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务报表分析实践教学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专业类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知识综合性强、实践分析能力要求高的特点,不管是针对授课者还是学习者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文章在对课程教学特点剖析基础上,提出了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方案进行全方位改革的思路,并寻求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财务报表分析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方法,对编报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阅读、计算、分析、预测和评价,为报表的使用者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以助其进行经济决策。报表分析者要具备完善、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犀利的实践分析能力。但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中,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要求,已难以适应现实人才需求,因此,《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实现以案例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及实践教学创新的主要方向。
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1.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知识构成体系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介于会计学、财务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之间,《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财务管理的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较高级别,需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财经法规”等先学课程的专业知识积累才能进行有效教学,一般在第五学期以后开设。本课程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阅读、分析四大财务报表的能力,还要掌握分析的基本方法,熟悉数据指标内部的关联性和影响因素,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能通过报表分析,提出独到、有效的见解,帮助信息使用者决策。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市场不成熟,加大了本课程的教学难度,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要求更加复杂多样化。其原因主要有:国内的市场开放度不够,会计在公司价值定价中的作用受到限制,会计信息无法直接有效地使用;转型时期我国的经济秩序制度化不足,会计作为浓缩价值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专业“压缩”产品,报表分析承担“解压”功能,其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复杂、难度高;财务报表功能广泛,分析目标和重点多样、复杂,课程内容边界与分析结构变化多样,对课程内容体系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师生必须具备更加扎实的知识积累和积极的动手兴趣,以及更多专业实践经验,才能有效地教与学。[1]现有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注重基本理论传授和简单的分析技巧训练,甚至将精力多放于各种财务指标计算和分析上,没有结合复杂的现实经济环境进行实践分析,导致学与用严重分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基础要求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很高的引导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教授综合理论知识,更要强调实践;既要讲解报表分析的方法,还要传授分析技巧;既要训练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也要进行文字表达能力锻炼,课程授课难度较大。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习惯于基本的理论知识灌输,对如何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并不擅长,也不强调,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单一落后,教材选用固定狭隘,教学参考资料有限且过时,考核方式还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出题→学生考试”的单一模式,“学”与“做”严重脱钩。同时,课程中数据较多,学习内容技术性强且较枯燥,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教好、学好《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须突显实践教学效果,对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和教学媒介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1.3《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学生学习基础要求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具有相对独立、起点较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首先,在本门课授课之前,要求学生已经学会读懂报表,还要对各类报表的编制原理、表间结构以及不同报表间的逻辑勾稽关系非常熟悉。而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怕财务报表,其他专业课程独立学习难度不大,能基本掌握,但是相互关联性、逻辑推理及综合应用自发能力尚不具备。很多学生报表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给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与学造成严重障碍。其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理论综合性强,数据繁杂,计算分析公式难度较大,整个知识枯燥繁琐,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再次,本科学生多注重理论学习,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差,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与学几乎都要基于现实案例之上,才能有效完成。因此,只有构建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教与学的实际效果。
2《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2.1创新教学理念,建立开放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直接决定教学大纲的设计,进而影响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实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制定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目标尤为关键。《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分析、实践与创新能力综合培养,重点培养学生通过报表分析评价公司价值的能力;注重实现通用分析方法创新;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多种技术方法及其综合运用能力;注重权责发生制信息与现金流量信息的交互验证,以及财务报表价值信息的挖掘。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转变是起点。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的愿望和意识,并将创新主导思想与行动相结合形成行动指导,贯穿日常教学行为中。教师首先转变传统的课堂角色定位,即教师“教”学生“学”的固定模式,建立师生共有课堂的观念。老师在课堂中既不是主角,也不是主导,其角色扮演应是学生学习的手段和工具之一,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应是引导和指路,千万不可替代学习。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努力阅读会计的各项分录、各个案例报表,努力发现反常的数据,并利用各种方法,从多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发现报表企业的财务甚至经营问题。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常识化,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向学生强调分析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的关联性,教授学生有效阅读会计资料的方法,激励学生尽量依靠自身努力利用本能和专业知识积累去发现报表中的数据异常,并推测异常的主要原因,甚至提出专业解决建议。
2.2构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三维教学模式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课程,教学模式不能单一固化,要建立集教室课堂、实训课堂、自学课堂、虚拟课堂、企业课堂、网络课堂、进阶课堂和创新课堂为一体的多功能课堂,构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三维教学模式,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财务报表,找出问题,引导学生从管理层和企业现实层面看企业的财务、会计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理论教学以师生共同讨论为主要手段,系统梳理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于案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把案例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发掘案例公司报表数据问题,并与教师沟通讨论,重新思考和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课堂互动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又能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实验教学环节,则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完全放手。实验任务下达后,要求学生认真解读,拟出实验计划,独立完成实验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单独撰写实验报告,教师只负责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打分。三个环节相辅相成,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
2.3建立学习团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工具
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依靠群体学习才可以完成,因此,建立学习团队是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组织的创新模式。学习团队由学生自愿组成,每队人数在4-5人,设组长1名,负责整个团队的管理和与教师的联系。全组成员共同商定团队案例讨论的时间、地点和分工、考勤等问题。教师需要定期了解团队的活动情况,还可以根据作业成绩判断学习团队是否有效,对于没有发挥作用的学习团队要及时进行调整;不同团队参与竞争、合作和相互评价;对组内各个同学安排不同角色,以防“搭便车”现象出现。在老师的配合下,学生在新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重建、完善、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互帮互勉,共同进步[3]。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必不可少。先是建立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资源库。案例资源库可以从现成的案例中筛选部分高质量案例,也可通过任课教师在已有的教学案例基础之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还可以从学生所交的作业中选取较为优秀的财务分析报告选取,甚至专业期刊、杂志、以及对财务分析有帮助的书籍网站都可成为丰富的案例来源渠道。其次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应综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音像视频、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载体。引进Excel软件对财务报表进行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利用Excel计算财务比率并绘制各种趋势图等等。
2.4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一种传统手段,其本质是借用外力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灵活的课程考核方式能更真实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兴趣。建立综合、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首先,调整各项成绩构成比例,将期末考核比重降低至35%左右,提高过程考核比重,尤其是案例考核和实验成绩。其次,过程考核方式多样化,教学过程要综合考核日常实验、课堂表现和出勤率。其中实验成绩占35%,课堂表现和到课率分别占到20%和10%。实验成绩的评定除了考察书面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之外,学生制作的PPT和现场汇报表现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学生的作业成绩不仅反映了其分析能力,还反映了应用文写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4]。最后,期末考核由学生的综合案例分析报告和答辩构成。选取一个公司一年或连续三年的整套财务报表,让学生对其进行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最后再做整体综合分析评价。老师给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打分,由此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
3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立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整体质量进行系统化分析,能够站在实践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有益的建议。整个教学模式较于传统的教学有了较大地创新,教学成果也得以突显。
3.1整合了课程知识体系,降低了教学难度
在开放性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将综合性强、专业度高的理论知识和真实的公司报表案例相结合,并辅以模拟实验环节加以强化,还得归纳总结为实验报告。这种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三者有效结合,形成系统化、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经历“理论学习-案例导向-实验模拟-总结反馈”学习循环,真正掌握并巩固高深的财务报表分析知识。
3.2丰富了教与学的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三维教学模式下,教学课堂将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教学工具也多样化,能更贴切地分解各个知识难点,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3.3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能力,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在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这也是应用型本科生相对比较擅长的方面,能很好地突出学习效果,提升本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3.4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提出建议和分析报告书写能力
立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团队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所有团队成员必须团结协作,致力于同一目标,无形中锻炼了学生与他人的团队协作能力。而过程考核中要求学生必须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现场汇报,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和财务报告的书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为学生未来从“核算型”财务角色转型为“管理型”人才进行前期训练,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上所述,由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理论综合性强、实践要求高,只有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才有可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作者:汪秀清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参考文献]
[1]蔡柏良.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体系与课程建设研究[J].江苏商论,2013,(4):62-64.
[2]刘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广东科技,2013,(12):208-209.
[3]陶静燕,许庆高,吴大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6):94-96.
[4]岳虹,戚少丽,周颖.《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财会通讯,2013,(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