的教材内容,做到教材先行。同时,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引入兼职教师,并在寒暑假为专职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的真实环境,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将最新的实践内容应用在教材建设中,为培养出企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服务。

(二)以职业能力导向来设置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设置本身源自于实践,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应用在实践中,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满足“职业”、“实践”、“开放”的特点。在职业性上,需要以岗位职业资格作为标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设定,明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各个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育人要求。在实践性上,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共同负责,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发兼具实践性、理论性的教学课程,在校园内部设置综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可以亲自参与外贸工作。在开放性上,继续深化校企合作,聘请企业自身技术人员、业务员来校开展讲座,加强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之间的联系,创设出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引入实践中的鲜活素材,缩小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差距。

(三)以职业能力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当前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于注重理论,实践内容较少。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以实训教材内容为切入点,对于教师而言,要定期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期刊等渠道搜集与之相关的前沿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对教学内容比例进行适度调整,增加实训案例的比例,帮助学生在实训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取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强化记忆,更好的为学生后续的工作提供支持。

2.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要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对学生开展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概念有深入掌握和理解。以“汇票”中“汇票的使用”为例,这一内容难度本身较高,单一的理论讲解,很难帮助学生掌握汇票的使用过程,在授课时,即可为学生设计出“汇票使用流程图”,将与汇票使用相关的当事人采用图表的方式来呈现,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比起枯燥的理论传授,学生自然能更好的理解。此外,为了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讲解“国际管理”、“贸易术语”等相关知识中,为他们引入案例,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分析,理解案例背后所蕴含的原理和知识,培养他们的主动分析和思考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如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案例库、翻转课堂、微课等,在网络上开辟交流专区,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渠道与教师交流,增加知识信息量,让教学活动变得丰富、生动。

(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就业教育

就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渠道,根据《国际贸易实务》的内容来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开展就业教育:

1.经验分享平台

利用好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栏等,定期为学生展示优秀毕业生事迹,介绍他们在工作后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等经历,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励他们认真学习课程,提升自身的专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2.组织实践活动

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开展与本专业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创业计划书书写、商务谈判比赛、综合实训比赛等,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实践氛围。

3.建设实训基地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两类,并分批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加强与外运公司、外贸企业、商检部门等单位的交流,为学生传输最近信息,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

(五)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

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提高实践内容的考核比例,将技能考核、知识考核;课堂讨论、试卷考核;课外考察、书本考察之间密切结合,突出考核模式的过程化,增加平时考核次数,降低期末考试总成绩比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过程考核的重要性。

四、结语

以职业能力培养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教材编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业教育等多方面改革,辅以各类国贸类技能竞赛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国际贸易业务实践。通过这种教学创新,让学生获益匪浅,有助于学生业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师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旋.基于翻转课堂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8)

[2]程新泰.新时期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探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01)

[3]王美荣.职业精神培养与职业技能提升融合现状调查及思考———以江苏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8(27)

[4]陈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思路与新趋向[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0)

作者:杨楚欣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