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我国各级事业单位对单位的资金在预算、分配及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的过程,并监督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诸多特点,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企业,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资金的使用是为了服务社会。事业单位有政府的支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与市场化的企业不同,事业单位是以净资产为会计要素,也没有融资、风险收益等经济行为。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
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性质不同,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与其他企业不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为了更加清楚有效的管理资金,使资金得到有效的配置,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事业单位的社会价值达到最大化。事业单位要尽可能的实现政府资金的最大收益,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维持资本架构的合理性,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础工作不规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不规范,不到位,原始单据等填制的不正确,记账凭证填制的不标准。有些事业单位存在私自制作以及滥用发票的情况,在审查票据的环节不按照标准来,管理不够完善。许多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和各类经费的管理不完善,各类经费没有明确的限定,经常有费用超额的情况,存在经费滥用的情况。财务报告在编制过程中也不全面,只能显示数字信息,但是具体使用情况却不能体现,财务分析不深入,财务管理措施不到位,对资金的管理、核实、报销不规范,控制体系不完善。
2.资产运行管理效率低
许多事业单位没有对实有资产进行管理的制度和监督执行机制,资产得不到有效的配置,有些单位没有经过相关的财政部门审批就将大额经费投入到大型项目中,有时会出现超标采购的现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存在很大问题,有些单位没有设置累计折旧的项目,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增加,自身价值也不断降低,会出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的情况。有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不合理,缺乏相关的依据,缺乏资金对于固定资产进行维护,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降低,造成资源浪费。
3.财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财务工作中会经常出现差错,工作技能不高,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更新相关知识。许多财务人员缺乏对电算化和财务软件的了解,会大大的降低工作效率。一些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缺乏良好的工作作风,不能正确衡量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会出现违反财务职业道德的现象。
4.政府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
政府采购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还不长,政府采购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有些事业单位不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即使公开也是走形式,不够透明、公开、公平、公正。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采购监督不到位,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约束较少,采购程序也不够规范,没有形成科学高效的协作机制来监督政府采购和财务管理工作。有些采购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缺乏招标、投标和谈判的相关技能,不能高效的采购既价格合理,质量又高的物品,有时会浪费政府资金。政府采购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漏洞,会出现超范围采购、扩大采购、变更采购明细的现象。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的对策
1.加强内部审计,健全财务管理监督
我国事业单位要转变管理观念,加强内部审计,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严格操作程序,提高管理的效率,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资产监控制度,加强对实物资产的监管,保护国有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实施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和管理绩效审计,在每个环节都要将责任明确到人,建立详细的明细分类账目,各个环节的资产流动情况都要记录清楚。正确的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适当的集中权利并给予下属单位适当的权利。核算中心将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集中起来,使财政部门对单位的财务监督从事后变为事前、事中监督。使财务管理与监督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还要接受外部的监督,保证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
2.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制度,提高资产运行效益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并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情况,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制度,提高资产运行效益,最大化的节约财政资金。建立并完善与预算相结合的制度可以有效的解决资产配置的问题,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
3.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
我国事业单位要招聘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会计核算人员,择优录取,定期的对财务人员的会计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也要给在职的财务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让他们提高专业素质,掌握计算机电算化方面的知识,学会灵活的运用财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还要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财务会计知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对财务软件进行维护,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能够快速及时的进行修补,避免出现较大的损失。
4.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提高政府采购采购水平
政府采购人员要树立正确的采购理念,保证各项支出都合理合规,完善组织管理体制,提高采购人员的技能,采购质量好、价格优的物品,最大化的利用资金的价值。采购部门要与预算部门积极沟通,提高资金的利用水平,根据资金的数量确定采购的规模,坚持适度原则。完善与政府采购的配套措施,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提高政府采购采购水平。
四、结语
财务管理可以决定事业单位的命运,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我国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审计,健全财务管理监督,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制度,提高资产运行效益,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使我国事业单位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
作者:李光柯 单位:河南省安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第二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1.财务管理观念不强,内部监督管理体制缺失。
受我国事业单位自身定位的长期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普遍缺乏财务管理的观念,观念缺失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的缺乏。缺乏经济效益的约束,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基础的会计核算上,仅要求各项资金收支具体明确,有账可查,而完全漠视财务管理对于提升事业单位绩效方面的作用。同时,财务管理观念的淡薄也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执行和监督机制的缺失,一些部门往往借助工作办公的名义进行公款吃喝等私人消费,一方面是对国家资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事业单位人员的腐败行为,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
2.预算制度不全,政府采购管理执行不力。
我国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缺乏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在预算工作的初始阶段缺乏对预算项目进行事前分析和调研,在预算工作的编制阶段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编制方法和程序不科学、预算管理项目不全面,在预算工作的执行阶段人员安排不到位、后续跟进不及时,在预算工作的考核阶段缺乏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估体系和相应的奖惩机制。
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事业单位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不重视直接到了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不了解,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不熟悉,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工作作风不严谨,导致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财务数据真实度不高的问题,违法违规操作严重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职能的开展。
二、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部机制。
一方面,事业单位要转变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加强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务操作的应用,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形势和改革方向的学习班,深化事业单位人员对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高效开展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破除长期以来行政拨款支持事业单位运行形成的固有观念,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的建设,科学安排岗位,合理分配人员,健全执行监督体系,定时抽查资金收支情况,定期考察人员工作绩效,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加快事业单位转型步伐。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大政府采购管理执行力度。
事业单位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实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全员化、全程性。加强对预算管理前期的调研和分析工作,科学分配各项资金,合理编制各部门预算,做到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之间的统筹分配,对各项支出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同时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执行和控制,加大对预算管理监督和考评力度,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落到实处。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人才储备工作。
在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进入门槛,提高财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吸引高素质人才为本单位服务;另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对现有财务人员理论知识和和实务操作的培训力度,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与财务会计类资格认证考试,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三、结语
由于内外部因素,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体制缺失、预算制度不全、政府采购管理不力以及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等不足,通过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以及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可以加快事业单位的转型步伐,推动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作者:魏敏 单位:山东技师学院
第三篇: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讨
一、事业单位构建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背景
(一)粗放化的管理思路影响着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
事业单位在公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扮演着管理和服务的角色,尤其是在近几年公民各方面物质生活都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然而,粗放化的管理思路使得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变得难以开展。以公园规划建设经费审核为例,由于没有严格的、统一的、细化的审核流程、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导致无法保证经费审核的客观性。同时,对经费使用监督措施的缺失也给经费的挪用、贪污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二)精细化的管理思路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
从近几年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来看,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融入了市场化的因素,所获财政经费也呈现上升趋势。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切身履行自身的职责,就需要不断调整财务管理方向,将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予以精细化,更有效的控制运营成本、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专项资金利用率、规避各项业务的财务管理风险、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性,融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于一体,为单位的其他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二、当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有待跟上改革脚步
园林事业单位对于公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满足公民精神需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直接决定着各项园林工程、园林规划等相关工作的质量,而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则取决于财务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目前,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事业单位稳定的工作环境,较为单一的业务处理,使得一些财务管理人员降低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无法满足单位财务管理的需求。
(二)财务会计工作规范化有待加强
财务会计工作在很多事业单位看来是最为简单的、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财务会计工作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管理规范性较差。以发票的报销为例,在一些园林项目工程的发票报销中,使用非正规票据报销、使用阴阳发票报销、使用收据报销等现象时有发生。再以会计资料归档为例,记账凭证签章缺失、材料分类不规范、储存方式不科学等状况也大量存在,给其他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三)管理会计工作系统化有待提高
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事业单位转变思想,建立管理会计体系。由于管理会计尚处于建设初期,其工作系统化还有待提高。以园林的资金管理为例,除了日常的资金审批、工程资金审核等外,对资金的监督使用则主要依靠管理会计的思想,采用诸如内部控制制度、成本控制制度等。结合实务工作来看,这些制度的设计并不是环环相扣的。
(四)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亟需完善
随着政府对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使用效果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诸如软件操作权限、操作流程、安全维护的规范性操作仍需加强,财务信息的日常传递时效性较差。
三、多视角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
(一)建立专业化的财务管理队伍
首先,及时更新财务人员的知识,把握财务政策最新动态,为财务人员提供良好的进修环境。比如,通过内部网站对相关财务政策予以更新、通过集体培训更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等。其次,要是财务人员充分了解单位内部每一项财务管理制度,而不是仅仅关注与自身工作有关的部分。比如,根据园林事业单位的具体职能向财务人员阐述单位所涉及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最后,深化岗位知识的学习,突出专业性。
(二)加强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要求每一项制度都是规范化管理与实施的。从纵向上来讲,要注意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规范化。仍旧以发票报销为例,从初步审核发票的真实性、完整性到经办人取得原始票据、再到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再到领导签字等都要做到规范化操作。从横向上来讲,要注意每一环节的操作要点。比如,在最初审核发票阶段,要看发票内容填写是否完整,字迹是否清晰、是否加盖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填写项目是否齐全等。
(三)提高管理会计的系统化
系统化的管理会计可以科学安排并且统筹规划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从大局保障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实务中,事业单位要注意财务制度内部的系统化、财务制度之间的系统化以及财务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的系统化。以园林资金使用的监督为例,内部控制活动的设置,内在的需要考虑到资金使用环境与控制活动之间是否相协调,外在的考虑到控制活动与资金管理制度是否相冲突以及与资金的具体使用过程是否相适应等。
(四)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财务精细化管理效率需要靠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来提高,事业单位要采取措施规范系统的安全使用。比如,限制系统进入权限、及时更换系统密码、定期进行系统维护等。同时,事业单位要建设日常财务信息沟通渠道,方便预算执行、成本控制状况、项目资金管理状况等信息的传递。目前,很多单位开始采用内网、局域网、沟通软件等来弥补管理上的缺陷,这点是值得借鉴的。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政策与时代的需求,是其高效运营的必然趋势。事业单位应当把握正确的方向,从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四个角度具体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助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作者:胡琼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园林局
第四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分析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以及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要有计划地筹集、运用和分配资金,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预算、控制、分析、考核,并处理好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从而达到高效利用事业单位资金的目的。事业任务及计划的完成,不仅是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就从资产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预算管理、筹资管理四个方面归纳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货币资金管理不健全
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无效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补贴,而固定资产购置决定由单位决策者做出,且决策者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无任何责任,故出现了重复购买、无用购买、高价购买等现象。第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财务部门和基础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管理意识淡薄,财务部门只管费用拨付而忽略该固定资产价值是否与购买价款相等,后勤部门只负责清点固定资产的分布而忽视其是否有用。第三,固定资产流失:为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一些单位及其领导将这些资产进行投资、出借或者出租,而相应的审批流程和管理跟不上,使得固定资产变相流失。货币资金被称为企业的“血液”,可见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由于货币资金独有的重要性,它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点监控对象。然而,在某些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将货币资金转移到账外;对收入如行政事业收费、罚没收入不入账;账外设账;不相容岗位如出纳、会计没有相分离;对出纳监督不到位;公款私存;白条抵库。
(二)财务报告流于形式,财务分析观念薄弱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观念淡薄,财务报告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缺乏建议。对报表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分析出事业单位存在问题以期进行更正,而分析过后没有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将无法达到报表分析的目的。第二,资料不全。由于在单位日常运行中,部分财务信息并未及时按规定入账,导致财务分析所依附的资料不够全面完整。第三,方法不当。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选择往往不是最优的,甚至是过时的,这导致报表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决策有用性不大。
(三)预算编制不精准,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
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上无法确保合理的编制时间及预算的准确性。首先,预算编制的时间有限甚至偏短,无法从基本上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其次,算编制方法不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大多采用的是“增量预算”法,但这种编制方法需有前提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前提条件都不能满足。预算不仅需要精心准备和编制,更需要得到有效地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执行不灵活、缺乏沟通、执行不认真等问题。在实际执行中,各部门各自为政,导致执行效果不理想。预算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由单位领导发起,由于其不定时和临时的特性,监督不能长效持久;外部监督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审计单位发起,由于其审计机关规模较小且基层审计力量尤其薄弱,故监督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四)筹资机制先天不足,过于规避风险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1.1%的非营利组织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首先,事业单位筹资机制先天不足,事业单位的投资者不能成为其所有者,违反了资本逐利的规律,降低了事业单位筹资吸引力,且现在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事业单位的融资服务体系,从而使事业单位难以从银行或资本市场获取资金。其次,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对事业单位影响较大,使得事业单位过分规避风险,极少利用财务杠杆与社会的权益资本,且事业单位主要资金来自财政拨款与事业收入,竞争能力与创收能力较差。最后,营利组织的“搭便车”会减弱公众的信心,限制单位的筹资金额与规模。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产生原因,不难发现其有内外部两方面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内控机制不完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外部原因包括外部监管力度不够、先关财会法规滞后。
(一)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否有效。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都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单位内部未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即使设立了,也仅仅是进行会计核算,而未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第二,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极少数较大的隶属省级以上的事业单位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该机构也并不健全,制度只是摆设,几乎没有审计人员,从而不能发挥财务会计在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作用。第三,不相容岗位职责划分不清。
(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多数来源于本单位的会计,这造成了人事上的漏洞且不利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其次,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再教育,致使其财务管理知识严重老化。最后,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财务工作主管人员是从由其他岗位主管转岗而来,不能做到专业领导。
(三)外部监管力度不够,财务会计法规滞后
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管主要是通过人大、审计、财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对事业单位财务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监督。各个监管单位由于相互独立,在认识上没有形成相应的一致性,缺乏合作精神,难以形成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完整的事业单位财务监管体系。且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致使职能权限相互交叉,效率低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业单位的相关业务活动也随之发生很大改变,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正式实施至今已有十余年了,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许多事业单位日常财务事项运作与惯例并没有成文的规定,只是依照惯例,这就使财务操作无据可依。其次,有的事业单位即使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也只涉及到少数的报销费用审批及会计责任制方面的管理,没有对资产管理和账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出指导性意见,收支审批全凭领导意志,并未发挥出财务管理真正的作用。最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很好的与新的财经法规和制度相衔接,不大适应单位的实际情况变化,这就使得财务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损害了财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职责以及政府职能,并且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市场经济规范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前文分析可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必须被提上日程且应给与高度重视。我国事业单位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下,还存在着很多和内外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新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实施,要求事业单位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的特点,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得出的对策是:首先,事业单位要优化自身体制结构,增加融资渠道,提高效率。其次,事业单位自身要完善内控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多角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政府应该加强外部监督,完善财务会计法规;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因能力、时间、篇幅所限,本文对于有些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比如没有结合具体事例来分析。诸多不足之处尚待进一步地改进和后续研究。
作者:邓悦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五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章制度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弱化。
“规章制度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弱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设立独立、专门的财务机构,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都是由其他工作岗位的人员来进行兼职处理,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不同业务交叉过多,没有统一的机制。二是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但监督审核等工作流程都只是流于形式,用于应对相关部分的检查审计,无论是在内部监督还是账务核算方面,执行力度都大打折扣,可谓名存实亡,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严谨性和权威性。三是个别的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小集体的利益会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在账务上做文章,虚假报账、隐瞒不报、偷税漏税等行为时有发生。财会人员也视规章制度不见,不按规定设置科目、保管凭证,总是浑水摸鱼、凭侥幸过关。
(二)预算编制不够精准、资金管理效率较低。
“预算编制不够精准、资金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没有对预算资金的编制给予高度重视,只是习惯性地按照最简单的“算数化”方法进行预算,没有对详细的经济活动进行谨慎的考量和细算,出现许多概数,大大降低了预算编制的精准度。二是预算编制不够精准,随意性思想较为严重,缺乏一个严谨预算编制制度,内部人员随意支出资金,巧立名目随意发放各种奖金、补贴,甚至对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专项资金进行擅自挪用,导致“专款不专用”现象频发。三是虽然有些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对预算进行了编制,但却没有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没有对资金用途进行实际、有效、深入的分析,导致效益考核呈现出“走过场”的形式特点。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资金管理有漏洞。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资金管理有漏洞”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对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固定资产在购买、使用、转借、调用、维修、报废等方面存有许多漏洞,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从而导致资产使用率降低、固定资产无形流失等方面的问题频频出现。二是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以及资金安全方面存有一定的漏洞。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些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出纳和会计都是由同一个人任职,没有严格的区分,对出纳没有进行很好的监督,对库存资金也没有做到及时清点,因而导致白条抵库、公款私用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有效的约束机制。
要想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就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形成强化有效的约束机制。事业单位要在结合我国宏观管理政策以及本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对会计的实际核算流程进行进一步完善。无论是对现金的管理、预算的编制、还是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都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规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并不是随意为之、生搬硬套得来的,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应借助单位内部的制度来约束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以尽可能降低财务违法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对于一些薄弱环节和特殊岗位,更要加强控制,强化管理,责任到人,以最大限度保证资金的安全。此外,要避免一人多职现象的出现,专项资金项目由专人负责,定期对资金进行核对和清点,以确保财务资金安全。
(二)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财务工作队伍建设。
新时期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不仅仅创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更是对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其要求事业单位领导者和财务工作人员要彻底改变传统的“重钱财轻管理”的陈旧思想,努力提升财务管理知识,尽力更新理财观念,要将传统事业单位中的“核算型”模式转变为灵活的“经营型”和“管理型”模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人”是一切人类活动的主体,因此要想改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需要加强对财会人员、审计人员等相关方面人员的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要定期举行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讲座和活动,以帮助财务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会计法、经济法、审计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的规定,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就目前状况而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由预算制定、预算执行、预算监督这三部分内容构成,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地位,能有效提升经费使用率,从而有效避免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主要矛盾和财务风险的发生。一是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预算的制定要严格遵守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的构建原则,以确保各项财务事宜的正常有序。对此,要确保组织、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正常,然后借用零基法、绩效编制法等不同的编制方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进行汇总,由小到大、由下而上,每一层每一关都要严格审核,以确保财务预算的精准度。二是在预算的执行方面,财会人员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对资金进行运行,对出现的收支不平衡进行及时的分析调查,找出原因并进行补救。三是在预算的监督方面,财会监督人员要尽职尽责,认真监督、努力发现问题,并督促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改正,以最大限度地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创新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不断规范,进一步强化其管理职能,以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效益、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
作者:张桂珍 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青银管理处
第六篇: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有很多项:预算、负债、收支等,还包括资金使用分配审批,财务报告,内部监控等各项内容。事业单位财政方面特点有三项:(1)非盈利性质。(2)资金来源为中央或地方财政部门拨款。(3)事业单位从理论上来说,所有资产都是公共的,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出现出售、装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是财政管理的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有:(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严格的标准和依据,管理制度已趋于完善。(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方向进行了转变,以前是组织资金而现在则是管理资金。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
根据资料显示,事业单位会计很多都没有大学会计学历也没有会计资格证,很多会计专业素质不高。而且由于一些事业单位活动少等情况,导致会计工作量少,容易出现工作懈怠情况,导致工作出现错误,尤其是财务报表,往往实际情况与报表数据对不上,或者精确度不高,数据缺失。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这些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会计方面的专业培训,不知道哪些数据需要统计,不清楚财务报表怎么做,这些都是问题。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不同,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对财务情况关注度没有那么高,想当然的对会计工作要求也就降低了,没有考虑到要让这些工作人员参加正规培训。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并不能符合该岗位的要求,尤其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技能素养的人才少之又少,这是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事业单位对盈利情况并不重视,利用资金的时候对该项目或活动并没有采取科学的判断其结果,这样就会出现资金亏损,从而导致一些事业单位的其他活动没有充足资金,无法启动。
(三)观念陈旧、管理方法和手段落。
经济发展导致市场结发生了变化,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制度,使之符合市场需求。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落后,经营观念老旧,不会使用新的财务工具,缺乏开拓精神。
(四)体制方面存在混乱。
财务工作人员往往没有话语权,一些资金使用的审批以及出账都听领导指挥,使一些账目混乱。会计、审计、出纳等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明确,一些工作交叉重复,交接不清,也使财务状况混乱。
(五)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监控力度不够,缺乏严格监督。
很多事业单位对资金流动情况都缺乏监管。有些工作人员较少的事业单位一人身兼数职,只能进行自我监督,即使出现了挪用公款的情况,当数据较小时,很难发现。(六)执行力不够。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够严谨,报销、上缴款额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报销的也报销了,应缴纳的欠款没有缴纳,如差旅费,在外省出差,本省内的车费是否也能报销等等。
三、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财务会计人员直接接触事业单位的资金,并且有权进行管理,无论是进账还是出账,都是他们的工作,财务会计人员除了要有专业素养以外,还要有高尚的品格,也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政治素养,所以必须重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培训工作。专业还分析了事业单位目前的现状,并查看了部分账单,发现做账过程中的错误和问题,把相关管理知识教给财务会计人员。通过本次培训,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对业务更加熟练,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二)转变财务观念,树立理财意识。
应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该环节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进程,只有当财务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得到较好的发展。事业单位应从领导开始,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不断学习,把握经济动向,从理财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定期检测财务会计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从自身做起,倡导廉洁。
(三)强化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必须加强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安全,提高利用率,完善这部分工作的制度,加强管理监控。尤其是对项目经费支出,不应只通过会计部分审批,应有严格的审批过程,一层层审批通过。需要报销的经费,原始票据必须留存,收到票据的人必须在经手人这一栏上签字,然后经过审核是否有这笔费用支出,最后由财务确定按制该款项允许报销后以后才可报销。
(四)严格大项开支实行报批制度。
若有大项目需要进行支出,需要严格按照制度,一层层审批,才可通过财务会计人员获得款项金额,绝对不可以先执行后支出。若支出金额超出1000元的内容,机器设备修理维护,购置新器械等,需要提出申请,以书面形式让领导批复,若没有经过领导审批就进行的消费,不予报销。对使用票据进行报销的,也需要严格控制。提倡精简节约,减少非必要的开支,如用餐设立一个人均上限,能在小餐馆解决的就不必要上星级饭店,首先确保必须开支项的支出,如水电费等,控制某些项目的经费使用次数,延迟经费支出,如公车保养等。
(五)坚持勤俭办公的原则。
对日常办公用品的资费支出进行严格把关,若有金额较大的用品需要购买时,需撰写书面申请,由领导进行决策,具体购买数量,和使用经费额度,并由领导直接监督采购情况。若小金额购买项目,则在向领导报备得到领导认可以后,由领导指派专员负责监管采购进程,以及这些物资的分配管理。对车辆经费也进行严格的管理,当某人需要使用公车时,需要按照制度完成相应手续,由行政部门开具派工单才能使用。公务接待经费也应严格监控,应先制定一个标准,不同级别的人员有其相应的待遇和可使用的经费上限。会议经费也应以节俭为原则,避免利用会议为借口,公费吃喝的情况出现。差旅费也需制定明确标准,控制天数人数,并制定每餐每人标准,住宿标准,交通费用标准,避免浪费。
(六)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审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牢牢把好内部审计的关,才能落实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管,时刻把握当前财务情况,制定相应可行的财务计划,做好预算。要确保审计工作高效完成,在财务上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不仅在财务提交报表后进行审核,还要进行不定期检查,把其中出现的纰漏错误找出,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成效。
(七)加强执行力度,认真贯彻落实。
加强需上缴费用的管理。对于审批通过的经费支出,应回收核实票据,通过票据了解经费开支情况,对于多余的经费,必须交回财务部门。应设立部门基金,若部门组织旅游、休闲类的活动,用以奖励员工,经费从公费中支出,则应控制参与人数,严格控制经费,如给与优秀员工活动次数更多,而工作表现一般的员工次数少,一些活动报销部分经费,部分经费自付,家属全部自付等。
作者:吴琴 单位:南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第七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考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简介
事业单位是直接受国家机关领导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其财务构成和资金来源主要有预算资金、经营性收入、事业性收入、资助性资金、专项资金等,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财务来源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妥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对投资、筹备资金、运营资金的管理,是一项对资本的使用进行规划、使之协调的财务活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组织事业单位的收入,节约事业单位的支出,编制准确合理的预算,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经济命脉。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经过多年的探究,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断进行改革,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对预算资金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是整个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事业单位预算是国家预算的一部分,预算资金来源于国家预算拨款和单位自身组织的各项收入,国家预算拨款又分为正常经费拨款和专项经费拨款两部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受传统体制影响较多,所以对预算资金的管理多使用粗放式管理方式,没有严格执行专款专用,资金乱投、违规违纪现象严重。如果不提高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的管理水平,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2、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业务流程过于简单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业务流程过于简单,各部门之间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财务控制机制。第一,事业单位实行“事后审计制”,本身在时间上就具有落后性,又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不能把握好最佳处理时机,事后补救的效果也是不尽人意。这样,财务管理应有的控制作用成了空谈,毫无发挥的余地,财务监管也只做表面工作,徒有形式。第二,事业单位领导管理不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忽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其不够重视,这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道鸿沟。比如,事业单位一些工作人员被外部不断变换的经济环境所迷惑,不能够正确地预见应有的风险和损失,致使事业单位资金空投无回,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发挥了应尽的监督作用,及时分析总结出外部环境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那么便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保证事业单位财务运营准确无误。
3、资金管理不规范
资金是事业单位财产物资的货币反映,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主要包括对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周转金、结算资金和专用资金六项资金的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事业单位对六项资金中的银行存款和专用资金的管理严重不符合规范。第一,对银行存款的管理不符合规范。一些事业单位银行存款方面的财务政策根本没有实施到位,巧立名目,违规设立多个基本账户和在多家银行开立账户。银行账户并没有纳入财务管理部门,以至于不能对其进行统一化管理;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不按管理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如:对银行存款的收支不序时登记,不能做到日清月结、定期对账,甚至出借本单位银行存款给外单位使用,等等。第二,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不符合规范。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有其专门指定的用途,未经上级单位许可不可擅自挪作他用。但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对于单位的财务漏洞,财政部门通常是“拆东墙,补西墙”,东拼西凑,随意改变专项资金的用途。有的事业单位甚至制造虚假项目以申请专项资金,骗取国家财政资金。
4、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的财务从业人员构成不稳定,大多是身兼数职,且变数大,普通科员兼任办公室会计,很多都不是会计专员。这些所谓的“财务工作者”专业会计知识匮乏,使一些先进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被弃置而不为所用,不具备会计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从业法制意识淡薄,不熟悉与业务相关的最新制度、法规,不能客观公正地做好财务工作。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举措
我国事业单位在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工作,虽然在财务管理中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但事业单位也在不懈努力地探索、改进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事业单位正在从多方面对现在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具体来说,事业单位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管理
首先,事业单位应摆正对管理预算资金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认识观。预算管理工作只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不能简单地把预算资金管理工作归为财务计划管理,还要充分考虑到资金预算的可行性,如果费心做出的资金预算不具实践性,不仅是对时间的浪费,更会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陷入混乱的局面,进而导致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都进入瘫痪的阶段。鉴于此,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有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考虑本单位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国家财力的可能性,正确处理好需求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做到避轻就重,合理地安排可支配资金。其次,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工作还要注意“勤俭办事”,充分挖掘隐性潜力,发挥自身优势,精打细算,尽可能地去增加收入,减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最后,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还必须做到细化,识别不同经费的不同渠道,划清事业资金、经营收入、专项资金之间的界限,根据各项经费的不同渠道分别制定预算方案,专款专用,以防资金的错乱交叉投用。
2、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事业单位要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度,以确保各项资金的收支平衡,防止资金收入小于支出、入不敷出现象的发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第二,事业单位要适时实行“事前审计制”,把握好最佳处理时机,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控制作用,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管,争取第一时间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缺点,并针对这些缺点及时提出改进的方法,不断完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第三,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层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管部门,并使内部控制监管部门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第四,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要结合本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状况,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将财务制度精细化,还要注重财务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财务管理整个过程中做到权责结合,在保证管理领导绝对权威性的前提下,将本单位各项财务制度落到实处。
3、加强资金管理
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资金管理不容忽视。针对资金管理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事业单位要在加强资金管理工作上多做努力。第一,加强对银行存款的管理。为适应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需要,加强财政性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各级事业单位要逐步实行财政国库存集中支付制度;清理银行账户,由财政部门统一开设零余额账户;按照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的操作,定期与财政、银行核对零余额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零余额账户调节表,如调节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第二,加强对专用资金的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提前做好功课,对专项活动进行认真考察和审核,确定专项活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专项活动的切实可行性,以确定专项资金投入到此项目活动中能有所收益。财务人员应该以专项资金的来源为依据,分别设置不同的明细,以明确区分各部分资金的不同用途,不得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更改项目的内容,扩大或缩小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考核,做好回馈工作,争取做到“花最少的钱办最漂亮的事”,确保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以及国家资金的有效使用。
4、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应调动会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定期组织财务从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活动,采取网络教育、协助主管部门组织培训、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其创造优质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使所有财务从业人员熟练掌握专业财务知识,学习财务法规,提高业务能力,增强会计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和法制观念,采用先进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深入了解本单位的财务工作情况。此外,还要加强培养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力度,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思想可靠、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事业单位财会队伍,以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构成内容,合理的财务管理能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国家对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并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虽然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地方,但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正在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作者:王莉 单位:淮南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