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理论扩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会计体制改革的深入,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逐渐实现了分离,能明确两者功能和适用性,为会计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依据。本文主要围绕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间的联系与差异、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理论探析等方面展开讨论,从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等角度出发,分析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必要性。在两种会计分离的基础上,可保证财务管理过程更具操作性,为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分离理论
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分离是会计发展必然趋势,要结合会计工作实际进行两者分离,并在分离理论指导下,保证会计制度的有效制定及实施,为会计工作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新的时代背景下,会计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只有在明确规定会计工作参考依据的基础上,才可发挥其在企业经营利润提高上的作用,这就表明针对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分离理论的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间的联系与差异
(一)联系
这两种会计都是会计学范畴的重要内容,以一种具体的工作形式存在的。其中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基础上,进行纳税人经济活动的监督与核算,需要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信息。税收筹划进行过程中需要对一些事项做出调整,主要是对财务会计中与税务管理会计事项中不相符的事项进行修正,借助税务会计方式进行会计计算,并将结果体现在财务报告中。
(二)差异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同时,还体现出较大差异。首先是两者工作目标不同。其中财务会计将企业财务成果作为核算对象,得到的财务包括用来为银行或投资者提供参考信息,旨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高效开展。税务会计是按照税法规定而开展相关操作的一项工作,对企业成本、所得税等进行核算,从而为国家税收筹划提供有效信息。其次,两种会计核算原则有所差异。财务会计主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而税务会计是参照收付实现原则的。在不同会计核算原则下,对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提出不同规定。最后,两者核算依据有所区别。财务会计核算依据为企业会计准则,税务会计核算依据为国家税法。在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间差异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可再次进行两者的分离,以便为会计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根本依据。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必要性
(一)促进会计体制改革
在经济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更加明确,要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需要的理论依据,保证财务工作高效开展。从这一角度来说,有必要进行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的分离,以便加快新会计准则的建设步伐,使得财务会计能根据新会计准则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进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效果。在两者有效分离的基础上,可实现财务会计在新制度及会计准则下进行监督及核算等工作,确保财务会计取得较好实施效果,为企业会计工作提供新的开展途径。在上述会计任务完成的条件下,能加快会计改革进程,真正发挥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在会计处理上的指导作用。
(二)财务税务的分离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际需要
当今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了一定变化,使得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是以税务关系为媒介来实现的。这就需要将税务从财务中分离出来,以便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能明确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从而方便企业融资、投资等经济活动的针对性开展。因此,说明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的分离是企业发展必然要求,有助于企业制度完善建设[1]。财务税务分离不代表会计处理规则和税法的分离,更多是在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财务和税务关系的调整,以便形成一个系统的税法体系,能落实到经济市场运行过程中。不同企业都有其对应的经营和财务管理特点,要求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选用会计处理方式,在法律环境下,尽可能提高自身税收利益。企业财务管理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合理利用纳税筹划手段,明确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特点,选择适当的纳税方式。
(三)财务税务的分离是改革开发必然要求
在完成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分离处理后,则财务会计主要遵循会计准则来进行一系列会计工作,其受到税法的约束有明显减小,这就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在良好环境下,获得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可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这就表明会计改革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且要做到和国际标准的协调一致。在这一基础上实现会计制度改善,能为企业会计工作提供借鉴。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税务的分离,从而促进我国会计制度的完善构建。
三、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理论探析
本文主要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下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进行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下的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分离研究时,考虑到所得税方面的处理遵循了两者分离的理论指导,下面将所得税以及增值税会计工作为例,具体探讨两种会计从合到分过程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以便加深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必要性的了解。另外,在增值税方面,结合实际说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对其产生的影响。
(一)计量属性和所得税会计信息质量层次
从递延税款角度来看,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将这类资产作为非流动性资产,不代表递延税款是弱现金流量,是指现金流量,其流量和递延期限不确定。在计量规定上,会计准则指出不能将这类资产折现处理。但在税率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有学者认为递延税款是否能在将来得到清偿,将是可预知的[2]。不允许折现不代表不能折现,不论递延税款折现允许与否,知识进行计量调整,但不是会计方法自身具有的计量属性。这就表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递延税款处理上的应用,将产生不同的会计处理结果。另外,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下,可探讨债务法会计信息质量。在债务法理论下,递延税款体现出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而其中资产负债信息和利润表债务信息具有不同质量特征。前者注重资产负债表中有关信息质量的提高,后者注重完善收益信息质量。突出递延税款这个计量属性,可促使今后会计工作开展更加注重进行会计信息预测。建议采取利润表债务法,能保证会计工作准则合理设定。另外,在计量分化及所得税信息质量分层方面。当前主要将会计处理方式分成公允价值属性以及历史成本属性,计量属性不同则会计信息质量有所差异。因此,需要从会计信息质量来具体分许需要采用的会计方法,即是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基础上,使其能适用于不同会计工作开展中。
(二)增值税角度下两者的分离
增值税是我国重要税种,进一步引起大范围会计处理效应,需要加快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可从增值税的反机会主义原则进行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分离理论的探究。会计数据是一系列会计工作开展重要依据,对于企业来讲,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可采取不同交易形式,主要包括对外销售后用来发放福利等、按照税法缴纳税款、不对外销售,资产直接用来分配利润等,不纳税、不对外销售并用于分配利润等,按照税法纳税[3]。上述三种做法得到的会计数据不同,进而对企业税收效益产生影响。会计数据显示,当企业纳税筹划受到反机会主义原则限制时,将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等纳入会计报告中,将这些税金作为有价值的部分,转移到员工或股东方,而实际上税金价值是不存在的,这种做法会破坏交易机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得会计数据能完全反应出其内在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则需要改变会计处理规则,将会计安排体现在增值税处理中,逐步完善税法规则。从以上阐述可知,会计处理规则会对最终处理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为了确保会计工作规范开展,还应做到会计规则的细分,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明确分离开,确定其使用范围,以便保证会计工作规范开展,能保证会计行为合理化。综上所述,在会计改革实践中,我国税收法律逐步完善,能很好落实到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环境也取得较好建设效果,要在理论研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有效分离。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是顺应时展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能为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和税务制度完善作出贡献,是会计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虹蕾.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理论扩展研究[J].纳税,2018(16):49-50.
[2]李娜.论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理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34):149.
[3]高新红.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理论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79-80.
作者:李家蕊 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