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设计财务风险管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市政工程设计财务风险管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市政工程设计财务风险管控

摘要:

随着设计服务行业的发展壮大,市政工程设计院的各项工作流程也日益复杂多样化。当然也包含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财务风险的管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最终会影响整个单位总体的经济效益。为了扭转市政工程设计院偏重于实践设计而忽略财务风险的把握和管控不平衡的现象,本文将围绕当前市政工程设计院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管控的意义、难点、问题,建立并完善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风险管控的策略,以期为促进市政工程设计院的长久和健康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风险;策略

一、引言

市政工程设计院是我国城乡合理规划、建设的重要保障,被誉为城市发展的智库。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对市政设计院发展的支持,不断的加大对其资金的投入,以此促进市政工程设计院的深度发展。但是,我国各地区发展状况的差异比较大,加之像市政工程设计院这种技术性极强的单位重技术、轻财务管理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此外,还有体制固有弊端的影响。因此,种种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导致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财务管理水平目前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境地,财务风险得不到及时的管控,问题频发,例如:成本费用的非正常合理支出、财务资金的信用风险、企业内控的缺失等。当前阶段主要体现在科研资金的投入量逐年递增,但是,设计产出的结果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导致不少的设计项目出现问题,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利用的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财务资金在项目之间的分配不合理。资金结构出现问题间接加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这也是当前市政工程设计院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与财务管理尤其是对财务风险把控不严格有关。总体来说,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财务管理特别是财务风险管控的现状不容乐观,有必要分析其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管理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建议,加强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二、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意义

(一)加强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风险管控有利于规范其资金管理,降低设计院财务风险的发生

市政工程设计院工作的特征和本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单位的发展,但在新的经济形势和会计制度的约束下,设计院重实践、轻管理的一边倒发展格局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市政工程设计院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尤其是部分市政工程设计院转包到企业,实行企业化运作之后,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再和以前一样,根据以前着重加强设计院项目管控的制度来指导今后市场化条件下的发展,已经严重阻碍了整个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甄别、预防和管控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资金流的正常运转,进而提升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尤其是在新会计制度条款的约束之下,更加提倡市政工程设计院以实际发生的事务进行有目的、有根据的、分类别的进行核算,坚决杜绝资金非合理支出的现象,加强成本控制的力度,注重反馈投入产出比。

(二)加强财务风险的管控,可以完善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财务体系,使资金核算更体系化

在规范资金管理的前提下加强财务风险管控,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体系。当前,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管理体系不成熟,体现为:在理论体系构建上,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尚待加强;在实践中,一些财务管理环节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的环节缺失,体现在财务风险的内控缺失,导致资金利用不合理、财务风险频频发生。加强财务风险的管控,直接体现于理论上的会计报表编制和披露体系更加的完善,有利于资金核算体系化、制度化,极大地促进利益相关者准确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整个单位资金的流动,更加便捷规范的进行资金管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政工程设计院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财务管理是财务风险管控的难点

在综述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的现状以及对资金使用管理的重要意义后,有必要加强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财务风险管控,提升市政工程设计院整体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水平。下面就当前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难点进行简要的分析。首先,意识思想方面的问题。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工作人员受单位只重视设计项目、对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边缘化的整体氛围影响,导致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工作人员对其财务管理本职工作很不重视,不少财务工作人员认为只要资金合理合法、依据规章制度支出运行就好,对不同市场环境中的变化根本不重视,思想意识始终提不上去;其次,资金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间接导致其对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的淡化,资金预算的调查、规划、编制、审批、运行、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形式化现象,与实际切合度较低,在绩效考核上没有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激励作用折扣较大;再次,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没有受到重视,市政工程设计院很多项目的尾款收不回来,导致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原因就是没有事先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管控;最后,监督体系的涣散。监督是保证一个单位各方面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机制,而市政工程设计院很多财务风险都是由于监督体系薄弱加之人为原因,使之财务风险发生机率升高。

四、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和策略

(一)提高全员财务风险管控的意识

由于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风险的管控是一项比较综合而又复杂的工作,主要体现为头绪繁琐、内容宽阔、知识面广、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而,加强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管理的力度,首先必须提高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管控意识,着重要加市政工程设计院管理层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管控的意识,务必起到带头的作用,以期从上到下转变整个市政工程设计院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应该摒弃过时的财务管理经验和思想,主动的将市政工程设计院的发展融入迅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去,避免使其发展陷入瓶颈,进而严重影响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资金的正常运转。所以,作为市政工程设计院,应该组建专业化的建设团队,积极的对外部环境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作为市政工程设计院的管理者,要以前沿的眼光探索问题,使其财务风险管控的策略牢牢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政工程设计项目,并且具有预测市场变化和潜在风险的眼光,积极主动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熟悉国家各方面的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风险管控的各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建立健全资金的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考核体系

加强完善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管理需要在资金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资金整体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框架,完善和优化资金的支出状况。首先,对整个市政工程设计行业做全面实际的调查和摸排,找行业标兵。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着手设立适用本单位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适度的增加市政工程设计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专业型人才,并且给予恰当的职位,利用各种职称、级别、体制来提高单位资金预算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其次,着重捋清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资金全面预算控制和管理的前后衔接关系以及绩效考核指标间的关系,实行岗位责任制,将权责一致性从口号和纸面形式化落实到实处,加强绩效考评也要求将其行动落实到实处。总体上来讲,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部门全面统筹负责财务资金预算机制整个流程的把控,针对不同的设计项目采取不同的预算方式,比如,对于跨期的设计项目最好采用弹性预算,便于各年度的统筹规划,对于较小类的设计项目可以采取固定预算的形式,一定要严格按照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定期或非定期的对设计院各部门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不间断的监控,这也是保障绩效考核公平、合理、透明的重要手段,根据其实际反馈的情况有目的的提出相关意见,这是市政工程设计院做好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的前提。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市政工程设计院一般涉及到的资金额比较大,而且资金的来源和支出的方向也纷繁杂多,理论上应该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预警机制可以提前得知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隐患问题,为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根据市政工程设计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而且要在能够充分应对外在环境大变化的主导下理清财务管理的主要脉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来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划出专项财务资金作为风险预备资金,最大限度的将风险损失降到可承受、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四)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管控的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市政工程设计院整体资金使用合理有效的最后一道屏护线,市政工程设计院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协调合力对单位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的管控进行考核和监督。对于市政工程设计院内部监督机构,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严格科学的规章制度。此外,市政工程设计院还要加强具有资质第三方的监督力度,强化对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管理及风险的监督,一定程度上防止市政工程设计院内控制度的形式化、表面化。总体来说,市政工程设计院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防止财务风险发生、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环节和策略之一。

五、结语

市政工程设计院根据当前经济形势,需要逐步改变重实践设计、轻管理的现状,进而增强整体的管理水平。财务风险的管控对市政工程设计院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主要从思想意识和实践两大角度对完善和提升市政工程设计院财务风险的管控作了分析,以期能够提高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财务风险管控的能力,促进市政工程设计院长久健康的发展。

作者:王咏梅 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六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洁红.分析建筑设计院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J].财经界,2015(04).

[2]蒲然.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风险及控制[J].会计师,2012(03).

[3]屈艳.市政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的风险管控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