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10篇)

第一篇:运输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一、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整体架构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与其他企业存在很大的不同,加之自身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常常导致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缺乏整体架构作为有效支撑。部分企业为了节省管理成本,一人兼任数职的现象非常普遍。

2.财务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义

运输企业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时,管理者往往比较重视生产及销售环节,却未能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因此无法对财务管理进行明确的定义。例如,仅仅将记账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不能及时对企业内部整体财务要素进行分析。

3.未能充分发挥财务分工的实际效果

在缺乏整体架构和明确定义的共同影响下,运输企业往往会在财务管理实践工作中出现“一岗多职”的情况,不仅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量,也导致大量财务数据无法为实际工作服务,且很多管理责任不能进行有效划分。

二、财务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1内部控制环节薄弱

内控环节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不重视流动资金管理,导致运输企业经常发生资金短缺现象。其二,资金使用不合理,且缺乏计划。例如,购置大量非实用的不动产,造成财务管理困境。其三,运输存货管理缺失,造成大量资产流失。

2成本核算不够规范

运输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成本核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财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很多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缺乏基础,且核算方法不够规范,造成成本责任与奖惩制度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3财务风险意识不足

运输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健康发展,要将财务管理作为纽带,并充分发挥其自身强大的杠杆作用。但是,很多运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短债长投、负债过大等现象非常普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务部门风险意识较差,且未能为企业制定良好的资金规划方案,进而陷入负债的恶性循环中。

4财务管理规范性较差

目前,很多运输企业会计内控意识不强,且财务管理规范性较差,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形式化严重。导致这种话现状普遍存在的原因在于运输企业内部会计审计不够严谨、完善,甚至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在内部设置相应的财务审计部门,不仅严重弱化了财务管控工作的实际作用,也导致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三、财务管理困境问题根源分析

1“家长式”管理模式根深蒂固

在很多运输企业内部,由于缺乏现代化组织架构,往往企业管理者即经营投资者,因此企业内部的所有权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进而导致“家长式”管理模式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很多运输企业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摆脱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维的桎梏,因此无法将新型财务管理机制真正纳入到企业管理中。同时,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低,且法律意识不强,也是制约财务管理良好开展的重要因素。

3用于企业周转的资金较少

融资困难是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大多数运输企业中,导致企业周转资金较少,进而出现经营困境等问题。为此,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使用效率,才能摆脱发展瓶颈。

四、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1树立新型财务理念,大力推行产权改革

资产状况和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是运输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为此,要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及目标,不断丰富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新财务制度颁布实施后,包括运输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开始对自身的财务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并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问题环节进行整改,一定程度上为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造了更多便利条件。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对“家长式”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改变。为此,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大力推行产权改革,进一步明确产权归属,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要在实际工作中制定严谨的财务管理整体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思想认识,进而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制度保障。

2完善企业内控机制,规范成本核算环节

运输企业要不断对内控机制进行完善,进而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补充。针对流动资金管理问题,要加以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良好的资金运作模式,避免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同时,要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内部各项支出和收入的实际情况,并了解资金的来源、去向,将其作为评价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确保企业财务核算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企业资产盘查工作,核实资产质量,进而降低资产受损给运输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企业经营成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财务风险管理

在新的经济形势及发展背景下,运输企业要想在实现稳定发展,要不断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风险防范意识,进而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为此,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强化,重视务风险防控机制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现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干预。针对运输企业短债长投、负债过大等现象,财务部门要在提高风险意识较的同时,基于企业实际情况,为运输企业制定最佳的资金规划方案,避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陷入负债的恶性循环中。与此同时,要想进一步对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完善,要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部门沟通,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机制高效运转。

4规范财务管理,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目前,很多运输企业会计内控意识不强,且财务管理规范性较差,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形式化严重。导致这种话现状普遍存在的原因在于运输企业内部会计审计不够严谨、完善,甚至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在内部设置相应的财务审计部门,不仅严重弱化了财务管控工作的实际作用,也导致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财务管理人员要在更新管理理念的同时,对自身工作能力进行强化,积极拓宽财务信息的获取渠道,进而及时搜集、整理财务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进一步使运输企业能够在经济效益与财务风险之中寻找平衡点,保证两者协调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确立和发展,企业将要面临更多市场竞争。为此,作为高风险、利润低的运输企业,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缺陷,进而有效弥补财务管理的不足。同时,以新型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来对运输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指导,进而理顺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有序开展。

作者:万雄 单位: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庆宜分公司

第二篇: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

一、相关的概念论述

(一)具体的概念以及原理内容

1.家族式企业概念

家族式企业的概念的界定将对家族式企业的研究产生影响,但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家族式企业概念的具体界定,还在讨论如何确定家族式企业的范畴。以前,大家普遍认为只要是由家族控制管理的企业就是家族式企业,但这种解释方法只能用于定性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近年来,随着家族式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对家族式企业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学者们将家族式企业的范畴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提出无论如何定义家族式企业,最基本的一个判断家族式企业的标准就是两代家族成员都要在企业中进行经营管理。后来又有学者将判断家族式企业的标准进行了拓展,提出以所有权比重、投票权比重、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力及管理权等作为判断家族式企业的标准。家族式企业的定义范畴有所不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广义家族式企业,即个人或家族拥有一半以上控股权的经营单位。

2.财务管理的基础理念

所谓财务管理就是指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财务行为和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要涉及到的问题。财务管理具有多种财务职能。首先,财务管理具有财务的预测职能。预测职能就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的经验和现有的财务状况能预测企业未来财务发展的情况,主要是对企业未来收益情况的预测。其次,财务管理具有财务决策职能。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财务决策职能就是指可以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可选方案进行收益判断,帮助企业选择最优的方案。再次,财务管理具有财务计划的职能。财务计划职能就是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人力、物力进行财务计算,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财务的角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和物料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最后,财务管理具有监督职能。监督职能就是对企业在生产运行中的财务行为和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3.管理模式的基础概念

目前,学术界关于管理模式概念的界定也没有定论。本文中采用的管理模式概念为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生产计划等活动进行管理,使其保持稳定运行的管理状态。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管理目标、组织结构的概念。管理目标就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达到的状态,按照时间的长短的不同可以分成阶段性目标、总目标。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组织结构设计要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是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高效的组织结构能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

(二)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财务管理模式是包含在企业管理模式之中的,其概念也可以根据管理模式概念进行界定,这里就不再具体介绍。本文从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结构、财务管理控制以及财务管理模式划分四个方面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介绍。

1.财务管理理念方面

财务管理理念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财务管理的方式的一种依据。确定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者就可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内容融入到财务管理过程中,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这不仅是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能体现财务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立场、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管理理念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理念也会随之变化,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财务管理结构方面

企业财务管理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企业以及和企业相关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企业及其相关的各个主体的权责范围。一般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可以分成企业、国家、出资人、市场和债权人等五个部分。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财务关系,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一个好的财务管理结构要具有清晰的财务主体关系和明确的权责范围。

3.财务管理控制方面

企业财务控制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必须使用一种手段,控制的对象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料资源等。财务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置合理的财务机构,进行有效地财务信息传递、财务激励机制的设定等等。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可以更好的辅助财务管理结构,使企业的财务权责关系和各相关利益主体关系更加清晰,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合理性,以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4.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划分

目前,学术界通常将财务管理模式划分成三种形式,分别为集权式、分权式、集权与分权结合。每一种类型的财务管理模式都有相对的组织结构,只有使两者相匹配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模式的作用。

二、我国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一)我国家族式企业现阶段的发展局面

1.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家族式企业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家族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式企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家族式企业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对现有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下述几点:第一,家族式企业在我国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大部分的家族式企业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以江苏、广东最多;第二,我国家族式企业大部分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现有的很多家族式企业都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平均创业经营的年限为8.8年;第三,我国家族式企业涉及到的行业较多,但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家族式企业涉及到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但发展的规模比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第五,我国家族式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前景很好。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现有的经济形势比较好,这为家族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家族式企业的主要特性

家族式企业大多数都是以家族为依托进行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家族式企业的主要特征与家族也有很大的联系。第一,家族式企业都经历过创业之初资金匮乏的阶段,都是从小经营不断壮大的。家族式企业都有整个家族为之奋斗的过程,甚至有的企业是家族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这都是家族式企业的最明显的特征。第二,家族式企业使用家长制,一般都由大家族的家长负责管理。家族式企业是凭借个人的经验进行管理的,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以血缘关系维系,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也是由家族内部人员负责,而地位的高低则由血缘的亲疏而定。第三,企业的领导者具有很丰富的管理经验。目前新出现的家族式企业的领导者往往都是第一代创始人,在创办企业之前一般都有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人脉关系网络。

(二)家族式企业的发展优势以及弊端

1.家族式企业当前的财务管理模式

现在,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主要由其组织结构类型而定。不同的组织结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第一,是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这种类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小型企业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均由企业最高领导者直接负责,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有助于领导者进行统一管理,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第二,是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比较适用于中型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一般都是由多个独立的分厂组成的。使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具有决策速度快、财务独立结算的优势。

2.家族式企业的发展优势

家族式企业从人类贸易活动开始出现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并延续至今,其本身一定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家族式企业管理是以家长制为依托的,这种管理特点就决定了家族式企业具有决策迅速,应对突发情况反应比较快、执行力强的优势。这种优势的存在使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其次,家族式企业最初的融资方式是家族内部借款,这就使企业融资的风险大大降低,而这种稳定的融资环境也帮助家族企业顺利度过金融危机。再次,家族式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比较严格,尤其是对非生产性成本的管理更加严格。在家族式企业中不会随意将资金浪费掉,尽最大努力将资金用于有助于企业增值的活动中。最后,家族式企业中的管理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这种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亲密关系决定了管理者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活动。3.家族式企业的弊端家族式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第一,企业进行外部融资较为困难。家族式企业规模比较小、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比较低,这对于企业进行融资而言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使得企业难以进行外部融资。第二,家族式企业难以进行外延式扩展。企业的发展仅依靠内部的融资是不行的,而外部融资又比较困难,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很难再进行扩展。第三,家族式企业难以长远发展。很多家族式企业都要面临“当家人交替”的过程,但却又有很多企业因交替失败而使企业发展中断,这主要和两代人的管理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三、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将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发展的更加科学合理化

目前,很多家族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这主要与家族式企业的特征有很大关系,进行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有效规避经营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化,有助于实现家族式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二)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增强了企业进行融资的渠道多元化

目前,家族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家族内部借款,很难进行外部融资,这除了与家族式企业在社会上认可度不高有关外,还与家族式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关,进行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可以使得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从而帮助企业增加融资的渠道,实现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的目标。

(三)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高效的制约了企业资本的运行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资本运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市场环境使用单一的资本运营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没有阻碍作用,但当资本市场变得复杂时,就要进行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以制约资本运营。

四、针对我国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原则

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是目标共同性原则。家族式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大多具有亲戚关系,在建立财务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弱化亲戚关系,使所有员工形成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要与企业发展的大目标一致。第二,是适用性原则。家族式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性质、企业战略目标、主营业务类型等来确定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第三,是规范性原则。无论建立何种财务管理模式,都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财务管理模式的规范性。第四,是协调性原则。主要指企业内部的发展和外部的发展要相协调,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第五,是透明性原则。家族式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上市是必然的选择,所以在建立财务管理模式时要加入公开性、透明性的原则。

(二)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得以构建的相关策略

1.将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引进

传统的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理念都是由其家族内部成员而定,由于家族成员具有相同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对财务理念也有相同的认知。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增加和外部的联系,传统的理念就会变得不合适,所以要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节奏。

2.将家族式企业中的股权明朗化

家族式企业中存在很严重的产权混乱情况,为了使企业能长远发展,必须将企业中的股权明朗化,而方法有两种,一种股权集中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和外界股权不清晰的情况;另一种是股权分散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内部股权界定不清的情况。

3.构建科学的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结构

一般情况下,家族式企业的业务比较简单,都是凭借经验进行财务管理,但这种管理方式会导致企业负责人权力过于集中,从而使得家族式企业的弊病显露出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应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结构,科学处理企业相关利益人的关系。

4.将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

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使得企业内部财务行为更加专业化,避免出现走后门的现象。同时,还需要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确保企业合法经营。

5.有效避免风险发生

第一,要提高企业的信誉,获得社会的认可,便于企业进行融资。第二,对投资行为要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减少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行为,避免出现违规行为。

作者:徐美婷 彭丽坤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第三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一、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技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风尚的大环境背景下,传统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逐渐与时代脱轨,无法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需要,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管理的核心和灵魂,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日趋明显。无容置疑,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下,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已经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深蒂固,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信息经济环境背景下,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已步入了新的时期,传统的静态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只有全面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建立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新模式,才能够满足信息经济时代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从而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不同区域间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现阶段,国内的绝大多数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尚存在比较大的区域性差距。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区域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很大,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现代化建设水平都相对落后,信息化推广技术和现代化条件极差,信息化发展基础薄弱,使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不适应。

2.2财务信息化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

我国电力企业所遵循的管理原则是“四统”,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开发。然而由于现阶段所应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并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到数据,使得财务数据信息在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出现口径不一问题,软件内部的各子系统也难以移植到其他开发软件上使用。

2.3重管理,轻开发。

现阶段,相比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明显存在不足,无论是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还是综合水平都和大型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从人员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来看,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潜能有待开发。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是因为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缺乏了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重视,使得兼备电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技术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严重欠缺。

三、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明确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新理念

电力企业要立足发展实际,对企业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进入市场进行调查,而掌握行业的发展态势,从而做出前瞻性预测,这样企业才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日常的财务管理事务工作化繁为简,高瞻远瞩地设计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假设规划,实现财务工作的创新管理。同时,电力企业也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是促进企业管理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制定财务管理规划时要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方针为指导,以信息化经济时代提出的发展要求为奋斗方向,根据市场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创新思路。

(二)发展财务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

国内现有的财务软件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和人力手工会计模式相融合的产物,计算机仅仅充当了传统财务管理的工具,其只不过是财务信息处理手段的改变。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不应仅仅局限于原来的信息化和手工会计模式,而应当是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基础上,引入高新的科技开发设计符合信息经济时代要求的财务软件,使软件能够满足更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要把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在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实施网络化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以科学有序的方式展开。

(三)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电力企业务必要使会计电算化这一种信息化会计工具贯穿到信息管理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这样一来,相关人员就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科技化的可操作技术平台,进而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建设。除此之外,加大财务软件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信息资源的建设必须要以现代化理念为指导,对财务信息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做好财会信息的收集及管理软件的开发。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不仅是企业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信息化经济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增强国民经济实力的希望之路。为此,电力企业应深入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并立足当前财务管理工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锐意进取,紧握时展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进而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作者:李萍 单位:国电陕西电力有限公司

第四篇: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途径探析

一、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现状

1.资金流向管理不到位。

首先,是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的认识比较模糊,使得企业在生产运营方面所产生的资金流向不明确,导致企业资金流向不定,资金管理不到位;其次,就是企业缺乏先进的资金核算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容易使企业资金的流动受到阻碍,以致出现资金流动能力差,资金流向不稳定,企业获利能力低下等情况。

2.成本控制力度不够。

企业成本控制的不当会增加企业财务的支出,有的甚至会导致企业财务资金的严重浪费。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存在,使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力度不够。例如,有的企业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从而降低了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效率。

3.财务分析工作比较薄弱。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是在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工作比较薄弱,这样极大地降低了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有效作用。

二、企业实施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前提和保障。但是,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财务管理体制,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管理体制,但是内容不够全面,并且没有使财务管理体制得到贯彻落实。

2.企业对财务资金缺乏有效的管理。

企业的财务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得失,因此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就我国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企业对财务资金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

3.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所欠缺。

对一个企业而言,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阻碍了其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三、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创新财务管理体制。

落后的财务管理体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体制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创新。创新财务管理体制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保障财务管理的水平,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创新财务管理体制,就必须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摒弃原有的财务体制较为落后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其次,根据财务管理项目的预算管理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最后,在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对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以创新财务管理体制的方式。

2.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力度。

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力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因为它能够很好地抑制财务管理中的投机取巧行为,并且可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力度,就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强化其专业素养,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第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使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地运行;第三,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分工要明确,做到各司其职,责任明晰,以便控制好企业财务。

3.统一进行财务资金管理。

对企业财务资金统一进行管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资金流向,更好地发挥财务资金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进行统一的资金管理,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了解市场中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物资的情况,通过合理利用存量资金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其次,规范资金的管理体制,对财务资金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分工,建立统一管理资金的制度;最后,加强对资金的投入保障管理,保证资金统一管理的可行性。

4.重视成本管理的作用。

有效的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重视成本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首先,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降低成本的意识,并且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在不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其次,就是要加强和优化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工作,以便进行科学、有效地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结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财务管理成效并不明显,因此,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及时了解和关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财务管理的方式与方法。

作者:张庆 单位:成都地铁实业有限公司

第五篇: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和危机防范探究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和危机防范相关内容概述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很大,房地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增速逐渐下降,部分地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房地产企业破产、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楼市“崩盘”的现象时有发生,房地产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投资风险较大的行业,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利于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全面的企业资产信息,从而使企业决策者做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大型经济决策,有效降低大型经济投资带来的企业风险。在房地产资源的供求矛盾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经济矛盾之一的大前提下,一方面,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现实需求,只有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财务管理制度才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强房地产企业的危机防范意识是房地产企业有效规避企业社会风险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各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风险逐渐增加,但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企业管理者危机防范意识不强、国家相关房地产政策落实度较差、财务管理制度可行性不足、财务管理手段较为传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外界经济环境对房地产企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企业管理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财务管理和危机防范问题,结合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和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和创新,有效避免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和危机防范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及改进建议

(一)健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和危机防范意识不强、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财务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财务管理工作方式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有效性较差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种不合理现象急需转变。首先,企业财务管理和危机防范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有关部门应该组织研究团队对我国房地产行业财务管理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供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标准体系;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资产安全,一切不满足基本目标的财务管理制度都会阻碍企业发展;最后,企业应该不断健全财务管理责任分配制度,相关管理者应该制定战略性的财务管理工作计划,同时应该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化,在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可以促进廉政建设。

(二)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房地产企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促进社会发展、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不利于合理分配企业财务资源、发挥财务管理的优势。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在深入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能涉及到的各项内部管理事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网络;其次,房地产企业应该结合实践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规避社会风险的制度,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这样企业在经济危机状况下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发展活力;最后,房地产企业应该改进内部控制手段,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分享平台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分享平台,企业员工可以快速获取企业内部信息和管理策略,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率。

(三)提升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管理团队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和危机防范过程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部分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较差,一方面体现在财务管理团队的硬件条件较差;另一方面体现在财务管理团队的软件条件较差,组建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是提升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一方面,财务管理团队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我国应该逐步健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再教育模式,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人才力量。同时,企业应该给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确保财务管理人员掌握有效、合理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需要提高,财务管理部门应该采用合理的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时,我国财务管理人员危机防范意识不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企业应该通过会议精神传达的方式让全体员工意识到现在的经济发展大趋势,建立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快速增长期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相对来说比较低迷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增速不断下降,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市场发展背景下,企业更应该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内部特点建立符合现实发展规律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策略增强企业风险防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房地产企业在激励的竞争中持续保持发展的动力。

作者:李学凤 单位:青岛跃龙升置业有限公司

第六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与评价研究

一、ERP含义

企业资源规划即ERP,该系统能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共享,同时能促使现代化、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展现优势。该系统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同时能够有效融合多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能极大地提高管理质量。在世界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该系统被有效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当中,经过长期的实践,该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不仅能对企业周边的环境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控制,还能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现阶段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公司日常的销售、生产和制造等方面当中。

二、基于ERP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首先,该系统与采购模块的融合。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进行的设备采购以后,需要进行结算,在此之间,严格的采购流程监控具有重要意义。监控过程中可以通过处理应付款管理系统、固定资产采购的零购和三维匹配在发票中的应用来进行,它能实现订单的接收、订购等业务,促使有效监控在采购流程中得以实现。其次,该系统与总账模块的融合。会计科目的提供有总账来实现,加强账户的设置,其中包含累计折旧、折旧费用和附加准备金等,促使准确性在固定资产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会计信息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生成,并能够保证总账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拥有有效的记账凭证。

2.资产账簿解决方案

首先,Oracle的标准功能。资产账簿内,要想转移全部的资产,主要是针对费用项目及地点来进行的;同时该系统内,一个资产账簿信息能被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两个机构所共享;其次,方案设计业务目标。电力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当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对资产账簿进行不同的设置,这样一来能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规范性也更强;最后,解决方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Oracle内,某地区各电力企业应当对资产账簿进行单独设置,又总部进行统一管理,各电力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业务,如保费、转移和台账等需要在资产账簿内实施。

三、基于ERP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评价

1.财务管理系统开发技术水平评价

首先,技术先进性,该先进性体现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当中,指的是设计水平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始终处于世界先进程度。具体来讲,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拥有非常先进的开发方案和手段,硬件和软件技术在系统的结构当中也具有较高的先进性,促使该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拥有先进的网络和通信技术等。对该系统先进性的考察应当从多个方面进行,先进性较强的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长的寿命。其次,开发适用性。在ERP基础上开发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并不是只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即可,更重要的是其所采用的技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同该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保持高度的适用性。

2.财务管理系统系统性能评价

首先,可靠性。决定可靠性在信息系统中的体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数据、软件和硬件等系统的可靠性体现。使用者在日常应用过程中,对该系统最为关心的事情就是可靠性。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财务系统中可靠性要求最高的步伐是订单系统。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对信息系统质量的衡量最重要的是对其可靠性的衡量。其次,安全性。指的是当外界干扰对系统产生一定影响时,该系统仍然能进行正常的运行。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方面限制性内容,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干扰进行有效的抵抗,促使系统始终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四、结语

ERP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现阶段加强基于ERP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与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名远 刘杨晨 周虎 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第七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计算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管理,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整合重组,充分挖掘企业财务信息资源,更好的组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从而更高效的实现企业财务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避免财务工作低效失真等问题,有利于企业建立规范、高效的科学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规范财务核算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财务信息化可以帮助广大财务人员脱离繁重的手工劳动,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增强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其次,随着财务工作强度和复杂程度的提高,迫切要求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建立由成本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管理等组成的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再次,财务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将财务软件与实际信息相结合,把众多单一的信息源整合成一个信息循环体系,实现财务信息的高效集成,使财务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其他业务领域的信息化提供基础和保障。实现财务集中管理,既可将公司分散、复杂的信息整合,又可发挥高效、实用的企业管理作用。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金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做好资金融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集中资金管理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对下属单位的财务经营决策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作用,可排除重大财务风险带来的隐患,从根本上控制投资、筹资的随意性。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保证财务管理的管理质量,还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成本、资金成本、企业内部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等;同时,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减轻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企业内部信息的处理时间,提高效率,提升员工满意度,增加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可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遇到的问题

1.管理人员缺乏时代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虽然信息化时代早已到来,但仍有不少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简单的用计算机操作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实现了计算机电算化便是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事实上,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十分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多项相关内容,包括企业整体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生产组织形式和资金运行方式等,而不是单纯的管理的财务内容的信息化,其中的核心是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由于管理人员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资金的投入不足,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息化的建设无法长期有效的开展,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

2.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不到位

企业在对财务信息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高,引起财务信息滞后和不真实以及财务信息分散不集成等问题,无法真实准确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削弱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的经营决策,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加大财务信息的集成度,可以有效提高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3.财务管理软件的发展滞后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强大的财务管理软件开发能力,我国现有的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企业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基础,但是由于规模的限制也使其在短期内难以达到更强的软件开发能力水平,缺乏更多的专业人士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软件开发,导致企业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比较落后或是与企业实际经营需求不能完全契合。尽管国外有较多的先进财务管理软件,但是引进的代价往往十分高昂,且不适合我国企业的特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具的不完善阻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四、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面临各种各样的财务管理信息建设时出现的问题,只有针对性的、逐一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尽快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下,信息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主旋律,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加强认识,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财务工作的电算化,积极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这是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只有切实抓好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才能带动整个管理水平的提高。

2.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创新管理流程

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会使用到许多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流动和传递于各财务管理的各环节之间。在当前信息化浪潮下,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观念,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创新管理流程,以资金流量信息控制为重点,强化财务管理的科学性,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与资金监控,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全公司统一的财务管理。只有切实抓好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当中的各个环节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整个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3.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财务管理人员在做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想全面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就要从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业务培训入手,强化业务技能。企业领导部门要组织鼓励财务管理者学习信息化管理技术、钻研业务,掌握信息化管理技能,精选信息化管理骨干做导师,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认真培训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和信息化业务技能以及工作责任意识。同时要着手培养基础好、有事业心、敬岗爱业的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人才,增强财务管理力量,提高财务管理效益。

4.建立风险机制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时要注意对建设过程的监督与管控,建立起一套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原则是要确保每一个处于管理信息网络的财务信息都在预警系统的检测范围内,一旦财务信息数据超过设定的预警指标,预警系统就立刻发出警报,提醒相应的工作人员对于出现问题的财务信息及时排查解决,保证企业财务资金的安全性。

5.加大软件开发上的投入与支持

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前提是拥有优秀的财务管理软件,因此企业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时,应根据企业发展需求,适时进行财务管理系统的更新,加大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另外,政府要大力扶持专业的财务软件的开发公司,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开发能力,为我国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专业的财务软件开发公司在研发过程当中要进行充分的需求调研,确保开发出来的财务软件与企业需求能充分契合,有效辅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即企业经营业务和企业财务业务的高度结合。一个将业务与财务有机结合的信息管理软件,能促使财务软件充分发挥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的作用,达到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6.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在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上,依据企业的经营现状、经营目的和经营模式等相关的经营理念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设要求。因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比较熟悉,因此管理人员的意见更有利于构建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另外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用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思维和管理工具来管理现代化的对于财务的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益和管理水平,从企业制度层面摆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五、结语

在信息时代,管理的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只有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各类信息资源,不断与时俱进的更新管理和发展理念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许小芹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第八篇: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与对策分析

1、营改增的概念

所谓的营改增就是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于企业一些以往缴纳应税项目进行改征增值税。以往就是直接对企业收入进行营业税征收,这样就会出现企业要不断缴税,有时候还会出现重复缴税情况,在无形只给企业增加经济压力,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能够解决企业不断缴税和重复缴税的情况发生,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很大帮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次发展机遇,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次挑战,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通过营改增税务制度,改变以往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使企业向可持续发展方面转变。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能够激励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社会分工更加科学合理,增加了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2、营业税和增值税的主要差异

对于营业税和增值税,两者都是属于流转税的一种,都是平行征税,不会出现重复增税,具有各自的管理部门,不会发生冲突。营业税和增值税的主要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征税的范围不同,营业税主要针对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以及销售不动产;增值税主要针对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等。(2)征税对象不同,营业税主要针对营业额进行征税;增值税主要针对增值额进行收税。(3)计税依据不同,营业税主要针对价内税,就是有营业额收入乘以税率;增值税主要针对价外税,进行税收时不包含税收入。(4)征收税率不同,营业税不同的行业从3%-20%不等;增值税小规模征税人的经营单位为3%,中大型企业征税人为13%和17%。(5)征税部门不同,营业税地方征税单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进行征收。

3、营改增的相关政策

在2012年国家在上海首次制定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方案》,此方案中规定在试运营期间,如果不是相应的试点缴税人员,可以按照原有的营业税征税制度进行税收缴纳。现阶段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方案已经在国内各个大城市开始试运行。此方案中规定在试运营期间明确规定相关的税率问题:首次颁布营改增税率在13%和17%,此外还设立了两个相对较低的税率分别为6%和11%。具体的营改增税后的征收情况如下,交通运输行业,包括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管道运输,从原来3%营业税调整为增改税11%;服务行业主要包括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鉴证服务以及文化创新服务等,从原来5%营业税调整为增改税6%;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从原来5%营业税调整为增改税17%.从上文的税率调整来看并不是对所有的企业都是有帮助的,很多行业税改后税率增加了很多,因此,值得我们进行反思。营改增的相关政策指出,此次,进行税务制度的调整不是针对一些行业,而是从国家现阶段宏观经济层面进行考虑的,由于每个行业、每个领域的平均收入利润率、核定税率以及扣除的进项税额都有很大差异,具有相应的特殊性。有些行业由于税率不减反增,导致一时之间很难适应税率的调整,给税务政策的改革带来很大困难。首先将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在运输行业和服务行业进行实施,主要是由于两者和国内的传统服务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还可以减少产业分工过于细腻导致重复收税情况出现。从交通行业的固定资产来看,具有巨大且稳定的资产投资,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额度无法抵除,使交通运输企业出现巨大的税负压力,营改增的相关政策的改革解决了这一问题。

4、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4.1营改增对企业计税方法和税率的影响

在进行营改增相关政策实施前,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是以营业额计税来计算缴税金额,当营改增相关政策实施后,缴税人的计税方法都是以不含税的销售价格进行计算。对于具体的营改增相关政策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些材料成本低,人工费用高的企业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增值税的缴纳额度比以往增加了很大,都是抵扣的进项额度却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企业出现税收增加而收入不增加时,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阻碍,严重时会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或者倒闭。例如,一个企业的收入金额是200万元,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前,企业的所缴纳的营业税为200*5%=10万元,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200/(1+6%)*6%=12万元,导致缴税额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营业税和营改增税的计税方法不同导致的。在施行的增值为17%和13%之后,又增加了11%和6%两个税率基础,对于一些小型的企业缴税人而言,营业税从原来的5%降低到现在的3%,在进行缴税制度调整后,就不会存在小型企业的缴税人,就不会存在增值税额度扣除的问题,就会降低小型企业缴税人的缴税额度。因此,可以说缴税政策的改革对于我们国家小型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4.2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中报表的影响

企业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主要资产,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变动就会导致整个企业的资产机构发生很大变化,财务报表作为计算企业资产的主要途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能够降低企业原有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和累计折旧金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和企业的负债值都会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企业流动资产和企业负债比例。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企业的利润、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企业的规模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金额。实施营改增政策对于企业收入利润也会有很大影响,在进行纳税制度改革前,企业的总收入情况包括企业的营业额,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企业的总收入情况不包括企业的营业额,营业额缴税和附加值缴税就会消失,因此,企业的销售净利率将会增加,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的资产总额和负债综合都会提升。

4.3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影响

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的制定都会有很大改变,职业会计科目会随着国内缴税政策不断调整进行删除或减少,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就要进行更加严厉的管理,对于企业财会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将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企业能够保证持续稳定发展,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不仅要适应纳税制度改革后的核算方法,还必须在营改增政策实施的环境下适应新税制要求,从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谈论营改增政策实施本对企业影响,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财务管理人员要从税收制度调整的角度,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方针。因此,在实施营改增政策过程中,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4.4严格要求发票的开设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涉税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增值发票和企业发票有很大差异,增值发票的审核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审核要求更加严格,增值发票和企业材料采购以及销项税额有着很大关系。国内为了保证营改增政策顺利实施,在《刑法》中对于企业增值发票做出相关规定,例如,伪造、非法出售以及非法使用增值发票都会受到《刑法》的严厉处罚。那么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增值发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也要根据税法和刑法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确保营改增政策顺利实施。

5、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改进措施

5.1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应对税制改革

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在税制改革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能够正确的计算出企业应该缴纳的税额。在保证正确的计算出企业应该缴纳的税额的基础上,财务管理人员要能够灵活的运用增值税的各项政策,因为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关系。例如,国家对于小型企业施行3%的增值税,企业在进行原材料购进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可以利用增值税政策中的相互抵扣政策,使企业从中找到更好的发展前景。要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于财务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研究,有效的利用自身在税制政策的优势,科学合理的降低企业的税率,从而增强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竞争力。

5.2完善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

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改变了以往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的换算项目;改变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务处理步骤,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科学化、复杂化。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够根据以往的报表编制计划,编制财务报表,给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挑战。因此,为了适应税制改革,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编制流程,从而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5.3加强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企业要在各个内部部门做好税制改革的宣传工作,让每个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了解营改增政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从而使企业人员尽力学好税务意识。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别,因此,必须增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可以聘请该地区中有名的税务专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促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税务环境。还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和鼓励,对于不能够胜任的工作人员进行淘汰,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人员结构。

5.4树立良好的纳税筹划意识

仔细对营改增税务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纳税筹划意识,在保证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把企业的税务降到最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由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财务税务管理制度,有效的利用营改增中的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营改增税务制度中存在进项税额抵除的情况,因此,企业在购进原材料供应商时,尽可能的选择能够采取增值发票的企业,从而有效的实现税务的合理转移。

5.5加强对增值发票的管理

增值发票的合理、合法使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还关系到国家利益,对于企业的税负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使用。企业必须派遣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增值发票管理,并且由企业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增值发票管理制度,对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加强对企业增值发票的开设监督,严格要求增值发票开设的流程,避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虚开或漏开等情况发生,把企业的税负风险和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

6、结语

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实施是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处理能力强、税务意识强、责任心强等全方面人才,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营改增税务制度,并且确保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廖明 江罗曦 高启华 单位: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篇:企业管理财务分析应用

一、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地位

企业作为一个合法的经济个体,财务分析是其经营管理的前提因素。在今天,现代化的企业都属于一个契约式管理,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利益个体,它将牵涉到众多利益关联者。

1.财务分析决定了企业的发展。

财务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企业当下的经营业绩与财务流通情况进行的汇总与分析。企业经营者通过财务分析才能更为直观与精确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态,现金流,业务范围与偿债能力。这些数据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与长远发展,通过这些数据才能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与漏洞,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改善与处理。一般来说,通过财务分析得出的企业经营管理不足有两种方面因素,一个是主观上的因素,还有一个是客观上的因素。责任界限明晰后,才能正确地进行财务管理与企业资源配置。

2.财务分析有助于实现了企业的目标。

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体,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财务分析中,通过汇总与筛选,企业得以清晰看到未来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在当下的财务分析中,会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地分析与整合,不仅对企业已经在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还会在分析的过程中为企业找出更多可利用的资源。

二、财务分析在当前企业管理中的局限性提升空间

1.财务分析关注度。

对财务分析的关注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上,主要是集中在企业的产值与产量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决定了企业领导的绩效。由于传统企业都是以生产与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所以对产量的关注度,远胜于对财务管理的关注度。认为财务管理与分析的主要是对产量与利润进行计算,认为产量决定企业未来。

2.财务分析的数据。

财务分析的数据主要是来自于专业的企业会计,不同水平的会计得出的数据科学性不同。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也就产生了数据的局限性。所以有些企业在存货的发出计价方面是用加权法,而有些则是选用先进先出法。有些企业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采用市价法,而有些企业则是选用账面价值法。选择不同的方法,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甚至在企业不同的时期里,会计数据都会产生不同。

3.财务分析的滞后。

财务分析主要有事前,事中与事后分析。第一个在重点在于预估,第二个重点在于监管,第三个重点在于总结回顾。目前的财务分析大多集中在事后分析上,事前与事中的财务分析几乎没有,这样企业的经营风险无法避免,如果发生外部环境变化,内部管理震荡,如存积压存货,现金流短缺,新产品营销失败等,这些都会打企业一个措手不及,无法实现财务计划的先见性与执行的科学性。

三、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未来应用分析

1.提高财务分析地位,重视财务分析工作

企业的发展靠领导者的决策,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领导关注什么,企业就重点抓什么。基于此,在企业管理者层面,应开始关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提高对财务分析的认识,转变过去忽视财务分析与管理的作风。要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的X光机,企业只有经过它的透视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这方面,应设立专业的财务分析岗位,选拔有能力有素质的会计专业人员进行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与管理。

2.提升财务分析数据质量,强化财务分析工作监管

财务分析的基础是财务数据的真实与客观。基于此,企业要保证会计所提供的财务分析数据质量,那就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标杆,进行严格的周期性监管与披露。企业如果已经选定了一种会计政策,那就应毫不变形地执行下去,不得变更,更不得阴奉阳违。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可以考虑聘请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第三方审计与核查,以保证会计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性,为企业的发展决策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全面贯彻企业财务分析,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企业财务分析的目标是对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态进行监控,所以应从当下的事后分析延伸出来,把财务分析的事前与事中分析工作操作起来。把企业财务分析与企业的每一项经营管理工作都挂钩,把企业的现金流动,人员流动,设备流动等都纳入财务分析的范畴来。以年为单位,分析企业历年来财务情况,寻找规律,找到影响企业发展的原因,并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

四、结语

财务分析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在财务工作方面的认识,但财务分析工作系统而复杂,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企业管理者只有下定决心,阶梯性推进,及时总结,善于学习,才能把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做好,最终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袁志云 单位: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

第十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纳税筹划影响分析

一、施工企业纳税筹划的特点分析

(一)施工企业承担税种众多

与我国小微企业有所不同,施工企业在经营成长中所承担的税收种类繁多、计算过程复杂多样,具体来讲,主要有:首先,施工企业在其主营业务———施工业务过程中经常存在营业税和资源税的纳税。其次,在于上游和下游合作方每次签订合同使将涉及到固定的印花税的纳税。再次,为了施工业务正常开展采购的材料物资和销售产成品过程中涉及进项增值税和销项增值税。最后,施工企业正常运营还会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等相关税种。针对这些众多的税种,施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各个纳税环节的空间,减少税负。例如,施工在经常的分包和承揽的经营形式中,企业应当合理规划在分包中按何种比例分配营业额和利润。又如,企业和分包商双方如何选择、供应、使用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

(二)施工企业资金中较大的项目

首先,施工企业由于运营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固定资产的种类较其他行业相比繁多、投入资金巨大,且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高,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办公用品和交通运输工具等。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涉及到的抵税项目也众多,施工企业应当十分重视折旧的纳税规划问题。其次,施工企业属于劳务密集型产业,聘请的施工人员较多,因此所涉及的职工的劳务费用金额较多,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费,这就需要企业合理分配劳务报酬,同时兼顾企业和个人的双方个人所得税额的纳税情况,统筹规划,将个人所得税纳税额降到最低,维护双方的利益。再次,施工企业经营中涉及相关宴请费和差旅费的金额支出较大,施工企业应给予一定的重视。最后,由于施工企业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按计划进行,需要向投资产筹集大量的借款费用,而借款费用可以分为资本化部分和费用化部分,借款费用费用化的部分是直接计入财务费用的,作为损益的一部分,这会明显减少当期的利润。而与此相对应,资本化的部分将会增加企业的相关资产或相关产品的成本。费用化和资本化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使企业所得税的纳税额有所差异。

二、施工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施工企业减少成本、提高利润,降低税收风险

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施工企业合理的税收筹划在实务中十分重要。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当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平稳运行,合理控制营运风险,尤其是涉及纳税项目的风险。由于原材料、施工工具价格的提高、施工人员劳务费用支出的上涨,施工企业的建筑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利润减少。在国家税收政策范围内合理的纳税筹划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施工企业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有效压缩税收支出、降低税收成本,通过减税增效从而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缓慢和施工企业的业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施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面临着尤其是资金短缺和利润下降的困难。因此,施工企业在收入维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来控制成本,尽可能降低现金流量的支出。施工企业可以将纳税规划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增强各个环节的减税意识。例如,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十分多样,可以在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承租、承包、挂靠、材料物资采购等经营活动中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来进行专业税收规划,从而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降低税收风险。

(二)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会计处理质量、改善内部财务管理

提高公司整体纳税筹划的意识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在税收规划中,要求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都要树立法律意识,税收筹划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肩头。税收控制是一个综合复杂、多层次、宽领域的财务管理环节,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分工与协作促进企业的合法合理规划。施工企业涉及的业务活动范围广、会计处理难度与制造业比较大,财务管理较为分散,通过各个部门的合理配合,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会计处理能力、改善员工的纳税意识和内部的财务管理质量。

三、纳税筹划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营业税筹划对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根据税法要求,施工企业的营业税归属于建筑业税目,税率为3%,但是由于存在不同的业务运行模式,有些企业在纳税时可以按照税率更低或有税收优惠的业务进行税负计算。例如,只负责工程组织与协调的业务,按照税法规定应收取5%的营业税金。如果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提供产品或劳务的销售,则该部分应当征收17%的增值税而不是营业税。又如,企业存在一部分设备款可以作为营业纳税额的扣除项,而内部控制薄弱的企业在营业税核算时将其纳入范围内,这就会导致营业税金的增加。施工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业务经营模式来选择不同的税收筹划方式。在分包、转包经营活动中,《税法》规定:如果建筑施工企业的总承包人将一部分工程业务分包或者转包给其他施工企业,可以按照差额———总承包额减去分包或转包款项的余额来核算并交纳营业税。因此,施工企业可以合理利用分包、转包业务来进行营业税金的筹划。例如:甲施工企业有一项总造价3000万元的工程,乙施工企业只负责工程组织与协调,其费用为500万元,最终丙施工单位中标,造价3000万元。假设站在乙企业的立场,按服务业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500*5%=25万元。如果进行纳税筹划,乙企业与甲企业签订总包合同3000万元,与丙企业签订2500万元的分包合同,则此时丙企业适用建筑安装业的3%的营业税率,缴纳500*3%=15万元,相比而言节税10万元。在甲方供料中,基本建设企业提供施工所需的原材料,而施工企业只负责提供劳务。根据《税法》规定,施工企业提供劳务的,其营业应纳税额应当包括施工所需的原材料、设备、物资和动力等,但是不包括建设企业提供的设备,该部分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因此,施工企业在与基本建设企业签订合同时,尽量争取设备由建设方提供,这样可以免征设备方面的营业税额。例如,甲企业承包乙企业的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造价500万元,其中设备款300万元。如果由甲企业提供设备并安装,甲企业应缴纳500*3%=15万元的营业税。如果设备由乙提供,价值负责安装工作,甲应纳营业税为(500-300)*3%=6万元,相比之下节税9万元。

(二)企业所得税筹划对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施工企业来说,收入与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但是,由于施工企业有自身行业独特的地方,如工程周期长,时常出现跨年施工的现象,各个施工企业有时也会根据施工合同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收入与费用确认方法。例如根据工程进度分期确认收入和费用或者按照视同完成合同的方法确认。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费用项目列支与成本不相符合的情况,《税法》规定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当一些施工项目随意发生费用支出,但由于延后性没有取得真是发票不得结转成本,使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较大,企业当期所缴纳的所得税也较高。如果企业取得的成本项目的票据存在内容不完整、字迹不清晰、成本日期不一致,甚至是存在票据涂改现象或使用成本虚假票据时,将会十分影响施工企业的所得税纳税情况,延迟纳税申报或者增加企业的应纳税额。施工企业外部取得的不合法不规范票据会增加企业的税收风险,因此,企业应加强税收法律意识,降低可以控制的风险。施工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利用好《税法》规定的可以税前扣除的各类项目和免税、减税的优惠政策。例如,《税法》规定:实际中确实发生的且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酬可以在税前给予扣除。公益捐赠在当年利润总额的12%范围内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广告费用在年度营业收入15%的范围内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超过15%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进行税前扣除。业务招待费按金额的60%和年度营业收入的0.5%孰低的部分税前扣除。企业还可以在《企业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提取各项损失准备和折旧摊销来增加施工单位的税前扣除额,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四、总结

对于存货计价方法而言,《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规定说明,经过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计算会得出不同的存货发出成本,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净利润和企业所得税纳税额。尤其是在施工企业存货数量较多并且金额较大的情况下,存货计价方式的选择会较大地影响企业所得税的金额,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存货特征,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式和发出方式。对于施工企业成本费用的税收筹划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企业在开办期时,对于费用分摊期间的不同会影响到每年的费用分摊额,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净利润应纳企业所得税税费。企业可以选择的开办期费用摊销方法有五五摊销法和一次摊销法,企业可以根据盈利年度和损失年度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费用摊销方法,使企业所得税纳税额最低。具体来讲,企业在开半年度如果盈利,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使开办费在当年一次性全部税前扣除完毕,以减少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在开办年度亏损,则可以选则五五摊销法进行开办费的摊销。对于成本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的税收筹划,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计算来充分利用业务招待费用的上限。业务招待费按金额的60%和年度营业收入的0.5%孰低的部分税前扣除。比如,甲施工企业本年营业收入为A,业务招待费用为B,则本年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用为min{A*0.5%,B*60%},当A*0.5%=B*60%,即B=A*0.83%时,业务招待费恰巧在营业收入中占比0.83%。此时企业充分利用了业务招待费的临界点,做到了良好的成本费用税收筹划。

作者:程爱霞 单位:天津华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