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新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对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完整性以及预决算管理工作等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快了事业单位更好发展的脚步。通过对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对新会计制度的认知等建议,旨在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真正实现事业单位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新会计制度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成为了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从根本上改良了财务管理环境。为了让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关系更融洽,就必须重视预算管理,因为预算管理能让各个部门明确自身的主要责任,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积极主动认真的对待。这对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一、会计制度的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的展现财务管理工作价值,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以来,各类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日趋增长的企业数量给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挑战性,要想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价值,就要认真贯彻并落实新的会计制度,对研发资金、财务报告等多种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在大环境下不断改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
(二)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
为了保证中国会计制度良性的发展,加快会计制度与国际化接轨的速度,会计制度的改革还将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商品期货交易、房地产投资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等一系列财务工作的公允价值体现列为重点改革项目。要充分发挥公允价值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首先要弄清楚企业和政府的实际收益和损失,了解清楚不产生实际收益和损失中哪个环节缺少了现金流作为支撑问题上的具体细节和状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否则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表面利润大幅增长,最终导致超分配的情况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缺乏
就目前的大环境来看,随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人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缺乏问题就愈加突出。例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颁布的新会计制度不重视、不清楚财务管理基本体系、不开展专业系统的学习,沿用传统的行事作风,最终致使事业单位财务问题频发,由此可以看出,财务人员的自身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二)传统财务会计制度难以适应新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经济时期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首要任务是进行及时的制度革新,才能顺应事业发展的需要。但在中国目前的事业单位发展中,千篇一律的传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渐渐成为不利于事业单位发展的因素之一,传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早已满足不了中国新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实现中国事业单位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对传统会计制度进行适时改革。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透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重心在于控制事业单位日常开支的过程管理工作,而忽略了事业单位内部项目的独立核算工作,这就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预算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引起重视,单方面地将侧重点放在自身建设上,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进行预算经费的细化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软件没有及时更新,没有创建一个完整严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也是导致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缺乏科学性,管理绩效工作混乱的直接原因。[2]
(四)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缺乏风险意识,导致决策风险的可能性增加。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者在财务风险认识上存在偏差,简单地认为资金支付是导致财务风险问题的重要因素,而忽略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整个经营过程与财务风险的必然联系。另一方面,某些事业单位领导的在财务决策问题上的一意孤行,仅凭以往经验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特殊处理,独断专行。
(一)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由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和知识修养组成,前者需要事业单位重抓如何引导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责任心,使其对自身的职业责任有深入的了解,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深刻意识到自身工作在事业单位整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提升,这对加快中国事业单位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直接因素就是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自身职业素养。事业单位为了顺应新体制的改革,调整内部结构,改善薪资待遇制度,这些改变的依据就是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市场经济的实时发展情况的掌握,而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充电”,吸收并消化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强化各项专业技能。[3]
(二)提升对新会计制度的认知
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中可以看出,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给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增加了难度。所以事业单位要想实现目标成本管理这项指标,就要增强提高新会计制度的意识。一方面,需要相关领导者对提高对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重视,在了解这项制度对事业单位价值取向影响的同时,还要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新会计制度的内在含义。[4]另一方面,要加快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整体建设速度,要把对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学习提到日程上来,事业单位工作有效开展保障就是标准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由此看来,只有科学合理的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才能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财务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完整的管理机制。
(三)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期,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推广实行,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体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劣势已逐渐显露出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给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和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建立一个完整标准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体制迫在眉睫。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体制,可以从财务预算的内容抓起,以达到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体制革新的目的。例如,在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体制中,事业单位可以用全新的直接拨款方式代替传统的资金划拨方式,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资金的拨付。
(四)创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在日常的财务管理每一个具体细节工作中,任何失误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所以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增强风险意识,创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已经是现阶段事业单位迫在眉睫的事情。财务风险的识别离不开财务状况预警机制的完善,提高财务状态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可以效仿国际通用的先进科技技术和方式,在保证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的前提下,再将财务风险的监管,控制和预警机制的建立一步步提上日程,加以执行,只为在最初就尽可能的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但我们不能绝对性地降低财务风险率为零,所以各大事业单位还需加强财务风险的应急处理能力,有备用措施来尽可能的减少突发事件对各单位各部门正常的工作带来的冲击,避免财务困境的状况发生。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必然会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会计制度的改革为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新的会计制度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理念、目标以及风险管理带来一定冲击的同时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加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程度。
参考文献:
[1]郎秉花.浅析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商贸,2014(16):134-135.
[2]李晶.新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会计与审计,2013(1):90.
[3]夏莉.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188-189.
[4]刘洪茵.试论如何在新会计制度下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J].商,2014(16):104-105.
作者:王伟 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