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摘要】
现今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极快的发展态势,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本立足点是加大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力度。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难度逐步加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财务内部控制方面不完善,所以会出现财务风险,从而引发企业一些财务风险。如果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就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出简要的认识。
【关键词】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在企业中经常发生,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要工作。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经过实证得出结论:无效的风险管理给企业带来灾难,有效的风险管理给企业创造财富。
一、造成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我国企业中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可能来自外部的,也有可能是来自内部的,不同的原因会产生不同的财务风险。主要的原因整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管理缺乏准确性。
现代企业要掌握资金流和物流,就需要做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因为信息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根本的立足点,但是,现今的具体情况是,一部分企业的信息的管理存在问题,如,不集成、缺乏对称性和透明度。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由于企业管理部门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使部门之间的信息互相隔离开来,相关的信息不能及时上报,因而得到的财务信息是不准确的。
2、整体环境具有复杂性。
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环境存在复杂性。企业理财一个重要的难题是,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应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应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不稳固的管理基础工作,水平较低的管理人员,不合理的机构设置,不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这样的财务管理系统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作出的决策是不科学的,措施是不得当的,因而会出现一定的财务风险。
3、监控力度不到位。
现在的一些企业在监督工作力度上不到位,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决策和约束制度,因而在一些重大投资等问题上出现一些难题,造成资金的流向与控制之间的关系相隔离。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重要的原因是,财务监督没有认真落实,财务管理人员不了解具体的经营情况,只是从会计核算中得到一些信息,只是按照部分领导者的意志去管理财务。
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有效方法
1、企业对财务风险控制
在制定目标时,要实事求是,应在一个适当的、可操作的区域内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控,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但不可能没有任何风险的存在,这项工作又必须遵循低成本和高效益的基本原则。这些工作对财务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养成财务管理人员的敏感性,是对发现和估计财务风险作出科学判断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运用科学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的时候,对具体方法的实用性和具体环境的客观性作出有效的估算。
2、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否形成充足的现金流量并用于各种支付是决定一个投资目标是否成功,企业是否兴盛的关键性因素,一定期间内是否盈利还不是决定的因素。现金是企业最强的资产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如果现金持有量过少,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支出,还可能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的支付能力与现金持有量是成正比的。但是,企业的利润会因为现金的持有量过多,企业的成本不断加大而减少,甚至带来严重的损失,这是因为现金在企业的增值中是一种增值能力最小的资产。
3、制定财务风险监控机制并对财务进行科学的预测。
企业估计未来的融资需求就是对财务预测。要想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就需要的企业对财务预测作出准确的估算。一个企业要想解决好现金周转这一难题,就要紧密联系投资和筹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对企业提出了要求,使企业在掌握财务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制定融资计划,认真安排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工作,这些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企业作出了准确的财务预测。
4、加强管理筹资风险的力度。
对所有企业的投资者来说,不确定的使用效益可能会带来风险,资金可以自行安排,并可以较长时间内反复利用,不用考虑还本付息的问题。同样,对借入资金者来说,一些做法可能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弱,也可能出现不能确定的收益现象。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的取得收益的同时,借入资金以应对负债经营的困难。筹资管理中对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如下:协调处于不同层次和不同时间跨度的资本的基本要素,有效的安排资本结构中的各种比例关系,例如,短期和长期负债的比例,负债和利益资本的比例,通过这些措施把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5、使投资决策机制不得完善。
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在做出决策前,要认真考虑,同时要遵循一项重要的基本准则,以降低甚至避免投资的风险,在决策时,既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又要行事果断,以便获得利润的最大化。以此,达到决策中风险、收益和稳定的完美统一。风险分散理论指出,投资组合条件下,随着风险的降低,投资收益是不会降低的,分散风险的最好办法是把投资分散于要求较低的不同领域。但是投资组合时,要求具备较丰富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没有达到时或者投资目标过多,就极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风险。
作者:冯晓 单位: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
【参考文献】
[1]王颢.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进出口经理人,2014(S1)
[2]徐丽芹.浅谈现代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
第二篇:粮食加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状况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控制好粮食加工企业财务风险显得十分重要。不同于以往数学模型的分析视角,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法对粮食加工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粮食加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从而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粮食加工;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粮食加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产业。粮食加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对提升本企业的综合效益十分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粮食加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并未发挥相应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粮食加工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加强粮食加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客观预测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积极主动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对促进粮食加工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资金周转速度慢
资金回收的手段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粮食加工企业的信用等级制度不完善,出现资金回收难的现象。大多数企业风险意识薄弱,为了增加销量,盲目对外进行赊销垫付,最终导致粮食加工企业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使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二是我国整体粮食加工企业存在产能扩张与过剩并存、产量增加与库存积压并存的问题。库存的大量积压会占用企业的宝贵资金,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高。
(二)筹资渠道狭窄
大多数粮食加工企业筹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而且在筹资方式以及时间的选择上,公司一旦经营出现偏差,达不到预期盈利目标,就会导致增加额外费用,影响资金周转,出现偿债困难,形成财务风险,甚至因不能偿债而破产。
(三)投资决策不科学
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大多数粮食加工企业没有经过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到的经济信息不全面、过时、失真。在这种情况下盲目进行兼并、项目扩张、多元化经营,使资金投向不熟悉的领域,都会导致风险发生。投资的失败使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
二、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通过对金健米业2014年度和2013年度财务报表的分析,看出金健米业每年的流动比率均小于2,速动比率在1左右。而流动比率小于2,速动比率小于1,说明金健米业在短期偿债方面存在问题,企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
(二)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营运能力反映企业的资金流转。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入,企业便无法生存,更谈不上更大的发展。通过对金健米业报表的分析不难发现,2014年底,金健米业的应收账款相比2013年增加了8%,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降低,说明公司催收账款不力,使资产形成了呆账甚至坏账,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很不利。根据金健米业财务报表显示,2014年底,金健米业存货相比2013年增加35%,而且,2015年前三季的存货比2014年还增加了3571万元。企业存在着产能扩张与过剩并存、产量增加与库存积压并存的问题。库存的大量积压会占用企业的宝贵资金,风险较高。
(三)现金流量分析
比较分析金健米业2014年和2013年的现金流量表,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16%,由于粮食加工企业的筹资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化和主观化现象,企业的筹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本期投资支付的现金达到1.2亿元,导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了285%。可见企业面临着较大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粮食加工企业资金回收体系
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牵涉大宗粮食储存和大额资金周转。因此,信用是影响粮食加工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因素,对资金回收的风险控制成为企业研究的重点。
1.应收账款控制。
对于粮食加工企业来说,要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健全企业的客户信用等级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在此基础上要检查落实应收账款还款情况,减少可能会出现的坏账状况。
2.对存货进行控制。
粮食加工企业存货管理的重点在于,不仅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还要落实好的供应链管理。我国粮食加工企业迫切需要选择最为合理的合作企业,双方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形成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双赢”战略。
(二)开拓筹资渠道多元化
粮食加工企业筹资渠道比较单一,企业的债务负担沉重,在需要筹集更多资金时,银行会拒绝企业进一步借款,导致企业资金短缺。因此,首先企业应发展多元化筹资渠道,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利用企业信誉或无形资产等多种模式在国内融资甚至海外融资。但也不要盲目发展多渠道筹资,而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为企业寻求适合企业的融资渠道;其次企业要科学分析资金需求量,通过对筹资成本进行分析,选择出在正确的筹资时间和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
(三)科学选择投资项目
企业应当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项目和收益较好、风险较低的项目上。在决策中追求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企业应按照生产经营进程有效控制资金的投入时间,还要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调整资金在各产品、各投资项目之间的投放比例,做到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控制重于治疗,如果企业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粮食加工企业应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仅可以预测未来的价值,还能起到分析未来趋势的作用。这要求预警监测必须把过去和未来连接在一起,把企业的经营活动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计算机辅助系统,并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衔接进行动态监控。
(五)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企业应当积极强化员工对财务危机知识的教育,形成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在思想上时刻谨记财务风险危机,特别是对本企业的财务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者的职业判断能力,通过财务风险知识教育,不仅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者的风险识别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分析处理能力,还要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总之,粮食加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应贯穿于粮食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因此,粮食加工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财务管理者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有效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作者:金雨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
第三篇: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对策
摘要:
施工企业是项目的建设者,施工项目差异性较大、周期一般较长,所需资金较高。在此情况下,关注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就非常必要。本文研究结合所学理论,联系A施工企业的个案,探讨该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设计风险防范对策。首先,介绍财务风险及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对A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着重从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参与者、竣工阶段的财务活动管控不足角度分析风险成因。再次,设计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强化施工前的准备、加强成本控制、强化技术与进度控制,完善索赔与结算环节的风险管理等,提升施工企业总体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关键词: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引言
施工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与施工活动中,其财务风险受施工进度、质量及施工阶段各项成本控制的影响,潜在风险较大。本文研究结合A施工企业案例,对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加以分析,探析解决方案。
1、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1.1财务风险的内涵及类型
企业财务风险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系列过程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导致企业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偏差的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一定损失和威胁等。现代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独立经济体,这就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状况及可能风险极为关注。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流动性风险,即企业资金可流动数量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企业资金存量不足、现金流不足及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差等导致的流动性不足问题,这一风险将直接导致企业发展出现资金瓶颈并且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2)融资风险,即企业由外部借贷引起的财务不稳定因素,这是在企业流动性风险及资金困难问题基础上形成的目前大丰森威集团发展中极重要的影响因素,将导致企业信贷难以解决企业资金需求;(3)投资风险,即企业的投资收益的实际情况与预期存在偏差这一不稳定因素,这一风险与企业的投资决策直接相关,属于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程度与企业投资资金量直接相关,一旦风险发生,则企业的损失将因投资量的增加而上升;(4)资金回收风险,即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因时间、空间差异导致的金额不确定性,例如,企业销售产品将存货资金转变成结算资金,而收回资金就是结算资金转成货币资金的情况,这两个资金周转过程的进行一般存在明显的实践和空间差异,导致资金的实际数额受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
1.2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从财务角度而言,只有控制财务风险,企业才能较好地降低风险提高效益,这对于企业财务绩效地改进与财务目标地实现都非常重要。从非财务角度而言,财务风险控制本身需要大量的战略和管理配合,这也是企业管理及战略优化,甚至企业转型升级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强化财务风险控制,才能为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创造更好可能。对于施工企业而言,相对于产业链上游的设计者、下游的项目运营者而言,施工活动的盈利空间有限,但是作业周期长、不确定性更高,其财务风险更加突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更好地应对施工全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确保施工活动更好实现,提升施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现状与成因分析
2.1A施工企业介绍
A施工企业主要从事房屋、桥梁等建筑项目的施工作业。企业注册资本3000万元,成立于2003年,是业内知名度和影响力处于中间水平的中等规格企业。近年来,企业发展中财务风险有扩大趋势,需要正确认识、合理解决。在2012-2014年A企业的总资产处于较为明显的上升过程,其中2014年相对增长速度加快。而总资产构成中,非流动资产份额持续增加、流动资产则相对下降,但是总量都处于增长状态。非流动资产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与周转空间,在此情况下企业流动性缝在会出现加大可能。虽然,2014年A企业的净利润下降2754千元,降幅10.03%,与企业利润总额下降有直接关系。但是所得税在2014年减少992千元,降幅35.86%,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净利润,缓解了其下降风险。但是,2012-2014年A企业的现金流入总额迅速下降,其中2014年降幅达到66.16%。这是因为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在2014年下降54865千元,降低到0。而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分别下降14578千元和475774千元,降幅分别高达29.11%和66.16%。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下降,与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所获得的现金流入减少直接相关。而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下降则根本在于取得投资收益的能力下降。A企业现金流出总额在2014年下降485617千元,降幅63.35%。这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分别达到69.88%和68.17%有直接关系。在此情况下,虽然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虽然在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分配股利与股息等支付现金增长的情况下,增长了6.66%,但是最终现金流出仍然下降。从上述基本财务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定波动,风险可能增长,还需要正确分析。
2.2A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评价
2.2.1偿债方面的财务风险分析
结合该企业数据,可以整理出2012-2014年该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及其与行业对比结果,结合企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现金比率我们可以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对A企业三年的短期偿债指标及其与行业的对比结果绘制成图。在2012-2014年A企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先增后见,现金比率同样如此。其中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布从2013年的3.01%和2.19^%下降到2.88%和2.13%,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的速动比率显著低于流动比率,并且其降幅也呈现扩大化趋势,这就表示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受阻,而这与企业的存货相对量高于流动资产变动。而企业的现金比率从2012-2014年分别为64.49/208.84和185.77,虽然2013年迅速改善,但是2014年显著下降,并且低于行业186.12的平均水平,这就表示企业现金对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下降。到2014年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与行业均值比较接近,但是仍然低于平均值,这表示在行业内该企业短期偿债没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在2013年的涨幅比较高,实际上与当年重庆地区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有关,而其后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平稳阶段,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出现了迅速下降,就表示企业本身的偿债稳定性是不足的。A企业在2012-2014年主要长期偿债指标变化显著,其中股东权益比率增长明显,有利于股权对债务的偿付,对长期偿债改善有帮助。资产负债率在2014年下降到53.29%,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表示企业总资产对总债务偿还能力改善且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产权比率在2014年下降到93.68%,企业产权集中问题有所改善,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言更有助于企业长期债务的稳定偿付。而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在2014年增长到46.71%,相对于行业的45.72%更高,这表示股东权益对总负债的偿还增强且高于行业平均送。在此情况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改善,并且改善程度比较明显,且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2.2资产周转方面的财务风险分析
2012-2014年A企业的运营指标以改善为主,其中应收账款周转与存货周转率在2014年显著提升,应收账款周转从4.75%增长到16.19%,存货周转从0.08%增长到0.1%,虽然增长率不稳定,但是增长趋势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到2014年其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率基本高于行业15.66%和0.1%的平均水平,这表示企业运营能力比较好。该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在2014年达到16.18次,对于行业15.66次有一定优势,但是需要看到存货方面2014年与行业的0.1次周转持平,也就是说该企业最主要的营运资产周转实际上与行业比较接近。固定资产是该企业单向额度最高的资产,该资产的周转率0.98,高于行业0.89,这与在2014年该企业大量对固定资产进行销售或者转让有关。
2.3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2.3.1施工前风险分析与应对不足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建立在财务风险分析评价基础上的,目前施工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缺位,其风险管理自然无法覆盖到施工全过程中,控制效果有限。例如,施工企业没有充分地考虑不同阶段施工任务的技术难度、客观环境变化等可能对技术达标造成的问题及影响,这就使得管理者对于影响财务风险的各项因素没有准确认识,自然无法科学应对。
2.3.2施工成本控制不理想
A施工企业施工成本控制从政策的制定,到执行监督,都是项目管理者与主要的施工负责人主导的。但是,作为项目的管理者,他们更关注项目的效益,以及项目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利益。A施工企业对现场签证进行了一定程度考虑,但是签证的程序、审核等约束并不严格,结算、建设流程相关的签证真实有效程度无法保障。这就能够较好的实现现场签证监督下施工负责人和执行者更好的履行责任,提升施工质量。A目在现场签证方面很多单位只是做到表面工作,并不会对签字盖章进行严格的核查,这使得一些施工手续的办理出现的时间的过度消耗,某些结算中出现不合理结算的问题,现场签证逐渐混乱也导致施工质量等无法得到全面的保证,这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损害较大。
2.3.3索赔与竣工结算阶段风险控制缺位
A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风险扩大与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因某些特殊原因导致项目延误或者其他经济损失的索赔管理不到位,后续的结算环节不顺利有关。特别是,在施工行业竞争扩大的背景下,A施工企业为获得项目建设机会,不乏主动降低承包要求,间接甚至直接放弃索赔权。此外,施工企业关注施工进度与质量,而忽视在施工过程中,业主、设计和监理等单位的参与问题,对于包括合同、设计图纸等在内的索赔证据缺乏保存和管理能力,这也导致其索赔出现较大困难。而在项目竣工后,施工企业要与业主进行验收合作,验收后回收施工款就成为施工企业利益获取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很多业主会拖欠工程款,引发施工企业现金流动性不足、资源被大量占用的情况,拉高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3、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3.1注重施工前的准备
A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财务风险管理方案不够详细,在实施前,必须对现场施工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明确的建设,包括:A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施工成本需要着重对几项主要工程环节进行了施工成本分析,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涉及了应对案,这使得其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形成分析——预案——执行——结算的有序流程,实现了对施工主要技术的施工财务风险管理,为良好的施工财务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3.2加强成本控制
A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控制的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的权力集中,实际上导致政策执行成为施工管理者个人决定和影响的一个过程。建立对施工成本控制执行的公开机制,并以这个公开系统为基础进行监督,就能够更好的对施工成本控制过程进行全面的约束,提升责任人自主执行施工成本控制责任的能力。这就需要:重点开展施工成本控制组织扁平化和施工成本控制权责明晰化的改革。在全面的立法基础上才能够逐步开展依法施工成本控制,注重不断建立更为优越的组织结构,有效的加强相关组织和责任人对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在管理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此达到提升施工人员或相关施工成本控制责任人更加经积极主动落实施工成本控制职责的目的,提升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效率。
3.3注重索赔与结算控制
加强索赔管理和结算控制对于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与财务风险控制有很好的辅助功能。一方面,施工企业索赔申请最好可以获得业主的理解,获得设计和监理单位关于其施工索赔证据的帮助或证明,则其索赔成功率更高。在具体关注中,施工企业应该强化与业主的沟通,在施工前,准确掌握业主对项目工期、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等方面的要求,进而避免不了解业主要求而导致的施工缺陷。在施工中则及时与业主沟通,对业主提出的与之前约定不同的建设要求,应该提前确定责任归口,进而为后期的索赔创造条件。更多的组织业主参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考察,进而提升业主对施工企业的满意度,为后期索赔创造良好的关系条件。施工企业还需要与设计单位保持联系,主动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难点等,对于设计遗漏及时补充,对图纸变更等及时了解,对于因设计引发的业主投资变更及相关的施工企业损失,科学索赔。另一方面,施工企业需要强化与业主沟通,尽可能迅速完成结算,进而降低资源占用情况,提升企业流动性,缓解相关风险。
4、结论
综合全文分析,A施工企业在竞争中,财务风险有扩大化趋势。该企业需要正确认识财务风险,从施工活动的成本、进度与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索赔及后续结算环节的催收机制建设着手,才能更好地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作者:王松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阳.大中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2]鲁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J].商业会计,2012(10).
[3]王庆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金融经济,2014(3).
[4]原锯松.房地产项目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商品与质量,2015(6).
[5]吴黎明.建设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2).
[6]胡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提要[J].建材与装饰,2014(7).
[7]杨登福.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对索赔的预控探析[J].科技视界,201(3)
第四篇:现金流量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摘要:
本文基于现金流量表,从现金流量的构成和现金流量的比率双角度识别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提出建议,为企业财务决策起到指导作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现金流量;财务风险;风险识别
1现金流量表在识别财务风险中的必要性
现金流量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其重要性无可厚非。以往,多数人认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过于繁琐且实际效用甚微,是以淡化了对现金流量表重要性的认知。在过往的实践中,不断出现这种事例,企业明明处于盈利状态却破产,究其原因是其现金流的不足。由此,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在财务风险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财务风险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在生产经营中,要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几乎是不可能,企业只能采取一定措施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识别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2从现金流量构成识别财务分险
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据是企业的现金流量,而现金流量通过现金流量表反映出来。一方面,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可以全面并且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运行状况;另一方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这样有利于企业对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为企业财务风险识别、防范提供可靠依据。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集资活动现金流量来分析,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时,企业通常都具有典型的现金流量结构。
3从现金流量比率角度识别财务风险
本文主要利用结构分析,即利用现金流量表内的信息,以及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进行分析,由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是企业进行其他活动(如偿债、投资等)的主要来源,所以本文主要用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来揭示关于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的信息。
3.1偿债能力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不足时,经常通过举债的方式满足自身生产经营。但是有能力偿还债务是负债经营的前提,如果企业到期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可能只有通过再一次举债,如此循环,企业生产经营就会陷入困境,以致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因此,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通过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可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做出决策;对债权人来说,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他们做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和决定性条件。而用现金流量和债务进行比较,可以较好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构成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指标是企业利益相关人最关心的财务指标之一。因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与偿债能力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偿债能力指标是判断企业是否有财务风险的重要依据。通过以下两个指标的计算分析某公司的短期以及长期偿债能力,进而揭示该公司财务风险的大小。
3.1.1经营现金比率。
其公式为:经营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该比率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弥补流动负债的程度。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财务弹性越好、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认为,运作比较好的公司其现金流量比率应大于40%。不同行业由于其经营性质的不同(服务型、生产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差别较大,因此行业性质不同的企业该比率的变化较大。
3.1.2现金债务总额比
其公式: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负债总额×100%。该比率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以用来弥补长期负债的程度,这一比率越高越好,即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企业破产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说明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差,进一步企业破产的可能性越大。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标过大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承担长期债务的能力,是评估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它也是预测企业破产的可靠指标。
3.2支付能力风险
支付能力是现金用来偿还债务后,剩下的现金来支付公司的其他各项开支,比如现金股利,工资等。主要是对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各项支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剩余越多,支付能力就越强,支付能力风险就越小。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只有偿还本期债务后,才能用于投资等活动。进一步解释,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为正数,说明企业本期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都增加了,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强;反之,则较差,财务状况恶化。但也必须注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太大,则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的资金,使资金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项目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如果没有支付能力,拖欠职工工资,拖欠贷款等,不仅会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生产经营不正常,而且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信心,形成支付上的风险。
3.2.1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其公式为: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股本总额×100%,该比率为正数且越大越好,则企业派发现金红利的期望就越大,如果为负值,则企业承担一定的派发红利的压力。
3.2.2现金支付股利能力比率
其公式为:现金支付股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股利,现金支付股利能力比率可以反映一个公司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当前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证明企业支付能力越强,反之,则会形成支付风险。
3.2.3综合支付能力
其公式为:综合支付能力=(本期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经营活动的各项支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经营活动的各项支出-偿还债务的现金支出,若该指标大于零,说明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支出,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分派股利,反之则无法用于投资活动和分派股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得不到扭转,则说明企业面临支付风险。
4结论
本文浅析了现金流量表在识别财务风险中的必要性,通过结构分析对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了总的财务状况分析,同时运用各项指标对企业偿债能力风险、支付能力风险,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基于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主要是侧重于对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和部分指标分析。指标分析不够充分,要更多地学者不断地发展、完善现金流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作者:杨丽娜 包红霏 孙玉娟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文琦,毛一峰.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研究[J].企业经济,2011,1:153-155.
[2]刘雷.基于现金流量角度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
[3]褚建坤,刘兴,杨荣琴.试论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8)
第五篇:国际货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摘要】
国际货运企业(以下简称货代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管理非常重要,财务风险预警可以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控制和处理,系统的掌握类似财务风险的发生、恶化、改善的全过程,本文介绍了货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必要性,从定性角度分析了可采用的举措,又从定量的角度列举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国际货运;财务风险;预警
一、国际货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必要性
我国国际货运企业总体上来说,注册资本少,实力有限,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投资者也是经营者,集权有余分权不足,这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自身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在货代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注重和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促进企业及时全面掌握和收集信息
货代企业通过收集企业各类财务信息、经营信息、竞争对手信息、行业信息、国际经济贸易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财务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和防范。所以对于货代企业来说要全面梳理整个工作流程,实时动态跟踪企业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偏差和原因。
2、降低投资人和债权人的风险
企业强化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对于投资者来说,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可以协助投资者及时准确地分析货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风险收益情况等有关方面,而且在对货代企业进行后续投资时,可以结合货代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情况进行决策。对于债权人来说,比较关心货代企业的资本结构、收益状况、现金流量等现状。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可以协助债权人判断货代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信贷风险。
二、国际货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定性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定性分析主要是采用主观分析与判断的方式对各种可能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表征观察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较为明显的财务异常情况的勘察和分析。在运用过程中通过对显著异常进行分析并判断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例如,对货代企业比较常见的且易于观察到的财务异常便是应收账款的数额占收入的比重大,或回收时间比较长使企业现金流断裂。货代企业管理者便可以针对此种情况进一步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当前不佳的财务状况。
2、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这种方法对于财务预警分析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企业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种方法将企业财务危机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财务危机潜伏期、财务危机发作期、财务危机恶化期和财务危机实现期。如果采用此种方法就需要货代企业财务预警分析人员具备丰富经验和较高的素质,以便可以清晰地辨别财务危机各个阶段。例如,在财务危机潜伏期通常存在企业利润下降、流动资金较少、资产结构不合理等特征;在财务危机发作期存在自身资本严重不足,债务拖延偿付等特征;在财务危机恶化期存在资金周转困难,债务到期等特征;在财务危机实现期存在负债率超标,偿付能力丧失等特征。
3、管理评分法
这种方法基于企业内部财务状况进行加权处理,并打分来判定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安全。一般来说得分分值越高,说明企业处境较差,财务风险高,问题严重。这种方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简便易行,但由于各项因素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所以工作量比较大,适用于实力较强的大型货代企业。
三、国际货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定量分析
相比于财务风险预警定性分析而言,定量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更加便捷,并且判定效果良好,所以货代企业应恰当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货代企业一般属于中小企业,建立大规模的财务预警系统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所以应结合货代企业的自身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财务风险预警。
1、结合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编制现金预算,将现金流的预警放在首位
目前我们国家的货代企业在实际的业务中赚取的大多是提供劳务而收取的费用,因业务而产生的海陆空运费、港口费、报关报检等费用均是客户委托货运产生的费用,理论上货代企业应该不存在多少应收账款。但有关数据显示货代企业应收账款达到了企业全部资产的40%以上。原因在于在实际业务工作中,货代企业为了争取货源和船东、运输公司等的支持会支付一些垫付款项,这就构成了应收账款风险,而应收账款存在巨大的回收风险。所以对于货代企业来说编制现金预算非常重要。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能够给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尽早采取必要措施。在现金预算的编制中现金的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的回收等信息尽可能详尽。同时货代企业还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项目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
2、定期进行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
简单地说这是一种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恶化程度来预测财务风险。可有选择地计算以下比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账期、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当这些指标达到货代企业设立的警戒值,便必须注意和警戒了。例如平均收账期太长则意味着企业应该及时采取必要而有效的收账政策了。同时货代企业也应定期关注上述这些比率的变化趋势,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货代企业连续几年来相关指标在前后期间的增减变动方向和幅度,并为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采用这种评定方法总的来说比较简单快捷,便于运用。但是预警能力有限,分析结果缺乏系统性。
作者:王玲启 关剑 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帆,杜志涛,李玲娟.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理论回顾及其评论[[J].管理评论,2011(9)
[2]金旗.多角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J].北方经贸,2014(1)
[3]曹世凤.新常态视角下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新经济,2015(8)
第六篇:中小企业治理结构财务风险思考
[摘要]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治理结构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以及高管激励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日益显著。文章首先说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然后结合理论和实际从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以及高管激励三个层面提出若干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治理结构;财务风险;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高管激励
1引言
2004年6月中小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中小企业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截至2014年底有732家中小企业成功上市,数量比重占90%以上,为60%以上的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截至2015年3月2日,中小板上市公司总发行股本已达3502亿股,市价总值约63767亿元。然而,如何利用中小板市场这一平台,设置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研究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治理结构,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使其获得更大效益。
2理论分析
2.1中小企业董事会特征与财务风险
从现有研究来看,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价值没有明确关系。Yermack(1995)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价值负相关,而Denisandsarin(1999)却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于东智和池国华(2004)提出倒U型关系理论,即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降低企业价值。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不是十分明确。王跃堂等(2006)发现公司的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越大,经营业绩越好;但于东智和池国华(2004)却发现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影响。学术界对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委托理论认为,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担任,董事长就失去对总经理的监督作用,总经理就可以选择能够获取自身最大利益的方案,增加成本;受托责任理论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可以实现决策和执行的统一,提高经营效率。
2.2中小企业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
从目前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风险要低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同时,徐莉萍等(2006)发现股权分布越集中,财务成果越明显,控股股东“掏空护行为的可能性越低。现有研究表明,股权制衡度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没有统一的观点。一方面,在股权制衡度很高的情况下,公司的重大决策需要若干个股东共同决定,一定程度上制衡了控股股东任意行使自己权利的行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股权制衡度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从企业决策效率的角度来看,由于股东的知识、经验和认知不同,多数股东发言反而降低企业决策效率,事情得不到及时解决。然而,李增泉等(2005)发现大股东“掏空”现象十分普遍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大大增加。
2.3中小企业高管激励与企业财务风险
Jenson等(1976)提出“利益收敛理论”:适当提高管理者持股比例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委托问题发生的概率,并且能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侵占企业利益的可能性。但是,“利益掠夺理论”认为,管理层持有股份越多,经营决策的权力越大,外部股东难以对其进行监督,增加了管理者谋取私利的可能性,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国内外学者几乎一致认为,高管薪酬越高,企业业绩会越好。Murphy等(1985)发现高管报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张俊瑞等(2003)也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报酬增加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业绩。
3现状分析
3.1董事会特征
现代中小企业,董事会规模过大容易产生官僚主义,降低生产效率,增加财务风险。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核心决策机构,首要任务是为公司的重大问题制定决策。董事会规模过大,可能会让很多问题议而不决,同时董事会成员之间会有很强的侥幸和依赖心理,会产生消极的应对风险行为,明显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独立董事和企业之间存在契约关系,这种关系使他们与企业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缺少提升企业价值的动机。但是,他们对公司面临的风险却有很强的关注度。因为,如果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甚至破产,会使自身名誉受到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因为没有尽到职责和义务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公司的惩罚。从我国企业实践来看,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企业常常采取激进的经营政策与财务政策,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会出现管理者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情况,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3.2股权结构
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背景下,国有企业能够在产业政策和经济支持方面得到政府扶持,这对于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不仅能够解决发展需求,同时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此外,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者多数在政府部门任职,企业的业绩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对风险系数较高的投资项目选择也十分谨慎。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上市公司股东股权相对分散,控制的股份不多,大大影响了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监督的积极性,结果加大了企业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3.3高管激励
同时,现代员工激励机制中,股权激励可以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措施,使管理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与企业利益的趋同行为,然而股权激励机制合理实施和制定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薪酬激励作为一种短期激励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管理者获得经济上、心理上的满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4相关建议
4.1董事会特征方面
4.1.1及时调整董事会规模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公司法》相关规定以及上述研究,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应该针对公司的业务管理、经营范围、规模以及公司类型的需要来决定董事会成员人数。特别是针对那些董事会成员人数较少的中小企业,需要基于《公司法》规定来扩大董事会成员人数,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制度,使其能够正确行使企业日常管理、决策权。
4.1.2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在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同时,也完善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但是,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上市公司只是为了迎合国家规定设立独立董事,并没有实际认识和体验到这一制度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反而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本文建议中小企业:首先,改进独立董事的任免机制,对独立董事是否具备会计、审计方面的知识也要加以考虑,做到“无用则免”;其次,独立董事在工作上应该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权利允许范围内给予更多的话语权;最后,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让独立董事主动去关注企业经营业绩。
4.1.3采用两职分离的董事会领导结构
我国《公司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能两职合一,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板上市公司采取两职分离的策略,并且在这三年中采取两职分离政策的企业数量有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市场自主选择的是两职分离的董事会领导结构。同时,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两职合一的领导结构会使这些企业在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上力不从心。因此,本文认为中小企业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更适合采取两职分离的治理结构。
4.2股权结构特征方面
本文建议中小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应保持相对较高的股权集中度,能够有效避免大股东对中小股的掠夺行为的同时,更好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和公司员工的利益。同时,中小板上市公司许多是由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发展而来,“一股独大”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应该在合理分配股权的同时提高股权制衡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4.3高管激励方面
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数量不多,高管的持股比例相对没有达到“利益收敛理论”的临界点,所以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可以使其与公司利益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激发管理者工作热情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因此,本文建议中小板上市公司首先应该采取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方案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作者:程龙 王梓熙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宫海亮,迟旭升,徐婷婷.我国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与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4).
[2]迟旭升,李明.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来自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5).
[3]于富生,张敏,姜付秀,等.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J].会计研究,2008(10).
[4]陈燕,廖冠民.大股东行为、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J].当代财经,2006(5).
[5]徐婷婷.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6]乔欢.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7]陈莎.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的经验证明[D].苏州:苏州大学,2010.
[8]石少侠.公司法学[M].第3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9]LeeTS,YehYH.CorporateGovernanceandFinancialDistress:Evi-dencefromTaiwan[J].CorporateGovermance:AnInternationalReview,2004,12(5).
[10]LBAndersen,DHager,SMaberg,etal.TheFinancialCrisisinanOperationalRiskManagementContext-AReviewofCausesandInflu-encingFactors[J].ReliabilityEngineering&SystemSafety,2012,105(10).
第七篇: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及防范对策
【摘要】
企业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警示信号,它是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一种直观反映。因此,企业管理人才应不断加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掌握好风险与企业收益间的关系,做好企业风险防范措施,使企业始终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经营管理;财务风险;利益最大化
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每个财务环节的始终,企业经营活动时刻受财务风险影响,它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企业想要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进步就应时刻关注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概述
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受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和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对企业收益预期目标和实际目标产生偏离,财务风险就是造成经济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财务风险主要由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构成。
1、财务风险的含义
广义上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筹资风险、收益风险以及资金回收风险四种。而狭义上的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因负债经营而要承担的到期债务所引起的筹资风险或是融资风险。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应的市场经营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2、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开展企业风险防范首先要了解财务风险都有哪些特征,有针对性的实施风险防范措施。下面就企业财务风险的几个特征进行简要叙述,从而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情况的掌握,对症下药,更好的保障企业利益。第一点,客观性。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偶然发生的,受社会经济因素、政治环境、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等多面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就有了客观存在的理由和依据。不仅如此,财务风险客观性具体还表现在财务风险潜在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第二点,共存性。一般来讲,企业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且成对应比例存在的,可以说企业财务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通常会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连续性和经济效益稳定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和有效监管,尽可能的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第三点,不确定性。利润与风险是相应而生的,想要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考虑风险规避问题都是不切实际的,同时,财务系统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企业投资、筹资造成完全超出企业预估结果,致使企业产生坏账准备,降低了企业收益,可见企业经营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企业投资者不能够对未来情况作出正确的预估,就必然要承担较高的风险,企业一旦产生税息前盈余减少等现象,企业资本利润率就会大幅度减少,企业可能要遭受较大的经济和经营损失。第四点,全面性。一般来讲,企业财务风险多体现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财务关系上,进而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同时与企业财务风险并存的还有其他经营风险,如果一旦对风险预计失误的话,就会掩盖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利益造成巨大的威胁。第五点,损失性。企业常将财务风险与损失联系起来,不论这损失是属于现实或是隐含的,是可量化或是不可量化的。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生产经营连续性和经济效益稳定性,严重影响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为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必须要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提前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将财务风险成因进行分析。
1、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整体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企业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当中,企业声称经营活动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影响财务风险管理的外部原因也就是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外界环境主要是两方面因素,一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毋庸置疑就是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活动,它也包括因债务人死亡等所带来的无法收回款项的财务风险;二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则更加复杂,包含了政治、经济、法律、市场、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极易造成企业成本和利润等情况的变动,威胁和损害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2、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失误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另一大原因就是企业决策失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依靠经验和主观决策的方式进行企业决策,造成了企业对自身管理配套建设和企业规模扩张的忽视,造成了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多元化生产经营与投资结构,也无法监控和调节市场弹性的变化,企业做出的决策频频失误。造成企业债务占比偏高,资产负债比例失衡,债务到期企业难以偿还,这样就会让企业陷入极深的财务困境。企业投资项目难以取得预期收益,进而造成重大企业财务风险。
3、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且很多均非专业人士,企业财务专业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和道德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仅有很少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会计人员诚信观念不强,对国家税收政策了解不深,企业涉税成本较高,业务能力较低,难以积极纠正企业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4、企业内部财务监管不到位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既有内部影响的因素,也有着外部影响的因素。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的自身管理,才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产生的危害。下面就将企业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作出以下归集:首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消磨的且必然存在的。但由于企业对财务风险缺乏客观的认识和了解,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风险应对能力较差,这都给企业财务风险留下了可趁之机;其次,企业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企业内部控制并不完善,企业对资金缺乏科学的分配与管理,对风险的抗拒能力薄弱,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产生财务风险,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最后,企业资本的结构不合理,造成了资产、负债、权益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企业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协调制衡作用。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企业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便于能够更好的识别潜在事项对主体的影响,进而保证主体目标实现的合理性。由此可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属于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管理过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涵了资金回收、资金筹资、收益分配等内容,是针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实施的全面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施的根本目的是能够及时发现各种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财务风险管理存在较大的复杂性,既有表面因素,也有潜在因素,这都为企业风险管理增加了难度。
1、健全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复杂多变环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企业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变化较大,文化价值结构、消费结构和技术结构更新速度逐渐加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行业之间的竞争由此加剧。市场资本逐渐呈现多元化、扩散化和交融化,为了更好的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加强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科学的财务管理能够赋予企业生产经营更高的创造性和程序性,科学决策不是独断专行、信口开河,它是在正确的理论引导下所开展的企业经营管理。下面就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进行下列论述:首先,提出问题、制定经营管理目标。问题是决策的开端,这也就是应有现象同实际现象的差距。企业决策者只有不断调查、收集和了解经营管理信息,才能够更好的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其次,拟定可行性方案。在企业生产经营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可行性方案,每个问题都有无数种答案和解决途径,只有将这些方案进行不断的比对,才能选出最佳经营方案,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是集体智慧的产物,一个是决策者主体素质。
3、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水平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只有不断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够使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更加完善。为了能够更好的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人员风险防范意识,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管
首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形态才是最佳的风险应对手段。企业必须要积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财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主要就是通过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等敏感性财务指标变化实施的经营运行监测,进而更好的规避企业产生的财务风险实施的财务分析过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对财务风险情况进行判断,使企业各项经营决策有的放矢,尽早的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更好的观察企业业务发展状况和生产运营状况。最后,采用财务风险预防策略。财务风险预防策略能够提高风险控制效果及管理水平,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维持资产负债占比,有效掌控筹资渠道及方式。企业采取风险分散策略就是将企业筹集的资金分散,分散到各类领域,各类项目上。风险分散策略分有助于企业降低投资风险,分散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情况的表述,为了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维护企业自身健康运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秩序,企业必须要建立并完善风险预警及保障体系,更好的维护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利益。
作者:于志豪 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景辉.集团公司全面风险评价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2]徐玄玄.基于AHP-GRAP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
第八篇: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摘要:
企业是否能发展壮大,必须依靠良好的资金链来维持,良好的资金链是建立在健康资金流的基础上。就本质而言,企业的管理,就是资金流的管理。资金流由筹集、投资、利润分配这一链条构成,它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财务风险也伴随着这一链条,并隐藏于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如何控制财务风险,首先需要识别财务风险,然后运用科学的方式对风险进行评估,最后对风险加以控制。只有控制财务或化解风险才能让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识别企业财务风险
1.投资决策带来的财务风险。
投资决策失误,常常是企业资金崩盘的根本原因。这方面的反面案例多如牛毛。比如史玉柱,现在虽然站起来了,但他的失败依然成为经典案例。创业的冲动,让史玉柱失去了理智,草率决定建设亚洲最高的大厦,把所有流动资金投入到建楼中去,却又没有从其他渠道融资,结果亚洲“最高”只修到两层就修不下去了,同时因为资金被“抽干”,巨人集团轰然倒下。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可交易性金融资产、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这些都可用于投资。具体操作时必须权衡其流动性和获利性,把握好两者间的平衡关系。假如流动资产的投资比例较大,虽然资金的流动性可以提高,也可以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但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就会降低,资金周转就会受到影响。许多企业也投资了长期资产,比如长期证券和固定资产。这类资本投资项目的完成周期都比较长,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由于时间跨度长、而且资金数额也较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政策、货币价值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投资项目的盈亏是不可预料的,这类投资存在相当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2.利润分配带来的财务风险。
研究发现,利润分配也常常关乎着企业存亡。利润分配过低,股东不满,导致团队不稳定;利润分配过高,企业发展资金不足,也面临着困难。通过统计分析来看,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性民营企业,通常分配比例较低,而留存比例较高,甚至多年不分配,报表“未分配利润”留存大量的资金。这对于企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自主安排盈利,即拿多少比例出来用于给股东分红,保留多少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储备资本,这就自然形成了企业的股利分配制度。假如股利分配水平过低,股东的近期利益就不能得到满足,对结余资金的用途及前景担忧甚至撤资;而股利分配水平过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股东的近期利益,但会造成企业资金难以积累,没有资金进行其他项目投资或扩大企业规模,很不利于企业的长线发展。
二、做好财务风险的识别、应对
1.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系统。
风险识别指的是对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判断、归类和鉴定的过程。它可以发现企业所在,同时辨认各种潜在风险来源,分析风险的性质。具体地说,就是思考:企业存在哪些风险,哪些风险是应该重视,引发这些风险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风险可能带的后果是什么?后果有多严重等问题。所谓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系统,就是将风险识别的职能部门、流程、方法固化下来,形成制度,并常态化地开展下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是经营良好时不重视风险,经营困难时才重视风险。风险需要防患,在经营困难时才来重视风险,往往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这也是为什么企业经营好时,财务部门的声音无人听,而企业经营不好,大家都寄希望于财务部门力挽狂澜的原因所在。
2.建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系统。
风险应对是指对已经作出评估并需要予以考虑的风险采取一系列行动,以便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风险应对包括四种类型:一是风险回避,即退出风险领域,让风险产生的活动不再存在,或者变得与本企业无关。比如,某企业参与某地政府投标,经过分析评估,企业团队发现该地政府存在大量腐败行为并且已经有被调查的迹象,于是该企业果断退出该项目。结果不出两个月,该政府负责招标采购的官员被双规,多家投标企业被卷入;二是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三是风险承受,即不采取措施干预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这一策略是建立在企业能够承受风险的前提之下;四是风险分担,即转移或分散风险,让风险的影响程度因为转移或分散而降低。比如,企业集团在融资过程中,将融资风险分散到各个子企业中,从而降低可能的偿债风险对全局的影响。再比如,某企业为了分散税务风险,将企业化整为零,分设为若干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通过科学的职责分工控制风险。
有很多财务风险,特别是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都和分工不科学有关。因为缺乏科学的分工,导致少数人甚至一人决策。职责分工要求按照企业工作目的和职能任务,合理设置部门和岗位,并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机制。在企业层面,应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划分,在经营层面,应有供应、生产、销售、财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划分。
2.以有效的授权审批控制风险。
企业在进行交易和经营活动时,需要有授权审批,确立完善的工作程序。科学的授权机制往往考虑了业务实施者的经验和能力,之所以限制其权限,就是因为其承担责任的能力有限。越权,常常是风险滋生的温床。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就祸起越权行为。理森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负责人,在未获得高层授权的情况下,他私自以银行的名义购买了总价值70亿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数期货,并以买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货市场买进了价值200亿美元的短期利率债券。假如这几笔交易全部成功,理森将会由此获得巨大的资金收益,但由于阪神发生地震之后,日本的债券市场不景气且一直下跌。根据不完全统计,巴林银行因为此事件直接损失了10多亿美元,这一庞大数字明显超过了该银行现有的的总价值(8.6亿美元),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不得不宣布倒闭。
3.以全面预算管理控制风险。
预算控制早已经成为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表面看来,预算是一种财务数据的管控,实质上它是一种经营权力的安排,它使企业经营各个层次、各个业务部门的权力得以数据化、表格化,从事将权力关在笼子里,规范化地发挥作用。
4.启动财产保护制控制风险。
财产保护控制是对授权控制的重要支撑,它要求企业经营者在未经授权下,不得直接接触或处罚资产,它采取记录、保管、盘点、核对、保险等手段,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5.完善会计系统控制风险。
会计系统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基础,它通过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可以防弊查错,通过每一项业务的审批、记录、核算,可以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经营信息,同时可以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判定风险的大小。
6.重视经济分析,用分析数据控制风险。
经济分析往往可以深刻地认识风险,它要求企业综合应用供、产、销、投资、财务方面的信息,进行比罗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等手段来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寻找风险控制突破口。凡经过理性分析的经营活动,风险都可以被发现。
7.强化绩效考评,约束决策随意性以控制。
有考评就自然产生约束,有约束就自带形成规范。科学的考评机制,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它要求企业设置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对照预算和实际业绩,对经营者进行评价并与其个人收益挂钩。很多企业资产流失,就是因为考评缺失的原因,经营者抱着做好做坏没关系的心态,随意决策甚至乱决策,结果导致风险爆发。
8.建立健全内审机制以控制风险。
内部审计对风险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审计被提前发现,从而化解财务风险。强化审计监督,除了及时发现并改善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改善会计控制系统,并将审计结果报告给企业高层。
四、结语
企业财务风险伴随着企业生命周期而存在,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企业经营者,谨慎地接受风险并控制风险意义十分重大。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风险是可以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内,甚至是可以化解的。
作者:高海航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韦竖安.浅谈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J].中外合资,2011(3).
[2]吴晓波.大败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
[3]谭晓红.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