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10篇

(一)

1、事业单位财务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混乱。长期以来,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混乱,预算随意性大,对资金的使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控制。在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很难建立起有效的集中财务控制系统,增加了财务集中管理的难度。预算内资金管理粗放脱节,部门利益格局、非法保留收费项目、设立“小金库”等现象尚存,预算外收支脱离财政管理和监督,计划外基本建设、账外设账、预算编报不完整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是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2)分账管理模式单一。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二级单位的财务支出要经过上级单位的审批和监督,但是缺乏对事业单位收入的监管,各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收入台账,难以进行统一监管。

(3)会计资料不完整。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最终各二级单位会计资料一部分在上级核算部门,一部分在本单位,破坏了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例如对二级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理中,上级集中核算部门只负责总账科目的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由各单位负责登记,至于各二级单位是否如实登记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固定资产流失、账实不符等问题,集中核算单位无从知晓,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2、事业单位财务集中管理的应对策略

(1)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事业单位财务集中管理需要建立统一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这是实现财务集中核算的基本条件。以往,各事业单位之间财务工作独立核算,相互之间信息孤立、封闭,不利于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开展。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1992年,世界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公告,很快受到了广泛认可,世界各国及各专业团体纷纷效仿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进行重新研究。

(3)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事业单位财务集中管理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二级单位中工作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被调离到上级集中核算部门,二级单位财务人员减少,新任的报账员不仅要担任单位的出纳、会计和预算员等职务,还要承担预算编制、财务管理、投资项目评价、资产管理等工作,这对财务人员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二级单位领导盲目认为报账员工作简单,大家都可以胜任,结果给事业单位经营带来重大影响。总之,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也要进行较大的变革。目前,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重点,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集中管理的重要性,从会计人员、财务制度以及会计核算等多方面进行统一调配,不断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作者:梁丽玲 单位: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

(二)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1.1固定资产增加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不能够反应业务内容。事业单位通常不进行经济利益变动情况的核算,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会忽视固定资产核算的第二个分录,使得一部分固定资产购入之后没有入账,造成这部分资产管理上存在疏漏,给一些不法的工作人员将这些资产私有化带来的便利,造成严重的腐败现象。医院作为救治病人的重要场所,所有的固定资产子啊救治病人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使得一部分资产流失,在危机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获得这些资产,可能会给病人带来重要的生命威胁。最后,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其报表的编制基础是:资产+支出=收入+将资产+负债,很明显这个编制基础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收入和支出在会计时期内反应的是动态的关系,是一个时段概念,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在会计期间反应的是静态的关系,是一个十点概念。将动态和静态,时段和时点概念融合在一个公司中反应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很显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同时,事业单位通常将报废的固定资产计入到净资产汇总,这无法反应固定资产处置产生净损益,会造成事业单位任意处置固定资产的情况时有发生。

1.2固定资产减少处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做固定资产处理的目的单纯的是为了使“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核算项目相对应。这就导致我们很难理解,例如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时候,明明是固定资产的减少,却出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这一核算项目的增加,他们之间基本不存在联系,这样做难免会存在牵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这些处理上的不合理,会使的职业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对其产生误解,最终是事业单位的核算违背会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原则。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核算的创新

在财务核算工作中固定资产的核算主要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在就的核算体制下在这四个环节都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为了能够适应新时期经济法发展,对于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创新就需要从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展开。

2.1固定资产的确认

在旧的会计核算体制下,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一般设备的单价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的单价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1年,并且保持原物形态的资产。这种规定使得固定资产的范围变得尤为广泛,尤其向医院这种事业单位,各种座椅、服务台设备等都纳入到了固定资产的范围中,这就给固定资产尤其是医疗器械等专业设备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问题。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更换比较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就极大的降低。因此,对于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确认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经营需要,确定固定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的最低标准,以方便管理。例如,对于大型的检查仪器和手术仪器等,其辅助的各种小的需要经常更换部件就可以纳入到“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核算,以降低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2.2固定资产的计量

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调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科目,按照确定的租入成本确定固定置产的价值,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需要安装的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时对于租入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诸如: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安装调试费等,借记“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其次,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应该参照企业固定资产处理的方法,计提折旧、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资本化,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等科目进行处理,确定固定资产的处理损益。以反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这一定对于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尤为重要,这关乎到医院的资质评定以及医疗水平。

2.3固定资产的记录和报告

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该以净额进行记录,准确的反应固定资产的折旧、日后支出等。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告应该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事业单位尤其是医院这样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医疗成果以及预算的执行状况等,为国家下一步有效的开展扶持政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作为关乎人们生命安危的事业单位,医院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全面的反应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状况。同时,为了增强医院固定资产财务核算的可靠性,医院应该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以及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以便外界对医院财务核算进行有效的监督。

作者:贾宁 单位: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监管机制不完善

目前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基本上是领导掌握着人才决策权和项目决策权,会计人员的岗位也受到领导的控制和指挥,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难以实现监管职能,对于领导所做的一切违法违规行为都敢怒不敢言,会计监督职能有名无实。会计部门对同级部门的制约作用变得微乎其微,对上级部门的监管职能则力不从心。这导致我国事业单位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级审计单位拘泥于账面审查,满足于专项检查,难以做到全面审查。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中很多财务主管是在行政职能划分时获得该职位的,他们本身并不是财务会计专业出身,对会计知识一知半解,但是却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指手画脚。这些财务主管对于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了解甚少,没有依法进行会计工作和理财工作的观念。一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他们便推脱自己不懂财务知识,将责任推卸给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这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存在着充当替罪羊的风险。另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不固定,绝大部分财会人员一身兼数职,忙于琐碎的事物不能自拔,这导致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在事业单位难以推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路工作还停留在账务的处理上,工作人员对待财会工作秉承得过且过的心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机构的建设上也不够完善,大部分事业单位还将财务会计工作归为一个部门的一些职能中,没有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首先,我们要增强事业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事业单位领导对于《会计法》和《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应该重视起来,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事业单位领导的管理者要学习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重视财会人员的培养。在日常开支中要做到必须有三人以上签字才放款,财务工作要实现公开化和透明化,避免官本位的现象在事业单位日益严重。第二,事业单位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行为要进行规范。事业单位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其内部控制机制,另一方面要保障会计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会计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权责分离制度和审批制度都应该逐步完善起来。另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完善自身的监督和审计制度,保障会计工作人员在法律和准则要求的范围内规范的进行会计工作,保障会计工作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本单位的内部会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对于内部控制机制和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要及时把握。第三,事业单位应该在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上下功夫。财务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和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要学习财经法律法规。上岗的财务会计主管都要有上岗证或者会计证,否则只能有财会专业人员暂行财务中层领导的职责。事业单位应该加大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投入,实现会计电算化以提高工作效率,以激励机制的建设为着眼点,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四,效借助政府监督,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作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财政、审计等国家机关在实施政府监督过程中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会计行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和政府的监督部门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避免舞弊和欺诈行为的泛滥。

作者:舒安 单位:安徽省怀洪新河河道管理局

(四)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系列的财政支出改革制度相继推出。改革制度的推行,必然会引起财务活动的变革,影响到会计核算内容和办法。但是,在改革浪潮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革深度有限,难以适应当前管理体制的要求,直接滞后于会计实务。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是很高。有的甚至不是专门的会计行业出身,兼职出任、无证上岗、流动随意等等问题,必然会导致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详细来讲包括:原始票据审核不认真,发票无印章时有发生;内容失真现象突出,比如会务费(出差、开会等等)原则上述不予报销,部分人员私改为资料费、住宿费等等,难以归类处理;部分单位和个人私制发票,性质较为恶劣;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改制情况构建合理的会计制度

结合先行行政事业单位改制,有针对性地执行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决定今后企业化管理,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构建;决定今后仍然以事业收入为主的,像是高校、医院等等,可暂时先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等经济体制改革、财政改革、事业改革全部到位后。再将进入市场运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退出预算单位会计系列,适用企业会计,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则改变现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分开制定的做法,将之合并为一个制度,称为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将现行两套制度会计科目,根据日前的核算需要和管理要求,进行必要的归并和调整,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系统。

2.加强单位预算管理,按照规定程序规范单位收支

加强单位预算管理,一方面,要合理编制预算详单,力争将单位收支项目全部纳入预算范围之内,今后预算支出,严格按照编制程序管理,绝对不能随意变更,超预支安排。有特殊情况需要追求预算支出的,必须要严格参照规定程序报批申请,严控预算支出随意性。另一方面,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合理编制资金使用办法,从严控制资金支出。尤其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确定管理细则,加大细则执行监控力度,建立专项紫金绩效评价分析制度,确保专款专用,规范化管理。

3.单位资源配置合理化,防治国有资产无故流失

科学合理配置单位所有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完善资产合理流动,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制,安排专人负责资产管理,彻底改变过去财产物资散乱、难以清理的窘境,确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体系。同时,加强会计核算制度,财务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进行价值管理和恰当的数量管理,对固定资产的购进和转让,原则上应先经评估讨论通过后方可进行;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加强产权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此外,处于节约化管理的需求,必须要及时清点过往款项,尤其是那些历史遗留数额较大的款项,通过及时的清理、优化管理,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

4.内部监控制度高效化,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完善内部监控制度,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完善内部牵引制度。严格参照职责不相容必分离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财务管理岗位,确保岗位职能间构成相互牵引机制。一旦这种相互牵引机制形成,可在单位内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某种程度上确保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升财务资金管理的高效性。其次,单位内部构建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主要负责审核单位资金收支情况、财务管理安全情况、重大经济事务管理执行情况等等。最后,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不适时的内部开销要及时清理,未明确的开支标准确定实施细则,加强各项开支管理。另一方面,应规范凭证流转程序。对一些授权审批的权限应明确细化,对一定金额以上的单笔开支,应实行集体讨论决定。

作者:张迎丰 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

(五)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资金较少、人员较少、工作种类较少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也让中心管理人员及领导层在思想上比较放松其财务管理工作,这种意识上的缺乏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以及整个中心的运作水平都十分有害。在具体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问题,没有实行财会岗位不相容原则的中心数量较多,从而给中心的正常运作及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埋下巨大隐患。此外,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以及社会监督的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力度也明显不足,没有为财务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监督环境。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想要切实提升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就要深入分析其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策研究并加以改进。

2.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是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能够让财务管理重要性及具体实施细则深入人心。在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开展方面,要同时注意对中心内部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对社区居民的宣传工作两个方面。加强对中心内部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能够确保财务管理各项制度的顺利推行,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同时还要提升各科室、各工种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执行财务管理各项规定,确保制度的执行效率。对于社区居民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宣传,能够激发他们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意识,从而帮助中心财务管理工作在良性的外部监督环境中进地,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2.2加强人员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相对较少,一般事业编制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所以加强人员管理,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加强不同岗位之间人员的协作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人员岗位管理方面要推行轮岗制度,有效提升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能力,有效树立全局管理意识,加强岗位与岗位之间的沟通互助,促进岗位职能的发挥。同时要推行积极有效的绩效考评工作,将考评周期从年度调整至季度甚至月度,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监督,激发其工作主动性与自律性。同时还要加强部门工作人员及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帮助其树立财务管理人人有责的意识,有效配合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及具体细则的执行。

2.3建立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让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需要进行预算制度改革、大成本制度推行、财务会计相关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在预算制度改革方面,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与现代预算管理工作最大的区别在于预算编制方面,传统预算编制模式是历史基础加弹性空间,所参考的是单位历史同期预算执行情况和成本支出情况,然后再配以适当的弹性空间。虽然这种编制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效地发挥了作用,但是随着市场变化发展不断加剧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不断拓展,历史基础加弹性空间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中心的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应该采用基于中心以及各科室、部门当前工作需要以及未来发展需要的零基础编制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资金合理化配置,避免部门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出现。但是这种预算编制方法同样也给预算编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技能方面的要求,这也需要中心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强预算编制及管理理念创新。在成本控制制度建设方面,要大力拓展成本管理的范围,将成本管理从过去只专注于前线科室、具体医疗项目成本支出的状态拓展到全成本控制状态,不仅要包括直接的医疗用品采购与使用、前线科室的直接药品采购与使用,同时还要关注日常工作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整个中心的成本支出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实现成本控制的精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在财务会计相关制度的建设方面,不能因为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少、日常工作项目相对简单而忽视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不相容原则推行,一定要坚持财会职务不相容原则,真正将财会管理工作规范起来,同时还要推行岗位轮替制度和责任书制度,岗位轮替制度一方面能够消除长期占据某个工作岗位而产生的财务管理风险,同时也能够促使财会人员树立财务管理全局观念,从而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同时推行责任书制度,激发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感与自律性,降低人为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的根本目的。

作者:苏学会 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城关镇医院

(六)

一、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进行全方位更新

我国的市场经济在日益的完善,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与方法逐渐不能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对财务管理理念与方法进行全面的变革。财务管理的工作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所重视,良好的财务管理对施工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需要把财务管理观念融入到企业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完备的财务监控系统,在改革财务管理理念的同时,踏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全面改革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促使财务管理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在施工企业中进行全面预算标准的推行,企业管理体制围绕财务管理进行。严格以财务预算管理为中心,对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业务活动、资金流动做好监管工作。将财务管理变为对企业经营活动前预算工作、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控制以及经营活动后的评测工作的全面监督。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进行管理,是企业利润的核心管理者。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对项目制定合理的成本目标以及利润目标,根据需求制定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对策。对照目标要求落实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另外,财务管理还要重视企业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对施工成本进行监督和核算,并对相关部门反馈检测结果,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对施工企业的成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3.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

资金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证这施工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管理,就需要充分了解资金的运动过程,对资金运动进行分析与推断,并对资金未来的运动方式做科学的预测,并做出合理的决策。财务管理对于资金的管理,需要对资金进行及时的回收,并能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促进资金周转的速度,从而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就要进行债权债务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的债权债务制度需要从基础做起,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严格落实合同中的内容,按照合同办事。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计划与控制,做好中间结算工作,加强竣工决算工作,以保证能控制施工企业的应收工程款。

4.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改革财务管理理念。要定期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加强其财务工作能力的培养。使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使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施工工程造价的审核、建筑材料的审价标准、预决算的编制及审核以及工程完工程度的测算方法,做到能对施工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注意调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对施工企业进行整体把握

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其他各种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非常大,在施工企业中,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垫资施工和工程拖欠款回收非常困难。因此,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要特别注重对垫资施工的严格管理,并且要严格督促清收工程拖欠款,全面把控施工企业,控制资产与资金的使用比例,把风险资金与贷款的使用降到最低,解决资金与资产协调问题,从而降低施工企业的风险。

二、结束语

在现代的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管理层一定要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财务管理人员也应该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到认真、负责。施工企业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增强施工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背景下的抗风险能力与竞争力。

作者:陈业勇 单位:贵州水利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七)

一、财务公司及其特征

(一)业务品种单一,增加集团财务成本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新设财务公司只批准其存款资格,不批准其贷款甚至委托贷款业务资格,导致了财务公司在最初几年内将归集的资金无法向集团及成员单位提供支持,影响了财务公司资金归集,也影响集团及成员单位的发展,甚至增加了集团费用的支出。财务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很多业务资格受到限制,开办业务品种少,不能充分发挥支持促进集团及成员单位的作用。如财务公司不能以主承销商的资格参与企业债券的承销,只能以副主承销商或分销商的身份来参与。在发行企业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业务中,财务公司无资格参与承销团,只能以财务顾问的身份参与。另外在其它一些涉及集团的业务(如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中,财务公司也没有相应的管理资格,致使财务公司在支持促进集团及成员单位方面的作用不能全面发挥,影响集团及财务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在设立分支机构方面,目前国家对财务公司设立分支机构有着严格的限制。从目前企业集团的发展趋势看,大型企业集团已经开始进行区域性布局,少数国际化经营程度较深的企业集团甚至开始进行全球性布局。财务公司要为集团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务,就需要在集团布局的核心区域设立分支机构,以延伸财务公司经营体系,增强财务公司为集团及成员单位服务的便捷性。而审批资格的限制使得财务公司在便捷性方面得不到体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团和财务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贷款规模和存款准备金的制约

信贷规模不足会导致财务公司在归集了大量可供分配使用的资金后,不能将资金及时贷给内部成员单位,影响成员单位与财务公司之间的关系,存在成员单位不再信任财务公司的局面,从而增加从外部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并减少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不利于财务公司今后的发展壮大。同时信贷规模的限制也会影响财务公司资金的运作效率,降低盈利,不利于财务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存款准备金对保证财务公司的存款支付和清算作用是有限的。提取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相当于直接冻结了集团内部生产单位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可能导致财务公司进行资金集中反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取存款准备金后财务公司的可用资金相应减少,在面临临时性资金短缺时,增加了财务公司的运作难度和成本。财务公司吸收集团及成员单位的存款,实际上将归集的资金存放在各家银行机构,相当于集团和成员单位的存款经财务公司的管理存放于各银行机构,财务公司交纳存款准备金使原本应当由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任务部分转嫁给了财务公司,限制了财务公司的发展,使银行吸收的财务公司存款游离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监管之外。

(三)再贴现、再贷款和联行清算号的局限性

财务公司在基本开办业务和受外部监管方面与商业银行基本一致,但部分财务公司却得不到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的支持,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增加了财务公司融资难度和成本支出。再贷款即指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而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却不属于再贷款的范畴,财务公司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逐渐发展壮大,成为金融行业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军,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身的努力,已显示出来骄人的业绩。但在最终的保护上却没有得到人民银行的支持,在财务公司遇到困难时最终的保护人是集团,财务公司是集团的财务资金管理运营中心,当财务公司出现资金紧缺时一般集团也会步履维艰,所以集团对财务公司的最后支持是十分有限的,很多时候可以预见集团不能够及时足额解决财务公司资金问题,给财务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增加了财务公司及时足额融资的困难,不利于财务公司的健康长远发展。财务公司作为结算服务中心,虽然本身具有一定的结算功能,但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没有授予财务公司联行清算号,致使财务公司无法加入中国人民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财务公司在进行内部成员单位的结算后,对外支付仍需依附于各家银行机构来开展,既降低了结算效率,又不利于交易费用成本的降低。对于资金的结算和管理只能停留在内部层面,不能够直接对外实现资金的运营管理,在资金运作效率和成本控制上都达不到最优水平。

(四)其它制约因素

财务公司的发展,主要是资金的归集和运用,只有最大程度地归集成员单位的资金,将归集资金首先满足成员单位的发展需求,其它的进行合理的资金运作,争取最低风险下的最大收益,才能够让财务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目前全国的财务公司经营理念不一、发展定位不一,集团企业给予财务公司的支持力度和管理尺度不一,加上财务公司业务开展品种受限,导致财务公司不能形成统一的积极地发展模式,并且在独立法人地位上财务公司得不到应有的权限,存在经营管理受限于集团企业或跟随集团企业的管理,无法体现财务公司的独立经营特色,从而影响了财务公司整体性的发展壮大。

二、相关建议

(一)简化审批程序和增加业务品种

建议监管机构从财务公司的服务宗旨和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适当简化审批程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财务公司实际发展和支持促进集团及成员单位发展情况增加适宜的业务品种,充分体现财务公司的服务功能。对于提升财务公司在集团及成员单位中的形象,利于归集资金、信贷支持等各项业务的开展,而且能够让归集的资金灵活的运动起来,更有利于集团和财务公司成本的控制和效益的增长,进一步支持促进集团和财务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达成。财务公司必须走多元化、深层次的发展道路,必须不断开拓创新,增加业务品种的广度和深度,在立足集团的基础上,走市场化道路。财务公司的发展需要业务品种的多元化,需要对业务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同时也需要监管机构的理解和支持。财务公司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牵扯集团企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牵扯金融行业金融经济的发展,建议监管机构能够站在为财务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适当放宽监管审批和业务品种限制,增加财务公司资金的运作渠道,本着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支持帮助财务公司发展。

(二)放宽贷款规模控制和适当减少存款准备金

建议监管机构放宽对财务公司信贷规模的控制。一方面增强财务公司对集团及成员单位的支持力度,及时对需要资金支持的成员单位进行贷款帮助,拉近彼此的关系,便于各项业务的开展和长期战略目标达成。另一方面提高了资金的运作效率,增加盈利,有利于增强财务公司自身的实力。存款准备金方面建议适当的降低缴存率,鉴于财务公司资金来源的内部性和特殊性,应与银行的存款进行区分对待,两者存款的来源性、安全性和风险性都不同,对资金的运作方式也不同,应考虑适当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财务公司可用归集资金量,一方面减少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归集资金使用效率。

(三)增加再贴现、再贷款支持和开通联行清算号

建议监管机构增加对财务公司再贴现业务的支持。一方面达到宏观控制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加财务公司融资渠道,在财务公司资金短缺的时候,能够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财务公司长远发展。再贷款方面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财务公司再贷款的支持,给予财务公司更及时、有效、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支持,为财务公司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结算方面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授予财务公司联行清算号,让财务公司加入中国人民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进一步增强财务公司的结算功能。一方面便于资金的结算,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结算效率。

(四)出台明确的相关政策或制度

办法,引导扶持财务公司发展壮大建议监管机构能够进一步明晰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的定位和运营发展理念,解决财务公司整体性发展定位和运营发展理念不同的问题,引导财务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运营方向。建立保障财务公司独立法人地位的制度或办法,明确集团公司的管理职能,充分保障财务公司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使业务和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在监管的层面上理顺集团公司、财务公司、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财务公司长远发展。同时监管机构继续加大对财务公司的帮助扶持力度,财务公司整体上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人员的业务能力、管理经验和风险防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希望监管机构一方面要帮助财务公司的发展,加快财务公司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步伐,增强自身的服务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财务公司积极防控风险,通过报表监测、现场检查、监管评级、风险提示、监管走访等方式,不断帮助财务公司完善风险内控管理,解决风险管控中的问题和困难,帮助财务公司提升内部风险内控管理水平,促进财务公司健康稳健长远发展。

作者:金作清 单位:青海西宁西部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八)

一、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

1.缺乏财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机制是每个公司都应该具有的,在财务管理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提出解决办法是其主要的内容,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也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在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中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有些上市公司存在内部人员的操作,大股东的独裁,缺乏相应的约束,对小股东的利益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这些问题在上市公司中是非常常见的,这样会给公司的利益带来威胁,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2.公司的资金运营结构不合理。根据相关调查,在上市公司的资金运营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目前存在很多的上市公司负债相当严重,这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风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建设往往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在紧急情况下公司以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这就给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增加了公司破产几率。其次,在公司内部存在着流动负债,这就给公司的资金周转带来麻烦,增加了相应的周转风险。最后,不合理的资金运营结构使公司的运营动力不足,公司的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效益,缺乏运营动力会给公司带来相当大的损失。

3.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公司在做决策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会计信息,但是现在有很多的上市公司在没有相关法律的约束下进行伪造会计信息。这就导致公司在决策上有很大的失误,给公司的利益带来损失。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公司制度不够严格和核酸不够准确等。

4.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的风险规控制措施。财务风险是上市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财务处理工作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其质量越来越差,这就影响着公司的整体利益,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公司的投资风险增加了,其投资决策缺乏依据,对于投资的风险没有预测,这就使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加大了,在管理中也缺乏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公司的财务也造成危机。

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风险的原因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引导下,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其财务管理的水平是其管理最大的问题。宏观的市场经济和我国的法律体制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的环境发生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财务管理,例如,物价上涨、经济危机、汇率变化等,对公司的运营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汇率下降,那么出口商品的公司的收款就会减少,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损失,严重的会影响公司的资金链,给公司的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会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不同的影响,其风险的大小也不同。很多运营良好的上市公司都有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来协调企业发展中个股东之间的利益,对公司的财务进行规范化,尽量使公司的财务管理合理、真实。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尽量减少对其他企业的担保,避免债务过大给公司的运营带来潜在的威胁。

三、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规避措施

1.加强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的执行者,为了更好地对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做出规避,就要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提高其专业知识的操作能力,为做好财务管理风险规避提供最好的技术支持。财务管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管理模式和方法都有更新,这就必须要求公司不定期的给员工进行培训,使公司所用的管理模式符合时代要求和公司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在财务管理方面,他们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因此,对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要求有很强的风险规避意识,也需要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将财务管理风险规避工作渗透在每一项财务管理工作中,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利益努力奋斗。

2.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需要有实时监测,对所发现的风险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这就需要公司的财务管理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这种预警机制是根据公司的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其机理符合经济学原理,必要的情况下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中要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管理者提前发现财务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

3.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上市公司必须要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避免公司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预算、加强日常管理和增强对风险的管控,做好这些就能够为公司的运营计划进行控制,规范公司资金的流向,有效的规避风险。

四、结语

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比普通公司大,这是毫无质疑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对公司的发展很不利。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要重视对财务管理的风险规避,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应对机制,及时进行风险规避,将公司的财务风险大大降低,为公司发展提供动力,保证公司在同行业中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作者:叶陈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医院

(十)

一、做好预算管理

(一)设立相关部门,明确部门分工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的做法是规划发展部负责组织集团公司煤炭主业基本建设项目预算管理编制工作,并对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非煤产业部负责非煤产业基本建设项目预算管理编制工作,并对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财务部门负责预算资金的筹措和支付控制,审查投资资金的来源,检查、监督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控制在预算之内。

(二)上下结合、时间分解,完善编制程序

根据企业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结合项目进展情况,按季度提出投资预算安排,报相关部门平衡审查,并将审查情况反馈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按照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后重新上报。有关部门将修改后的投资预算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提供财务部门作为年度预算考核指标。

(三)严肃预算执行

预算指标下达后,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并做到工期、资金、措施、责任人四落实,确保建设投资控制在预算之内。如遇客观原因确需变更预算,应上报预算变更申请报告,履行完相关审批程序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无正式批复,一律不得进行调整。

二、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明确各项目列支范围

严格执行国家的定额管理办法,将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按照投资额的构成分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包括矿建、土建、安装工程)、设备投资、待摊支出和其他投资四部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是指发生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其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以及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给施工企业的预付备料款和预付工程款。设备投资是指发生的各种设备的实际成本,包括需要安装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准备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的实际成本。需要安装设备是指必须将其整体或几个部位装配起来,安装在基础上或建筑物支架上才能使用的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是指不必固定在一定位置或支架上就可以使用的设备。待摊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资本化利息支出、土地复垦及补偿费、工程管理费、临时设施费、设备检验费、工程质量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三通一平费用等。各基本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控制待摊支出,不得将非法的收费、摊派等计入待摊投资支出。其他投资是指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实际支出的房屋购置,以及取得各种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发生的支出,包括房屋购置费、办公生活用家具器具购置费、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内容。发生单项工程报废,必须经有关部门鉴定。因基本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报废单项工程的净损失经集团公司批准后,作增加建设成本处理,计入待摊投资。因施工单位施工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为项目配套的专用设施投资,包括专用铁路线、专用公路、专用通讯设施、送变电站、地下管道等,基建单位应与有关部门明确界定投资来源和产权关系。由基建负责投资但产权不归属基建单位的,作无形资产处理;产权归属基建单位的,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

三、做好资金管理

(一)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做到收支有据

基建单位应根据年度投资计划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并在年度资金预算的基础上,编制月度资金预算报财务部门,经审核程序审批后执行,作为资金收支的依据。基建单位要根据批准后的资金预算项目拨付资金,严禁计划外、超预算及改变资金用途进行资金支付。

(二)严禁乱开银行账户,严格账户管理

基建单位要严格银行开户管理,严禁私自乱开户,因业务需要开立账户的,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开通网上银行,应加强网上银行风险管理。

(三)基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范的工程价款结算程序支付资金

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必须留足工程质量保证金,待质保期满无质量问题后再予以清算。

(四)基建单位在办理竣工决算前要认真清理结余资金

应变价处理的库存设备、材料以及应处理的自用固定资产要公开变价处理,应收、应付款项要及时清理,清理出来的结余资金相应转入生产企业有关资产。

四、做好财务核算管理

财务核算管理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基建单位应当按相关法律法规设置财务机构和会计账簿账簿,规范基本建设财务核算,真实反映基本建设的投资完成情况。严格各项支出的列支项目、范围,尤其对于影响资产价值的各项待摊费用的列支,应当合法、合规、合理。所有收入要严格入账手续,杜绝出现账外账、私设小金库。基本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工程煤收入、各项索赔以及违约金等其他收入要列入基建收入。试运行期间基建收入以产品实际销售收入减去销售费用及其他费用和销售税金后的纯收入确定。基建收入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收入相应冲减工程成本。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计入待摊投资,冲减工程成本。项目竣工后,对待摊投资应按规定严格分摊,不能分摊至各固定资产项目的部分,应于移交生产当月一次性计入费用。合理设计基建财务报表。基建单位应按月报送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为基建财务报表和生产财务报表。基建财务报表包括资金平衡表、基建投资表、待摊投资明细表、基建借款情况表、主要指标表、本年基建投资情况表等,另外还需报送基建投资明细表、科目余额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明细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年度终了,各基建单位应编制年度财务决算,并做好投资效果的分析评价工作,包括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等。

五、做好竣工财务决算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是基本建设项目成果的最终反映,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也将直接影响企业今后各期的经营成果。在项目竣工决算阶段,基建单位要认真执行有关的财务核算办法,严肃财经纪律,实事求是地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做到编报及时、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单项工程竣工,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的,应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工程审计,并出具单项工程竣工决算报告。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应编制竣工财务总决算。基建单位原则上应在项目竣工后一定时限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在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前,基建单位要认真做好各项清理工作。清理工作主要包括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财务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及债权债务的清偿,做到账账、账证、账实、账表相符。各种材料、设备、工具、器具等,要登记备查账,强化管理,不准任意侵占、挪用。编制、整理、保存好各项决算资料。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主要有基本建设项目概况表、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表、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总表、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即转资清册)、逐年投资汇总表、逐年工程投资及工程量完成情况表、未建项目一览表等。二是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主要包括:基本建设项目概况、会计财务的处理、财产物资清理及债权债务的清偿情况、基建资金来源、支出、结余等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计算情况、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及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决算与概算的差异和原因分析等。三是其他资料,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调整及其批准文件、招投标文件(书)、历年投资计划、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项目预算、竣工验收报告、其他有关批复及资料。

作者:殷延海 单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