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低碳经济环境中小企业面临困境及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企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等诸多困境,中小企业的发展尤甚。本文选取四川南充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南充市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生存的困境,结合当地情况,基于技术创新、市场缝隙、产业集群优势化等方面寻求南充市中小企业自身生存发展之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小企业;困境;路径
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但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负担。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基础与发展。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态环境变化,必须转变经济发展形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重要力量,势必要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发展低碳经济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中小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着技术、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困境,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走低碳道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立足这一背景,针对南充市中小企业生存的困境及发展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寻求南充市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之道,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推进本地区乃至全国低碳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是立足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副作用的基础之上,出于对环境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第一次正式提出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颁布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此后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多次召开都围绕低碳经济的主题,并制定一系列可行性行动方案。如2012年的后京都行动方案使得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得以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巴厘岛路线图”则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机制和议程;2009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引发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极大关注,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型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考量前提。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主动承担起生态责任,并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方案制定与执行,为全球低碳经济提供中国方案。我国借鉴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经验,在经济发展早期就关注气候变化影响,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提高自身节能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我国不仅在政策层面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在实践层面上,2008年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并取得成果。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选取广东、辽宁、湖北等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等8个城市作为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地区。2011年节能减排目标被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时展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报告指出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要处理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表明我国在积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走向低碳化时代已是大势所趋。
二、南充市现有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南充市立足于地区发展实际,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挂图作战,顺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趋势,优化产业结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南充市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制定了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在认真学习《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政府部门立足自身,引进绿色低碳企业,积极落实各项企业政策,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企业培育等工作,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中小企业在质与量上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据2017年数据显示,南充市中小企业达23.69万家(含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业企业同比增长83个,增幅达44.4%,成为南充市限额以上企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市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南充市经济发展成果值得肯定。但在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仍需要优化。中小企业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全市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增效益的关键点。根据2017年南充市中小企业分布图显示,南充市大部分中小企业仍以传统行业为主,具有单位能耗高、技术含量低和利润空间狭小的特点,如工业、建筑业仍占很大比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市场活力还需激发。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处于低技术含量阶段;批零和住餐业属于第三产业,但由于准入门槛低、收益周期短等特点,单位数量增加迅速,同业竞争激烈,总体上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服务业企业内部存在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匮乏等现实问题,行业管理水平、服务理念有待提高。第三产业具有增加就业岗位、投资收益高等优势,南充市实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计划,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发展态势良好。但如何激发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成为产业转型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首要问题。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南充市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根据资料显示,南充市中小企业保有量超过企业总户数的82%,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据全市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在国家税收总额中占比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长足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推动力,在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南充市中小企业发展长期以来高度依赖资源,技术含量低,投资规模小,扶持力度弱,乘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东风,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打造成渝第二城,扶持中小企业长足发展,推动南充市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
低碳技术是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受资金、人才、市场和经营理念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低碳技术落后,技术资金投入不足,能源利用率低下,节能技改措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技术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低碳产品的开发及推广,因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上遭遇技术瓶颈。同时,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存在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有些企业投入大笔资金引进技术,但缺少长远战略眼光,获得立竿见影的效益后不重视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只能一次又一次引进技术,形成技术依赖,最终陷入嗟人之食的恶性循环。这种现象不仅会让企业因为资金投入过大陷入资本周转困难的境地,也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二)技术转让障碍
二十一世纪科技日新月异,我国全面施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值得肯定,新四大发明让世界为之赞叹。全面注重发展低碳经济,致力于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不断提高环保科技能力,提升抵御气候变化的风险能力。从2017年技术进出口数据来看,有40多种节能减排技术需要国际合作完成或者是发达国家的技术高价转让。从技术提供方来看,垄断技术会获得更大收益,企业担心其垄断地位的丧失,会阻碍低碳技术的迅速扩散,接收方获得垄断技术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从技术接收方即中小企业来说,技术转让需要高投入,收益周期长,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分散,人力资源短缺;技术转让尤其是国际间也面临政策和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技术转让对于我国科技创新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南充市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三)生存成本增加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呈疲软态势,我国经济环境相对良好,但中小企业发展进入高成本经营时代。从生产成本上看,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企业用工最低工资,同时加班费用和社保缴费增加幅度上升,加重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成本;资源收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生产高进低出,利润空间大幅度压缩;在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下,企业的库存成本、资金占用成本以及筹资成本等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加。从转型成本来看,供给侧改革压缩了传统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中小企业生产理念有待更新,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更愿意投资收益周期短,高产出的行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进步,技术投入收益周期长,技术成本使众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南充市处于内陆西南地区,技术信息更新较慢,不能及时掌握和更新低碳技术。
(四)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是弱势群体。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垄断地位,为了维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力,打着所谓的“绿色贸易”旗号,对进口的高碳产品设置种种障碍;还有些国家制定“绿色标准”,对我国符合世界标准的产品设置贸易壁垒。这些情况的存在也表明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仍面临多重障碍,尤其以对外贸易为主的企业,更是面临竞争风险和被外企或者大企业吞并的危险。在国内市场上,南充市的中小企业地处西南内陆,辐射范围小,企业自身也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由于其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对低碳产品的认识和研发能力不足,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上远远落后于大型企业,因而面临着倒闭和被吞并的危险。
四、低碳经济环境下南充市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技术创新策略
技术创新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该理论认为创新是市场经济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技术创新是将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主要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掌控原料新来源和形成新组织。借鉴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结合南充市中小企业内外发展状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实行产品创新和差异化
中小企业在市场占有量、资金储备、技术支持上都处于弱势。南充市作为成渝经济区中心,自身城市定位明确,南充市中小企业发展应该要避免与成渝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应定位于产品差异化战略,利用水陆空交通优势,挖掘工业发展优势,推动第三产业创新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南充市中小企业应在保证一定的客户量的前提下,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使企业在现有成本基础上扩大利润空间。南充市的中小企业必须要借助国家政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保证产品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才能在竞争市场上发挥优势得以发展壮大。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低碳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企业应加强对“低碳消费”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根据反馈信息来制定产品生产方案。这样也体现客户服务意识,为产品打入市场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次,在技术层面上,产学研相结合,积极研发出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防止资源浪费、有效提高效率的低碳产品。最后,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产品营销等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入手,全程使用可循环利用环保材料,提高材料的重复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和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这不仅实现了绿色低碳企业的初衷,更满足了人民对绿水青山的美好追求。
2.通过对外协作,进行技术模仿创新
由于南充市中小企业自身资源有限、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因而进行开拓性低碳技术创新困难重重。因此,南充市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对外协作和技术研发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模仿创新是一条适合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途径。模仿创新的优势在于立足原始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局部技术改进和创新,这种创新方式在技术上攻关方向明确,可大大地降低风险;同时降低企业技术研发成本,能使企业迅速缩短其同竞争对手的差距,使中小企业获得跨越式发展;企业可以通过模仿来追踪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新动向,针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而实现企业在产品和技术等各方面的创新。
(二)找寻市场缝隙策略
市场缝隙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长岛总一郎根据上百家企业管理诊断结果中总结得出的。此理论的重点是寻找到市场的盲点即市场缝隙,核心是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南充市中小企业同本地大企业相比,在资金、管理、技术、人才、营销渠道等方面不具有明显优势,难以在主要产品方面同大企业展开市场竞争。但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是灵活性强,调整能力强,南充市中小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潜在竞争优势。首先,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要对产品、企业、消费者偏好等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其次,寻找细分市场的低碳产品,挖掘潜在的低碳产业,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开发新产品;最后,针对消费者的偏好进行营销设计,形成产品和品牌在目标客户中的独特定位,取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拓展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三)产业集群优势化策略
产业集群是由迈克.波特首先提出的,产业集群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南充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南充市中小企业来说,要实现低碳技术的重大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企业做大做强,就需要加强企业间协作,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形成技术带动、辐射和聚集效应,培育低碳经济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创新。总而言之,中小企业间可运用集群优势,通过专业化协作、信息交流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推动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转变,实现企业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南充市政府积极发挥领导作用,打造“155发展战略”,打造专业的产业园区。由政府牵头,企业入驻,形成空间产业集群,建设中小企业关系网,互通有无,既能充分利用大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又能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优势。南充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交通保障;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能够在原料供应、生产成本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南充市作为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南充市的中小企业应立足自身禀赋,灵活运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战略开拓低碳技术领域,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寻求市场缝隙,产学研相结合,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中小企业发展应该众志成城,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谢志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7,37(03).
[3]马忠民低碳经济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决策的优化策略[J].现代商业,2017(32).
[4]王鄂湘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J].商场现代化,2013(20).
[5]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年度工作报告.
作者:郑屹立 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