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到来,与国际经济环境联系紧密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尤为巨大。基于对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界定,普通本科院校和应用型高校在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时需要考虑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思考,对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定位,并从学制、学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等方面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现状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逐年上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巨大,就业率作为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影响更为明显,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4.3%。对外贸行业作为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的经济部门所受影响尤为巨大。虽然政府曾出台并实施了各种促进出口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因危机影响而需求严重萎缩,致使政策措施的效果有限。经济不景气、进出口量大幅度减少使很多外贸企业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因此裁员、减薪、不再招聘新人等措施成为压缩企业运营成本的无奈选择。在此形势下,有将近一半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与国际贸易毫不相干的工作。据《中国就业报》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流向调研报道:该专业毕业生从事本行业的只有20%,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其他行业。[1]此外,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各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统计数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连续多年成为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黄牌专业。2014年,在APEC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之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增速也将随之降低,对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发生重大转变。2016年,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提供岗位17.3万个,但该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多达45.6万人。由于应聘人数过多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指数(毕业生数量/需求岗位数)达到2.64,在我国高校专业就业难度排名中位居第八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这个看似“高大上”的热门专业从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乃至今后几年内都将属于难就业专业。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现阶段,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存在矛盾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另一方面主要在于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跟不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就目前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大体分为两类:
(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型人才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型人才主要研究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演变趋势,专注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二)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社会实践技能,并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能力。应用型人才的这种能力体现在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外贸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具有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对外贸易业务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独立从事对外贸易相关工作的能力。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更为强调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对外经济贸易实践活动中去的“实战”能力培养。该种“实战”能力涉及到对外贸易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对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的熟练掌握;对经济贸易形势的洞察和随机应变;对实际问题的独立分析和解决以及对市场的开拓、创新和驾驭。总而言之,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所需具备的“实战”能力是包括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性能力和经验技能等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具体而言,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又可细分为对外贸易实务应用型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复合应用型人才和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三种。其中,对外贸易实务应用型人才属于高级应用人才,既要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理论又要具有实务操作技能,要能够从事各种产品、技术和服务进出口贸易等具体领域的一线工作。对外经济贸易复合应用型人才属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人才,要熟悉WTO规则、国际贸易政策和法规,能够制定和实施对外贸易政策,能够从事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以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等。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则属于交叉型人才,要兼具对外经济贸易业务能力和跨国经营管理能力,因此,既要熟悉国际商务规则与政策,又要懂得企业管理,能够实施企业跨国经营对外经贸项目的运作。
三、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种类不同,其从事的工作性质差异,决定了高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时要首先确定培养目标。不同的人才类型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而决定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因此,各个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条件和优势,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在上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同类型的人才中,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型人才属于“高级人才”,主要从事经济贸易理论的研究工作。然而,根据我国教育部在高校专业学科目录中的学科划分,即使是国际贸易学硕士教育都归属在应用经济学的学科之下,因此,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应该是综合性重点大学或财经类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层次。介于此,我国高校中的绝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和应用型高校都应以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和责任。这也恰好能够满足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不同进出口行业和不同工作岗位对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基于上述对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界定,普通本科院校和应用型高校在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时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思考。在微观层面,应用型高校在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时需注重三个目标的培养,即基础知识的积累,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保证高校向用人单位输送的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满足专业岗位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在宏观层面,应用型高校在制定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时,应考虑以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为立足点,充分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等实际情况,以确保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供给能够满足本地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选择
众所周知,对于任何一种专业人才来说,都需要其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也不例外。然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关系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过多的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就会使学生只懂理论而能力不足,只会“纸上谈兵”却缺乏实战能力;如果过多的重视技能的训练,又会导致基础知识不牢,专业素养不够;如果职业道德和态度的培养不到位也会影响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选择应以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和依据,二者不可脱离。为了克服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与局限性,普通本科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应该着力促进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全面优化和协调发展。这三个方面既相互区别,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此外,在选择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制和学分的调整和重新分配
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上还是本着理论化教学的路线,普遍开设了大量的基础课,并且分配了大量的学时,而专业课的教学也以教授书本知识为主,这就使学制和总学时不变条件下的专业实务操作类课程有限且学时分配相对较少,甚至不足。[3]在校期间学生的实践量不足,拓展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机会缺乏,这必然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制和学分的调整和重新分配。为了拓展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加参加社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制设置可以考虑选择“3+1”模式,即三年的课堂教学加一年的社会实习实践。同时,在三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增加专业课程的学时分配。在学校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学生的实训室操作课时安排。让学生走进试验室,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仿真国际贸易业务的具体流程和各环节的具体操作,通过上机操作训练,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贸易进出口流程。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
增加实习和实训课程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践实训课的教学内容设置,要做到由单项到综合、由浅显到深入,要在学生较好地掌握各项单项训练技能的基础上再系统的进行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最终使学生能够通过相互配合完成整个进出口流程的操作训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保证。这里的基础理论知识是指作为一个外贸从业人员所应该了解和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比如对产品大类的划分;对区域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全面把握;对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认识;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等。而涉及这些教学内容的课程却很少设置在普通高校或应用型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另外,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要注意结合地方经济情况,从而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开设课程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比如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依托,其经济发展呈现出以机电产品和纺织品贸易出口为主的特点,因此,湖南省高校应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机电商品学》和《纺织品商品学》等课程;辽宁省大连市的高校则应以大连作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地理优势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增开《国际物流学》、《国际物流实务》等物流运输类课程。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以被动灌输方式为主,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潜能上。学习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通过课堂教学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为手段、“学”为目的,因此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其主体性,并且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全面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素质,[4]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教学法,选择更为有效的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达到引导学生主动探寻知识,高效掌握知识的效果。
(四)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
对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的一项技能要求就是学生要具有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较强的国际化背景。语言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而语言的掌握和运用重在语言氛围的营造,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或全外语教学模式。所谓“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中外两种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课后的作业、练习和考试考核等均要求学生采用外语来完成的一种教学方法。要尽量保证每个学期均有外语教学,比如外贸易英语函电和商务英语谈判等课程的设置,而且要尽量使全外语教学模式或双语教学模式在各个环节的专业课程当中不断加强,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实务这样的专业课,比如首都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营销学课程就采用全英语教学模式。
(五)考试形式改革
目前国内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采用期末试卷笔试的考试形式,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基本达到课程总成绩的70%以上。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往往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挥,[5]使学生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考试形式改革应注重实训能力的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比如,《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可以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但对于实务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比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等,则可以采用开卷考试或闭卷笔试与非笔试(比如实验实训)相结合的考试形式。[6]总之,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试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根据高校对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因人制宜地确定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文兰.国际贸易专业就业现状及培养模式的探析———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1).
[2]丁玉梅.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
[3]孟亮,胡国杰,张晓芬.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改革———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实施模式[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阳立高,周建华,刘建江.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9).
[5]成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报关与单证实务课程考试改革为例[J].对外经贸,2014,(6).
[6]石俊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课程考试改革初探———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考试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作者:王迎 李辉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