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防控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财务风险防控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财务风险防控分析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逐渐完善,高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高校建筑规模逐渐扩大,招生人数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大幅度增长的办学规模也来到了更高的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正常办学造成了影响。通过对目前高校财务状况的了解,进一步分析划分出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从而针对不同原因提出相关的防范对策,降低财务风险,以保障高等院校及高等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

关键词:

高校;财务风险

一、目前高校财务状况

由于国家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以及国家对于教育的政策调整,各大高校进行扩招,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模式日趋多样化,高校的财务活动愈发复杂,其所要面对的财务风险越高。近年来高校屡屡发生财务危机并影响了高校的运营及声誉,教育乃国之根本,这也因此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怎样才能有效的识别、防范和尽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建立一套完善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也就成了高校面临的紧要任务。

二、高校财务风险类型

每个企业都无可避免的会面对其应承担的财务风险,而高校的财务风险指高校在资金运营的过程中,由于主观上对结果的预测失误或进行超出自身承受范围的经济活动而导致的损失,或由于客观财务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财务收益与同预期收益的偏差,不仅对高校正常的职能活动造成影响,同时不利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抑制高校进步。高校财务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

(一)投资风险

高校的投资风险指高校用于学校建设或项目费用的资金不能达到应有的收益,造成资金的浪费,有碍高校资金的合理利用,对高校造成损失的风险。高校的投资支出主要包括校区建设、教学科研、人事制度和后勤服务等方面,而投资风险的形成主要体现在校区建设和教学科研两方面。由于高校内部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权责不明,资金管理不当,财务体制不完善等,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高校的投资再一定程度上有些盲目,且学校投资失败的风险较大。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新校区的建设无疑也成了各大高校吸引学子的基础以及提高竞争力的途径。但个别高校过于重视学校的外在建设,而忽略了学校的内涵建设,不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也增加了财政的负担。同时,部分高校不合资投资科研项目,盲目采购教学设备,而一些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不尽人意,造成了设备的闲置。如此的资产流失对于高校来说无疑大大增加了财务风险,加重了学校的财政负担,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前进。

(二)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高校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偿还债务而发生的财务风险。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资金来源已不仅仅局限于政府拨款,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投入以及学费收入只能作为高校的维持性资金,而不是收益性资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拥有自主筹资的能力,从而通过运用财政、信贷、金融、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建设发展的资金。部门高校对于自身资金筹集没有一个明确的整体规划,导致贷款用途不当,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主要的问题存在于大多高校在借款时对于资金效益和还款能力方面考虑欠缺,高比例的债务更增加的高校的筹资风险;,金融机构出于对资金的安全性考虑多像高校提供短期借款,致使高校在短期内出现偿还风险;与此同时,国家方面为避免因金融机构提供过多短期借债而出现金融问题通常会进行相应的调控,高校短期借款供不应求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财务管理风险

高校因其事业单位的性质,财务管理风险主要集中于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的缺陷,具体表现为高校对于自身的财务状况及资金运作缺乏科学意识和先进手段,致使管理工作陷入困境,影响到高校财务的正常运作。财务管理人员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冗杂,管理效率底下,职责划分不合理等问题将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对财务风险控制的不到位。另一方面,对于贷款资金管理不当,预算流程不规范,反馈制度及奖惩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也成为了高校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及风险控制责任制度

财务风险在高校的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为了尽可能的降低高校资金在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即在高校现阶段的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了解和探讨高校的财务问题及管理现状,及时发现隐藏问题,从根源上降低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保持预警和监控。另一方面,在管理层实行风险责任制度,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完整的结合到一起,使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并根据高校的机构设置将财务风险按层划分,将风险责任追究到个人,提高个人的风险责任感,建立起一个相互制约、权责分明、运行有序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

(二)强化全面预算约束

高校应开设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保障预算在编制、执行、调整各个过程中的科学规范,及时调整预算编制办法,制定预算定额标准,及时推进财务公开及校务公开,落实集中采购制度,使高校在采购过程中资金使用与市场经济相挂钩,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保证高校正常进行的经常性预算,建设性预算及偿债性预算,在此基础上高校也应将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尽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通过加强财务支出管理与控制,增强预算约束执行过程中的全面性,确保预算体系与管理层的联系,责任个人化,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此外,为进一步促进预算管理系统达到实时性和有效性的目的,还需配合先进的信息手段,作出正确的资金预算规划。

(三)建立贷款监督制度拓宽筹资渠道

相关机构应对于高校的贷款额度,贷款使用项目,投入效益进行监督,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管理的方式和民主决策机制,协调处理好高校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时,控制高校的贷款范围,不得超出高校可承受的安全范围,通过科学方法预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还款能力和偿还期限。此外,高校不能过度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性拨款和学生学费的单一筹资模式,高校可以开拓筹资渠道,开放思路,提高办学条件,以缓解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经费短缺的问题。主要可以通过提升高校参加国家教育部等部门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其他机构捐资出资办学;通过正规渠道发行教育彩票和债券等方式筹集高校资金。

(四)加强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财会人员应不断调整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向,及时更新管理模式,保障整个运营管理系统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要努力做到从核算型向全面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转移;树立市场观念以及经济效益观念,从之前的事后结算模式转向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时分析重点。通过财务工作渗透力强的特点,深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去。此外,应注重财务工作团队的素质培养。加强内部沟通,通过团队内部相互学习沟通,建立起一个共同学习的环境,培养团队的学习观念,从而达到个人学习与部门改革相适应的状态。通过团队内部的学习共享,实现知识创新,促进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使得财会部门的工作实效大大提升。

四、总结

高校的财务风险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阻碍。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现阶段人才的培养。对于目前高校因各方面原因产生的财务风险问题,高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最大可能的控制财务风险。一方面高校应从制度上进行客观监督,另一方面也应主观上增强财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做好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建立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促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门韶娟 黄晓茜 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芳.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衡阳师范学院财务处,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