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企业财务现状思考(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建设思考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大,企业集团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利于企业集团建立规范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集团管控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集团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本文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理念进行分析,阐述了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几个重要优势,并对如何建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集团通过重组、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在不断做大做强。但这种快速集团化的扩张,也会给企业管理带来一些问题,譬如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决策速度慢、成本上升等等。企业集团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反应过慢,将严重威胁到其生存与发展。在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中对人才的管理、对财务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致胜的重要法宝。传统的企业扩张模式是企业在各地开设分子公司,每个分子公司中均设置专门的会计核算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标准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但是共享模式下通过对流程的梳理与规范化、标准化,使会计核算业务更为快捷和有序,使程序缩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财务共享模式是一种类似工业革命式的流程革命,它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在福特公司成立,走到今天,全球大型企业大多都建立起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新形势下,我国的企业集团改变原有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势在必行。
一、财务共享概述及其优势
(一)财务共享定义。
所谓财务共享,是指将企业集团分散重复的会计业务从各个集团成员单位抽离出来,组建一个新的财务组织来统一、集中处理,这个新的财务组织就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将各地区的集团分子公司的经营业务事项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使账务处理标准化、流程化,加强企业财务管控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二)建立财务共享的优势。
建立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是对传统财务的改革、创新,是新时期企业集团适应社会发展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目前,企业集团已实施或者计划实施这种高效的财务管理方式,主要因为它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1.整合财务管理流程,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将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分子公司的同类会计核算工作统一起来集中处理,实行“流水线”作业,使会计核算规范化、标准化,从而达到提升会计核算质量的目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是作为一个账务处理平台建立的,它为集团各个分子公司提供会计核算服务,通过统一对分子公司的经营业务和会计事项进行处理,整合现有财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
2.提升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能力,便于企业集团统一管理。
企业的规模越大,其各个分子公司就越多,控制难度会加大,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中,经常因为所属单位较小的误差导致总量的较大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下,由于没有统一的财务共享平台,大多数财务工作都是下放到各个分子公司,通过各个分子公司的财务独立运营管理,然后再由集团财务将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而企业集团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是在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完成的,共享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对各分子公司财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更加快速和准确掌握分子公司的运行状况。企业集团的管理层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分子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掌握第一手信息,更加有效制定集团发展规划。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能够完善会计监督机制,降低财务管控风险,在形式和内容上将财务和业务相分离。相关人员对一笔业务审批签字后,再由共享中心人员进行审核,加强了会计核算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同时,财务监督和会计核算的分离,有利于从源头上对挪用、资金挤占、浪费等违法行为进行遏制,切实有效提高资金安全,使得财务管理更加有效、更加具体。
4.减少会计人力成本支出,从而降低企业集团运营成本。
在传统的公司账务处理工作中,每个分子公司都单设会计机构,分子公司的会计人员要处理全流程各环节的会计业务,对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要求较高,且相关人员工作量不饱和的情况较为常见。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是按核算单位进行岗位分工,而是按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类似于工业企业的流水线作业,每个环节的作业人员只需熟悉本环节的工作内容即可,因此对各作业环节的会计人员素质能力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化、批量化的作业模式,可减少过去臃肿的机构设置,使流程中各环节的会计人员工作量趋于饱和状态;同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会计人力成本支出,降低集团企业的运营成本。
5.将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分开,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服务。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将传统的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重心是经营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工作,着眼于为管理层和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标准化、统一规范的会计数据。而财务岗位的人员着眼于从管理角度使用相关会计数据,借助于预算管理等工具,结合经营实际进行分析、判断,为改善管理、提供运营水平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二、企业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财务共享中心的关键因素。
要创建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首先要明确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目标,然后对集团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在对各个分子公司的分布、资产规模、管理架构以及相关业务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梳理流程,优化流程,甚至重新构建流程。流程的优化阻力会较大,所以需要管理层尤其是一把手的全力支持,否则很难建立起真正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推进过程中,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先成立地区性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然后根据实施情况再进一步进行整合,最终建立全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出现势必会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造成冲击,而新的管理观念、新的工作方式的落实也肯定会使得会计人员难以适应。这就要从平时的具体措施和人员思想上入手,先从改变管理层人员观念开始,逐步普及到基层工作人员身上。宣贯方面,不仅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宣传媒体,如内部报纸、宣传栏、广播等,还要将宣传阵地安插到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中,如微信、网络平台等,使各部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财务管理新模式,使处于变革中心点的财务人员主动拥抱变革,适应变革。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要将完善后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嵌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通过系统平台的强制引导,杜绝不规范的行为发生。因为,系统完全服务指令要求,而人却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依靠系统化控制来提高工作的规范性。
(二)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会考虑多种因素。出于成本考量,有些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集团总部办公地不在同一地区,因此,必须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依赖数字信息技术,真正实现互联网框架下财务管理系统的高效、便捷与安全。
总之,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标准财务管理流程的实施,有助于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一体化,更有助于对各分子公司的数据分析与管控支持,可以真正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提升企业效益。
作者:王洪亮 单位: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关于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3,15
[2]童瑶.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要点研究[J].商业会计,2012,3
[3]王垒垒,连长嵩.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制度建设研究[J].现代商业,2015,29
第二篇:财务报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摘要:
随着资本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兼并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从财务报表视角,结合百视通合并东方明珠案例,对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引起的财务报表信息差异进行量化分析,得出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将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购买法将在我国得到广泛运用的结论,并对其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
企业合并;权益结合法;购买法;财务报表信息
根据有效市场资本假说,投资者对于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差异可以识别,然而由于现实中不存在强势有效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机制并不健全,财务报表信息产生的差异更多的会影响到企业价值,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对于企业合并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至关重要,正确选择会计处理方法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向投资者传递正确的财务信息,为市场参与者决策提供指导。
一、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权益结合法在企业合并处理中的存废问题一直比较关注,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针对权益结合法滥用情况就对其使用进行了12项约束,然而相似的业务却因12项限制条件使得会计处理结果大相径庭,学者对此评论也褒贬不一;为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合并方法问题重新进行了讨论,2001年在第141号公告《企业合并》中规定取消权益结合法对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了第3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企业合并一律采用购买法核算,国际上至此废止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我国学者对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主要是针对权益结合法的利润操纵问题。2005年毛志忠、张军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认为权益结合法对于企业和政府乃至整个资本市场运营都是有利的,收集的案例中采用权益结合法的企业并没有存在明显的利润操纵现象。王珊(2013)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量化,发现权益结合法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企业的重要财务指标,在资本市场中对公司股价的负面影响较小。杜家颖(2015年)提到我国应当统一运用购买法进行合并会计处理,认为其更好的反映经济实质,避免由于企业对权益结合法的偏好而带来问题。
二、不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信息的影响
(一)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权益法将被合并企业资产以账面价值入账,不产生合并商誉。购买法以公允价值计量被合并企业资产,核算时合并成本大于被合并企业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合并商誉作为资产的一部分,如果企业合并中被合并企业资产估值较低或负债估值过高,就会导致大量商誉,虚增企业资产,如果有负商誉存在则计入当期损益。这里要说明的是企业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一般大于账面价值,因此权益法下被合并企业资产一般低于购买法下的。
(二)对利润状况的影响
权益法下的当年企业利润包括被合并企业整年的利润,利润较高,另外,由于权益法下资产溢价情况的存在,合并企业可以在未来的市场交易中通过出售被合并企业资产的手段增加销售当期利润。购买法下的当年企业利润只包括被合并企业合并日后至资产负债表日的利润,企业合并当期如果有确认的商誉,将会在未来以减值测试的方式减少企业未来期间利润,以公允价值计算的资产也会以更多的折旧减少利润,很明显在企业不亏损的情况下权益法下计算的企业利润是高于购买法下计算的。
(三)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首先,由于权益法下净资产低于购买法下所计算得出的,因此权益法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将高于购买法下计算得到的,这是由财务报表得到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其次,权益法下合并报表中资产数额是低于购买法的,而净利润又高于购买法,所以权益法下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会显著低于购买法,作为影响投资者投资的重要指标,这无疑成了企业更多的选择购买法的原因之一,这是从财务报表分析得到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案例分析
(一)合并背景
2014年11月22日,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换股吸收合并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4月3日晚,合并事项经证监会无条件通过,本次重组在4月2日也通过反垄断审查,文广旗下两大上市公司重组已无实质性障碍,我们认为此次合并日为2015年4月3日。经过2014年合并重组,文广集团公司成为直接持有百视通和东方明珠两家上市公司股权的控股股东,交易完成后,东方明珠将注销法人资格,百视通作为唯一存续方,由此可判断此次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合并处理时应当采用权益法。为保证文广集团为的控制权,百视通还以发行新股和支付现金的方式获得了集团内其他企业股权,这里不涉及合并东方明珠对价,所以不予考虑。下面以两上市公司公布的第一季财务报告为基础进行分析。
(二)合并影响
从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来看,我们选取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指标,可以看出,权益法下,企业合并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利润状况比原来更好,这主要是由于被合并企业资产负债等注入后,企业规模扩大,合并后的存续主体百视通净资产达到251亿,涵盖了被合并方合并期初至合并日利润后,至合并日净利润近5亿元。接着我们选取根据财务报表进行计算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由于被合并企业资产、负债、利润所得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后百视通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得到中和,净资产收益率受到被合并企业的影响略有下降。
(三)与购买法的比较
百视通此次吸收合并东方明珠采用的是换股合并的方式,在换股吸收合并东方明珠方面,双方将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经除权除息调整后作为换股价格,换股比例为3.04:1,所以百视通新增10.48(32.86/3.04)亿股份吸收合并东方明珠。合并成本=购买方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发行给被购买方的股票数量*估价=3,186,334,874.00/3.04*32.54=34101920000合并商誉=0合并差额=34101920000-16160764331=17941155669每股净资产=(16160764330.92+17941155669)/(10.48+11.13)=34101920000/21.61=15.78每股收益=199,585,885.16/21.61=0.09净资产收益率=199,585,885.16/34101920000=0.59%由于购买法下合并后百视通净资产高于、净利润低于权益法下计算的结果,因此合并后百视通以购买法计算时每股净资产相对较高,每股收益相对较少,净资产收益率明显较低。不难看出,该种计算方法下资产流动性,盈利性偏弱,不利于市场对于该公司的价值评估,也不利于企业的资本市场运作,因此,选择权益法也是企业的偏好。另外,以权益法计算的被合并企业资产在以后年度出售时会获得出售利得,增加当期损益,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购买法下的资产折旧较多,会降低百视通企业合并后期损益,从财务报表的角度看,权益法确实有修饰财务报表的作用,容易造成投资者对报表信息的误读,然而正是由于权益结合法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财务报表信息,向社会公众传递了更为利好的信息,当前我国企业合并中对于权益结合法的采用更为普遍。虽然权益结合法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市场资金流动,但其对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难以保证,在合并当期合并报表的可操作性也显而易见,目前国际上已不再使用此种方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推进,我国的企业进行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时必然更倾向于选用购买法,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可比性,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和真实性。当然购买法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问题,此案例中无合并商誉问题,如果我们假设百视通公司在合并之外另付东方明珠股东1000万现金,这是超过被合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作为合并商誉的1000万将在以后年度发生减值损失时计提减值准备,这也是具有调节利润的作用,在利润比较高的年度中计提更多损失,能够减少税负,利润比较低的年度计提较少损失,造成利润稳定的现象,我国如今对于公允价值确定以及商誉减值的规定并不完善,这都是要注意的部分。
四、对购买法的广泛运用提出建议
(一)完善会计准则
针对购买法的运用,主要存在公允价值的确定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问题。2014年修订新会计准则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体现了对公允价值运用的重视以及不断完善,但是公允价值使用时,对于资产和负债的主要市场的判断,估值技术的选择,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时所承担的风险调整等主要还是依赖于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可操作性也比较大,我们应当不断提高就业人员素质,细化会计准则,减少人为因素对企业会计处理的影响,对商誉的减值测试问题也应当作出明确规定,以减少企业抓住准则漏洞的行为,随意安排减值的时间及方法,对企业当期利润进行不合理调节。
(二)优化市场环境
证券市场参与者主要是通过用脚投资的方式参与资本运作,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资产状况良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这些都是通过财务报告信息反映的,因此更多的企业偏好选择对传递利好会计信息的会计政策。在证券市场一切以业绩为标准的审核制背景下,企业合并中也就更偏向使用权益结合法,以良好的企业形象保证公众对企业的信心以及企业合并的顺利实施。
由此可见,当市场参与者由投机转为投资,业绩不在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企业会计政策的原则也就更具有合理性了,因此我国即将推行的注册制对于证券市场环境的优化有重要的意义,坚决推进注册制改革,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才是优化证券市场投融资环境,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
作者:汪芳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注: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CYC2015159)
参考文献:
[1]张华奇.中美及国际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相关比较[J].2013,(1).
[2]毛志忠.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合并中的应用现状[J].2005,(8).
[3]王珊.基于经济后果分析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D].2014.
[4]杜家颖.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研究[D],2015.
[5]白雪梅.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J],2014,(10).
第三篇:企业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和壮大,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问题逐渐成为企业的重点问题。企业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是企业项目施工建设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项目建设的源泉所在。企业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企业在重要关头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企业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企业项目建设期间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出发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引导企业更加重视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问题。
[关键词]
企业;项目建设;财务管理
0引言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同样,企业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在项目建设期间也占据核心地位。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企业项目建设期间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财务控制,从而实现项目建设的利益最大化。
1企业项目建设期间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效合理的财务管理控制能够促进企业投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优化企业项目建设的成本,能够更加合理地安排、调度资金的动向,进而提升企业在项目建设期间以及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能力,需要相关领导者及时认识到在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项目建设期间财务责任不明确。纵观中国企业的规模,会发现很多企业内部的部门比较多,人力资源比较复杂,这些原因都造成了企业项目建设期间财务管理的混乱。企业项目建设的过程分为多个步骤,由于人员复杂,人与人之间不能实现更好的分工,这导致在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第一责任人,从而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项目建设的成本,对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
(2)企业项目建设缺乏完善的内部制度。对于中国目前的企业项目而言,由于项目建设发展得极其迅猛,以致于缺乏相应的配套基本设施。尤其是企业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更是因为缺乏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专门的财务管理技术人员,从而使项目建设期间缺乏完善的内部制度,造成了企业项目建设期间资金管理的不稳定性。再者,由于企业项目建设缺乏完善的内部制度,导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够扎实,不能切实落实领导交派的各项任务,容易出现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和制度漏洞,私自牟取暴利,导致企业项目的财产和效益受到更大的损失。
(3)企业项目建设期间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项目建设期间的项目资金一般来源于企业自筹和贷款,由于企业现金流紧张或银行贷款放款缓慢等情况,导致工程款的支付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工程或项目建设的进度,也滞后于所签合同约定好的付款时间。这会在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影响工程的进程,使得项目建设期延长不能按时投产,从而大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2增强企业项目建设期间财务管理的措施
在企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企业项目的财务管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企业项目建设期间财务管理现状之后,在此基础上从明确职责、健全制度、监督审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旨在能够增强企业在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能力,助力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1)建立责任明确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要想建立责任明确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领导人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要在企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具有专业性的财务管理部门或机构,以及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其次,财务管理部门要将责任分配到个人,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做到在企业项目建设期间能够专人专项,防止因人员混杂产生制度漏洞;最后,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具有规划性的财务管理流程,专人负责企业项目建设期间的内部资金审批,防止资金的不定向流动导致资金困难,使企业项目在制度的保障之下能够更好更快地进行。
(2)建立健全企业项目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在企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资金流向和来源具有众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建立健全的企业项目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必不可少。预算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保证资金的来源,更能够使资金在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使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建立完善的企业项目的审计监督制度。确保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资金审批都能够按正常流程专业、全面、有序地进行。
3结语
国际市场正在趋于一体化,中国的市场经济更是高速发展,在中国市场的大潮流中企业都面临着“顺势者兴,逆势者亡”的状态,企业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企业在项目建设期间能够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对公司资产进行合理分配,在不影响企业项目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促进自身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使企业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曹万强 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分析
摘要:
在水利施工企业中,除了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之外,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工作。财务管理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文章针对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和分析能够为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贡献力量。
关键词:
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1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我国的水利施工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水利工程能够为我国的基础设施提供保障和建设。在我国的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施工中,资金的投入非常大,因此需要我国的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对于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施工。正是由于上述的原因,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显得非常的重要。水利施工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只有将财务管理工作不断的完善和加强。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也要发生变化。传统形式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不能够适应或者满足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现阶段的财务管理要有预先决策性,能够有效的控制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监督,对于相关的资金风险要给予及时的规避和处理。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保障工程的资金得到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采取多方面的管理方法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不断的建设财务管理的人员梯队,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要给予重视,重视核算过程。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升我国的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给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决策提供财务依据,不断的提升水利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我国水利施工企业中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
关于我国水利施工企业中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工作人员专业工作的相关技能较为薄弱。第二个方面是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资金的监管明显的存在缺失问题。第三个方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设定不合理。第四个方面是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考核工作不能够进行充分的落实。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2.1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工作人员专业工作的相关技能较为薄弱
在我国很多的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会计,由于没有水利施工的相关理论知识,就导致了在进行会计工作中,抓不到管理工作的重点,没有对项目更好的进行财务监督,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和完善,没有充分的发挥出财务管理对于水利施工企业的相关作用。同时很多的施工企业没有对会计工作给予重视,没有给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就导致了会计工作的基础薄弱问题一直得不到改善。会计工作人员没有合适的机会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框架。
2.2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资金的监管明显的存在缺失问题
在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个是企业的资金收支过程较为分散,在施工企业的现场项目部中,对于项目的资金使用有绝对的自主权,这样不利于财务管理的集中管理和监控。第二个是施工现场存在小金库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监管。第三个是项目施工的资金结算不及时,没有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
2.3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设定不合理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大的施工难度和管理难度,这样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配套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很多的施工企业没有细化或者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就导致了现场的预算和成本没有有效的控制,很可能造成资金的浪费问题。
2.4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考核工作不能够进行充分的落实
在很多的施工企业中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考核问题只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并没有一个长期的跟踪检查机制,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考核工作的落实情况,一旦企业存在忽视财务管理的问题,财务考核工作就更加的无从谈起。
3我国水利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于我国水利施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不断的提升参与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第二个方面是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对资金进行强化监督管理。第三个方面是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和制度。第四个方面是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考核并且给予落实。第五个方面是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加强成本管理,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3.1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不断的提升参与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
在水利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加强。要在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能力,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3.2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对资金进行强化监督管理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对资金的管理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要有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同时还要有科学的财务报表。有条件的施工单位要成立相应的财务资金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划。
3.3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和制度
在企业中,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必须要遵循相应的规章和制度,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细化财务管理的有关岗位。同时要求一切财务工作都要依照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
3.4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考核并且给予落实
绩效是支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绩效评价是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支出效益方面进行的评价。水利工程复杂,各有不同,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面多,在监管施工质量进度的同时,不能忽视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安全,避免二次费用的产生。
3.5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加强成本管理,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关键是成本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管理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特别要加强成本分析核算。上至水利施工企业总公司,下至项目负责人及一线施工人员都必须建立成本结合效益观念。应根据工程特点,在工程施工时,全面监管监控,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作用,编制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数据,在实施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解决的习惯,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姜红 单位:黑龙江省隆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桂琼.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时代金融,2010(8).
[2]杜清华.浅谈水利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4).
[3]李海霞.水利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3:41.
[4]肖清华.浅谈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10:68-69.
[5]刘亚玲.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经验与体会[J].财经界(学术版),2014,16:213.
第五篇:企业财务杜邦分析法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的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因而对于企业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在对于财务的分析过程中,很多的企业都是采用了杜邦分析法来进行分析,从而全面直观的反应出企业的财务状况。
关键词:
杜邦分析法;资产收益率;企业财务分析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同时把偿债能力以及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层层分析,逐渐的深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本文进行对传统杜邦分析法的优势进行介绍,并对其提出更好的建议,有效的阐述了杜邦分析法在企业的财务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一、杜邦分析法的介绍
杜邦分析法也被叫做杜邦分析图,是采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出企业相关财务指标的高低,然后对其主要的财务指标进行层层的剖析,从而在对比过程中找出导致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并且针对所发生的情况寻求出最佳的管理解决方法。杜邦分析法是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比率分析的综合模型,来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方法。采用杜邦分析图将有关分析指标按内在联系加以排列,可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体面貌。
二、杜邦分析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一)对于资产收益率的财务分析
资产收益率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获利能力,用来衡量企业的获取利润能力的一种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的得出就是权益乘数与资产净利率的乘积。从2013年到2015年的企业资产净利率的数值,都高于了行业的平均指标,由此可以得出,该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高,而且在企业的收入与资金的节约方面都做的非常的不错。
(二)分解分析的过程
由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资本结构的改变可以引起权益净利率的改变,同时企业的资产利用与成本控制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动。纵观这三年总资产周转率,在2015年要比上一年度的数值高,从而体现出对于资产的利用控制的非常的不错,而且企业的生产销售收入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在三年期的时间内,也远远的超过了同期行业的平均指标,从而体现出企业的盈利能力非常的强。
三、杜邦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的优势
(一)财务分析的全面性与层次感
对于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即生产经营与财务运作。杜邦分析法就是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组织与分析来体现的,也就是从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以及偿还能力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一个全面的考察,如果这些指标发生波动性的异常,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辅助性指标来说明其问题。
(二)财务分析的系统性与联系性
对于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虽然都是以独立的内容所表现,但却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从而体现出企业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影响与关联的。杜邦分析法与一般的财务分析法相比,杜邦分析法则采用了普通联系的观点,来进行分析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使得企业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一个全局的了解,另外还可以使得单独的财务指标分析更具有科学性。
(三)数据资料的易取得性与可观性
杜邦分析法是根据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的,因而在数据的取得上比较容易,另外,对于一些非财务指标评价的体系,要求数据的真实性与可比性具有很大的优势。
四、杜邦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的局限
(一)利用净润衡量企业的收益不够科学
由于在计算总资产率的财务指标中,其总资产与净利润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因此这个指标不能够反映出实际的回报率。如果单纯的采用净利润指标来反映企业经营者的运营能力,可能会造成经营者片面的追求企业的高利润,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在企业权益净利率增长的情况下,实际的利益却在损害,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恶化。对于这种决策,只能够使得企业表面上是盈利,在实际上则是呈现出亏损的情况。用净利润财务指标不能够完全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情况。由于净利润很容易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因而在进行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时,不能够根据此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出发,需要对企业收益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一个分析,否则将会降低此财务指标计算的净利润质量。
(二)对现金流量表的忽视
现在所采用的杜邦分析法其中所取的数据都是源自于三大财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但却忽略了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从而使得财务分析结果降低。由于现金流量表在编制过程中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编制而成,从而减少了对数据的人为控制性,大大提高了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因而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企业的偿债能力与未来的发展情况。
(三)未能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
对于企业的发展能力无法进行分析,就难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只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并且没有对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进行做出相应的分析。
五、杜邦分析法的改进方法
(一)在杜邦分析法中加入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对于新的杜邦财务分析法,在相关的指标中融入与现金流量表有关的指标,并且进行逐一的剖析,从而改进了杜邦分析法中体现企业资本结构的相关指标,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引入,可以使得杜邦财务分析法更加全面、合理化。
(二)综合反映企业的竞争实力
企业的竞争实力表现为能否持续的发展。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企业,不仅要优化企业的财务指标之外,还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并且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三)对于企业的经营绩效要有合理的评价
对于新的杜邦财务分析法,站在企业价值的角度有效的与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相挂钩,从而综合起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上至企业管理者,下至企业的基层员工,都需要对每一个人的业绩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从而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合理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四)有效引入企业成本指标的分析
成本的控制与企业销售收入的扩大,对于企业的经营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销售收入的提高,除了要提高销售净利率之外,很多的企业会选择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因而在杜邦财务分析中有效的加入成本分析之后,可能把销售净利率分解为安全边际率,从而有利于采用杜邦分析法对于企业短期经营的决策,并结合成本的属性,采取相应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六、结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对于企业的管理,只有收集好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全面的财务分析,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够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研究财务分析过程中的杜帮分析,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财务指标,有利企业在发展过中目标的实现。
作者:董宁 单位: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唐丽.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工程企业财务分析——以粤高速A为例[J].财会学习.2016(06)
[2]陈勇华.杜邦分析法在民办高校财务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3]钟燕.杜邦分析法在医院财务分析中应用的必要性[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7)
[4]雷英.杜邦分析法在上市公司的应用——以苏宁云商为例[J].财会学习.2015(10)
第六篇: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探讨
摘要:
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通过人、财、制度等的统一,可以从集团层面上协调、控制企业资源,以实现规模效益。同时,集中管理模式对于实现企业集团整体战略目标也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全球性战略目标的大型跨国公司更是如此。文章作者从事多年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实际业务的总结,结合相关理论,试图对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
作为企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具独立法人资格及相应的民事权利,以自身的名义行使对内对外法人权。作为企业集团的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如何以企业集团整体的名义对内行使管理权,聚合内部资源、重整组织结构、并协同内部管理;对外,以企业集团的身份,行使权利,防范风险,进而实现规模效益,是每一个企业集团努力的方向。实际工作中,随着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下属子公司数量增加,地域分布越来越广,企业集团管理的难度随之增加,财务管理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急需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统一调度机制不完善,资金利用率降低。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也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保证资金快速顺畅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但随着子公司的增加,随之出现了资金分散问题,一边是部分子公司资金闲置、沉淀,另一边是部分子公司为筹集急需的资金而增加贷款,财务费用增加,资金利用率降低。
(二)风险防范难度加大。
由于企业集团母公司往往是控股公司,大量的资产和经营活动都集中在子公司,子公司经营的好坏会直接对企业集团产生巨大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集团造成重大、甚至是致命的损失,风险防范难度大大增加。虽然各子公司也都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举措,但由于受风险辨别能力、本位主义及企业领导个人意志的影响,经营过程中各种风险还是防不胜防。
(三)财务信息反馈不够及时。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财务管理如果不到位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财务人员尤其是财务负责人都隶属所在单位,其任免、考核及收入水平确定等都由本单位领导决定,极易发生内部监督不力或不敢监督等问题,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客观得到反映,从而影响企业集团的决策。以上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企业集团领导以及有关责任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导作用,这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其次从集团及下属单位开始,实现财务管理集中。
二、如何实现财务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主要包括财务人员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统一会计制度、财务信息化水平和强化集团内部审计等,具体如下:
(一)财务人员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根据下属子公司实际出发,按不同层次不同模式实施财务人员集中管理。
1、全资、绝对控股子公司实行财务负责人集中管理。集中管理后,全资、绝对控股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人事关系、党群关系、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由企业集团财务部集中统一办理,其工资、奖金、福利等由财务部考核发放。
2、其他子公司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该等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由企业集团财务部聘任并签定委派责任书,明确权利、义务与责任,人事、工资关系等仍保留在原单位。
(二)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资金管理目标是实现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保证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顺利完成。
1、成立资金结算中心。结算中心的职能是组织对资金的统一筹集、统一调度和综合平衡,实施资金的余缺调剂、内部借贷等融资调度工作,确保各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
2、统一调拨资金。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资金实行集中统一调度和管理,企业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的资金调拨实行有偿使用,通过对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调配,减少了资金沉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节约资金成本。
3、统一对外融资管理。由企业集团母公司负责协调管理整个集团资金筹措,通过信贷融资的集中管理,加强银企合作,争取优惠利率,降低资金成本;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扩大银行综合授信,规模效益凸显,融资成本大幅下降。
4、控制资金风险。加强采购环节的资金风险防范,采购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动用资金最多的环节,为防止采购风险,企业集团应建立资金支付审批制度,严格审批程序,确保资金支付安全。
5、实施“银企互联”。企业集团企业财务系统或ERP系统与各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相联接,直接通过财务系统或ERP系统的界面就可以享受账户查询、信息下载、转账支付等服务。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财务管理。
(三)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对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全面预算编制。企业集团往往产业跨度很大,预算编制方法各不相同。对此,企业集团在编制预算时对子公司按产业板块进行细分,统一各个产业板块的预算表格格式,预算编制可以采用“两上两下“的编制方法,由企业集团财务部审核、协商、汇总、平衡后,编制年度总预算方案。
2、预算动态管理。加强预算进度分析,各子公司每月上报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要反映实际与预算、上年度的对比情况,着重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具体措施。严格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般不得调整,因特殊情况必须调整预算的,由子公司编制调整方案,详细说明理由,提交企业集团批准。
3、预算考核。企业集团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预算指标的执行结果与职工的收入直接挂钩,与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挂钩。对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预算,致使成本费用上升、支出增加、收入减少的,追究该单位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四)强化集团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实施内部监督、事后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有效保障。一是财务审计,审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内部控制制度等,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及合理使用。二是对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审计,预防经济犯罪的发生和堵塞财务漏洞,确保公司的经营方针、策略、政策以及制度的贯彻执行。三是管理审计,采用独立的、客观的分析方法,针对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合理使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五)统一会计制度
企业集团要对下属各级子公司采用统一的会计科目、会计处理政策,在统一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还要规范各级子公司上报报表格式、时间。通过统一会计政策和报表格式,提高合并会计报表的准确性,有利于企业集团进行财务对比分析。
(六)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
财务集中管理如果没有准确及时的信息作基础,实现高效、科学的管理是不可实现的,利用现代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是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企业集团要注重财务信息化建设,统筹考虑子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力争实现财务与业务同步管理,为财务决策和控制提供信息保证。
三、财务集中管理成效
实行财务集中管理,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管理规范、协调一致和运转有序的财务运行机制,增强了企业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监控力度,降低了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为企业集团做大做强提供了可靠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会计信息反馈及时、内容真实可靠
子公司财务人员的任免、考核都由企业集团财务部负责,从根本上解决了财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从体制上保证了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独立性。财务人员在积极参与所在单位生产经营、内部管理的同时,都能较好地履行财务监督和控制职能,能从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出发,及时客观反映所在单位的经营与财务状况,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在处理日常事务等方面都能依照财经法规和企业集团要求办事,能及时就单位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与企业集团财务部沟通,减少了所在单位管理层对财务工作的制约,执行财务管理规定的底气更足,对资金支出的审核把关更加严格到位。
(二)统一资金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企业集团有效使用各子公司存量资金,集小钱办大事;由企业集团统一与各家银行签订授信协议,争取融资优惠政策,降低融资成本;企业集团对担保行为集中审批,避免出现无序对外担保造成的信用能力下降,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企业集团对子公司资金结算、资金流向、资金存量实现全方位控制,有效控制资金风险。
(三)建立财务监管体系,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集团建立自上而下的财务监督体系,将财务监管与企业投资管理、担保管理、重大物资购销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经营风险管理等相结合,提升了企业集团对重大事项的管控能力,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四)明确经营目标,提升经营业绩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使各子公司、各部门的任务与责任更加明确,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从而促进了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的相互统一,确保企业集团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以上是企业集团在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中的简单论述,由于企业管理现状的千差万别,对于本企业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财务管理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还需进行广泛细致的调研。在企业推行财务集中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现状,摸索出适应本企业的管理方法、流程。要充分发挥财务集中管理的优势,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要做好权利集中与下放
进行财务集中控制,是对重要财务事项集权管理,财务集中管理不排斥权利下放,强调的是在一定监管规则下的适度的权利下放,达到重要财务信息的共享和业务过程的可控,保留下级企业所有的自主经营和决策权。
(二)建立健全基础规范
首先必须保证所有下属子公司财务标准化工作执行到位,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统一的会计制度,才能在企业集团内部上下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进一步实现企业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集中控制。
(三)充分调动各级管理层的积极性
企业集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人员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在进行财务集中推进时,必须注意保护和发挥子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采取薪酬与财务集中控制结果挂钩等各种措施,调动其积极性。
(四)科学规划、再造流程
财务集中管理工作,在整个业务流程上是与传统业务处理的较大的不同,更多的借助于网络系统和电子设备,在整个流程上必须结合公司管理现状、财务制度要求对集中管理业务处理流程进行一个全新规划。
五、结语
企业集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千篇一律。同时要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模式与管理软件有机的结合,全面提升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
作者:陆才平 单位: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第七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
[摘要]
伴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在获得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风险,且这些风险时刻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的财务指标直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合理控制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尚且不完善,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完善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立
1前言
企业财务危机即由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负债率居高不下,并且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导致企业财产遭受损失、企业形象受到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的总称。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征兆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时间处于亏损,经济低迷,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或者是企业筹资、投资的结构不甚合理,使得企业债台高筑,流动资金缺乏,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财务危机的产生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宏观经济或者是宏观政策的变化均会对企业造成直接的影响,比如我国经济的持续下行,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加之欧洲经济的低迷,直接导致我国大量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策略的失误,所以说极其有必要迅速地完善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因为预警体系具备监测功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功能,并且能够识别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然而受到我国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完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议,旨在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2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2.1信息获取较为滞后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就像我国的股市一样,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使数亿元蒸发,所以信息获取的及时显得极其重要。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均通过企业的财务年报、季报来获取财务信息,然而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对于过去一段时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纪录,不具备预测的功能,更加无法帮助企业决策者及时的发现不正常的财务指标以应对财务危机。此外,由于财务报表的编制需要时间,所以即使可以在财报上发现危机,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根本没有达到预警的效果。再者,各个部门对于财务信息的获取更加滞后,不利于各个部门统筹自己部门的生产经营,甚至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引发更大的财务危机。
2.2部分财务信息不准确甚至失真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构建的最基本条件是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对于不准确的财务信息,不仅无法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更加无法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防范。然而我国一些企业在财务信息的呈报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会计人员自身水平不足,财务报表的编制不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为目的,而仅仅是做一个简单的记账工作,且会计信息的纪录往往不够严谨;二是由于利益的趋势,使得财务人员串通其上一级领导擅自篡改财务数据以谋取私利,使得财务信息严重失真,而其上一级领导将失真的信息汇报于企业决策者,导致决策者无法准确的对财务危机进行预测。所以说制约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财务信息的不准确。
2.3预警体系涵盖指标不够全面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期,各个方面仍然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对于财务预测指标的选取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会计指标上,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预测和考核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较为健全的财务指标体系,仅仅对企业的收入、利润、负债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没有涉及对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比例、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等指标的分析,所以无法对企业潜在的风险以及财务危机进行判断,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及经营决策过程中出现失误,其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对于化解企业危机起不到作用。
2.4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无法完善,其无法较好的将预警值的测算、预警区间的分类以及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是缺乏专门的部门和人才来对财务信息进行监测,对于财务危机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是企业缺乏专门的部门对财务危机的预警值以及预警区间进行科学的计算,忽视了对于财务危机的预测和事前控制。此外,即使小规模的财务危机发生以后,企业仅仅是解决当下的财务危机,而没有对财务危机的成因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备案,导致下次面临同样的危机。我国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层缺乏管理会计的意识,所以致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无法以管理企业为最终目标来处理企业的财务指标。
3企业加强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立的对策
3.1时刻关注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
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可以为财务危机的预测提供极大的帮助,时刻关注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企业完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设,使管理者及时地对存在风险的项目做出决策,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时刻关注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在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科室和专门的人员随时汇总企业近段时间的财务数据,并进行专业的分析,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指标及时上报上级领导;第二,企业应当建立自己的财务数据库,普及会计电算化,采用电子出入账,使得财务指标每天可以及时汇总到企业的财务数据库中,便于查阅;第三,引进统计学、运筹学等符合学科人才和Matlab、R等软件,定期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来判断各个财务指标风险的大小,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3.2健全法制,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性
财务信息的真实是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正常运转的根本所在,对于企业财务信息不准确且无法控制的情况,一是通过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进行财务管理工作,避免财务信息因为人为的原因而不准确;二是对于违反职业道德,擅自篡改财务数据谋取私利的行为,企业可以采取分组多次审核的方式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对仍然出现财务失真的情况给与严厉的惩罚,有违反法律的行为移交司法机关处置。
3.3完善预警体系的构建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预警值的测算,二是对预警区间的界定。预警值的测算包括对于财务指标的和风险指标的测算,测算财务指标应当不仅仅局限于收入、支出、利润、负债等的测算,而应当对企业的杠杆率、资金周转率、盈利能力等可以反映企业潜在运营状况的指标进行测算,并且应当结合企业最近几年的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出企业的发展趋势,以确保财务指标分析的全面和准确。而对于风险指标的测算应当将计算出的风险值与企业正常发展年的正常值做比较,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是否风险可控。而界定预警区间就应当将财务危机区间细分为安全区、预警区及危险区,然后企业根据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预防安全区的风险,高度警惕预警区的风险,及时地处理修护危险区的风险,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在完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同时保证企业健康地发展。
3.4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较为有效地保证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保证财务危机预警的准确性。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是将财务活动转变为管理会计模式,将管理会计的理念运用于企业日常的会计活动中,加强对企业成本的管控来促进企业进行管理;其次是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完善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责任分配,明确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和牵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最后是企业领导应当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管理,明确领导自己和各个部门领导在内部控制中应当承当的责任和作用,将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管控于企业各个部门的手中,加强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切实地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4结语
总而言之,完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有利于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及时的避免财务危机,以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的发展,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作者:林岩 单位:辽宁省烟草公司鞍山市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光华,沈戈.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耦合研究———一个基于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J].会计研究,2012(5):72-76.
[2]王晶.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2(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