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当前的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也是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气候变化给全球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极地冰川融化。气候变化也使全球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更加难以治理。中国政府从全球和全人类的高度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绿色发展道路。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是应对气候变化行之有效的方法。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一种“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生产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本身就是为了实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从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转变;有利于我们树立对环境有益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生产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有利于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积极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低碳经济就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等,使高碳社会向低碳社会转型,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低碳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我国从资源总量上来看,是大国,而从人均占有量上看,却并非如此。资源总量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当前,我国又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更加速了各种资源的消耗,使矛盾日益突出。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的生态环境是在不断恶化的,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我们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其受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根据相关部门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上来看,煤炭消费的比重最高。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一次性消费能源,发达国家的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0%,而我国则高达69.5%。因此,燃烧煤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强度也较高,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碳”特征明显。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工业在经济增长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高能耗的重工业所占比重偏高,而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十分滞后。“十二五”规划早已开始实施,而面对“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都没有完成,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实现。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了十个百分点。一些中小企业的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又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导致部分地区的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问题突出,能源利用率过低。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同志于2007年9月在APCE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主张。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主要通过消耗大量能源资源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一过程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而低碳经济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使高碳社会向低碳社会转型,是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要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严重问题和突出矛盾,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发展“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低碳经济模式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我国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本方法。
三、发展低碳经济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低碳经济。观念影响行动,观念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到实践的正确发展。转变思想观念,就是使人们从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观念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我国每一个公民的内心,让全体人民了解和认识到我国的国情: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重。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也要让全体公民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破坏环境就是在破坏生产力,认识到保护环境也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能提高经济效益,强化人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转变政府的政绩意识。保护环境,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也是政府评价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建立经济发展指标、资源节约指标与环境保护指标有机统一的评价模式。使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和自觉行动,使人们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所谓优化产业结构,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核心是社会生产技术基础更新所引发的产业结构的改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有利于提高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我国走节约、清洁、安全发展道路。因此,我国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增加低碳经济在整个产业结构链的比重,增强低碳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联系,为发展低碳经济所需的技术、制度、产业转型、创新创造有利环境,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第三,构建法治体系,保障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低碳经济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靠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低碳经济的正常发展。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将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确定下来,以法律作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的低碳相关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等,同时,《能源法》作为我国能源领域内的基本法也在积极研究制定。今后,我国必须加强构建能源和环境领域内的法律体系,为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四,重视消费文明,促进资源节约,形成低碳发展的新格局。文明消费就是提倡节约、科学、合理、适度消费。建立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实现“两型”社会目标的基本途径。建立消费文明,就是要消费节约,这种消费节约不仅指对生活用品上的节约,也指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节约,因此,建立消费文明、资源节约型社会,就需要在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个人中达到消费文明共识,通过采取市场、行政、宣传教育等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财政资源、生产资料等在内的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
四、总结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战略选择。我们应以当前的实际情况为基本立足点,着眼未来,统筹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杨金洁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