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务风险控制浅论(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电网建设工程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探讨
摘要: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用电量也呈现出急速提升的状态,电网在建设力度日益增大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无论是怎样的问题,都可能会带给企业一定的财务风险,而这些财务风险,则是电网建设工程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极其重视的问题。本文对电网建设工程在各个阶段所特有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了有效的内部控制举措。
关键词:
电网;建设工程;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一个稳定的电力供应能够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优质且安全的电能,而一个坚强的电网,离不开电网工程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网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风险等方面。实际上,无论是在哪一个电网建设工程中,都不乏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也使我们必须要重视起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一、电网建设工程前期的财务风险与控制
(一)财务风险
1、工程投资风险
无论是何种项目投资,总是会预期获取一定效益,但反过来对任何一项投资来说,都需考虑并承担其所具有的投资风险。
2、未批先建风险
由于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核准程序较为复杂,就以330kv工程为例来说,其可行性研究阶段通常需要3个月至5个月的时间,而在经过上报项目审核单位从上报到批准一般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这就意味着该330kv电网建设项目从立项到上级部门批准,至少要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基于此,未批先建的问题屡有发生,伴随出现未批先建的财务风险。
3、造价风险
造价风险来源于工程造价的全部内容,即建设项目工程的前期评估费用、项目工程设计费、项目工程施工费等。对于一个初具规模的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来说,由于其前期评估周期较长,审核流程较多,其工程造价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的诸多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工程造价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的总体造价造成影响。
(二)内部控制措施
1、项目建议书
简单来说,项目建议书是对工程项目做出的一个轮廓型设想,对工程项目建设可能性及必要性的一个分析说明。首先,项目建议书必须要包括项目提出的目的、依据,项目市场需求,投资效益的预估以及项目进度安排计划等几点重要内容;其次,编制完成后应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分析与审批,确保建议书的客观真实性。
2、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对该项目相关的所有方面加以综合论证与调查研究,为电网建设工程投资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基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对项目的财务与经济情况做出基本评价,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相应的财务风险。
3、工程勘察设计
一是对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能力与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二是要对工程勘察设计的合同进行关注。
4、工程概预算
一是推行工程限额设计;二是落实预算审核工作。
5、工程招标
主要内容包括设备、施工以及监理等招标,特别是要着重关注设备的招标控制要点。
二、电网建设工程施工环节的财务风险与控制
(一)财务风险
在此阶段,主要制定的目标为:进度目标、成本目标以及质量安全目标等。从财务角度分析来看,无论是工程进度还是工程质量安全,都会对工程成本带来严重影响。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成本风险都贯穿于其中,应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安全问题进行关注,这些皆可能会加大工程管理成本。同时,由于在工程施工的环节中,需要支付大量工程资金,若没有相应有效的资金管理举措,则会直接影响到资金的安全性与效益性。另外,还存在着会影响到工程成本的合同违约风险。
(二)内部控制
1、合同控制
对合同内容的完整性进行着重注意;实施合同会签制度,并将合同会签单与合同一并归档保存;无论是就施工合同还是设备采购合同来说,为确保预付款这部分资金的安全,应在合同中注明要求施工方与设备供应商出具相关履约保函,以此来确保自身争当利益。
2、预算控制
所谓预算控制,主要是指对电力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各项费用进行预算和控制,对建设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费用进行合理的审核和控制。
3、结算控制
通过对工程结算单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审核,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三、电网建设工程竣工阶段的财务风险与控制
(一)财务风险
作为电网建设工程竣工阶段的环节,这个阶段仍然存在着很多财务风险,同时依然要严格遵照对应措施去执行和控制风险。例如在电网项目工程竣工之后,相关的验收人员未能按照风险控制规范进行严格和合理的验收,导致电网工程质量不合格;竣工后未能及时办理相关工程竣工验收,从而使得交付使用的资产清单与现场无法核算一致等等,这都存在风险控制方面的要求。
(二)风险控制
1、工程验收控制
就验收人员方面来说,应建立由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确保验收工作者专业水平,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验收者身上。
2、竣工决算控制
竣工后,财务部门应做好对工程财务账面的结算等工作,编制财务竣工决算报告,杜绝由于财务决算滞后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完成财务竣工结算后,交由相关机构进行审计,由专职工作者进行核实,若发现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问题及时进行相关方的沟通,杜绝出现错误风险。
四、结束语
对电网建设工程各个阶段所特有的财务风险提出关键的内部控制要点,对电网企业开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桑红蕾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李瑾.内部审计控制在电网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中的运用[J].经济视野,2013,(18):270-271
[2]金颖琨.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初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190-190
[3]梁国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商业会计,2013,(9):57-59
第二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摘要】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应视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把控好财务风险的控制,对于非理性经营及盲目的投融资活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一)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是资本(资金)不同形态的转换和循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指出,资本增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从资金的筹措到资金回收会受到经济形势、金融政策、行业竞争、商品价格、交易信誉等等诸多甚至难以预料因素的影响,给企业带来风险。风险会像影子一样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而这些风险最终都会表现为资金风险。所以,防控资金风险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财务风险管理应视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
(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资金一直是中小企业存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不计风险的融资和粗放的财务管理并存,已让财务风险击倒关门的企业屡见不鲜。随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贡献越来越大,国家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各方面开始给予中小企业更多关注和支持。这说明中小企业的产业地位得到提高,市场竞争相对平等、发展条件获得共享。平等的共享资源就从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市场开发、产业调整、融资投资时,加强财务风险控制。这已成为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小企业含盖产业广泛,遍及社会各个方面,包括电子、机械加工、通讯、建筑、物流、服务业,以至于军工、航天等等行业,如果细分,可达以万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产业政策逐步开放,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无论是对GDP贡献、出口创汇、科技创新、就业带动、以及为国家重大项目配套方面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保证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问题分析
(一)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不强
风险因素是伴随经营过程而生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就会有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虽然从体制、资本结构、经营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调整,也取得显著成效。但高速的经济发展使经营者更多地关注利润和财富积累,忽略了经营思想的提升和经营方式的调整。逐利思想和粗放的经营方式仍然主导着很多中小企业。加上中小企业市场开发能力弱,投资领域受限多,对新兴产业缺乏了解,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融资难等等特征,经营者在寻找市场或投资机遇时,往往会忽视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缺乏风险控制意识,盲目的组织生产,追风投资。当发生风险侵袭并最终转化为财务风险时,对风险既无控制方案更无控制能力,束手无策,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多样化、复杂化
企业无论大小都是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都与社会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发展趋势都会给企业带来影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产业政策逐步开放,多种商品交易形式与平台的出现,以及金融政策及其走势的调整变化,金融衍生产品和社会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影响已越来越大。多样化、复杂化的财务风险对势弱力薄的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三)中小企业对财务风险缺乏跟踪分析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企业也认识到经营中财务风险的存在,会考虑一些规避或化解风险的措施,但是,单一的非系统性措施效果会很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对财务风险缺乏跟踪分析,不能使风险及时得以控制。财务风险是动态的,随时间、事项的进展、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等诸多因素发生变动。有的风险会随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因素而降低强度或得以化解,而多数风险则可能会因时间延续、经营进展受阻等原因而使风险强度升级,对企业造成的危害性增大。
(四)中小企业间财务风险具有传导性
高度的专业化市场中,已不存在孤立的生产、服务单位。企业已被产、供、销网络跨行业、跨区域的网在了一起。企业资产或资金已相互交织在一起,只能以债权债务、应收应付等会计科目的形式表现在各个企业的财务账面上。而价值的实现却要随着商品或服务的流动,逆向流回企业。企业的经营质量和信誉就成为资产资金价值实现的保证,一旦某一环节企业经营或信誉出现问题,就会给相关联企业造成财务风险,并且有可能向更多企业传导。所以,企业间财务风险的传导性不可小视。另外,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会受到市场、价格、生产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生产、销售不畅,存货增加,资金流动延迟甚至停滞,以至于导致经营性风险向财务风险转移。还有产品服务质量问题,技术安全事故、商业纠纷等,若不能及时妥善控制在本业务范围内进行处置,也会造成风险向财务风险转移。
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经营者要正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与防范的重要性
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经营策略、投资取向、融资方案、商务合作时应把谨慎原则放在首位,避免经验性决策和主观臆断性决策,在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认真分析可能伴生的风险因素;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风险的存在是否会触发财务风险侵袭进行预测,并对决策事项的预期收益和财务风险同时做出科学评价。在存在可控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制定出具有操作性强、处置效率高的风险控制策略或预案,确保把风险强度降到最低。认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把控好财务风险的动态变化。主要取决于经营者面对风险因素做出的反映和采取的措施。无视风险,缺乏对风险的动态变化的分析,盲目进行投融资或商品交易,非理性的利用所谓的“机会”,甚至违规经营,就会放大风险因素骤变成为风险侵袭的可能性。当风险袭来,束手无策。所以,中小企业建立以防为主导,以控为手段,跟踪分析,动态管控的财务风险分析、预测、控制机制十分必要。
(二)关注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研究分析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
中小企业经营者应在更多关注行业、市场、价格的同时,把精力转向关注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研究分析宏观形势的发展趋势上。这不仅是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对风险,调整经营策略的需要。社会经济形势、金融政策、汇率走势、利率调整,属于一种有倾向、有趋势的因素,是可以通过分析预测,制定预案来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建议中小企业借助社会网络系统,根据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财务管控为主线,建立一套对宏观形势分析预测机制,应对宏观形势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三)充分利用报告期财务数据分析、预测、跟踪以防控财务风险
企业按照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所编制的各报告期会计报表及财务数据既是企业经营状况的价值反映,也能客观地预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情况。这些数据指标既能够直接反映风险的存在,容易识别;也可通过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同项不同期对比、数据来源及其追溯的方法,同时结合企业经营环境,市场、行业形势、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汇率利率等因素的变动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发现深层风险因素的存在。存货太多,或产成品积压,或原料超储,直接反映的是资金占用过多,财务风险增高。加入市场、价格、行业趋势、金融政策、汇率利率等因素做出科学分析,就能从更深的角度认识风险。是市场周期性调整,还是行业性衰退;是受汇率利率变化影响、还是产品性能老化滞销;从而得出存货太多造成的财务风险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风险影响的强度有多大;采取何种有效措施规避或化解深层风险。所以,建立报告期财务数据分析、预测、跟踪机制,才能更准确、更有效地防控财务风险。
(四)筑起防护墙防范外部财务风险传导和非财务经营性风险向财务风险转移
近年来,企业间财务风险传导和非财务经营性风险向财务风险转移实例已多见不鲜,很多中小企业为此受害。作为中小企业在频繁的商业交易中不仅要提高风险意识,做做风险分析,而是要在企业建立全面的财务内控制度,作为一种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逾越的程序规定下来。并指派财会知识全面,履职能力强,风险意识高,掌握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担当此任。对达到一定资金额度的合同签约、资金支付,尤其是重大商务项目或重要的购销交易进行内审,并针对财务风险提出意见,从实际操作上筑起防护墙,防范外部财务风险传导和非财务经营性风险向财务风险转移。
四、结语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交易形式不断翻新,为企业创造了更多更有吸引力的发展机遇和更便捷更通畅的交易形式。同时也给企业代来更多更隐蔽更难以排解的风险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在机遇中发展,就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分析、预测、控制机制,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的侵袭,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金荣 单位:陕西省采购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俊茹.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J].商.2013.
[2]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09.2.
[3]李燕.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会计之友.2008.5.
[4]冯继康.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J].山东经济.2003.1.
第三篇: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更合理的利用,预防管理中出现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是现阶段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行政事业的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基于内部控制制度实行财务风险的控制,可以有效规避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从而保障单位的活动正常开展,预防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单位的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通过对风险的预测、评估,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可以减少财务风险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的损失。当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进行很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通过内部控制有效的进行财务的风险管理。
一、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通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对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协调配置,形成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形式。财务的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重点,财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十分重要的却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通过对财务的日常工作进行修正和规范,保障财务工作中不出现违规操作,从而避免单位内部出现贪污、侵吞公款的现象。从而保障单位的资产安全和内部管理的规范进行,方便单位的日常管理,提升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一般有三种含义,第一,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即对于财务活动的开展中可能出现好的或是坏的影响;第二,指存在的可能造成损失的因素,即可能出现的某种状况会导致单位出现经济损失;第三,指财务管理中的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相符合,出现偏差。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例如外界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动,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意外等等;另一方面是内部因素,例如相关活动策划不合理,由于内部人员贪污等问题造成的资金匮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不涉及盈利、负债、筹资等方面的问题,它是以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为目的,其非营利的性质决定了财务资源的依法使用和取得是其财务管理的重点。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常常不能有效、合法地使用并获取财务资源,从而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以及最大限度实现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目标的可能性。
三、基于内部控制下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基本是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加之行政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没有经济效益的核算。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效率常常被忽略,管理人员通常认为只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范畴进行资金的利用,就不会出现财务风险。这样一来财务管理人员往往不进行有效的风险预测和评估,也没有相关的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导致单位内部出现风险时不能及时应对。
(二)固定资产管理缺位
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在事物资产管理方面没有一定的基础。例如,在固定资产采购的时候,部分决策并没有经过详细的分析,因此这些资产在采购完成后并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一些单位对其使用、购入、停用的固定资产,并没有设置相关的账目进行管理,在账目管理方面缺位。而对那些已经变更用途、报废或变卖的固定资产也没有进行详细的登记,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滞后性。
(三)会计核算较为混乱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有效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高,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比较混乱,因而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一些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会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这样不仅导致在实际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员工之间的互相监督,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发生。
(四)预算管理存在风险
许多单位没有实行很好的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风险,财务的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工作的风向标,财务部门严格按照预算进行财务管理,可以有效规范内部工作制度,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预算管理方面一般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预算的编制不具有科学合理性,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良好的市场调查,也没有详细分析单位往年的财务数据,因此编制的预算不符合单位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很好的实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是按照国家给予单位的财政拨款进行的,没有严格按照财政拨款的资金量进行经济活动开展的预算,就会导致预算编制的不合理;二是在预算的执行方面缺乏执行力度,很多单位编制了预算却不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活动的开展,经常出现超预算的情况,造成单位的财务风险。
四、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规范。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单位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囊括单位的各个部门,对单位内的工作进行流程的规划和制度的建立。其中包括各项活动和项目的开展,从申请到计划到审批都要依据一定的秩序,经费的申请要经过领导的严格审批,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以便于今后由责任人可以追究。
(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明白财务管理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人员要明白,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没有计算支出与收益的比例,不存在亏损问题,但是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很可能会导致单位项目无法进行,影响单位正常工作的进行,同时也会给单位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单位领导要对风险管理进行关注,并可适当安排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三)提高财务管理的预测性和计划性
当前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改革工作还不尽完善,因此要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进,建立科学合理的部门预算。行政事业单位要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整理,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单位的各项费用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对预算的执行进行控制,防止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出现超预算的情况。
(四)强化固定资产及会计核算管理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有效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其会计核算工作,对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合理编制,防止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入账要合理、及时、正确。此外,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固定资产要有相应的账目,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得以充分利用。
(五)预算的执行及编制要与部门的绩效相挂钩
行政事业单位要将预算的实现情况与工作人员的绩效相结合,在进行预算管理中,通过部门绩效评价来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力度。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要求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也参与到位,从而保证预算在实际中可以合理实行。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对于违反预算使用的规定谎报预算,恶意多报,擅自挪用的情况,结合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罚。
五、结束语
财务风险的发生可能会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各方面的损失,影响单位的正常发展,在内部控制制度下进行财务风险的管理,有助于财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也有利于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可以促进单位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单位的发展。
作者:任荣锋 单位: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财务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马明娟.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新经界,2012
[2]臧晓冬.探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J].新经济,2014
[3]沈丽峰.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