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策略

[摘要]

本文以我国新能源产业为例,对其2010-2013年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后发现,其财务绩效在2010年最好,此后两年下降,2013年虽有所提高,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的水平;此外,总体而言其财务绩效低于同期的上市公司总体水平。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整体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扶持政策存在缺陷、供求不相匹配,以及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商业模式不够完善。为改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应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合理性,并加强执行环节;应多措并举打破需求瓶颈,并努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应特别注重创新实效。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

[基金项目]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批准号:20132114)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于2010年10月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这七大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经营状况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财务绩效,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鼓励政策,但由财务绩效所反映出的其总体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新能源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相关产业。由于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存在一定共性,因此找出新能源产业财务绩效欠佳的主要原因,不仅可为新能源产业,也可为我国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善经营状况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启示。

二、我国新能源产业财务绩效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东方财富网和金融界的新能源概念板块中主营业务涉及新能源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去除了2010-2013年数据不全的公司,共选取了76家企业,以国泰安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新能源产业排除个别极值后的2010-2013年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

(二)数据结果分析

1.盈利能力。

所选盈利能力指标为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成本费用利润率,三个指标越高,表示企业盈利能力强弱。分析发现,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三个盈利能力指标均在下降,2013年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水平,这基本和上市公司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此外,新能源产业各年盈利能力指标均低于相应年份上市公司总体水平,特别是2011-2013年。这表明,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尽管2013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的水平;而且,新能源产业的盈利能力低于同期上市公司总体水平。

2.营运能力。

所选营运能力指标为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指标越高,表示企业营运能力就越强。分析发现,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三个营运能力指标均有下降趋势,2013年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水平,不过总体而言变化幅度很小,这基本和上市公司总体情况相一致。此外,新能源产业各年营运能力指标均低于相应年份上市公司总体水平。这表明,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营运能力略有下降,尽管2013年略有增加,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水平,总体而言营运能力变化幅度很小;此外,新能源产业营运能力低于同期上市公司总体水平。

3.发展能力。

所选发展能力指标为固定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三个指标越高,表示企业发展能力就越强。分析发现,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固定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都在下降,2013年则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1和2012年的水平;净利润增长率2011年比2010年有大幅下降,此后净利润降幅逐年减小,但2013年净利润同比有所增长。总体而言三个财务指标均在2010年达到最高。此外,绝大多数指标都低于上市公司总体水平。这表明,2010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最强,此后两年下降,2013年虽有所好转,但仍低于2010或2011年的水平;而且,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低于同期上市公司总体水平。

(三)我国新能源产业财务绩效概述

上述分析发现:2010-2013年,我国新能源产业由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所反映出的财务绩效均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此后两年下降,2013年虽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仍低于2010和2011年的水平。此外,绝大多数指标都低于同期的上市公司总体水平。这表明,虽然自2011年起我国新能源产业获得了各级政府更多扶持,但从财务绩效指标来看,并没能取得预期增长。

三、我国新能源产业财务绩效的成因分析

(一)整体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

1.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企业在一定经济背景下运营,其业绩必然会受到所依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表明,经济增长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总体经济状况的改善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虽然自2011年起,我国新能源产业获得了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但从财务指标来看,新能源上市公司并未取得预期的增长,这与国内外总体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经济增速下降会导致需求减少,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例如,经济增速放缓所导致的电力需求减少就影响到风电产业的经营状况。

2.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导致受国外整体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与很多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一样,我国很多新能源企业还未完全摆脱传统企业的色彩,仍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很多产品依赖出口。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特别是我国企业的主要市场———欧美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时,依赖国外市场的我国企业就会受到负面影响。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导致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营状况会随着国外经济的下滑而下滑。

(二)扶持政策存在缺陷

1.一些扶持政策存在盲目性。

我国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存在盲目性,盲目的扶持政策不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导致一些行业不合理发展,如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很多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就是其中一例。由于电站建设享有电价补贴和增值税减半等一系列直接财税优惠政策,导致电站开发数量大量增加。根据德勤《2013中国清洁技术行业调查报告》,2013年国内已披露的达成意向、签约以及正在开发建设的光伏项目已达130吉瓦,大大超出国家到2015年装机达35吉瓦的“十二五”目标。由此可见,光伏产业的困境,除受市场因素影响外,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战略规划不够清晰而导致的盲目扶持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2.政策执行不力。

(1)一些政策执行存在时滞性。扶持政策执行不力也是导致扶持效果大打折扣的一个原因。一些财税政策已出台,但由于行政效率较低等原因而导致这些政策并未被及时、很好地执行。例如,根据电力工业部的《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电政法〔1994〕461号)文件,我国在1994年就已对风电并网、电价计算、(全部)电量收购、费用分摊和增值税(价外)计征作了明确的规定,但近20年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工作还没有全部落实到位[1]。(2)扶持政策出自多个部门,导致沟通和监管不到位而滥用扶持政策的现象发生。财政扶持政策出自多个部门,例如:对光伏产业各种扶持所涉及的部门包括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税总局、商务部、住建部、国家电网,其中财政部的金太阳项目补贴和电价补贴、商务部的出口退税政策、国税总局的光伏企业税收和电站土地税收政策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范畴[2]。由于财政专项资金种类多,参与部门多,并且这些部门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审核监管不到位,弄虚作假现象比较严重。

3.扶持政策的侧重点不够合理。

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规划,其发展的出发点只是拉动投资、增加就业或增加GDP,因此,扶持政策多集中在生产环节,而对能带来更高利润的研发和市场缺乏足够重视,从而导致缺乏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这又进一步导致一些企业不得不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从而采取低价竞争策略,而这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企业盈利能力脆弱、受总体经济环境影响程度加大。

4.优惠政策实施方式不够合理。

有些税收政策优惠方式不够合理,未能充分考虑扶持对象的实际发展情况。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的纳税年度起的前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但根据新能源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其最初几年很难盈利,因此,新能源企业实际难以享受到3年免税期的优惠待遇[3]。不合理的税收优惠方式很难对企业经营起到促进作用。

(三)供求不相匹配

1.配套设施欠缺导致需求不足。

以风电产业为例,我国一些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东北3省风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对电力需求却较小。为支撑风电产业发展,这些地区必须向电力需求大的地区输出电量,但这些地区电网建设薄弱。风电项目比电网的规划、核准和建设周期都要短,这就造成了电网建设步伐跟不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步伐,从而导致了大量风电项目建成后无法及时接入电网或全额输出。例如,2010-2013年全国平均弃风率分别约为10%、16%、17%和11%,2013年虽比前两年有所下降,但总量仍较高,特别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如甘肃、吉林、内蒙古各年的弃风率多在20%以上[4]。因此,我国电网与风电项目建设的不协调,限制了风电的需求,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制约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

2.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又进一步导致非良性竞争。

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和一些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我国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致一些产业严重产能过剩。例如,“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省份有29个[5]。产能过剩意味着对每家企业的需求不足,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企业间就展开了过度竞争,不断通过低价策略来占领市场,而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总体经济状况不好时更是难以有好的表现。

(四)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很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了技术创新能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但调查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低端问题严重,在技术层面超过70%的企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而且在基础研究上投入较少,不利于企业长期创新能力提高[6]。例如,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中,只有少数公司对研发的投入支持力度较强,总体水平不高,此外,技术创新投入仅能在短期内维持对市场价值的积极影响[7]。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新能源产业普遍对外依存度较高,光伏、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产业的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都需进口。此外,没有技术突破,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利润空间很小,对财政补贴依赖程度高,而这又易引发与国外的贸易争端。

(五)商业模式还不够完善

我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时间还较短,大部分企业又是在传统企业或是政府主导型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着一些传统企业的惯有思维,很多企业还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例如,光伏产业与一些传统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基本没有区别,都是进口生产设备,再利用国内的廉价资源进行生产,最后再销往国外。一项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显示,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商业模式多属贫瘠型和非主导型[8]。因此,商业模式还不够完善,也是导致我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运营情况还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原因。

四、建议

(一)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合理性

应根据某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评估该地区适合发展的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具体规定还应考虑各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例如,对于投资大、回收期长、短期很难盈利的产业,免税期可适当延长,以使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而且,扶持政策应更侧重研发和市场环节,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同时有助于企业开拓市场,增加需求。此外,应更加注重政策的执行环节,例如,应尽快将已出台的政策落实到位,并加强各有关部门间的沟通,尽量避免多头管理而导致的监管缺位。还应加强对财政补贴申请的审核,加大对虚假申报骗取财政补贴的企业的打击力度,以使扶持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二)多措并举打破需求瓶颈

国家应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优劣势,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即使在适合某产业发展的地区,也要加强调控,避免地方政府或企业为追逐短期利益而重复建设所导致的产能过剩和非良性竞争,从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需求。同时,还应注重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此外,新兴企业不应受短期利益的驱使而盲目跟风生产,而应深入了解市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增加市场需求。

(三)努力提高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创新能力

政府应切实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监管不力进行问责,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优质的土壤。国家应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宏观布局调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仅如此,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政府和企业从不同层面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加强产学研合作,健全激励机制,以及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都应更侧重对研究成果实效性的考核和奖励,即不能仅以理论成果作为奖励或晋升的依据,而应更侧重于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企业和国家所带来的效益作为依据。

作者:刘芳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宪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2]吴淑凤.财政政策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效果被弱化的财政社会学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6).

[3]潘文轩,吴佳强.新能源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2,(4).

[4]王赵宾.中国弃风限电报告[J].能源,2014,(7).

[5]李琪.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6).

[6]邢红萍,卫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特征分析———基于全国七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论坛,2013,(7).

[7]李程程.技术创新投入对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4.

[8]罗倩,蔡玫.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类型分布特征、成型原因与构建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