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理念发展分析(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财务理念发展分析(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财务理念发展分析(5篇)

第一篇:高校财务风管理理念发展

【摘要】

高校财务管理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传统高效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促使高校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与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高校建设速度也不断加快,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因此推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是教育领域重点研究的对象。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财务管理在高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却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总结并分析现阶段高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策略是现阶段必须重点抓的方向。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财务管理是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财务管理在高校中的占比与重要性逐渐增强,其管理成效的好坏直接决定高校未来的发展。受到新课改体制与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也变得更加繁重,主要包括:1、依照基本法律章程多渠道筹集资金;2、科学合理编制高效基本预算,并对预算具体内容的实现进行控制与管理;3、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4、建立健全高效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校内各经济制度;5、具体、真实反应学校当前的财务状况,并对学校各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评估,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无论是在办学模式还是经济收益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在发展中不断凸显作用,切实保障高校发展过程中资金的合理流动与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提高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对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高校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财务管理理念方面。

我国的高校并不是专门设立的,大多数是由中专院校逐渐演变而来的,由于中专院校与高校在教学理念与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管理模式上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依然停留在中专管理模式上,即传统报账型的管理,这使得高校管理理念长期处于社会同期的较低水平。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财务核算上,这使得一旦学校财务工作发生变化,很容易引起财务风险。另一方面,现有的高校财务收入主要由学费收入与政府拨款组成,高校为了保证其顺利运营,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将大量经费应用到学校的各项管理中,而对学校设施的改善则较少,导致预算工作长期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二)财务预算方面。

受高校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集中掌控管理的模式使得高校在财务预算上效率长期低下,甚至有的高效连财务预算都没有具体设立,并且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财务预算制度,但是由于高校的不重视,使得这项工作形同虚设。与此同时,程序化管理模式使得各部门在具体编制财务预算时耗费大量的事件,程序繁琐,使得财务预算不能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

(三)财务内控、风险管理方面。

高校财务管理主要分为“分权式”与“集权式”两种管理模式,然而两种模式都离不开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就现阶段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上来看,日常财务管理与会计内控的联系不够紧密,使得高校财务风险几率大大提升。从根本原因上分析,最本质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高校本身财务管理制度不严密导致的,因此,在高校财务管理上,必须不断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另一方面,影响高校财务管理是由内部控制具体事件不充分造成的,比如,在实际执行中,高校会计内控意识薄弱、观念薄弱。在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上,由于我国部分高校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运行方式,在管理上过于“集权”,并且大部分高校领导层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对学校具体项目投资没有实现评估风险,导致胡乱投资现象严重,从而为高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的高校投资风险不断扩大,继而引发高校债务危机。

(四)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方面。

在高效财务管理中,财务绩效评价是衡量财务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因为财务风险涉及项目众多,因此财务绩效评价属于高校管理的重点及难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评价各种财务信息,如财务资金的筹集渠道、资金的配置、资金的预算等。受高校传统“报账型”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并没有具体发挥会计的职能,会计的预算、评价、决策等往往被忽略,而且,最近几年,随着各大高校积极实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各种经济活动也不断增多,这也使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五)教育成本核算方面。

高校在具体设立或者演变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属于非营利性质的机构,因此,在财务管理上也没有具体核算各项教育成本,于是教育成本管理逐渐被高校所摒弃。当前,高校在财务制度安排中很少建立经费评价效益方面的具体制度,这也使得教育成本核算没有具体实现,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较大弊端,使得高校与政府在具体进行会计信息核算时不够重视经费使用效益,不能够对高校办学能力进行有效评价。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的缺失,会使后期高校逐渐发展中实现全面收费制受到阻碍,从高校深远的发展上来看,这严重影响高校的办学实力与办学效益。

(六)资产核算与管理方面。

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制与财务管理体制不合理的问题大量存在,这些问题为高校资产核算与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受到传统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高校领导人对学校资产性质与效益的不重视,使得高校的各种无形资产不能纳入到资产管理的范畴中,致使这部分资产不断流失。并且,由于现有高校大多属于公办国有资产,在实际的资产管理上,部分高校不能清楚界定自己的管理职能与地位,认为这些资产既然归学校所有,那么就应该受到学校管理,因此,学校在针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上不能做到合理的控制与管理。

三、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发展策略

(一)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财务管理在推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财务管理,更新理念,具体革新内容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要加强高校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货币价值,保证高校投资的合理化。在投资具体分配上,务必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符合高校现金流的计划与报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流动性,另外,要重视投资与收益统一的原则,提高学校对资金的控制力度。第二,要提高高校对教育成本核算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投资效益与教育成本的降低,真正做到以最少的投资培养更多更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第三,要强化高校财务内控理念,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保证内控系统的有效性。综合以上几点的革新标准,在具体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时,坚持以实际为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优化与完善高校的财务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与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为了确保高校经费的合理利用,高校要重视对财务风险机构与人员的监督,以期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实现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创新财务预算体系。

高校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依赖基础的财务核算,在具体构建财务预算体系中,首先要数量正确的管理理念,重视全员参与,在编制财务预算过程中,要依照实际情况进行,确保财务核算内容与具体目标实现相融合;此外,高校跟院系、各部门要加强相互联系。除此之外,对健全财务预算内容也非常关键,因为只有将各项预算制度都完整的呈现,才能保证财务预算约束功能,使得高效各项预算管理工作得以进行。

(三)创新融资管理机制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项教学活动的经费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现代高校教学水平逐渐相国际标准化方向发展,对教师自身与教学设施的更新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单单依靠传统的学费收入与政府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校在进行融资时,要采用适度举债的方式,如期对本息进行偿还,保证学校的信用度,尽可能避免债务偿还风险。具体融资管理参照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适度举债。高校在具体融资以及做各项决策之前,要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防范机制,决策中充分使用科学预测的手段,集群体智慧。在具体制定贷款计划时,遵循合理适应、金额适度、分批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从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设置、管理水平上考虑借贷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财务风险始终处在课承受范围内。第二,分析与论证借款项目的可行性。主要是评估项目在建设后的发展潜力及学校还款的能力,借款项目的具体分析是必要过程,综合未来发展与可行性判断;而对于自身偿还能力的判断,则是基于借款项目收益上进行考虑的,确保借款项目不与学校其他经济活动相互冲突。第三,要加大对借款资金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已经到位的借款资金,在使用中要明确资金的取向,做到专款专用,严厉杜绝各种挪用公款的情况发生,确保借款资金全部应用与既定的建设或者投资项目中。同时,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紧跟项目的进展,按照项目实现设定的建筑周期判断资金与完成度的关系,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四)创新内控与风险管理机制。

近几年,随着高校教育体质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财务管理上也逐渐建立了市场经济体质,依靠传统的国家拨款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因此指出高校多点融资的必要性,另外,随着高校建校规模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校已经摒弃了传统的统招、统配,而是提倡并实行自行就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财务风险也进一步加大,因为自行就业虽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但是对于一些需要统配的学生而言的不利的,这会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对后续生源的吸收不利。并且,如果经营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很难实现运营效率提升的目的,也无法实现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五)创新财务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因此,高校必须在完善绩效评价上多下功夫,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在财务绩效评价中,设计评价指标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最终结果的有效性,在具体设计评价体系时,可以采用定量指标评价体系,具体详细的规定评价体系中的类目,采取综合考量的方法进行,并做好每个项目的调查与分析工作,为提高财务绩效考核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人员保障与制度保障也是高校实行财务绩效管理中的重点,要切实提高绩效考核人员的自身素质与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采取激励手段来提高评价的严肃性与合理性,从而调动高校各部门日常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绩效评价的循环反馈机构也不能忽视,以上一年度的绩效评价为基础,对现有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

作者:黄玑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基金项目】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COSO-ERM高校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模型探索与研究—以广州市属高校为例。

【参考文献】

[1]张福荣.现代高校财务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011(12)

[2]于晶.高校财务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3]陈群.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

[4]孟彬.浅谈高校的财务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02)

[5]杨丹.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

第二篇: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水平提升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改革,我国教学领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与创新,同时也对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我们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课程;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具有复杂、多样等特点,大多数以理论抽象的形式呈现,学起来非常吃力,新课程改革对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高校学生财务管理素质水平的相应提高,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本文将分别从: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有效提升的途径,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据笔者研究,目前高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将就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传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是以教材为主,教师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导致教学思想落后,通常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成绩的提高为最终目的,在教学活动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被动知识接受者,片面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死板,整个教学课堂毫无生气,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主性。部分教师从教时间很长,教学经验相当丰富,但其教学理念的落后使学生学习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二)缺乏一定的互动交流。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知识的接收者,在整个课堂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各高校中有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于知识的理解非常欠缺,学生的个性特点束缚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个性偏内向的学生不敢请教老师,害怕被批评,害怕别人看不起,对于不懂的知识就直接忽略,久而久之,学习的难度逐渐增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只会越来越差。

二、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有效提升的途径

(一)构建有效的教师队伍。

要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首先应大量吸纳专业教师,对教师开展严格考核,确保教师的专业性。对于在职教师,则应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帮助教师巩固管理知识及相关技能,对于学习态度认真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此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据此,高校必须从构建师资队伍入手,为财务管理课程的开展奠定重要条件。此外,和谐师生关系会对财务管理教学效果起到一定影响,教师在财务管理教学课堂上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进行了解,与此同时,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学习氛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财务管理教学的兴趣。

(二)将案例教学应用其中。

案例教学法在部分高校已经得以实施,但其覆盖率还较低。我们在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具体实施时,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不单单是指现有案例,教师还可以自己设定案例以便学生更好适应知识点的讲解,另外教师可以和社会上的一些企业进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进去,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体会到案例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时间分配问题,抓好课堂节奏,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起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财务管理学知识,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及效果。

(三)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

传统财务管理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方式,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这种手法单一而枯燥,极大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长久以往,学生便会对财务管理学习失去兴趣。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化了教学手段,通过看,听,说,演等不同方式吸引到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让学生们在学习上拥有一种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采用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次现代化的享受,一方面,教师会觉得利用多媒体上课的节奏鲜明,大量节省了多余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财务管理教学中去,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果也相对提高。

(四)进行研究性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充分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教师从旁引导,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财务管理相关理论与务实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思考以寻求答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综上所,新课程改革为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的观念带来了相应改革,为了顺应时展,我国各大高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如:构建统一的高级财务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对财务管理教学手段进行优化、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施案例教学法等。高级财务财务管理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作者:李洁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王彤彤.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4(10)

[2]温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纺织经济,2013(12)

第三篇:高校财务无现金结算应用

[摘要]

近些年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无现金结算逐渐成为一种为大众所接受的结算方式,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中无现金结算十分普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等院校也逐渐实现了无现金结算,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创新,也是会计电算化向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相较于现金结算,高等院校实现无现金结算可以有效规避现金风险、优化报账流程等财务问题。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无现金结算仍存在诸多应用上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改进。

[关键词]

无现金结算;高校财务;财务管理;结算方式

1无现金结算的内容

无现金结算含义很简单,就是指在高效的财务往来时,不再以现金为结算手段,而是通过电子货币进行结算。是指高校的财务人员在办理会计结算业务时,不再收付现金,而是依托银企端通讯系统,通过无现金收付系统实现电子货币收付的结算。高校无现金收付结算的主要内容包括:

1.1无现金付款的结算方式

无现金结算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得以实现的,在结算过程中,财务人员根据正规凭证,在网络银行系统中如实填写相应的信息,然后将指令发送给银行,经银行审核没有问题即可完成结算。这就是无现金结算一般的流程。因为其诸多优点,无现金结算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中付款的重要结算手段。

1.2无现金收款的结算方式

无现金收款在高校日常财务往来中同样重要,根据具体操作流程的不同,其应用范围也有些许差异。下面根据收款的操作方式不同进行分类:

(1)学生住宿费的网上汇缴。这是高校中十分普遍的财务事务,由于高校人数众多,每当开学季,学生缴费是十分繁重的一项工作内容。现金结算不仅效率低,且容易出现差错,反观无现金结算,学校财务人员只需将学生需缴纳的费用数据和相应的学生信息发送给银行,银行即可统一进行操作,大大节约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

(2)指定银行POS机刷卡缴费。这一类多用于往来次数不多的财务工作中,它实质上就是将银行的POS机应用到学校的财务管理中,通过POS机实现资金的周转,避免了许多中间步骤。我们所接触到的校内门面租金缴纳等费用的收缴都是通过这一方式完成的。

2无现金结算方式与现金结算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2.1无现金结算方式与现金结算方式的区别

传统的财务管理中,现金结算具有工作程序繁杂、工作量大、配套工作岗位繁多等特点。通常一套完整的现金结算程序为审核→出纳→稽核→凭证装订,相应的需要设置一系列相关岗位,包括出纳、审核、稽核、收费管理、票据管理等。即使这样,在开学季这样的工作繁忙期,财务室的两三个窗口很难满足需要,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还涉及大量的信息录入,每天财务室工作人员都要忙于核对银行回执单、记账凭证以及当天现金结算是否有出入等问题。无现金结算方式也在工作程序上、工作量上以及工作程序上有所区别。无现金结算需要财务工作人员执行的程序包括审核→电子付款→银行回单处理→稽核→凭证装订。主要的工作岗位有审核、电子付款、稽核、银行回单处理、凭证装订。在工作量上要远远小于现金结算,且对相应学生信息的录入都是一次性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主要关注点在于相应的银行账单是否准确无误,财务人力资源调配是否合理等。

2.2无现金结算方式与现金结算方式的联系

无现金结算与现金结算虽然在操作程序、工作岗位设置、工作量和工作重点上有所区别,但是其所实现的功能是大同小异的,都对高效的财务工作起到服务、核算、监管的作用。其工作目的也都是为了维护学校正常运转,如实记录资金流动情况,为学校进行合理的收支规划服务,进而实现高校正常运转,为高校实现更稳定的发展提供支持。两种结算手段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的操作,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制度,接受国家的监管,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都要遵守相关的工作章程,都应该做到尽职尽责,工作程序都应该做到权责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具体环节的经手人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3无现金结算的优点

3.1有效的规避了现金风险

这是无现金结算最直接的优点,通过无现金结算,可以有效规避假币、现金遗失等常见的问题,也可以有效避免了财务人员接触到现金,从而杜绝了监守自盗现象。总之,一切与现金挂钩的问题都可以完美解决。

3.2优化了财务报账流程

虽然在程序上看起来并没有简化,但在实际工作中,无现金结算减少了现金的收取、保管等程序,在核算过程中,由于都是电子数据,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处理,效率更高。同时,电子档案的填写是一次性的,减少了很大的工作量。还款时只需确认具体还款金额即可通过刷卡方式直接转账至学校账户,凭刷卡签字确认单据就可审核制单。无现金结算由于程序简洁,数据调取快速,手续办理时间短,可通过网络实现综合办理,节省了来返的时间,因而大大降低了结算时间。

3.3节约了资金成本

实行无现金结算,可以在财务室综合办理多项手续,不存在工作人员来返银行和学校之间进行现金的提取与存放,节省了财力物力。

3.4杜绝了财务漏洞传统现金结算过程中,财务人员存在偷税漏税的可能性,同时,由于财务人员接触巨额现金,面对巨大的诱惑,一些专业素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的财务人员容易铤而走险,私自挪用公款甚至携款潜逃。通过无现金结算,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问题的发生。

4无现金结算存在的问题

虽然无现金结算有着诸多优点,但由于我国无现金结算手段推广时间还不够长,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在安全性、功能完善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隐患,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进行总结和解决。

4.1无现金结算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无现金结算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的。但互联网的门槛较低,接触到互联网资源的人员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法制观念强弱情况相差较大,导致互联网安全问题始终是社会上关注的有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作为其衍生产物,无现金结算系统还存在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出现过不明原因的遗失和转账误操作。特别是一些高危险的病毒等对结算体系造成了难以预估的威胁。

4.2系统个人银行卡的局限性问题

目前在进行现金结算时,只能在与高校有合作的银行之间,对于没有合作的银行,并不能实现这一功能。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与学校有合作的银行并不便利,比如说与高校合作的银行在学生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并不便利,为了可以无现金缴费,学生必须自行转账,这就增加了学生的经济成本以及时间成本。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且不是以高校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需要高校、银行、系统开发商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3银行对账比较复杂

在原手工报销模式下,报销者可直接领取现金、现金支票、转账支票。财务人员审核制单时按单据的存根联直接记账,而无现金结算模式下报销时,直接通过无现金支付系统电子付款,银行于事后集中数据统一打印相关回单。但是,高校的开支十分惊人,来往财务数据很大,因此需要处理大量的银行回单,大量的核对工作,直接导致了相应的各类凭证的整理和装订。而由于回单处理量过大,难免会出现纰漏,直接导致了会计凭证迟迟不能装订。同时还会有相同金额、相同日期报销的款项,造成单位与银行对账工作量增大。

5改进的措施

现金结算还处于推广阶段,虽然普及速度十分迅速,但还存在许多地方需要完善,也需要受用群体对无现金结算的习惯,特别是对一些年龄偏大的群体来说,短时间适应新的结算方式还有困难。同时,相应的制度和操作规范还有待完善。为此,要从多方面着手,借助政策倾斜和互联网公司以及银行的力量,协同作用推广无现金结算,方能尽早实现无现金结算的普及,使其在高校的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为高校的长期健康运转出一份力。

(1)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无现金结算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作为一种新型结算手段,特别是年龄偏大的群体,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安全性还持有很大的怀疑态度。为了及早普及这一便捷的结算方式,高校应该多与银行等部门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对无现金结算的优点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宣传,争取早日实现无现金结算方式的普及。

(2)健全制度,规范程序。虽然相较于现金结算,无现金结算已经避免了大量的程序操作上的风险,但毕竟结算程序还是要财务工作人员参与,这就难免存在格式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制度的建设,特别是监管制度的建设,防范潜在的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首先要做到权责明确,财务工作人员只能完成属于自身责任范畴的工作,坚决杜绝一人完成多项工作内容,更不允许出现一人全权处理所有工作,从而避免违规操作的出现。其次,要对财务工作内容进行审核,不定期的抽查和定期的检查相结合,部门之间交叉审查,降低财务工作出现失误的概率,避免财务工作人员伙同作案的可能性,减少或避免违规操作的出现,从而最大限度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3)保证投入,建好平台。无现金结算是在一定平台上实现的,要想保证资金安全,首先要保证平台的安全。但在互联网这样一个低门槛环境下,平台完全暴露在外面,很容易受到一些心怀不轨的不法分子的攻击。为了有效避免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防范。比如采用双服务器工作方式,加装双重防火墙,安装入侵检测、漏洞扫描、计算机病毒防范软件,以保障无现金结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定期更新安全防护措施,安排专人进行设备维护和备份,最大限度保证平操作平台的安全,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4)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无现金结算虽然对于用户来说,操作简单,但是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就较高了。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势必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除了掌握传统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财务工作流程,还需要掌握大量的新形势下无现金结算系统操作的相关知识。熟悉无现金结算的操作方法、实施流程、报销金额的网上支付、银行对账等方面内容,再通过日常报账实践,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6无现金结算方式对高校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除了要了解无现金结算的操作流程以及利弊之外,还要考虑到其对高校财务带来的深远影响,这样才能有效的把握住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好的为高校的长期运转服务。

(1)收入核算工作。无现金结算方式势必会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呈现出收费项目清晰、明细,缴费渠道简单、方便等特点,对高校的的长期发展有益无害。

(2)审核制单工作。无现金结算方式要求审核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就同时输入各种收付款信息,如单位名称、银行账号、开户行、收付款方式、金额等。

(3)银行存款账目核对工作。无现金结算方式将原来的现金业务全部变成了银行业务,而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劳务酬金采取实名制付款后,原来的一笔现金业务可能会变成几笔、几十笔银行业务。银行存款账目核对工作量成倍增加,每天可能会产生五六百笔银行业务,有时甚至会接近上千笔。

(4)专业系统维护工作。相较于现金结算,无现金结算多出了一系列网络系统,越是功能完善,越需要大量的子系统,也就相应的需要系统维护,这是无现金结算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较大的影响。目前,无现金结算已经成为主流的结算手段,特别是八零后和九零后成为消费主要群体,无现金结算在大量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逐渐完善了整个支付系统。针对高校存在的工作量巨大,费用种类繁多的特点,无现金结算十分适合高校财务的管理工作。因此要大力推广,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查找不足,使无现金结算真正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方式。

作者:杨月 华建新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浩.论高校财务无现金结算———以××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3(15).

[2]张雷,卞继红.无现金结算: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及其推进—对我校推行”报账通”无现金结算系统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11(1).

[3]吕志学.信息时代下高校实行无现金结算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2(6).

[4]文英.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5]胡琼.浅析高校财务的无现金结算[J].中国证券期货,2013(7).

[6]吕志学.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无现金结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第四篇:高校基金会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浅析

[摘要]

从分析高校基金会管理模式入手,进一步研究探讨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强化捐赠资金投资运作、拓宽捐赠资金筹集渠道等措施,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基金会;管理模式;财务管理

1980年美国耶鲁大学校友基金会成立,开创了高校基金会的历史先河,而我国高校基金会较欧美国家相比起步略晚,1994年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截止到2015年12月份我国高校成立教育基金会457家,但目前除清华、北大等少数高校基金会发展比较成熟以外,其余大多数高校基金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无论在管理模式上还是在财务管理上均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所以,如何选择科学的管理模式,管好、用好捐赠资金,提高资金运筹能力,成为多数高校基金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已经成立的高校基金会的管理现状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基金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行政管理模式、市场运作模式、委员会模式和海外拓展模式。

1高校基金会的管理模式分析

1.1行政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虽然基金会是独立法人,但其实质上还是将基金会作为高校的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的,也就是校友会和教育基金会合署办公,人员均是由高校校友会的办公人员来兼职担任,工作人员的薪酬由学校负责,并沿袭高校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方法,完全利用高校的内部资源来完善基金会自身的发展。行政管理模式,其优点在于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均是由高校内部人员兼职,在处理各部门、院系的关系时,较为方便、快捷。缺点是:首先,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由于是兼职,工资薪金均由高校发放,没有与基金会利益挂钩,使得办公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其次,兼职办公最大的缺点是办公人员缺乏基金会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第三,董事会、监事会成为纸上谈兵,没有真正起到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所以,行政管理模式极大制约了基金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多数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高校基金会的管理方式,多采用行政管理模式。

1.2市场运作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基金会由多个部门构成,各部门之间细化职责、权限,分工协作,基金会工作人员的薪酬也是根据捐赠资金运营的收入情况来决定的,教育基金会的筹资、劝募,以及资金运营,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管理和运作的。市场运作管理模式,其优点在于工作人员薪酬和基金会的资金运营效益挂钩,能够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部门和职责的的细化,可以使得基金会的各项工作做到任务有管理、责任有分当;不同部门可以根据职能,加强对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管理;董事会和监事会亦能充分发挥其管理和监督的作用。缺点是设立多个部门,管理费用比较高,有时会因为规章制度的不完善,而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市场运作管理模式,既能受到上层领导的方向性指导和监督管理,在工作中又具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降低管理费用,不外是比较理想的基金会管理模式。目前,我国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是此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1.3委员会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教育基金会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来负责基金会捐赠资金的筹融资工作。委员会管理模式,优点在于招募各行业的精英担任委员会成员,可以集思广益,还可以与社会各界人士建立密切的联系,有利于捐赠资金的劝募工作;缺点是主要强调劝募筹款工作,对于捐赠资金的投资运作工作重视不够。为此,这种管理模式也不利于教育基金会的长远发展。

1.4海外拓展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基金会的重点发展对象是海外市场,也就是研究海外捐赠市场的相关税收政策和资金的优势,积极发展海外教育基金会市场。海外拓展管理模式,优点在于可以利用国外比较成熟的捐赠市场来拓展我国高校基金会市场,开展劝募工作相对更加规范一些;缺点是要求基金会起点较高,高起点使得多数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高校基金会望而止步,而且对于具备条件的高校基金会,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海外捐赠市场的运作规律和政策,会出力不讨好。所以,海外拓展管理模式只适用于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基金会。通过对以上四种基金会的管理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行政管理模式只是教育基金会初期发展阶段的一个过渡,这种管理模式僵化、低效率,制约了基金会独立运作的能力,造成基金会自主权不够强,工作被动,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基金会的长远发展;委员会管理模式侧重点在于捐赠资金的筹集和劝募,淡化了捐赠资金的投资运作,不利于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海外拓展管理模式只适用于我国在国际上比较有声望的高校,对于普通高校不论在运作上还是在实力上均达不到要求,所以还不能够大范围推广;市场运作管理模式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规律,建立多个相互协作的部门,专业化、精细化分工,各司其职,既兼顾捐赠资金的劝募,又能很好地研究、开发投资市场,如果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到位,这一管理模式应该是目前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最佳管理模式,也是大学基金会管理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校基金会管理模式的准确定位,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基金会的财务管理问题指明了方向。

2高校基金会的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财务管理是以企业的整体发展作为目标,对企业的筹资、融资、投资和资产购置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的工作。对于教育基金会来讲,财务管理就是做好捐赠资金的募集、运营和投资,扩大捐赠资金的规模,高效率使用捐赠资金,努力实现教育基金会资金的保值和增值。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高校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是行政管理模式,而这一管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则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教育基金会的筹建资金投入存在问题

教育基金会的注册资本金,一般是来源于高校的捐赠款或者借款。如果来源于学校的捐赠款,高校必须有书面的声明放弃该笔捐赠款,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做不到这一点;借款则是由校友办的人员以个人名义从学校借款,然后注册成立教育基金会,而这种做法实际上违背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八条“高等学校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的规定,同时也面临着后期如何归还高校借款的问题,以及税务减免资格申请和认定的问题。

2.2教育基金会的财务管理不严密

目前,基金会财务挂靠高校,与高校财务合署办公,财务沿袭着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财务报销仍采用高校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没有建立基金会自己的一整套严密、行之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直接导致基金会的财务审批权限划分不清晰,财务管理不严密。

2.3会计核算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职能

教育基金会的会计核算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会计人员由高校财务人员兼职,仅仅局限于报账、记账、结账,没有真正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也没有能够进一步研究基金会捐赠资金的项目管理,使得捐赠资金的管理一锅烩。

2.4教育基金会的投资管理滞后

目前多数基金会的投资活动仅仅局限于银行存款,获得的收益也就是少得可怜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没有建立起成熟的资金运作模式,投资管理没有制定可行性论证办法,在当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资产已经面临贬值的风险。

2.5捐赠收入、实物的管理不完整

基金会的捐赠收入有的存入高校账户,违背了基金会成立的初衷。而有些捐赠的实物因没有登记入账而疏于管理,直接导致教育基金会的资产流失、会计记录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

2.6捐赠资金筹集途径单一

教育基金会的筹资渠道单一,规模小、数量少,而且不固定,捐赠来源基本上都是校友的捐赠款。

2.7捐赠资金的管理有漏洞

捐赠资金立项没有建立规范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立项随意化现象普遍,有巧立名目而形成在职消费的倾向;有的个人、企业打关联交易的擦边球,以达到规避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目的,这实际上是在把高校基金会推向违规的边缘。通过对目前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基金会的财务管理无论是在管理模式、会计核算、资金的筹集和运营上,还是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均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急需要寻找改进的对策和办法。

3提高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如果说市场运作型管理模式将是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管理模式未来发展的趋势,那么基金会的财务管理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在制度建设上、在日常工作管理上都要顺应这一模式的发展要求。

(1)建立和完善教育基金会的各项财务管理和规章制度,确保教育基金会资金运营的安全和高效率。例如:制定基金会自己的财务开支审批、报销管理办法;内部控制制度;捐赠奖、助金的发放管理办法和流程;捐赠资金投资运作管理办法;捐赠资金筹集的管理办法;捐赠资金立项管理办法;捐赠实物的管理办法等。完善制度建设,有助于教育基金会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育基金会的快速、有序的发展。

(2)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规律,成立专门的投资管理部门,加强投资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提升教育基金会的投资运作能力。也可以委托有资质而且口碑好的专业投资理财机构进行投资理财,或者参股效益好的捐赠企业,从而达到共享企业收益的目的,实现教育基金会捐赠资金的保值增值。

(3)设立专门的筹资、募集资金部门,专人研究筹款、募款的办法和渠道,多渠道募集教育基金会捐赠资金。例如:与企业建立共建项目,为企业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以求做到互利互惠。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宣传捐资助学的益处,形成稳定的教职工捐赠源。设立多渠道捐款平台,方便潜在捐赠人士捐款。

(4)完善教育基金会的信息披露制度,财务收支做到公开、透明,财务信息披露要充分,树立公正、廉洁、可靠的社会形象。

(5)完善外部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外部审计工作,鼓励媒体监督、检查教育基金会的各项工作。

(6)加强基金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定期派出会计人员参加基金会资金投资、运营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7)加强捐赠实物的管理和核算,对于不能够取得价值的实物要按照名义价值入账,也可以进行公开拍卖获得收益。

(8)解决高校借款投资教育基金会的历史遗留问题,制定还款计划,利用基金会非限定性捐赠款,逐年归还高校的欠款。

综上所述,高校基金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设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投资、筹资和运营的管理部门,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树立教育基金会可靠的社会公信力,为教育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红梅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鹿长余.戴小平.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4):84-95.

[2]郭秀晶.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34-238.

[3]邓典雅.林小琳.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浅析———以某高校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2013(7):79-81.

[4]周?.大学教育基金会管理与发展研究———财务分析的视角[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第五篇: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

高校财务控制的规范科学化建设,必须加强资金的合理筹集和优化配置,为高校秩序的健康发展作保障。文章就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制度;问题研究

在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各高校规模呈现迅速扩张趋势,自主权也随之扩大。很多高校在从事科研教学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建立二级院校等,使得高校经费渠道多元化、复杂化,为高校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后盾,但是也给高校财务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难度。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了高校资金的合理筹集和优化配置,还能推进高校秩序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含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内部控制的含义更加广泛,目前对财务内部控制的一般定义为:作为以会计为主体的财产及资源有效使用、信息安全完整、真实可靠的重要保障,为国家贯彻实施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内部管理制度,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作为依据。与之对应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一般是指:确保自身资产安全的完整性、会计服务质量的提升、有效执行规章制度,减少或避免学校的财务风险、以及实现高效率的办学,各高等院校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其中包括相关财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据财政部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规定:高等院校必须接受国家财务监管,严密制定财务制度。由此可见,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高校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行之举。

二、高等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特征及作用分析

首先,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具有自身特点的:(1)为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作重要保障,合理配置高校各项资源,营造良好的高校内部环境。(2)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范围非常广,是由于高校经济活动的范围涉及到很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后勤保障工作、科研教学、物资采购、投资等。因此除了院校、行政财务工作外,高校内部体制的建设还涵盖了很多其他财务工作。例如:附属医院、后勤集团、校办企业等业务。(3)会计核算体系复杂。现代高校中,科学教研单位只是一部分,另外还存在着服务性、生产性的单位;(4)高校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多样化。高校财政拨款、学费、投资经营等都是高校资金的来源。此外,教学科研、专项支出、校区建设等是高校资金的使用项目。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以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权也随之扩大,加重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内部管理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合理优化相关财务控制的体系,高校秩序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我国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对我国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具有推动作用。我国相关法律及方针政策是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及方针政策。

2.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及实施对高校会计工作有规范作用,为高效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完整性提供保障,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及会计工作效率。

3.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高校资产的各项环节都起到一定的控制监督的作用,对及时发现整顿管理弊端,避免不法行为的发生,起到了防范作用,不仅保护了高校资产安全,并有助于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还保障了高校科研教学、行政管理的物质需求。

三、高等院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针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及政策不健全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大多都是依附于各级教学与质管和财政部门,再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导致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统一和不完善,缺乏系统性。随着高校内部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为适应高效发展需要,会逐步建立起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我国在对内部控制理论深化研究至今,很少对高校内部控制研究,对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仅有一些单向管理办法,并没有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从理论定义角度来看也没有统一,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二)高校自身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从我国各高校在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来看,不够健全和严密,不能够满足COSO框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1.内部控制环境。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部分高校的运营管理及办学模式理念不太适应市场经济新环境。加之高校管理者不够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导致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工作上,严重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另外,教职工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太多概念,没有形成意识,导致一些建立起来的好的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很好的贯彻实施。

2.风险评估系统。高校在进行体制改革过程中,主要以办一流大学为目的,不断扩招、扩建,设备更新等投入太多,造成财政问题,并采取银行贷款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加之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并不会面临企业倒闭破产的问题,学校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薄弱,风险评估机制不够科学。没有分析银行贷款项目以及自身与学校的经济偿还能力,面临偿还巨额本息的压力,陷入财政危机。

3.控制活动。高校内部财务属于一级财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汇总核算与监督高校内部经济活动。院校各行政部门及后勤等单位财务核算有各自负责的人分管,并且各部门自成体系,但是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经济活动,便容易职责不清,重复核算。此外,高校存在这种现象,即只对财务指标非常重视,而对非财务指标显得没那么重视。综合以上原因,导致了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及监管很难统一落实,最后很容易失控。

4.内部监管不力。监督和控制高校财务的核算、投资、领导经济以及各项专项资金,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内容。通常情况下,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作为财务部的辅助部门,缺乏独立性,很难发挥职能作用。内部审计一般在事后进行工作,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此外,高校资金的来源及支出越发复杂化,审计工作也越发复杂,加之高校内部侧重于货币资金管理,缺乏对物资和项目资金的严格控制和监督,存在疏漏的情况,加大审计工作难度。

5.信息与沟通渠道。大部分高校在学院、行政、校区之间有信息交流不畅的障碍。虽然办公系统实现了自动化,但是缺乏有效机制管理及时共享相关信息,部门之间有互相推诿的现象,使得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不畅,很难及时获得信息资源,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完善高等院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国家制定针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良好运行的内部环境才能真正满足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有效运作需要。从内部环境的角度来看,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是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合理及有效的重要宏观前提。本文前段提到过,我国目前在高等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方面没有专门的针对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导致了很多后续问题。因此,国家必须制定专门针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制度,具体细则到内部控制的各要素: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组织机构设立、信息系统建立、监督控制系统、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等。做到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章可循,促进各高校内部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高校内部财务控制框架的完善

1.高等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的完善。高校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高校资产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可靠性,创造良好内部经济环境。第一,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作为高校内部会计工作规范化、会计信息真实化的有利保证,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第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控资金来源以及支出情况,掌握各单位和活动的资金流动,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高校管理层所做的各项财务决策都需要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实施,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各部门的控制,更加明确了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工作得到合理安排,有效贯彻落实上级任务决策。

2.财务内部控制要素的完善。高等院校内部财务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风险评估、监控、控制活动。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从这五个要素入手。内部环境控制:需要加强对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完善工作、促进机构以及岗位的合理性、避免出现机构冗杂、岗位交叉的情况、加强学校内部职工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培养其意识。在信息与沟通方面,高校要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增强各项工作的透明性。在风险评估方面,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预警和防范,加强管理者的风险意识的培养,减少风险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损失都是很有必要的。

五、结语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高校财务行为的规范与合理化,保障了高校资产的完整性及安全性,确保了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校办学效率。总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具体的完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做好长期工作准备。

作者:毛茂 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

参考文献:

[1]何珍.规范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易红梅.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由某地区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引发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1,11:48-50

[3]赵帅.高等学校内部控制问题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卢黎.高校经费支出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缺陷及校正[D].南京农业大学,2013

[5]徐潇潇.高校体制改革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4

[6]肖红,梅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以B大学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2,05:17-21

[7]佘起莺,冯孟琛.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刍议[J].价值工程,2013,17:145-146

[8]刘伟莉.我国公办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