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低碳经济下业绩评价指标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必然要重建,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除了财务指标、顾客指标、内部经营指标和员工成长指标之外,还必然要加入低碳环保指标,如低碳经济质量指标、低碳经济治理指标、低碳政策执行情况评价指标和低碳技术创新指标,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担负起环保的责任。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低碳环保指标
一、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业绩评价通常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业绩和全体员工的努力程度所做的综合性的评价,它的存在可以让企业清楚地知晓自身的优劣势,据此来制订并不断修改经营策略,从而促使企业不断地发展。但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性,其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企业把财务指标的比重设到了80%,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甚至没有考虑到低碳环保指标,没有肩负起企业的生态责任;一些企业生搬硬套其他知名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等。
(二)低碳经济下构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意味着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低。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趋势,我国也必然要走低碳之路。低碳就意味着要考虑产品如何环保,原材料如何环保,生产过程如何环保,销售过程如何环保。因此,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比较大,企业必须要更新现有的生产设备,要改进现有的生产流程,要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来研发创新,要设置专员来控制“三废”的排放等。低碳经济下,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意味着投入更多,不合格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但是其中也蕴含着无穷商机,会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企业的长远发展。低碳之下,业绩评价方式必然是多维度的、综合性的。目前,全球对于如何创建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无统一的标准和建议,而且盲目去模仿其他国家的企业或者是模仿国内知名企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需要努力去构建一个既考虑本企业的情况又要考虑低碳因素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在确定企业业绩评价指标时,首先要考虑到的是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低碳目标。在设计指标时,要考虑如何才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开发潜能,并让客户更加满意。此外,在设计指标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如何才能达到低碳环保,担负起绿色环保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润。
(二)全方位原则。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过于偏重财务指标,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财务指标还是很重要的,因此必须要以财务指标为根本,但是必须要兼顾非财务指标。在设计指标时,一定要面面俱到: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兼顾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并做到绿色环保。
(三)可测性原则。在设计指标的时候,必须考虑在评价这些指标时所需要的支撑材料是否容易收集,否则这些指标就变成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最后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在获得这些资料后,可通过层次分析法多维度地对企业的业绩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可根据这些支撑材料直接通过计算获得评价结果,但是可能还会有一些无法量化的指标,则要设定各个评价等级标准,从而间接地对企业业绩做出评价。
(四)针对性原则。在设计指标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各个企业不同的特点来设计,也就是说,每个企业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有所不同的,而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是应该不一样的,必须要有针对性。比如,可以针对各个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资金的多少、融资的能力、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拥有的员工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及环保方面的了解和能力等来设计评价指标。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低碳环保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客户对于企业的要求也不仅限于价廉物美,也会考虑到产品的环保问题。而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的要求也不只是工资高和福利好,对企业的内部环境和业务培训也有所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必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必须构建一个基于低碳经济的综合性考核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企业的利润的同时,兼顾客户、内部经营和员工培训,尤其要关注企业为了取得经济利益所耗费的化石能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合考虑,本文针对企业业绩评价拟设计以下指标:
(一)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盈亏,而且还能够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低碳经济下,财务指标的比重不能像以前那样大,但仍然很重要。可以设置以下财务指标:收入增长率、净资本增长率、经济附加值、企业偿债能力等,这样就能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让企业的管理层和投资者能够更加清楚企业资本运营、盈亏以及偿债能力。
(二)顾客指标。没有顾客,就没有企业,企业的存亡很大程度是由顾客决定的,因此顾客指标举足轻重。可以设置以下顾客指标: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老顾客保持率、新顾客获得率、顾客获利率、顾客对低碳产品的支持率等。通过这些顾客指标,可以更好地思考企业的未来走向以及低碳发展,及时调整产品以及营销方式,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内部经营指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内部经营过程的把控非常重要,管理层必须努力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的发展,不断完善。一般企业内部经营指标会包含以下内容:产品开发周期的长短、产品生产成本的大小、顾客投诉数量、服务差错率等。在低碳经济下,企业还要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要环保绿色,还需要再增加以下内部经营指标:单位经济增加值化石能源消耗情况、环保设施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等。
(四)员工成长指标。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惊人,员工的需求层次也在提高,员工的学习成长成为各个企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而且很多员工对于低碳并无深入了解,急需培训,员工成长指标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设置以下员工成长指标:员工满意度、员工稳定度、员工创新度、员工发展度、低碳产品研发支出比重、申请低碳专利数量、参与低碳方案设计与实施的员工数量、接受培训的员工数量与需要培训的员工数量之比、员工提出的有利于企业低碳战略实施的建议数量等。
(五)低碳环保指标。要实现低碳环保,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主要是致力于如何尽量少地使用化石能源、如何治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如何研究开发新的低碳技术。就低碳环保而言,可以设置如下指标:1.低碳经济质量指标对于低碳经济质量指标,主要是关注含碳化石能源消耗(以单位经济增加值化石能源消耗量来衡量)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以单位经济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这两个方面。公式入下:公式一:单位经济增加值化石能源消耗量=化石能源消耗量÷经济增加值。当经济增加值不改变的情况下,单位经济增加值化石能源消耗量越少,说明化石能源消耗量越少,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越高,越环保。公式二:单位经济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经济增加值。当经济增加值不改变的情况下,单位经济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少,说明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少,企业越环保。2.低碳经济治理指标低碳经济治理指标一般用单位经济增加值低碳经济设备支出来衡量,公式为:单位经济增加值低碳经济设备支出=用于二氧化碳减排的设备支出÷经济增加值。当经济增加值不改变的情况下,单位经济增加值低碳经济设备支出的数值越大,说明该企业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做出的努力越大。从短期看,企业的支出增加,但是长远来看,企业不仅为环保做出了贡献,也是节能的,能够促进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在低碳经济下对二氧化碳的治理过程中,对于一些工业园来说,其上游生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可以变成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这是当今比较热门的循环经济发展,因此可设置指标,以产品中二氧化碳为原料的比例来反映含碳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情况。3.低碳政策执行情况评价指标低碳政策执行情况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排放二氧化碳收费的缴纳情况、取得排放二氧化碳许可情况、排放二氧化碳超标率等。4.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指标对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产业化研究等领域进行研发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技术不断进步,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化。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指标可以包括:研发低碳支出比率、低碳产品比率、二氧化碳使用效益、低碳专利的数量、单位经济增加值替代能源使用率等。单位经济增加值替代能源使用率对于一些用风能代替火电来发电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衡量指标,因为替代能源可以使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20%。公式为:单位经济增加值替代能源使用率=风能使用程度÷经济增加值。当经济增加值不改变的情况下,单位经济增加值替代能源使用率越高,说明风能使用得越多,企业的化石能源消耗得越少,就越环保。
四、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下,环境指标是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低碳对于企业来说,既带来了责任和压力,也带来了挑战和机会,因此要积极看待,善于利用。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定要考虑到我国国情、本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低碳环保这三个因素,分析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和自身需求,来量身定制一个适合本企业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这个体系必须是一个基于环保又兼顾财务、顾客、内部经营、员工成长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能够全方位而又真实地展现出企业目前的运营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潜能,以助企业不断扩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穆元元.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J].经贸实践,2018(02)
[2]刘春连.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时代经贸,2018,No.436(11)
[3]张蕊,于海燕.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综述:理论、方法与展望[J].当代财经,2016(11)
作者:戴华 单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