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策略(7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财务分析策略(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财务分析策略(7篇)

第一篇:高校社团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高校社团财务管理现状

1.社团内部未设财务部门,对资金的管理没有条理

这就使得大学生社团对于内部财务的管理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一些社团为了能够得到经费,对刚刚入团的新人收取高额的费用,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经费的流量和走向根本无法把控,记账时间不准确,记账的项目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记录在账本之中,只是口头约定,社团活动经费的管理根本没有规范。一些社团根本就没有对经费进行规划和预算,许多可有可无的经费也进行支出。有些人为了能够将社团费用落入自己的口袋,都是将之加以经费之名。这些假公济私的行为都严重影响了社团财务管理的秩序,严重阻碍了社团的发展。

2.社团资金的收支完全是由内部支配,缺乏一套完善的系统来对社团经费进行管理

只做了简单的几条规定草草了事,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团经费的管理问题。有些学校建立了一定的标准,但是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大多数学校都存在乱收费、超额收费的问题。有些社团更是无视学校的规定,自己随意开办培训班,收取高额的资料费用,有些社团更加过分,他们借由发放顾问费、劳务费、咨询费等理由,将社团的团体经费转到个人的手中,所以,高校管理者应重视对社团经费的规范化管理。

二、高校社团财务管理问题根源

1.没有完善的解决措施。

若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就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怎样合理、合法的进行社团经费的收缴,并且建立一套完整的报销程序。现在高校社团对经费的筹集五花八门,随意的进行收费,正是因为目前缺少财务管理完善的规章制度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有些学校的社团能够进行预算化管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是困难重重,其结果只能是空谈预算,使社团的经费利用率降低。另外,社团没有详细的预算表,学校无法对社团经费的使用进行审批。严格地入账制度会达到控制支出、监督资金实用的目的,一些人抓住社团入账制度的缺失,随意谎报经费,使社团的资金受到损失,也无从对违规人员进行惩罚。

2.学校缺乏对社团的监督机制。

社团毕竟是一个小的团体,经费有限,学校对其管理上存在着明显的疏漏。管理权限的随意性使社团经费十分的混乱,导致违规违法行为泛滥。学校直接管理是为了能够给社团建立更好的经费环境,形成良性的循环,但是如果学校放松对社团的管理,就会造成社团经费利用不合理,严重制约高校社团的发展。

3.学校对社团的支持力度不够。

各个高校的社团数量非常多,每年学校拨付社团的经费数量十分有限,分摊到每个社团的头上就微乎其微,社团想要举办一次较为大型的活动几乎就花光全部经费。如果只靠学校拨给的经费去经营社团一定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三、提升高校社团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有的高校为了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建立了社管会、社团联等对所有社团进行统一管理的管理机构。这样,学校就能够通过社管会对下设的社团进行管理,学校只要保证社管会内部的机制健康,社管会就会管理好相应的社团。我们可以通过在社团内部设立财务部门,严格程序,将职权分散,同一个人不能同时担任财务部长和社团主席,通过这些措施来达到治理社团的目的。

2.对表现好的社团进行鼓励,想要进行较全面的发展

就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应该对于表现好的、有发展潜力的社团进行鼓励,对于成绩优秀的社团和个人,可以进行资金的鼓励和精神鼓励。

3.内外部财务管理同时进行。

社团对资金的管理应该贯穿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校方应对社团进行定期检查,以防有些人在其中投机取巧。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提高社团内部财务管理的质量,社团内部也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经费的使用要建立严格的审查程序,使经费的使用合理化、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

4.校方加大支持力度。

社团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有了经济的基础,社团才能够开展活动。学校要每年提出一个百分点的经费用来支持社团的发展。经费的使用权由社团享受,分配权掌握在社管会手中。这样就能够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有效,同时要定期对外公布经费使用情况,打击滥用经费的现象。优先考虑对学校建设作用较大、拥有活力的社团和个人。同时,学校也应该将社会对学校的捐赠和资助当中的部分资金用来建设社团,将资金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

5.加强专业指导,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1)社团管理的好坏,关键要看社团的领导者和专职老师。如果能够给社团配备专门的老师,建设一只有能力,有素质的队伍,就能够发挥社团更大的作用。学校可以对于那些在学校影响力大的社团,给予专门的人员配备,让老师能够一心一意的进行引导,这可以使社团的水平得到大幅的提升,同时建立社团评比制度,将各个社团进行横向比较,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2)高效社团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培养优秀社团的必备条件。我们需要对社团内有能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他们能够带领社团朝着对的发展方向快速稳健的发展。将那些有较高的素养,有较高的领导能力的学生,培养为团队的核心。在注重他们的领导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品德上的和思想深度上的提升。在保证他们学习的情况下,加大对他们进行自身素质和品行的提升,让他们成为团队的核心,将分散的水滴凝聚,汇成波涛汹涌的海洋。

作者:刘昕 单位:辽宁医学院

第二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现代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时面临的困境

(一)现有的财务管理观念与时展要求脱节,导致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欠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现代企业由于管理者素质的良莠不齐,直接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甚至已经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严重脱节,导致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极差。一方面,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从属于会计工作的,所以相应的也就忽略了对财务风险防范、预期收益实现、机会成本缩减等众多因素的考察与衡量。如此一来,企业管理者在缺乏充足的科学论证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财务决策必然会偏离企业自身的实际支出成本与收益,进而导致财务决策失误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很多的企业对财务风险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谈所谓的风险控制与防范。然而,这些财务风险却是很难避免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给企业造成极其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现行财务的激励与约束力度有待加强,限制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

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除了可以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之外,还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行为提供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效力,最终达到减少企业财务活动不确定性和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但是,在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活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大一部分企业现行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效力都无法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例如: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的内部架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过于单一等。如此一来,企业财务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必然会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运营行为产生不良导向,最终对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效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产生十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管理能力也严重欠缺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敏锐感知能力、高效的控制和防范手段以及对财务管理活动的高度创新精神,都是一个企业运营和发展的灵魂。但是,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他们普遍缺乏主观学习能力,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而且虽然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数量很多,但是企业对这些人员的利用率却普遍偏低,进而会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特别是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为了简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流程,互联网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也逐渐获得运用和推广,这就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快速、有效的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是现代化企业实施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及时更新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增强其对财务

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意识,及时更新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增强其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意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正视人本化思想指导下的财务管理理念更新。随着时展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很好的体现了人本化思想。人为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因此,要想让企业的财务管理获得切实提升,就必须要让企业具备民主化、全员参与的财务管理理念。第二,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便利,也让社会的发展进入到大数据的时代。此时,信息化程度就演变成为衡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只有高度的信息化,才能让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有效性真正体现出来,否则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与防范必将沦为一句空话。第三,让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对无形资产及知识资本形成良好的概念。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知识经济这种无形资产,既是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也是其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因此,管理好企业包括专利和商誉在内的各项无形资产,确保企业投资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化,是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支撑企业未来进行知识资本投资的坚实基础。

(二)加强财务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的效力,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更好的发挥

企业财务管理效力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激励约束制度的重要辅助作用。只有在财务管理制度的指导下,通过激励先进惩罚后进的方式,才能保证现代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实施。例如:只有对造成企业运营成本浪费的行为及时给予惩罚,才能有效避免企业资金的流失;只有对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的行为大方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的顺利实施,也离不开有效的预算管理。然而,传统的被动式核算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主动型财务管理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需求。因此,紧跟时展步伐,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预算管理机制已经迫在眉睫。现代化的企业预算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对企业经营目标的管理起到强化作用。为了让管理者掌握最真实的企业财务情况,逐层进行财务预算非常必要。财务预算不仅能够矫正和规范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将企业内部的各个运行环节有效的联系起来,从而在财务预算的基础上,寻求企业经济投资的平衡和未来发展战略的实现,最终让企业的运营达到预期的成果。

(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其财务管理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采取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既能让企业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帮助企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又有助于让企业在生存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明显的优势。而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除了可以让企业的员工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之外,还能够为企业未来经济效益的实现增添助力。所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其财务管理能力非常必要。第一,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意识、有计划的进行自主学习,帮助自己及时掌握当今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让自身在操作财务管理工作时的业务能力增强,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并且促进企业长期经济利益的提高。第二,企业要注重培养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敏锐感知能力,和对财务管理活动的高度创新精神。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然后运用专业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知识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并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因此,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主动的学习与财务风险防控有关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知识面获得最大程度的拓展。第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必须要充分掌握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财务管理电算化需求。同时,财务管理人员也要随时关注经济市场的变动,让自己所做出的财务决策风险最小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整个经营风险,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夯实的支撑。第四,企业还需要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最终让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效率更高的财务管理方式,让企业财务管理的实用性获得提高。

三、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激增。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逐渐成为了衡量其日常运营结果优劣、盈利情况好坏以及未来发展战略实现与否的重要标志。及时更新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增强其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意识;加强财务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的效力,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更好的发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其财务管理能力等,都是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作者:刘裕秀 单位:黑龙江中自控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及对策研究

一、企业在对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1.企业财务报表在时点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由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需要一定的周期,使得财务报表不能说明当下的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使得其仅仅能对之前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说明,在时点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预测。

2.企业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能采用货币来衡量的,实质上存在着货币是稳定的这一假设。但是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货币的价值和物价都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波动,因此这种财务报表的计量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生产成本和企业经营绩效。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采用的各种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1.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选择科学和合适的比较标准(如,企业经营历史数据、同行业企业数据等)来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不同的比较指标将会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

2.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率分析法在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并且这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仅能够发现报表存在的问题,但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3.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

这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历年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的分析来得出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若财务计算方法或经济环境发生突变,财务报表数据之间没有连续性和可比性后就会导致这些报表不再具有可比性和分析能力了。

(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然而,这些指标中没有一种指标能详细地记录企业的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当下现行的财务报表指标体系不能准确的反映企业全部实际经营状况,可能会掩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四)企业财务报表中表外内容分析存在的局限性

在表外信息分析中,除了包括会计信息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和审计报表等财务信息以外,还包括一些非财务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也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有密切的联系,能为其提供有力地参考。目前,企业对财务报表表外信息分析不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将表外信息的分析与表内主体分析结合在一起。

二、改进和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与措施

(一)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进一步改进的途径

1.重视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变化,预估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对于财务报表的滞后性,财务分析人员在理性看待那些历史数据之余,应重点关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外部因素变化,预测企业发展趋势,进而作出科学决策。

2.实现企业财务报表从历史成本法向现值财务报表编制方法的转变。

由于历史成本法编制的企业财务报表没有反映出来对于物价水平的波动情况,故企业可以将历史成本法编制的财务报表替换为采用现值方法(如,物价指数方法和逐项评估的方法)编制的财务报表。

(二)改进与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

1.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实现企业动静结合的财务分析流程。

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当下的生产发展实际情况、并合理的结合多种分析方法以达到财务报表科学分析的目的。此外,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动态分析的手段,实现分析过程的动静结合。

2.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初步尝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量上给出的结论要能与经验体会相吻合,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分析来确保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从现金流量方面对财务报表指标体系的改进

1.完善偿债能力指标。

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中的偿债能力指标的内容,即在原有指标内容的基础上增设与现金货币有关的指标(如,现金利息比率指标)。这样就能使偿债指标反映出企业获取现金利润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偿债能力指标反映企业在实际经营状况的能力。

2.完善营运能力指标。

在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营运能力指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原有指标内容的基础上加入应收账款回收比率这个指标。该指标能够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因此增设该指标能够进一步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准确化的评估。

3.完善盈利能力指标。

对于盈利能力指标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指标。一方面,它能体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考虑;另一方面,它还能充分披露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收入的现金及货币等价物。

(四)强化和健全对财务报表表外内容的分析水平

1.进一步强化对报表中附注内容的分析水平。

在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中的附注部分是由于版面限制而对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详细表述和说明的。附注的内容是与表内信息同样重要的,只是由于内容限制才被移动到附注中去,所以强化对于附注内容的分析对于准确评估企业发展现状具有很大的作用。

2.着力提升对表外内容中非财务信息的分析水平。

上文已经阐述了在财务报表表外信息中非财务信息的重要影响,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环境、行业特点、经营业绩说明、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人力资源、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信息。加强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实际上对于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等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束语

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企业可以多方法和多角度的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来规避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最终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作者:李倩 单位:黑龙江多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对策

一、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在长期存在过程中,与一般的企业管理存在着区别,建筑企业项目工程比较分散,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周期长,此外还会受到地域以及季节的影响,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这些特点都使得建筑企业管理有着较大的难度,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可以及时的了解不同项目、不同施工阶段企业的资金流动问题,通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逐步的带动企业整体的管理,通过财务管理控制不同项目的经济成本。

2.降低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风险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结算是根据实际的工程量结算的,所以前期的许多经费都是需要施工单位垫资或者是贷款,这些在无形中都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结束后因为其他原因,造成工程款的拖欠,这些都给建筑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只有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才能尽可能的降低这种风险。

3.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加强建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可以将不同部门之间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团队意识,此外,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开展的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都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建筑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

1.缺乏有效地财务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虽然都具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财务管理制度是通用型的,也就是说在不同企业之间都在使用,缺乏针对建筑企业或者是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的财务管理体系,而且在财务部门设立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性,财务管理主要由财务部负责,具体的操作均是财务部统一执行,企业领导对于财务部门的具体实施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部分施工单位好几个项目施工现场只有一名财务管理人员,而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则较多,这种不合理分配造成了工作的不平等,容易在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总之,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管理体系。

2.财务管理具体的执行力度薄弱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每一个涉及到财务的项目都需要严格的执行管理,但是实际上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往往是只抓住了其中的一部分。比如:现场的建筑用材都是涉及到财务管理的,但是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没有材料的具体采购计划,采购的材料出现剩余,造成材料的浪费,企业的成本也就提高了,此外像塔吊、施工升降机等这些常用的建筑设备,在检验合格后,可以周转使用,但是往往因为财务管理执行力不够,造成设备使用后没有周转,增加了建设的成本,这些都是因为财务管理执行力不够造成的经济损失。

3.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评估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作为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不仅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具有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风险评估的能力,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但是当前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质等因素,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有效地评估能力,从而使得财务管理过程中因为风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当前,企业自身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但是这种资金的自筹性也带有巨大的风险。因为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投资和介入利息的数率都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当利润大于利息的时候,企业可以依靠自身的这种资金介入帮助自己获得更高的利润,使得自己的生产规模变大变强。但是一旦出现不可控因素直接导致利润低于利息,就会让这笔借入的贷款成为自己的最大负担,不仅有可能拖累企业自身在其他项目上的利润发展,甚至还有可能拖累企业,让企业产生负债经营的风险。在这方面的预防框架下,财务人员自身的风险评估能力就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的评估能力,就会导致企业在这方面的准备不足,难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1.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具有共同的一些特点之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完善财务管理体系。首先应该在原有的财务管理基础上进行修改,重点加强会计核算、财务证明管理、内部审计以及领导管理制。此外在施工现场需要根据每个现场的情况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这些不仅要涉及到明确的财务管理而且要涉及到一些和财务管理有关的其他方面,比如:在现场财务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材料的大面积浪费,所以在财务管理中应该涉及到材料的费用控制问题,避免大面积的材料浪费。在财务管理中还应该涉及到财务的风险管理,这也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风险管理中就应该明确不同阶段的风险存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风险,只有了解不同阶段存在的风险,才能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管理的安全性。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保证现代化财务管理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的普遍发展,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逐渐的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所以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得到应用。在这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自行学习提高相关技术水平,或者是通过企业的培训教育,获得新的专业知识,通过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评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对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财务管理中的风险。

3.加强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体制

财务管理部门在建筑企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长期的管理中,对财务部门的监督体制需要改进,建筑施工具有的流动性,使得财务管理监督体制不同意固定场所的财务管理。特别是对于一些材料的采购,企业领导最后看到的是采购证明,具体的材料采购量以及采购价格都缺少监督机制,这种情况很容易由于造成财务管理人员和材料供应商从中谋利,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并重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具体的就是企业要建立长期的材料供应商,对于采购材料的价格和市场的价格之间的差异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监督体制可以减少企业在财务上的损失。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在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财务内部管理,可有效地减少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成本代价,降低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所以只有正视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问题,才能及时的根据风险评估采取措施,将这种风险降低到最小,并且要根据建筑施工的不同阶段,正确的评价风险。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通过加强财务内部管理才可以降低面临的风险,从而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高玉娟 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五篇:财务分析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作用

1、反映企业当前状态,帮助管理者预测未来企业发展方向

通过企业财务分析,企业经营者可以借助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状况,制定未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财务分析的受益者不仅有企业经营者,对于投资人、债权人,也能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从而预测未来的收益水平和风险,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分析企业价值的工具

财务分析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风险级别,通过对财务的变化趋势的分析,然后建立会计数据表,进行会计的数据分析,企业的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按照这些数据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定位,然后作出分析,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要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确定企业的风险水平,然后对企业的相关制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企业的生产价值,通过对相关的报表的分析,从而能够分析出企业的有效信息,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明确方向,提供制度的支持。

二、当前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分析认识的误区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特别看重生产管理,营销业绩,从而忽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利用财务分析的手段,把财务分析简单地以数据、图标的形式堆砌。将目光仅仅停留在报表数据上,而没有通过数据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没有根据这些数据将企业竞争实力与同行业相比较,更没有通过数据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导致财务分析无法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使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无法调动,从而影响了财务分析质量。

2、财务分析运用的信息资料不真实

财务分析人员所依赖的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企业的会计资料并非原始信息,难免有些虚浮的成分。这就导致最终的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反映客观情况,致使财务分析失去意义。再者,财务分析过于片面,分析对象过于狭隘,注重客观分析,没有根据不同企业行业进行主观判断和解读。分析时间往往延迟,不能在问题出现时给予解决。注重盈亏分析,忽视资金分析,注重产量的计算,忽视资产质量,注重表面盈利情况,忽视长期以来的亏损分析。一些企业财务分析没有渗透到财务成果的各个业务活动中去,无法对实际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没有拎清主次,重点分析,以至于提供的信息缺乏逻辑性和关联性,决策人很难抓住情势重点。

3、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对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但是一般都不会进行定性的分析,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分别对比率进行对比,这一方法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而且能够对经营情况进行对比。随着企业的战略调整及发展进步,原有的财务分析方法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财务分析提供的数据不准确,进而误导信息使用者。

4、财务分析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通常情况下,财务人员仅注重会计数据的具体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出具,而企业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财务工作也渗透到企业各方面业务活动中。这就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制定出完善的财务报表,而且要具有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要对企业的相关背景进行了解,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对单一的数据进行整体,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不能忽视对财务报表具体形式的呈现。

三、完善企业财务分析的对策

1、认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要对财务分析工作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要提高财务分析的意识,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要发挥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将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构成部分,促进企业的经营。应该努力协调各个部门,从而能够发挥出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使各个部门都能够与财务部门协调一致,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而且要帮助企业的相关人员了解财务信息,从而能够制定出完善的财务目标。摒弃财务分析的静态思维,指导财务分析人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分析数据,用财务分析来指导过去,着眼未来。财务信息化管理所应用的计算机要定期维护,以免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财务数据的丢失。能够让财务人员分析出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起到指导的效果,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完善政策。例如在进行财务核对的时候,财务人员要按照财务的流程来进行,在日常核算的时候,我们先要对一天的收入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成本,最后再核算当天的利润。

2、保证财务分析数据的真实性

在实际的财务分析工作中,企业应该制定系统的财务规划,按照制度执行,并且要认真落实企业的各项制度,在财务信息分析的时候,要确保财务信息是真实的,不能隐藏财务信息,使财务信息公开化。在财务分析的时候,运用预算相关的制度,从而确保资产数值的准确性。

3、采用先进科学的财务分析手段

首先,利用好信息技术,将财务分析电算化。这样不仅能消除手工计算的偶然误差和特殊事件的弊端,降低高成本,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方便各个部门更好地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其次,在财务分析中还要引入定性指标,由分析者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同时结合自身的判断力,对定量的分析结果做出企业状况的分析结论。企业往往注重定量的财务分析,而忽视了定性分析的重要性,在做定性分析的时候更加注重分析人员的判断力,从侧面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估。尤其是公司的社会信誉、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与员工的诚信纽带,只有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全面综合地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状况。例如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借助信息化的财务系统来分析数据,因为在日常经营中会产生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手工计算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差错,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信息化的财务系统将这些数据整合,然后储存起来,从而实现财务的整合,之后每天都运用财务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最后进行每个月的财务整合,这样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比较清晰,不会在经营中造成损失。

4、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保证财务分析人员在面对财务信息资料做分析时能够客观、真实和公正。其次加大投资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财务培训,增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使他们在工作时能更熟练地运用财务工作方法,减少核算错误,为财务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一些财务分析人员只能简单的对数字进行分析比较,而不能对问题的实质进行系统分析。由于缺乏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相关专业背景知识,财务分析人员不能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随着对财务分析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人享受着财务分析的结果,这就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尽量少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尽量使财务分析报告方式生动、直观。

四、结语

现在,我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来愈激烈,而在企业中对财务分析是相当重要的,其能够使企业把握好自身的方向,制定科学的战略,反映企业当前状态帮助管理者预测未来企业发展方向,是企业价值分析的工具。但是,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对财务分析认识存在误区,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而且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所以,企业应该强化财务分析能力,认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保证财务分析数据的真实性,采用先进科学的财务分析手段,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作者:叶松林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第六篇: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对策

一、非财务信息的边界

国内最早研究非财务信息的是张景顺、陈晓敏的文章《备受瞩目的非财务信息》,认为非财务信息的内容主要分为四类:(1)经营业绩指标;(2)管理部门分析信息;(3)前瞻性信息;(4)背景信息。张德荣(2005)指出非财务信息主要是指企业不能用货币量化、无法在会计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可以以其他形式披露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其多属于定性的或以实物、技术指标量化的内容。结合以上对非财务信息边界和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非财务信息具有非货币性、前瞻性、广延性以及辅助性等特点。本文认为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层及股东信息;(2)经营业绩指标及对指标的分析;(3)社会责任信息;(4)环境信息;(5)可持续发展信息;(6)前瞻性信息。

二、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困境

(一)非财务信息披露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表现出动力不足的特点。传统的财务信息披露主要强调受托责任制的履行,但以非财务信息为主的披露则更多体现出一种市场效应。在市场对非财务信息披露并未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不能很好地识别高质量的非财务信息。同时,从成本收益原则来看,较高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成本也使上市公司披露的动力受到抑制;另一方面非财务信息披露后,任何市场参与者均可以无偿利用,那么上市公司某些关键信息的披露可能会面对被行业竞争对手利用、模仿的风险,进而使企业竞争陷入不利局面。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上市公司对非财务信息的供给表现得并不积极。

(二)非财务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

近年来,随着非财务信息在信息决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相关机构也日益重视对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陆续出台一些规范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文件。如2013年中国证监会正式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0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季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特别强调增加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公司对可能引起公司经营及业绩重大变化的产品、研发、风险因素等重要事项加强披露。但从目前证监会等机构提出的信息披露要求来看,内容设定显得十分宽泛和形式化,还尚未建立针对非财务信息报告的一个完整性的披露要求。非财务信息从收集、处理到披露的内容、方式、方法,审计的机构和审计形式等方面均未进行全面规范,公司与公司之间以及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尚不能进行比较分析,社会在评估公司价值时使用的有效的非财务信息供给还远远不足。

(三)缺少对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审计监督

目前,法定审计范围内并没有包含对非财务信息的审计,同时非财务信息也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的限制。但是随着非财务信息在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决策过程中影响力不断增强,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合理性显得日益重要。与财务信息受到注册会计师严格审计的情况不同,非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并未得到有效保证。那么信息使用者对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则会心怀疑虑。同时,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没有受到外部第三方审计的约束下,也促使上市公司在披露非财务信息时更加随意,甚至依据上市公司利益需求选择性披露相关信息,给投资者带来误导。

三、提高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一)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自愿披露动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增强上市公司自愿披露非财务信息的动机则需要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信息披露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相当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数是由国有资产经过资产剥离,然后再由集团公司作为发起人上市发行公众股创立的。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都不能上市。国有股持有者是国家,但是国家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泛称,并没有指向具体的的“人”,这样往往在权利和义务的行使上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经理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那么,国家任命的人则会与管理层联合谋取个人利益,更倾向于披露虚假的财务信息。另外,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不够、监事会形同虚设、股权过度集中等问题都制约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因此,积极明确并强化代表股东权益的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战略指导和有效监督,改善对经理层的监督、激励机制,细化董事会职能,明确监事会职责以有效提升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环境。目前,股权分置改革能有效提升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股改之后公司控制者会更加关注资本市场的变化,存在充分披露公司信息的动机,尤其是对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二)积极制定分行业、多维度非财务信息披露标准

对于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量化评价体制构建要遵循更加细化的评价标准,由于非财务信息披露在不同行业的重点不尽相同,因此评价指标的设计也要根据行业划分,而不能千篇一律。例如,对于钢铁、石油等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在披露企业非财务信息时应该更加强调企业环境保护方面信息的披露;而对于保险、银行等行业来讲,业务复杂、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讲往往较难理解,因此更应注重增加衡量报表可理解性以及有效性指标的设立。事实上,美国在制定统一披露非财务信息的标准上能为我们提供一定指引。美国非营利组织“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保健产业披露非财务信息的标准草案。提出在2015年内以10种产业、89个行业为对象,按产业制定出披露标准。在分行业制定非财务信息评价标准中,注重“公开透明”原则,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立足各行业、各产业的实际情况来推进评价标准设计工作,谋求能够建立行业内可比、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三)加强对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

在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够成熟的条件下,有效的监管机制对于提高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从企业内部监管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可以主动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对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信息需求,参照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的关于非财务信息的内部控制规范政策,自行制定符合本企业的个性化规范手册,提高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其次,真正有效发挥监事会的监管作用,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实现重点监管、不定期检查。从外部监管角度来讲,证监会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审核,设立专门评估机构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评价,并积极反馈给投资者,激励上市公司更有效地披露非财务信息。相反,对于违反虚假披露、刻意滞后披露、不完整披露等行为,相关法律部门要制定出相关文件,使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提高到法律的高度,严惩违规违法行为,使非财务信息披露得到保障。

四、结论

随着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公布落下帷幕,我们发现和过去偏重财务信息审核明显不同的是,在年报信息披露监管中已将行业经营模式、经营风险等非财务信息披露纳入审核重点。在审核年报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时,更注重从投资者决策需要的角度出发,强调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可比性、简明性和互动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概念化、故事化的问题已经得到关注,加强非财务信息披露成为信息使用者和监管部门的目标。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与监管实践,才能为高质量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提供更好的机制和环境,使得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摆脱目前的困境。

作者:曹汉利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第七篇:委托公司财务控制策略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管理困境表现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

我国部分企业财务控制机制相对匮乏,母公司无法全面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全过程的财务会计控制也没有形成,导致母公司的监管不到位。一方面,内部审计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内部会计监督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另一方面,外部经济监督也极度匮乏,社会审计的总体也有限制。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缺乏规范的决策机构,尚未确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同时,财务权力的过度分散也导致了财务管理无序问题的出现。

(二)缺乏严谨的资金运用管理制度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运用管理较为松散,降低了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子公司的资金分散,缺乏科学的管理,提高了集团的财务费用;另一方面,子公司闲置资金较多,筹集小额资金的能力不足,资金调度存在一定难度,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低下。松散的资金运用管理使得集团资金严重紧缺,对企业的正常营运也产生了影响。

(三)缺乏合理的公司预算管理

目前一些母公司对子公司预算的管理不到位,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集团的财务目标与预算之间存在矛盾,没有统一的筹划来控制企业资金的收支,财务目标与财务预算严重分离。同时,母公司对子公司预算的控制能力也较弱,财务部门无法对预算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分析,只有在年末预算检查时才发现预算超支。

(四)缺乏有力的内部审计

目前我国部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内部审计过于形式化,没有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真正效用。一方面,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审计的管理较为形式化,内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处于相同层次,无法深究存在的问题,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将财务会计审查监督视为例行工作,往往是受托于母公司来对子公司进行审查监督,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匮乏,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五)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部分企业集团在制定了财务控制管理体系之后,尚未确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无法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考评。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激励机制的匮乏使得经营者的利益无法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集团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管理层的绩效考评制度的匮乏也影响了经营者潜能的充分发挥。

二、委托理论对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管理困境的破解探索

集团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管理活动是企业集团管理活动的核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企业集团的主体。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有助于防范委托关系中相关问题的出现。

(一)完善母公司财务控制制度

根据国家统一的财务规范的要求,集团母公司为了实现集团内部财务管理的最优化,应制定并逐步完善公司的财务制度,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准则规范体系,规范各级财务主体的行为,创造有序、规范的集团财务环境。财务制度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投资和筹资管理制度、对成本费用实行的管理、对固定资产和存货进行的管理、对财务预算和考核建立的制度等。

(二)完善责任预算会计制度

集团母公司的正常有序经营、母公司对子公司经营状况的控制都依赖于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因此,集团母公司一方面需要对整体的经营特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子公司的发展规律和外部条件,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遵循统一、科学的原则,强化财务活动的规范性,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进行有效控制,使得子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更具有可靠性,最终充分发挥出企业集团的整合优势。预算是一种有效的财务控制手段,母公司要制定出科学的预算,就必须遵循财务管理的目标,全面地把握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洞悉企业发展计划,系统地、科学地根据经营目标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预算编制前,集团母公司要充分搜集相关的内部和外部资料,以对公司过去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系统性的认识,并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运用比率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子公司各项资本运作指标进行分析,判断指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测算出可能的预算值。集团母公司进行财务预算控制时应考虑子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子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子公司的实际经营规模。首先,预算可以采用从下到上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实现母公司的财务目标,另一方面又不会造成对子公司利益的忽视,强化了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其二,预算的编制要充分体现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其三,编制预算要以实现集团整体的目标为前提。其四,财务预算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种数据和报表之间要建立紧密的联系。

(三)加强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

目前部分子公司出现了多开户头的现象,私自在银行开户截留现金的问题也时有出现,对此母公司应该加强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子公司如果要在银行开户,必须通过母公司的审批,并且这些账户统一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

(四)健全子公司会计考核指标体系

无论是集团母公司还是子公司,其最终目标都是盈利,健全会计考核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子公司获取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于投资者,一部分来自于母公司,当其获取资金开展经营活动时,需要在保证投资者资金完整、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保值、增值。母公司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不仅可以鼓励子公司自主经营,还可以对其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使其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努力。集团母公司应该在考虑子公司经营活动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其在一定经营期内的业绩进行测量,从而确定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对利润指标进行核定,最终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这不仅有利于子公司为母公司带来稳定的收益,还有助于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客观评价。除此之外,母公司还应根据子公司的特点,建立全面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包括资产管理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变现能力比率等。

(五)培养高素质的财务总监

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常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母公司的人无法获知子公司人的实际情况。对此,企业集团可以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即委托人通过一个人(即财务总监)对另一个人(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控制,以降低道德风险,避免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委托人的损失,降低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

三、结语

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共同发展为基础的,财务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企业集团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突破财务控制的瓶颈,找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完善财务控制制度,健全考核体系,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结算体系和网络财务体系,破解财务控制管理的困境。

作者:陈占林 单位: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