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与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务共享与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财务共享与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财务共享在中国的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中率先得到了应用。反观高校会计学专业教育,依然停留在会计理论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的初级阶段,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高校教育必须改革。财务共享模式大量缩减了会计核算人员,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会计以及战略性会计人才。因此,会计学专业课程也应发生相应的变革,加强管理会计、会计实训模拟等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财务共享;管理会计;战略会计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企业规模的扩大势必要对分支机构的工作流程进行更进一步的监督和管理,相应的就会增加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负担。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在大数据分析背景下,共享服务模式首先出现在欧美国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计算机应用得到普及,奠定了我国企业开展共享服务的基础。2005年,中兴通讯建立了我国首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华为、平安保险也紧随其后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综合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反观高校会计学专业教育,依然停留在会计理论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的初级阶段,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很快成为被淘汰的人员。会计学专业学生已经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率逐年下降。因此,在财务共享大背景下,如何提高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现有课程体系,是高校会计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1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由于各高校开设课程虽稍有不同,但课程体系基本一致,因此本文以洛阳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进行分析。会计学专业成立于2011年,作为学校的应用型重点专业,培养目标是针对企业需求,培养掌握一定的会计学专业系统知识并掌握与会计学专业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税收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从事会计或其他企业管理工作,同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会计学专业的培养规格是,学生要掌握与会计学、审计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会计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业务素质。在开设课程方面,通识素质课程占比35%,专业知识课程占比47%,专业能力课程占比7%,创新创业课程占比11%。通识素质课程主要是指大学生普遍应该接受的教育,功能包括进行人格和公民教育,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社会使命;拓展知识视界与见识,让学生具备不断学习的智慧;涵养人文情怀与气质,让学生懂得思考而富于大爱。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修养、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等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主要是相关专业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包括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与会计学专业相关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宏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等相关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会计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构建了会计学课程的主要体系,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课程是指对会计业务的驾驭和把握的技巧与能力,具有一定的领域性、范畴性,属于对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及内化提高,如会计电算化、管理模拟沙盘、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实践性质的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是教育部大力倡导的、要求高校必须开设的相关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能得到创新,如创新创业基础、信用管理、企业认知与体验等课程。

2财务共享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有一大批企业集团较早开展财务共享服务实践,如中兴通讯、阳光保险、四川长虹、平安集团、华为集团、宝钢集团、海尔集团、万科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苏宁电器等,随后又出现了一批企业集团进行广泛的尝试和实施。但是,财务共享服务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而已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他们的建立目标和职能定位也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确切的说,很多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处于起步阶段,仅停留在简单的会计集中核算,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共享服务。建设真正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共享理论建立在规模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组织结构扁平化理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集团管控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等理论基础之上。具有服务性、协议性、技术性、长期性、规模性、统一性、专业性、组织职能变革等特点,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管控,扩展效应、知识集中,聚焦效应、提高核心竞争力等作用。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信息沟通不畅、影响效率,流程管理薄弱、改进困难,员工发展受阻、工作积极性不高等。一般来讲,大型的跨国企业、跨地区企业会更多的选择财务共享。这主要是因为这样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一方面,基于降低人力成本的考虑,为减少业务人员数量,可以将各业务单位的非核心业务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另一方面,从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企业标准化程度角度考虑,各业务单位的非核心业务整合,有利于将服务标准、业务规则等进行统一,最终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间接降低企业成本。

3在财务共享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财务共享在我国大型企业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为企业降低财务核算成本、提高财务核算效率做出了积极贡献。财务流程的持续优化使会计核算作业、资金结算、财务信息进行集中,财务共享服务的规模化效应,员工可以实现自主报销,基层的财务部门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量。事实证明,一个良性运转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从内部的官僚机构逐渐变为服务机构,从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最终成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独立经济实体。但是,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以会计核算为学习目标的情况,导致了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3.1专业能力课程占比过低

会计从业人员除了要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独立地处理实务中出现的一般性业务问题等专业知识能力,还应该具备以下能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良好的工作心态、能基本掌握本人负责的客户的基本资料,了解、掌握客户所处行业的最新政策动态、了解、掌握工作中所涉及的最新税收、财政及社保等政策。有较强的专业学习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有一定的业务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在共享经济时代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当前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课程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在会计核算知识的学习上,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课程很少顾及专业能力培养,学生也很难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培养及提高。目前开设的专业能力课程仅占全部课程体系的7%,开设的课程内容也比较单一,还是以会计电算化、手工核算实验、EXCEL应用等传统课程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2实践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应用脱节

当今社会发展形势日新月异,企业会计实务已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核算工作正在大幅度缩减。财务流程的优化,使更多的基层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企业更加关注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这些决策层面的内容。财务共享服务将传统模式下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整合,原来相对分散的财务工作得以重新优化,从而使内部信息进行快速传输和有效交流,将企业财务流程以及业务流程更加优化,企业内部运转更为流畅。但是,在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中,还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而且受到课时的约束,往往只学习电算化中最简单的总账核算业务。其实,这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再次学习,只是转换了一种学习的方法,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到电脑系统操作。这种实践课程并没有从根本上起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3.3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会计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还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充实课堂内容。然而,我国高校中会计专业的任课教师多为博士、硕士,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工作,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对企业具体控制环境和项目具体运作缺乏实践认识,缺乏跨专业的全面知识能力以及进行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是传统的财务核算知识讲授,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可以说,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阻碍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一大障碍。

4基于财务共享的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

4.1加强通识教育、训练管理思维和数据思维

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通识课程比例。通识教育是指系统的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拥有一定的技能,陶冶人格品质。通识教育应该掌握的知识主要是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比如世界政治、文化历史、自然科学、政治哲学、经济学等。因此应该加强经济学、管理学等管理战略类课程,统计学等书记分析类课程,法律、艺术类、文案撰写、计算机网络等通用能力课程。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严密的数理分析能力,语言的驾驭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能够适应更高的职业要求。

4.2与企业实践挂钩,改善实践环境

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有“闭门造车”嫌疑,不能真正与企业实践相联系,不能体现实践课程的意义。在新的人才培养阶段,应该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在实践环节,改善实践环境,对于校内实践而言,要不断更新教学环境,引进新的实验理念和实验设施,引入VR实验教学以及情境教学,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真正体会到企业运营的场景,把自己带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对于校外实践来说,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短时间的实践很难接触到会计工作的全部业务。因此,需要在课程安排上进行时间的协调,在大四上学期用整个学期的时间进行社会实习。同时,学校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并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学生的实践项目,以防出现“做杂活”现象。

4.3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目前,会计学专业招生火爆,各个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众多,会计专业的老师课时任务繁重,本来就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又没有时间去充实提高自己,所以造成课堂效率不高。对于高校来说,在合理设置课程基础上,应该给会计学专业老师时间和精力,鼓励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提升社会参与度。对于老师自身而言,应及时关注会计学科发展前沿,寻求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勇.财务共享服务下传统财务人员的转型[J].财会月刊,2015,(19):18-21.

[2]白志远.关于我国财务共享服务发展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13):48+50.

[3]倪敏.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2):47-49.

[4]曾惠芬.“互联网+”时代财务共享服务趋势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1):101-102.

[5]王钊.基于财务共享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9):40-42.

作者:赵景凡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