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经济收益逐步增大,传统经济发展的思路过于重视经济利益的创造,忽视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这就使得经济发展进程中会出现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现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意识到单一重视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逐步转变自身的经济发展理念,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农业经济建设当中,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低碳时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积极进行农业经济转型,逐步提升我国的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但是就现今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而言,农业发展依旧存在诸多不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使用尚不规范,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塑料薄膜等保温设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就我国现行的农民综合素质而言,农民大多水平有限,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创新经济转型政策实行在农村受到的阻碍较大。很多地区由于农民的经济发展理念较为落后,依旧采用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环境保护也受到重重阻碍。部分农民意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无法积极进行低碳农业生产。随着城市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污染企业转移到了农村,工厂在进行生产过程中的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再加之工业污水排放不规范导致大量的工业废水流入到了农田河流当中,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引入河水进行灌溉,就会导致农产品的重金属超标。就我国的农村偏远地区而言,信息传播速度较慢,这就使大部分的农民对于农村新型农业科技不够了解,按照传统低效率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农业耕种。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率和使用率都较低,偏远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2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2.1发展旅游观光与生产双导向农业

我国需要不断扩充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式,通过农业与旅游进行巧妙的结合,进行双导向农业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与文化产业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真人秀”旅游活动来到打造农业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意识到绿色农产品的重要性,为农产品打开销路,实现增产增收。例如,南方某个古风古色的乡镇进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旅游业以及种植业相结合的方式,开发绿色农业产业园,通过游客采摘的形式进行产品的销售,重视农产品的品质,积极创建农产品的品牌,为广大农民创收提供多样化、多形式的途径。

2.2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发展应立足于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因此,广大技术人员应立足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增产增收。农业部门应该积极推广绿色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积极转变农业发展形势,实现农业的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农民可将植物秸秆用于制作畜牧业饲料,通过2种行业相结合的模式,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应重视对环保塑料、可降解地膜的农业推广,让广大农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以及农业资源损耗。

2.3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逐步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我国广大的农业技术人员应重视农业技术的升级以及创新,在提高农产品农业原料使用率的基础上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农业技术人员应重视先进农业设备的推广,定期对广大农民进行先进农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向农民进行介绍,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人员应使广大农民意识到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县镇农业局应积极开展一些普法惠民活动,通过设置奖励措施不断鼓励农民进行农业转型,减少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活动,提高绿色化肥农药的使用率,积极生产绿色环保农产品。

3结束语

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应不断扎实农业发展基础,不断探索创新新型的农业发展技术,对广大农民进行技术的推广及介绍,使农民逐渐意识到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应不断进行环保农业的技术升级,根据我国农民文化水平积极进行新兴技术的推广。广大农民应感知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通过不断进行知识的学习,将现代农业生产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相结合,不断提升生产效率,积极进行农业种植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孙志强.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J].新农业,2019(21):67-68.

[2]周胜福.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J].江西农业,2019(14):124+126.

[3]顾云.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2):30+61.

[4]周婕.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8,38(24):157-158.

作者:杨翠 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