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务管理综述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
1、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重要性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内部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企业招录原则,使每位员工都能利用自己本身专业的财务知识,实现人员的合理化运用。财务信息化管理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有很高的职业素养,能够很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
2、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2.1企业财务处理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财务处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很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不同,它们之间通过组织、互连关系实现企业财务业务数据处理,将数据保存在财务处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实现信息共享。
2.2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依托的主要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其基本方法是财务管理模型;主要依据是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企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它是一种新型的人机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构化问题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实时处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概括发生的事情,并把人们引向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用来解决财务管理中的结构化的问题,通常会计人员使用固定的处理模式,这一系统可以用来规范这一类问题。
2.3企业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属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事前很难被准确预测,而且随财务环境的变化,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我们提出建立企业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这是一种交互式IT系统,它的应用非常灵活,可以用来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并提供可行性对策。利用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优良的交互性,财务管理人员运用不同的模型,进行一系列“what-if”分析,通过列举可能方案,协助分析问题、估计各种不确定方案的结果、预测未来状况等方式,为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2.4企业财务经理信息系统
企业财务经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高度交互式信息系统,它包括会计事务处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它们之间交互联系。通过将辅助背景材料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企业财务经理信息系统能帮助财务经理识别问题,并提出问题,使企业的财务主管能够灵活、方便地从更多观察视角了解问题和机遇。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利用企业数据仓库,财务主管可以充分对其进行数据挖掘;而且可以对财务报告的输出形式进行灵活选择,以提供更明确和更具深度的信息。
2.5企业财务组织互连系统
本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可以使用企业财务组织互连系统进行连接,同时本企业与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沟通。企业财务组织互连系统可以支持计划、组织、控制、分析、预测、决策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支持企业管理与生产的目的。
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3.1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不仅仅是指每股利润最大化,而是指企业利润总体最大化,通常用可简单表示为:产量×价格-成本=利润。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它首先由亚当•斯密在19世纪初提出,经济学家通常用它分析和评价一个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企业收入。
3.2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之一,公司股票的市价是计量股东财富的标准。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Anthony于1960年基于资本的强权理论,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理论而提出的。同时他指出支付给股东的股利和提高股票的市场价格是有效增加股东财富的两种途径。
3.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之一,它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许多企业都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作为最佳的财务管理目标,它兼顾债权人、职工、社会等方面的利益,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助于协调各相关主体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西方财务理论界首先提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放在首位,强调企业价值在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满足各方面的利益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证券行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
4、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4.1财务信息反馈不及时
在市场经济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共同作用下,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企业内部各个管理部门由于考虑自身的利益,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很高的准确性,甚至有些管理部门在财务报表中弄虚作假。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即将面临破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而偷税漏税,而另一些企业经营状况良好,面对巨额利润也进行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由于企业有些财务管理人员凭个人喜好来进行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投资进程变慢,财务信息泄露,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要摒除企业管理人员以个人喜好和个人经验管理企业的观念。
4.2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信息化正在建设之中,正在学习国外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理念。对于外国许多企业来说,他们实行的是统一管理体制,有利于实现资金全面有效预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力度,实现财务和资金的集中管理与调配。而我国多数大企业实行分级管理,一些大企业中分为多个子公司,在每个公司内部都有一套财务管理制度,在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不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统一管理。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内部存在管理力度不够、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所以要通过学习先进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4.3管理人员思想落后
有些企业单位内部的部门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始终按照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组织工作,不与其他部门沟通和交流,资源没有共享,这种行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步调不一致,如何在信息化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发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作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有些企业财务部门好高骛远,不考虑企业现状和自身的发展特点,在网络计算机服务器配置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在网络系统开发和使用软件方面缺乏经验和技术,没有统筹兼顾,导致生产经营不均衡,资金投入量过大。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对财务信息化认识不足,不习惯网上办公,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完善,企业报表还是要靠人工手写。
5、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对策
5.1革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观念
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主导,经营者的观念问题是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进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知水平,政府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培训、观摩等方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5.2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
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企业内部应该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应该推行优惠政策,帮助扶持企业尽快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管理组织方式的转变,积极同其他企业单位合作,推动供需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加快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5.3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管理体系,无论是财务安全、信息安全还是管理系统安全都没有保障,所以,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责任制,防止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做出违法行为;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从硬件到软件都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财务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对系统内部信息进行加密,通过发达便利的网络及时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产业信息,实现资会计信息化源共享,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产物,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管理技术与经验,推动财务管理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加强自身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争取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蔡鸿轩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二)
一、构建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医院的财会制度在经过最新的修订之后,和传统的财会制度相比较,在会计的核算以及财务的管理等方面的财务工作都进行了更加明确的改进和规范,对它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明确,进一步的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医院成本的核算工作以及项目的收支管理工作也进一步的加强,财务的报告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对于医院的财务报告审计和监督的工作也变得更加的重视,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健全性以及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在建立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对于新财会制度的相关规定医院应该要积极的配合,在进行各项财务会计内控控制工作的时候应该要严格的按照制度的相关内容来进行。同时还应该要严格的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着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在建立医院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和设计工作相当的重视,同时对于控制体系的监督工作也应该要加强,这样医院的财务会计内控控制体系才能够更好的实施和运行。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应该要不断的提高,对人事管理要不断的加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应该要不断的提高,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思想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如果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出现违规现象的话,那么就必须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对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也应该要不断的完善,医院的各级领导都应该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建立起一套比较权威、科学以及高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这样医院才能够在比较科学和合理的控制体系当中开展实际的工作,医院的财务会计信息才能够公开化和透明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就包括了控制的环境、风险的评估、控制的信息和活动以及监督、沟通这样五个部分。在建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对于医院本身的管理要求以及环境应该要考虑充分,对于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应该要处理好,通过对各个部门的利益进行调节来对医院的管理规划和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制定出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提升。各个医院应该要根据自身的一些实际情况、战略规范以及发展的目标来建立起一套比较适合自身医院发展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对于财务会计内控控制体系的设计和执行工作应该要高度的重视,对于医院各个机构的职责应该要比较的明确,在设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对医院的具体情况比较熟悉以及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机构来进行,同时还应该要咨询各个机构,多吸取一些建议和经验,设置内部的审计部门以及相关的机制,来监督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工作,这样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发挥出真正应有的作用。
二、结束语
总之,医院是一个经济实体性质和行政事业单位统一的综合体,建立起比较科学、合理以及良好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医院的管理环境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贪污和腐败的事件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能够保证我国的医疗事业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志壮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医院
(三)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现状
(一)财务控制环境松弛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产、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着严重的管理漏洞,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容易出现会计账务信息泄露、财产损失、化公为私等现象。财务控制与监管是建立在相互牵制的基础上的两个互斥又互助的主体,一旦他们的牵制效应消失了,后果不堪设想。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人员设置上较为随意,缺乏总体性的制度安排和内部控制设计。据了解,多数中小企业财务只设有总账会计、出纳和库存三个财务岗位,甚至有的企业会出现会计和出纳合并的现象,而有的出纳是由企业老板的亲人或亲信担任,甚至很多小型企业一个员工集很多职位于一身,对于报销,派发工资等资金支出活动一人包办,既无主管及经手人监督签字,也无出纳资金支出凭单,这类企业财务风险之巨大,可以想象。财务人员职位设置混乱,缺乏有效牵制,导致财务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资金安全性和完整性都无法得到保障。
(二)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对于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实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风险管理制度则是风险管理的基石,管理层应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风险责任归属不明确。我国中小企业中部分单位对风险的评估没有相关责任人,公司经历挫折之后,在没有风险责任追究制度的情况下,探究问题的根源以及找到损失弥补的方法都无从下手,对于公司来讲,这是相当不利的。一方面,降低了员工对责任的重视程度,使员工养成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恶化了企业管理,降低了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在公司出现问题的时,无法查找问题原因,以避免重蹈覆辙,这是公司的最大损失。
(三)对财务活动的控制力较弱
对于财务活动,应注重各项资产的规范、合理分配。某些单位对发票和收据的管理不够严格,没有对非生产经营的费用进行复核,导致部分流出资产的具体信息未被公司掌握,可能存在账外资金循环现象。另外,财务管理部门对公司的筹资、投资计划不科学,有的甚至没有资金预算及计划。导致资金闲置或浪费。另一方面,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对生产经营没有预算。或者,有预算也得不到重视。预算的编制虽然建立在对未来一定期间的合理预期之上,但企业面临的环境可能随时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致使制定的预算不再具有可行性,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预算的调整。而现行的预算管理模式导致预算执行的灵活性相对较差。
(四)内部的审计机制有待改进
2011年,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很多大型通讯公司聘请了国际著名的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还进一步完善了内部审计机制,新增了专门的内控评估人员,以期达到萨班斯法案的要求。这次梳理所涉及的范围广,时间长,可谓投资巨大。但就是这样全方位的整顿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大型企业做到如此尚且不行,作为内部审计缺乏的中小企业的企业风险可想而知。虽然COSO模型有力地推动了内控管理的发展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对企业在经营中如何抵御各种风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关键还在于如何将理论与自己的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并真正严谨、完善的执行起来。
二、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控制现状的建议
(一)改善企业的财务控制环境
所谓企业财务控制的环境,是指企业的纪律与架构,企业文化以及员工整体业务和思想水平,是所有其它财务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而改善企业财务控制环境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全面实行人员素质控制。首先,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以身作则、互相监督的状况,提高内部财务控制水平。调动各个部门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里的各个部门不单指财务部门,而是公司上上下下所有人员,这是实施好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基础。其次,提高企业的科技进程,引进ERP系统。ERP系统的电子记账功能代替了手工记账,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使企业可以节省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而且,它的稽核制度也监督人们完善各个流程,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
(二)改进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
我国中小企业的日常财务风险大概有应收账款发生坏帐的风险、营业失控的风险、采购价格高于市价的风险、存货人为报废的风险等。针对改善上述风险的评估体系的建议如下:首先,针对重要业务流程设定重点、全面风险评估程序,重视风险评估的系统性。确定风险是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风险涉及范围的完整性,用定性的方法来确定具体风险的重要程度,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内控评估重要性次序,以确定实施阶段的具体工作流程。最后,实施风险责任追究制。当评估风险的责任安排具体到个人的时候,人们就会真实的负起责任。一方面,工作具体到个人可以避免工作的互相推卸,导致最后任务无人完成;另一方面,当公司出现问题的时候,方便查找问题原因,以引起重视,避免重蹈覆辙。
(三)强化企业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如获得授权批准、调节审查经营状况、明确职责、保护资产完整性等。而针对财务活动,财务预算、决算、资产控制制度是基础。通过历史数据与对未来数据的预算编制财务控制活动报告系统,然后,将预测报告与企业日常财务活动资料对比,分析偏差,探究原因,最终提出反馈意见及改进措施。另外,关于财务预算方面,建议企业采用全面预算管理。即将企业长期目标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结合,创建一套真正符合本公司情况、涵盖公司各个层面的整体预算程序。
(四)完善企业财务控制监督系统
首先,应充分利用日常财务运行各个环节间的牵制制定监督措施。财务运行中的牵制环节包括应当分离的岗位、经济活动的内部牵制等,秉承这些牵制原则对相关环节制定明确的规定,并切实执行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以及时发现不利风险。例如经营活动中对往来账款的及时肃清,不合理支出的及时消减等,这些细节会经过会计核算、资金控制等很多环节的过滤,都需要及时与其他环节沟通,不真实的会计处理进行调整,真实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改进。另外,任何有效的制度都以切实执行为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最重要的监督就是对实施情况的监督。运用突击检查和例行检查监督财务部门发现的各种正常与非正常现象,以尽可能的减少财务控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三、结论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大致分析,了解到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财务管理机制相对不够健全,会计控制力度还不够;企业财务资料信息管理不够完善;企业内部的审计机制有待改进;对现金管理不到位等。中小企业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而内部财务控制不仅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且是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所以,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就成为一个必要条件。
作者:魏峥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四)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
企业投资人在选中的投资项目中投入资金后,就会建立生产、经营和销售的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财务上不必要浪费或运用方向不合理,此时中小企业极易产生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后期经营和发展。
(二)收益分配中财务风险
收益分配中的财务风险,是由于利润分配可能造成的企业后续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包括企业虚盈实亏、过度分配,企业偿债能力的降低,股价下跌使企业再次筹集资金困难以及企业内部股东员工积极性降低等。所有这些都使得在收益分配环节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大提高。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一)国家政策等外部条件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国家对银行汇率的调整,财政政策中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都会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例如,企业在利率偏高的情况下进行了债务融资,然而融资过后,国家下调银行利率,而企业却必须仍用较高利率偿还贷款,造成企业利润下降。而此时长久的通货膨胀,会造成企业持续的资金利益亏损,最终造成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决策失误的影响
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大多依据的是以往投资的主观经验或网络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往往存在一些误差,造成企业投资的决策失误,投入的资金不能按原预期收回,影响其他投资项目的开发,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危机之中。另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受投资人影响,决策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投资人手中,企业的决策不能交给更加专业的人才,从而使企业的决策科学性不高,极易导致决策失误,使得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资金不能收回,财务陷入巨大危机之中。
(三)举债方式的不合理
众所周知,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大多是银行贷款或者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周期较短,利率比较稳定,且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可与银行直接谈判,争取债务重组,但从银行贷款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一定的资产作担保,且贷款的金额有限,因而中小企业往往愿意选择能够一次筹集到大量资金的发行企业债券的举债方式。但是一旦企业发生财务危机,这种举债方式会造成企业的声誉下降,甚至造成企业破产。
(四)经营管理方式不合理
前文提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这一过程极易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几个。首先,中小企业的对现有资金缺乏合理的安排,资金运用不当,资源浪费严重。其次,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较大漏洞,往往容易造成任人唯亲,财务大权落于股东亲信手中,不能以才用人,使企业经营的科学性不高,员工积极性降低,企业收益相对减少,偿还贷款的能力也一并减弱。再次,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式落后,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差。这就使得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更容易产生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防范措施
(一)筹资环节的风险防范
首先,中小企业应该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坚持利益与风险综合考虑,短期贷款和长期举债方式相结合。其次,企业要以本身固定资产和投资能力为基础,量力而行,坚持筹资利率适当原则,降低筹资成本,正确估算企业所能偿还贷款能力。再次,企业可发行适当的债券以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同时企业应建立偿债基金,增强企业自保和抵制财务风险的能力。最后,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贷形象,增强投资者的信任感,使企业在筹资时争取更多外来投资,降低筹资成本。
(二)投资环节的风险防范
中小企业筹资不易,因此在筹集到资金后,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科学的分析和深入调查企业所要投资的项目和产品的市场前景,找专业人员进行多次分析估算,制定项目企划书,进行多次考察,才能最终投入资金。另外,投资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因此,不能一味的降低投资风险而使企业盈利下降,而应在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的前提下,选择效益最好,盈利最高的投资项目,在风险中求得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三)经营管理环节的风险防范
从经营管理方面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不仅要在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更要从根本上入手,即要改革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使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首先,创新是当今时代中小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自己的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对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紧跟时代,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其次,改变中小企业决策权力集于一人或几人之身的传统方式,实现企业决策权的内部分离。企业内部生产、销售、决策、管理等权利相互分离,从而加强企业的灵活性和科学性,降低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最后,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中涉及财务分配和运用的情况,应进行公示,增加企业运营机制的透明度,有利于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收益分配环节中财务风险防范
中小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往往存在分配方式不合理,分配项目比重不科学等问题。在企业经营的产品取得收益后,投资人往往急需获得投资的收益,对于普通员工的福利往往有所忽视,对于企业进一步的投资预留也会相应不足,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进行企业的收益分配时,必须在维护投资人固定利益的同时,加大对员工的福利发放,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这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隐形动力,另外,企业的经营是一项长远事业,必须充分考虑下一步投资计划,为企业的发展预留充足的资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识到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的具体类型以及产生这些财务风险的原因,才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真正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解决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提高自身决策的科学性,优化资源的分配投资,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体现员工利益、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公正、透明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国家和政府也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稳定证券、股票交易市场秩序,稳定汇率,尽量减小甚至避免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没有内部财务风险的巨大困扰,定能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打好内部基础。
作者:高伟 马云平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五)
一、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类型与成因
参照企业财务风险类型的分类,结合实际,本文将高校财务风险分为四类:总体失衡风险、债务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财务管理风险。
1.总体失衡风险。高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是指高校的资金收入与支出状况在中长期内出现失衡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学校资金入不敷出、流动资金短缺和净资产潜亏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不断扩招,相应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经费等教育资金需求加大。而用于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虽然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财政拨款不足普遍成为高校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高校大多采取向银行借款的方式,这一筹款举措也为学校将来面临偿还高额银行贷款利息和贷款额埋下了隐患,导致高校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2.债务风险。我国的高校过去长期以来处于政府的高度控制下,办学资金多来源于政府拨款,办学经费的收入和支出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财务风险较小,财务状况稳定。然而通过教育制度的改革,财政拨款不再是高校的唯一资金来源,一些高校拥有了自主筹资的权利,可以灵活运用财政、金融、信贷、社会捐赠等手段多渠道筹措建设发展资金,而很多高校盲目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基本建设,扩大银行贷款投资,忽视自身偿债能力,过度举债,银行贷款在为改善办学条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一些高校陷入困境,当资金无法收回时,就通过新的贷款获得资金偿还旧债,进入恶性循环的模式,进而导致债务风险的产生。
3.投资风险。高校投资风险是指高校将资金投资于学校建设或者校办产业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收益而影响现金流量和资产流动性,从而导致高校遭受损失的风险。高校投资主要包括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投资、校办企业投资以及后勤经营性资产投资,由于高校存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高校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最常见的是一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投资硬件设施,大肆采购教学设备,而其中一些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论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资产流失给高校带来了投资风险。
4.财务管理风险。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是指高校在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导致高校出现资金浪费、会计信息失真、财务决策失误、资产流失等问题的风险。国内高校财务管理普遍存在预算编制不全面不透明、会计核算和投资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薄弱、执行反馈机制和奖惩机制缺乏、权利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参差不齐等现象,这都直接或间接导致高校对财务风险分析不到位,无法对可预见的风险做出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为高校财务管理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为解决以上财务风险问题,高校应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提高人、财、物的利用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节约意识,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开源”方面。
1.1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政府财支持。对于公立高校来说,国家财政拨款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高校应积极与政府建立好关系,努力创造条件纳入国家或地方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同时对准政府需要,积极争取科研课题,获得专项建设经费和科学研究经费。
1.2大力发展校办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高校大力发展校办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引用高素质管理人才,积极制定相关制度措施,明确责权关系,提高其竞争力,让校办企业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重要增长点。
1.3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人才资源是高校最大的财富,高校应发挥人才优势,积极组建团队承接企业、社会团体的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服务,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及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此外,高校拥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如体育场、会议室、实验室等,这些硬件资源在寒暑假及节假日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学校可以加以利用,在此期间为社会提供服务,也可为学校带来一定的资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
1.4积极争取社会支援,获取办学赞助资金。随着公众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增加,一些知名企业、个人、社会公益组织等在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教育发展基金、科研基金、奖贷基金、勤工助学基金,高校应抓住机遇,多多争取此类资金。除此之外,学校也可通过校庆活动等方式主动地争取财力雄厚的校友支援,如设立校友奖学金等。总之,高校可通过此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向银行贷款的压力,减少财政风险。
2.“节流”方面。
2.1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大预算控制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强化预算约束,从“源头”上防止资金浪费。
2.2加强投资分析,减少重复建设。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采购大型教学科研设备、后勤配套设施以及开展大型活动时,应对资金支出较大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对于可行项目,可采用招标形式,同时制定大型投资项目主管领导负责制及效益追踪考核制,坚决杜绝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避免造成重大资金浪费。
2.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总体来说,高校现行的财务管理系统人员素质偏低,普遍存在人员冗余和道德败坏等现象,间接造成资了资源的浪费。为解决此问题,高校可以实行财务会计人员轮岗制,加强业务培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在裁剪冗员的同时抑制腐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以减少人员支出和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作者:熊竹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
(六)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解析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市场化的趋势下高校作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建立健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是适应高等教育产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教育资金社会化,经济利益多样化,财务工作层次化的必然选择。
(一)“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体制
1.统一领导。“统一领导”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面对多重利益主体的诉求,高校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财务,集中财力,步调一致,才能优化资源配置,统一调度资金,发挥整体优势,提高资金效益,才能为高校稳定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财力保障。
(1)统一财经方针政策。在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高校只有统一本校总体性的全局性的财经方针政策,才能集中财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高校办学实力。该项大政方针政策必须由财务部门负责,财经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校长办公会和党政联席会审批后统一印发,统一组织实施。必须避免或杜绝校内各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而制定并实施与学校财经方针政策相违背的部门规定或办法,防止出现各自为政,损害学校整体利益的情况。
(2)统一财务规章制度。为全面贯彻学校制定的大政方针,更好地保证学校制定的财经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高校必须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建立健全一套符合高校实情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系统的高校财务规章制度体系,在财经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按规定办事”,保证学校大政方针得到充分体现的制度保障,保证财经法纪规章制度得以严格的遵守和执行。
(3)统一资源优化配置。高校资源一方面严重不足难以完全满足高校日趋社会化、市场化的教学、科研需要;另一方面又存在资源配置不优化,资产闲置浪费严重等问题。面对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经济活动多样化,经济关系复杂化的趋势,面对高校资金供求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高校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学的原则,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资源调配,统筹安排资源用途,加大教学科研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压缩消费性需求,降低教学科研成本和资源消耗,重点解决重复购置浪费多,使用随意效益差,管理混乱易流失等问题,实现校内有限资源无限使用。
(4)统一预算决算管理。高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收支计划制度化、整体化、权威化的本质体现,是高校“一个建制,一盘棋,一个标准,一个调”制度保障和政策落实,是高校对每一年度涉及的校内所有经济活动经过充分科学合理论证后确定的内容完整、项目具体的财务收支安排。财务预算是学校资源优化配置的设想体现,财务决算则是资源优化配置设想的结果证明,高校应对本校预算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强化预算控制和检查,深入预算执行分析,突出财务决算作用,充分发挥校内审计对预算的监督考评作用,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统一财务核算体系。从经济活动的最终实质上看,资金管理的核心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的本质体现是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财务核算体系方面必须做到“八个统一”,即:财务机构统一、财务人员统一、审核标准统一、账务处理统一、会计控制统一、档案管理统一、业务培训统一、考评激励统一,才能规范财务会计工作,提升会计业务水平,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真正为学校“理好财,管好家”。
2.集中管理。集中管理是高校在严格遵循相关国家法规的前提下,把教学科研活动所涉及的所有经济事务集中到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把学校所有资金集中到学校财务部门统筹安排,统一调度,以集中资金优势,净化经济环境,预防贪污腐败,弥补教学经费严重不足问题的一种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1)集中管理财权。财权就是学校财产物资管理、使用、分配的权利,特别是教育资金或教学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和分配的权利尤为重要。为了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高校必须集中管理财权。除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校属经济实体可根据现行财务制度自行管理和使用外,其他校内各部门的资金无论来源如何都必须交学校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统筹安排,合理使用,防止学校财权分散,财源流失,资源浪费。
(2)集中执行规章制度。要保证学校财务规章制度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保证财经工作“以制度管人,按规定办事”,全面体现全校“一盘棋,一个标准,一个调”的财务管理宗旨,就必须按学校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绝不能允许出现校内部门各自为政,各唱各的调的混乱无序局面。这样才能维护学校“统一领导”的权威性,维护学校正常的财经秩序,保证学校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3)集中管理会计事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是高校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重大经济决策的关键,是全面反映高校顺利开展各项教学科研活动最终结果的经济效益体现,是衡量高校资源配置是否优化,预算管理是否有效,财务规章制度是否落到实处,经济效益是否更好的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集中管理会计事务,把所有经济和会计资料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集中管理,集中核算,统一财务收支,统一资金管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校雄厚的资源实力,切实为学校“理好财,管好家”,当好参谋,做好助手,促进高校建康可持续发展。
(4)集中管理会计人员。高校会计人员既是国家及学校财经法纪最忠实的执行者和守护者,也是教育资金安全最有力的保障后盾,高校必须对本校会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集中业务培训,统一职称职务评聘,集中考核奖惩,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以保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体制的优点在于政策统一,行动统一,财权集中,管理集中,有利于高校统筹安排,全面调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管理效益;缺点是统得太多,管得太死,校内各部门缺乏必要的自主权,责、权、利相脱节,难以充分调动校内各部门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无法处理好聚权与分权的关系,不利于高校健康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分级管理,即高校“校院(处、所、系、部)二级财务管理”,是在全面保证高校“五个统一”的前提下,按照事权与财权及责任相结合原则,实行“重心下移、责权下放”,适当下放资金自主权、管理权、支配权,把高校事业计划和与之相适应的收支预算下达校内各二级部门,校内二级部门在下达的预算经费范围内享有自主管理和自主支配权,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1.分级管理的原则。高校进行分级财务管理并不等于完全放开财权事权,让校属部门各自为政。校属各部门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无条件服从学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的原则;第二,坚持严格遵循学校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的原则;第三,坚持全面贯彻“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保证”权责相当的原则;第四,坚持有利于“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统而不死,分而不乱”的原则。
2.分级管理的要求。高校实行分级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校属各部门的积极性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一,校属各部门必须在学校统一的财务管理框架下享有预算下达的经费自主管理权、使用权和支配权;第二,校属各部门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学的方针,在年度经费预算额度内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有效使用每一笔预算资金;第三,校属各部门不得违规收费,不得私立银行账户和私设“小金库”,所有收入必须统一由学校集中收取,全额纳入学校预算管理。
3.分级管理的形式。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主要形式且并存的有三种:第一种是完全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社会经济实体,如校办印刷厂、教材站、驾训站、校属民办二级学院等。高校对它的管理原则是任其发展,利润上缴。第二种是完全独立核算,但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的经济实体,如校属后勤产业集团,校属工会等。高校对它的管理原则是有偿服务,经费补助。第三种是无法独立核算,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内各职能部门、教学院系。高校对它的管理原则是预算管理,项目控制。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具体应用
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分级管理”的框架下,当前我国所有高校,即便是规模较小的高校都采用了权责更为明确,管理更为活跃,机制更为灵活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项目控制,绩效考评”的更能适应社会经济环境,适应市场需要的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同上,下面不再赘述。
1.集中核算。按统一要求、集中调配的原则,高校所有资金收付都必须由其财务部门集中管理,校属各部门均不得自立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更不得自行收费,私管资金。这样既能从资金进口控制和集中学校所有可支配资金,又能从资金出口加大控制和管理,提升学校资金实力和办学能力,彻底改变“重核算轻管理”的片面做法,着重加强学校资金运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控制资金应用方向,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资金效益管理,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在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2.项目控制。目前我国高校实行了以预算编制为基础,绩效评价为手段,结果应用为导向,覆盖全校所有资金和业务活动的全面预算管理和项目控制。在每年编制预算时,坚持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勤俭节约,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将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并层层落实分解,对人员经费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做细做精预算安排;对项目经费采取部门内部评审、专家评审等多种形式,对项目的必要性、绩效性进行充分的论证,优化支出结构,细化支出项目,突出项目目标管理。高校在通盘考虑学校整体资金来源和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在科学合理确定高校全年度收支总额的基础上,针对每项资金来源,每项资金使用都设置了具体的项目名称,安排了具体的资金数额,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先确定项目名称再下达项目资金,然后统一监管和逐一核算,坚决杜绝超用、挪用、拉用和无预算项目开支资金的情况,真正做到了资金“预算到位,管理到位,控制到位,核算到位,使用到位”。
3.绩效考评。为实现“权利到位,责任到位,效益到位”的目标,高校按管理层次,应建立学校和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制,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经济效益考核评价奖惩机制。设置专门的部门对校属各部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开展经济活动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及时找出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偏差、漏洞及存在的其他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堵塞违规用款行为,严肃财经纪律。通过“源头控制,过程监管,绩效评价,有奖有罚”等具体措施来保证科学、合理地考核评价校属各部门的业绩,高校财务管理“统得有序,控得到位,管得有效,奖得有用”,保证高校内部责、权、利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胡服 李雄平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七)
一、财会教师整体素质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1.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财会教学法主要采用灌输式,大量的课时用于讲授,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不多,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参加实践机会有限,难以适应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在网络财务的教学中,我们要追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即通过社会调查、校企联合等方式,积极开展网络财务的实践教学。
2.缺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今天,一根头发丝般细的光纤,能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二十九卷全部内容从波士顿传到巴尔的摩。教育技术手段远远不适应信息技术社会发展的要求,多数教育者不能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网络财会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网络财务时代财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在网络财务时代,“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财会教育的实践者、执行者,财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1.要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知识掌握程度不仅是自己的教学工作基础,而且是学生求知的源头活水。网络财务在管理方式上割除传统财物管理模式,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新模式,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方式。在信息提供上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帐、网上财务信息查询方式。因此,财会教师除了具有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财政、税收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熟练运用网络财会,实现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以及经营预测和决策。
2.在组织财会教学中,具有多元教学方法意识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占主导地位,而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主体”的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采用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一般来说,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总是同教学方法的改革乃至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融为一体的。教学中可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媒体教学、情形模仿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训法等。
3.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进行创新教育,教育应成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要想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这样的精神和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创新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广泛遵循职业范围内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客观上要求具有抵制各种权力的压制和利益的诱惑,防止利用计算机从事经济犯罪活动,做到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就会间接的引导学生,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要解决以上问题,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1.资格教育
一名合格的财会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会计资格职称———会计师。当出现各种业务问题时,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作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认的会计准则的分析判断处理能力。否则,一旦会计制度发生变化将很难适应教学内容,资格教育对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短期培训
采取行政、经济的措施,促使教师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学习新知识。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学习和交流会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重点是进行网络应用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的培训。
3.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
这是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对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继续教育工作,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网络时代呼唤高素质的财会教师。
作者:周凡平 单位: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八)
一、林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财务监管工作是对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监督和管理活动,财务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的约束财务管理行为,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出现,防止财务问题的发生。就当前我国林业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工作来说,存在非常大的片面性和不完善性,财务管理部门不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财务监管部门只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却没有对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致使监督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对财务预算的检查力度不够,没有对资金支出进行全程跟踪,没有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导致资金的支出结果和预算出路较大,不但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消耗,还给林业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阻碍。
二、林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强化措施
(一)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首先,林业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提升财务管理意识,明确财务管理责任。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非常大的区别,财务管理不仅仅对资金的支出情况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对资金预算、资金使用以及资金活动进行管理,以最大化的降低林业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因此,林业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大对财务部门的重视程度,明确财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财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财务状况的汇总,并对资金支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财务预算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采购等工作的开展。为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财务部门首先应该加强对各部门预算的审核和评估工作,对部门预算中所存在的不合理条目要及时地发现和提出,限期邀请部门整改和处理,以提升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
(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升财务管理科学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效的提升企业和单位的管理质量和管理精度,为企业各项事务的开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林业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引入和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同时,林业事业单位应该尽快的实现办公的自动化,依靠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的统计和运算,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将是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效果关键。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更加复杂,财务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此,林业事业单位应该加大对具有先进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的引入,解决当前管理难题,并提升财务部门的整体工作水平。同时,林业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管理机制的优化和创新,加强对优秀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的借鉴和学习,将财务管理环节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实行岗位责任制,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林业事业单位应该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法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以最大化地降低单位的运行成本,杜绝资金浪费和贪污腐败现象,提高林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为各项事务的开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持。
作者:隗茜 单位:章丘市林业局
(九)
一、建筑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将建筑项目财务管理的重心放在了建筑投标、建筑交易和与各部门关系协调上,而忽视了对预付建筑材料、设备款预算、工人工资等方面的考量。同时,建筑项目工程又具有工期长、回收款周期长等特点,若不进行及时、科学、合理的建筑项目财务管理,就容易导致建筑项目出现死帐、坏账。此外,由于建筑项目财务涉及面广、计算复杂多样,为了提高建筑项目财务管理的速度,很多建筑企业建筑项目的审批、预算编制、建设生产经费、建设完成后财务结算都是自成体系、单独进行的。虽然每个环节的运行效率比较高,但是由于各个环节之间缺少连贯的衔接性,任何环节的滞后或者是脱节,都极易导致建筑项目财务管理陷入被动、僵化的局面。
二、建筑项目财务管理中科学化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俗话: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此可见,提高建筑项目财务管理意识,构建科学、完善、系统性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促进建筑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筑企业应从预算编制、建设过程、建后结算等方面,通过科学计算、风险预估、综合考量等方式来完善建筑项目的财务管理,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建筑项目各个环节的联系,从而在提升建筑项目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众所周知,建筑项目具有启动资金大、回收周期长、占用流动资金多等特点。因此,在建筑项目财务管理方面例如:在建筑项目预算编制的成本控制方面,可以从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减少分包、缩减人员等方面入手,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财务管理。建筑项目工期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固定资金的占用时间、流动资金的循环度等,因此,在建筑项目预算编制中,通过科学计算、统筹兼顾的方式来缩短工期,是提高资金流转速度、加速资金循环效率的良策。同时,高效率的建筑速度、低层次的分包环节也大大缩短了建筑项目的完成时间,进而促进建筑企业早完成项目早回笼资金。
(二)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
建筑项目的财务管理人员是建筑企业开展财务预算、开展财务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财务从业人员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建筑项目财务管理的质量。由此可见,加强对建筑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技巧、财务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做好建筑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建筑企业从人员招聘方面注意招收高学历、高业务水平的人员,从而来构建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对在职的建筑项目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素质培训、职业道德培养、财务法规政策培训等,从而在提升财务人员从业素质的同时提升自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此外,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推广,建筑类企业也应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表格等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财务信息平台。从而来拓展建筑项目财务管理的方式,提升财务管理的速度、水平和技能。科学、完善、全面的信息平台,不仅能使财务人员对建筑项目的工期、特点、难点、预算等方面有全面性、综合性、科学性的把握,同时,也为工期变更、材料价格浮动、人员流动等突发状况的出现提供了及时、动态的财务动态图,从而为建筑企业及时调整项目资金支出。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企业是我国发展民生工程的基础性行业,其发展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进程。毋容置疑,科学、规范、全面的建筑项目财务管理,是提高建筑企业资金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建筑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应从财务人员素质队伍建设、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等方面入手,从财务预算、建中财务、建后结算等环节提升建筑项目财务管理的合理性。进而在做好财务基础性保障工作的基础上促进建筑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作者:杜美茜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十)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预算对企业财务收入、支出计划启到指导作用,同时能够有效的控制、管理以及使用企业资金。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没有规范的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没有根据财务预算的特征,针对性的制定预算计划,造成预算使用范围、时间等与实际互不相符,和财务部门资源、资金等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无法给予合理的调整以及评价,造成企业逐渐增加环节成本、资金有着较低的使用效率。同时,大多数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造成无法财务有效、科学的措施指导以及执行预算编制。
二、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一)构建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构建以及健全,且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全面贯穿。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包含业绩评价体制、财务信息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债务与债权控制、对外投资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固定资产控制、货币资金控制、支出控制、收入控制、预算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对牵制以及分离账务分离、钱帐分离、职务分离等岗位给予明确,确保财务收支审批机制、岗位责任制度得到完善。另外,企业还应该结合发展的特征,对产品收入管理、部门预算管理、收费票据管理、审批报销财务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流程进行全面完善。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
企业财务预算主要是指在决策以及预算的条件下,全面安排企业资金分配、经营成果、相关支出收入、资金投放等工作。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财务预算有着相对重要的作用,给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因此,应该应该建立财务预算部门,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时应该符合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是政策性原则,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时应该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其次是略有结余、平衡收支的原则,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应该重视资金的量入,应该基于打紧打足的基础上进行支出预算,禁止出现硬缺口预留的情况。最后,应该遵循完整性、真实性等原则。企业在进行财务收支预算工作时,尽可能避免遗漏的情况,预算收支项目编制的数字应该以充分的资料作为依据,根据相关部门的审批后进行计算。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该对相关资金合理安排,尤其是对相关支出项目进行科学的安排,应该根据预算科目的要求对预算编制程序、收支标准等给予规定。一旦确定了财务预算编制的决策,则通过财务预算部门往相关预算执行部门报备,确保其能够全面执行财务预算编制工作,财务预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员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大考核财务预算执行的工作,使执行的财务预算能够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构建相关制度对财务决算审计、企业年度预算执行等工作进行约束,加大预算执行监督审计的力度,避免出现违规违纪以及损失浪费等情况。
(三)加大监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力度
企业财务监督主要是以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为主,企业通过监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能够使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下实现规范化管理,防止财务内部舞弊、经营风险等现象,加快企业发展的脚步。首先,企业应该将监督内部审计的作用全面发挥,建立针对性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企业主要负责人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确保内部审计部门有着独立性。企业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采取连续性、经常性、针对性的监督跟踪,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得到全面健全以及加强,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其次,将外部监督作用全面发挥,企业财务部门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主要是启到监督、组织指导的作用,内部控制工作、财务会计主要是在财政部门的监督下进行的,相关财政部门应该构建针对性组织体系,加大指导、组织建设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同时将专项经费拨出,给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支持。另外,相关财政部门通过分析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组织财务控制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参加到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中,使工作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得到明显提高,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系统还应该全面完善以及健全,在服务以及指导工作中给予全面监督,使审计部门监督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审计部门检查内部控制在年度会计审计报表中发挥的作用,对审计抽样规模、范围进行确定,同时专向审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审计的工作,分别从微观、宏观的方面中将准确、全面、真实的财务信息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
三、结束语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进出口企业加快外贸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加大财务内部管理的力度,尤其是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处于科学的范围内。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管理发挥、财务信息质量提高、财务管理合理决策、财务成本控制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促进企业获得较为快速的发展,促进企业效益明显提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进行优化是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肖芬 单位:宁波市阳普生进出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