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企业财务风险对策分析(共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各企业财务风险对策分析(共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各企业财务风险对策分析(共5篇)

第一篇: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四种风险中最常存在的风险,同时也是其他风险存在的前提,如果连融资风险能有效化解的话,那么其他阶段的风险一般来说也不会发生。融资风险的高低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融资环境。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融资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自贸区挂牌成立以来,虽然自贸区以外的地区在融资环境上前进步伐还较小,但是自贸区通过一些改革在融资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尤其是境外融资。但是自贸区毕竟范围是有限的,而且在融资方面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如对于外汇的管制还过严,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过慢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企业的融资能力,融资环境有待改善。第二个影响融资风险的因素是融资成本问题。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基金、同业拆借等是我国企业目前最主要的几种融资的方式。其中,向银行贷款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资质与信用,银行贷款最显著的特点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大中型企业因为在银行的信用较好,所以授信额度高,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一些经营业绩不怎么好的中小型企业或者是刚成立没有多久的企业,因为在银行的信用较低,所以授信额度低,往往很难贷到款,贷款额度一般也较低。股票、债券和基金同样也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息息相关的,而且对于发行主体也有一定的规模限制,所以这些融资方式对于中小型企业也不实用。而同业拆借是企业之间进行融资的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有可能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是民间借款,陷入被调查的情况中。第三个影响融资风险的因素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我国证券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发展,许多新兴的融资手段不断出现,如资产证券化、资金池还有通过互联网进行融资的P2P借贷平台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对于这些新兴的融资模式,不是监管的过严就是监管体系不完善。例如新兴的网络借贷平台,我国在这方面的监管态度是采取暂时不监管的模式,既不明确认可,也不明确否定,同时也没有具体的监管文件,很多的行为都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容易爆发风险。

2.投资风险。

投资是继融资之后的一个资本运动过程。企业融资的目的在于取得收益,而要取得利益就需要将融得的资金投资出去,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是企业目的实现的具体操作过程。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如投资时机的把握,投资对象的选择,投资地域的选择等等,所以投资风险是在资本运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一种风险。这种风险也是在四种风险中最容易发生的一种。目前我国企业在投资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1)风控制度不完善。风控制度即风险控制制度,在外企中发展的较为完善,但是在我国很少企业有风险控制的概念,一般只存在于一些大企业当中。(2)缺乏理性的投资战略和可行性分析。投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项目而言。真正好的投资应该是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自身实力的,但是许多企业盲目跟风,没有客观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缺乏项目可行性的分析。(3)投资盲目多元化,投资分散。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企业当中,尤其是一些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因为实力有限,往往只能集中在一个领域,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投资决策链,投资行业也较为集中。而中型企业正处于扩张的时期,剩余资金多,但还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所以投资分散。

3.股利分配决策风险。

股利决策风险是企业在分配股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企业财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利分配支付比率的风险,二是股利分配形式的风险。因为股利分配的比率和经营资本的留存是成反比的,如果股利分配比率过高的话,那么企业可供投资的资金就会更少,当需要进行企业扩张时,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并且又难以融资的情况下,会错失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如果企业的股利分配决策率过低的话,个人投资者收到的投资回报就会低,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样的,容易降低个人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股票实现溢价收益。而且,长期以往,可能会给投资者企业经营不好的错觉,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增股或扩张。股票的分配形式有很多,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充足的现金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般来说企业都不愿意以分配现金股利的形式进行股利的分配,但是现金股利的分配又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个人投资者无法收到现金股利,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盈利状况会存有一定的怀疑。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在目前使用不多,财产主要是不动产,这个只有对于一些大投资者才会进行分配,而负债股利因为法律对于企业的风险资金是有一定的规定的,企业处于安全投资的角度考虑,一般不会持有过多的应收账款,即使有,股东也不愿以分配负债股利的形式进行股利的分配。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以股权股利进行分配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来属于间接的增资扩股,属于企业规模的扩张;二来可以隐瞒企业的经营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因为不用实际支付现金,所以投资者往往无法通过现金的分配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往往更喜欢采用这样一种分配方式来进行股利的分配。但是正如上述所说,股票股利的分配极不利于个人投资者以及其他的人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容易发生损害个人投资者的行为。而且股票股利往往也是大股东乘机购买股份,扩大自己的股份份额的一种方式。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拓宽融资渠道。

传统的许多融资方式,如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等,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融资成本过高,需要给付过高的利息,不利于企业现金流的安排以及企业投资,所以应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多发展一些新兴的融资方式,尤其是多吸引外资,但这种吸引外资和以前的单纯通过给予外资投资优惠又是不同的。本文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实现融资环境改善的最佳途径,要想以科学的方式拓张融资渠道,就应该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地融入到国际市场当中,通过充分地使用境外资金,以境内少数资金撬动境外大部分资金。而且,受到我国具体国情的限制,对于一些设施设备或者服务,我国都需要从国外引进,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服务的时候,一般是以境外货币作为结算货币,那么对于外币储备就会提出一定的要求。所以,本文认为,为了更好地配合企业使用境外资金实现融资,政府应该放松监管,尤其是在外汇购买条件及持有条件,还有外汇使用额度上。新兴的融资方式,如网络借贷、融资租赁等是能够将民间多余闲散资金、境外资金有效加以运用的融资方式,对于这些融资方式也应该予以支持。但是在支持的同时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做到在既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够有效预防融资过程中风险的发生,主要是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

2.谨慎投资、规避投资风险。

针对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几点投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防范:(1)建立并完善风控制度。风控制度起着预防风险、跟踪风险的作用,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企业尤其是一些投资性的企业应该积极地建立并加以完善。(2)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投资决策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企业规模等,对相关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从而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科学的投资决策应是具有发展前景并且适合本企业的投资。同时还应该考虑合作伙伴,充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持。

(3)投资应抓大放小,集中资金进行规模投资,形成规模经济。投资过于分散,一来很多的投资并没有盈利的可能性,只会白白的浪费企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等;二来会错过真正的好的投资。所以企业应该找准适合自己的投资,集中资金进行规模投资。

3.完善股利分配决策政策。

股利分配决策对一个企业的后续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暂时性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来说,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隐瞒经营状况不佳的事实,从而获取更多的融资,进行现金的盘活,从而进行再次投资,获得利润,以弥补之前的亏损。同时股利分配决策政策也是一个企业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企业扩张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防范股利分配决策中的风险:(1)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增加盈利能力。股利分配比率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分配比率过高,不利于企业的留存资金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会造成束缚,所以要防范此种风险,最可靠的做法就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企业的经营水平上去了,盈利增加了,分配比率就会提高,那么在满足个人投资者投资目的的同时,又解决了企业留存资金的问题。(2)采取合理的股利分配形式。为了能够同时降低现金支付压力又让投资者享受到资本利得,企业更喜欢的是通过分配股票股利的形式来分配股利,但是前面也说到了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的风险。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的长期存在,企业应该采取更加合理的股票分配形式。不能盲目地采用这一种分配方式,而是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生命周期等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股利分配形式。

三、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掌控这些风险并规避这些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根据资本运动过程,可以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分为融资阶段的风险、投资阶段的风险和股利分配阶段的风险,不同阶段的风险其产生的原因会不一样的,同时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风险应该采取不同的防范方式才能够做到有效的预防。尤其是对于三个不同的主要阶段,融资、投资与股利分配,这三个阶段涵盖了企业从做出决策到最后收益的取得的整个过程,哪怕只是一个阶段的风险没有控制好,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作者:丁春慧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第二篇: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

一、企业内控管理与防范财务风险的基本内容

为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性、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使经济效率提高,更快的完成目标,企业中各个级别的管理层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调节,并利用企业内的分工制度制造出具有相对平衡性的职能控制方法及程序,称为内控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对资金投资与回收的利益分配中存在各种因素使企业不能完成预先设定的标准,导致发展目标遭到负面影响的情况称为财务风险。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作用,即: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结构治理,有利于建立稳固强大的国家财政,有利于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管理体系。具体对企业而言,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方针,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避免企业资产的严重流失,保护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和财会会计资料的完整、真实,降低和避免各种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二、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1、内控管理方面的问题

(1)管理缺乏积极性。企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就是希望职工能够通过这些制度对其行为规范进行约束,但是制度一般都不会受到员工的欢迎,因此,就会影响到规章制度的发挥,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缺乏积极性。

(2)管理观念落后。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对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企业的运营具有积极作用,一味觉得内部控制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不断地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其工作重点不明确,以为内部控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这种落后的观念使内部控制管理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内部控制部门缺乏独立性。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是由财务人员担任,财务人员一方面是控制制度的检查者,一方面又是执行者,两种不同的职务由同一人员负责,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使管理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企业发展不良。

2、财务风险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常常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盲目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张,希望能够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很多情况下若不做好投资评估,不仅不会使企业竞争力增强,还会造成财务紧张的情况。

(2)由于企业中的内部控制管理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所以企业在面临筹资时,不能对筹资组合进行精确的分析以及制定预测方案,导致筹资方法不正确,筹措到的资金也不能使用在预定的用途,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中。

(3)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得不到重视,使管理人员不能对财务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见及做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不仅加大了企业决策的失误性,而且还加剧了财务风险。

三、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

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降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必须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只有内控管理发挥有效作用,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状况稳定,从而促进企业的顺畅发展。

1、加强对控制环境的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控制的环境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应当根据企业的情况建立与之相符的治理结构,并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积极传播健康的企业文化,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和实质性。

2、提高风险评估能力

风险评估就是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企业中主要是对会计工作以及资金使用的风险进行防范。企业应注重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及其思想道德的培养和对会计信息的审核,避免出现工作人员道德低下、会计信息不真实等情况。为降低资金使用的风险,应对投资、筹资、融资等进行准确估测,加强资金的投放与回收管理。

3、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

内部监督是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进行。在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通过内部监督可在发生问题时采取相应的策略,降低企业的损失。

4、加强信息沟通

企业是由各个不同级别的管理层共同进行管理的,每个人都按照规定自觉履行职责。风险的评估以及管理措施都与各个管理员之间的沟通信息存在关系,在保证风险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后,将风险情况告知企业管理员,使他们快速做出应对反应。因此,加强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对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各个企业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为保证企业能够稳定发展并取得经济效益,我们应清楚认识到企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以及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只有对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的监督以及信息沟通进行加强,并提高评估风险能力,使企业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之下,才能推动其快速地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梁皎月 单位:陕西西安

第三篇: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

1内部控制的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言简意赅,就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企业管理的策略;经营的成效;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等。它的基本要素包括:风险评估;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相关控制措施;监督与检查等。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关联、全面、潜在和经常性。企业内部控制能有效地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有利于实施企业内部管理的合法策略,安全完整地保护国家财产和资源。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腾飞的背景下,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主要体现有:一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明确的规定;二是要企业高层管理和所有员工的一起参与奋斗,这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规划;三是遵循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企业以此为标准,并且贯彻实施;四是对内部控制的目标进行明确导航,以保证企业管理符合法律法规,保证企业资源的可靠性,使企业的经营效率上升,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的方针;五是对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进行了统一规划,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基本规范的要素中没有体现事项识别的重要性;高层的监控管理没有一定标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管理如何进行协调等问题。通过企业内部管控与风险调控的区别来看,它们的内涵、目标不同;基本要素不同;管理人员对企业实现目标的责任也不同。

2财务风险的概述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管理不规范,资金筹集不足而降低企业承受债务的能力,从而增加债权人获取利益的风险。财务风险具有以下的表现:一是企业偿债能力低,假如企业运用负债经营投资而不能如期收回并取得收益,那么导致企业的资产得不到扩张,同时也会影响公司的声誉,还有可能会出现破产的危机。二是利率变动的风险。企业处于资不抵债时,由于市场经济等因素,贷款的利率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了企业资金成本的改变,降低了预期收益。三是再次融资的风险。因为企业在资不抵债时,还债能力下降,导致了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再次融资的可能性。当代企业风险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财务风险,所以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日益增长。财务风险的分类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传统方法和新的分类方法,这是以出现时间的前后以及运用范围的大小来划分的。但一般我们运用传统方法比较多,而新的分类法过于理论化。传统分类从其管理职能来看,有融资,投资风险,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过程中的风险。从其产生的因素来看,有融资,投资,并购,外汇等风险。财务风险特征包括:全面性;客观性;不确定性;收益与损失共存性。

3以国有企业为例来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3.1国有企业遇到的问题

3.1.1经营获利模式多元化,抵御风险能力薄弱

如三九集团,从1992年开始就通过收购兼并企业,组成了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三九医药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贷款而导致三九集团的危机加深。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集团的内部管理失控;缺乏了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判断;投资过于多元化。多元化经营战略指的是企业进行多种经营或多品种的长期谋略策划,是属于扩张型战略。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需要进行外贸经营,但是,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各种问题迎面而来,这需要我们发展多元化的策略,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如何去发展壮大自身是大多数企业都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而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路线就是它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三九集团的多元化战略的缺陷在于并没有以它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环绕形发展,这样不利于保持和发展企业的优势,保证企业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因此更谈不上以资金来维持企业的平稳运行。从我国国有企业历史进程来看,不合理的战略思路对国有企业的盲目发展有着煽风点火的作用。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经营获利模式的多元化难以避免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3.1.2融资困难,严重依赖市场环境

如华源集团,于1992年成立,在以后的13年当中总资产翻了404倍,旗下拥有的上市公司就有8家,由纺织产业扩展到了医药、农业机械等全新领域,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国企大户”。迈入21世纪后,华源集团更是跃居国内最大的医药集团和纺织集团。但是,由于其长期的资产扩张,银行贷款一直居高不下,多达数十亿的规模,2005年9月,对华源集团进行贷款的多家银行担心他们还贷的力不从心,于是加紧催促还贷,因此导致了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全面爆发。而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有:当时财政部门显示出来的信息表明,华源集团财务管理较为复杂,内部控制力度不够,融资困难的缺陷致使会计信息质量缩水;华源集团在过去的13年当中过于依赖银行贷款,以短期贷款来支撑其快速扩张,最终导致整个集团的资金链的紧张和破裂。这个事件反映了国有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融资困难。国有企业由于扩张其领域发展,资金缺口也越开越大,融资困难逐渐加剧。而国有企业的收入严重依赖着市场环境,市场环境的起伏与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密切相连。正如华源集团在过去的近13年中,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波动也呈现出一种高度动荡的状态。而到了2005年时,银行贷款掌握资金的流动,于是融资困难导致呈现出一种亏损的局面。

3.1.3经济虚拟化和新经济下的新挑战

随着我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内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加强,国有企业面临的风险将会扩大;国内金融市场呈现出国际金融市场的“交叉感染”,危机逐步加深。在当代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衍生工具的品种正在不断改善创新,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前景。在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成长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内容日益丰富,为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拓展了无限空间,使得经济虚拟化的范围愈来愈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金融危机,甚至导致引发危机的巨大损失性。这种大环境为国有企业与新产业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与此同时,现阶段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具备了更多与经济虚拟化程度相连和与新经济相随的特点,它的控制、识别和造成的危害程度都难以预料。网络应用和高科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性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使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复合效应进一步放大。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伴随着各个国家金融管理体制的松懈,国际经济体系融合的迅猛发展,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比以往都要更快、视野更广、规模更大,跨国金融的交易数额也在不断增长。而这些复合性的作用发挥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会高于一般的风险,更难以进行风险管理。

3.2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关系的分析

通过这几年企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企业的管理工作是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的。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取决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没有内部控制,企业治理结构就如同一盘散沙,而没有企业治理结构,那么财务风险的问题就无法解决。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内部控制全面发展,而搞好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是做好内部控制。它们两个各有各的侧重点。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因素可以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去解析。防范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主要途径是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主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和漏洞百出的管理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损失是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原因;从内部控制的含义中表明,风险管理和企业经营的效果、效率都是它包含的内容。所以,建立好企业财务监督体系任重而道远。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增强监督力度提供高财务管理监控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

4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4.1健全企业管理机制,提升治理力度

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方针策略合理,管理方式科学,经营态度积极且能保持可长期稳定发展的经营单位。总的来说,它需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保证各项经营平稳的运作和安全完整的企业财产持有;二是以优势改善企业运营管理,发挥其应有的成效,实现企业收益,顺利完成企业运营的目标和发展策略;三是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制度,自觉养成规范操作、守法经营的企业理论。

4.2健全企业监管制度,增强财务管控

财务管控是企业集团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地决定了企业集团决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它对企业集团的成长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只有财务管控体系的合理运用,企业经营效益才能发挥到更好的作用。从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特征来看:其主体是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其目标是由个体财务目标到整体财务目标的统筹兼顾;其对象是由各阶层的财务主体各自向一体化进行复合;其方式是对企业复杂过程的全面预算及其运作;其环境上是要打开了开阔无阻碍的融资通道,为企业财务资源的筹集提供了方便。通过以上的五个方面的发展,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作用将会发挥得越来越大,从而支持企业集团战略的实现:有利于企业集团人员管理实施财务控管;节约交易费用;增强财务风险的抵抗力,能够促使企业减少损失。

4.3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维护合法权益

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吸取经验,把国外企业优秀的法律法规和国内优秀的法律法规相结合而逐步完善的。从市场经济方面来说,对待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吸取国外经验的精华,避免出现融合问题,保证法律科学的有效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根据发行与上市的条件和标准,在源头上杜绝发行分配不合理和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损害国家和投资者的现象发生。需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断推动国有市场交易途径中的信用交易制度和融资,进一步提高国有市场的流通性和成交量,使得投资者所拥有的资产增加,为国有市场的投资做下铺垫,发挥了活跃国有市场的作用。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控制关系的分析是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共同的话题,自企业产生以来,这个话题一直存在。在掌握了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关键后,就能对症下药,针对关键解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从思想上做起,推陈出新,重视财务管理;合理建立制度,提高其代表性;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其影响力;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正确树立风险的意识;结合现代制度,完善其结构;加强企业各方面内部制度的牵制作用。一步一个脚印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作者:熊玲 周卓慧 单位:南华大学

第四篇: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类型

建筑企业的财务总类比较多,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分析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类型,才能更好的促进风险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一)筹资风险

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资金的筹资方式是通过民间和银行借贷来完成的,抛去自有资金不算,其他资金筹集的结果对于整个工程是否顺利展开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但银行贷款又存在着许多的限制,一些房企只有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完成资金的筹措,但民间借贷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确定太多,高利贷盛行。

(二)垫资风险

在工程建筑中,为了取得工程的建设权,一般需要开发商先行垫付一些资金,直接导致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减少,很多企业出现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链跟不上步伐,导致许多工程的停工,企业的发展处于被动地位,陷入债务危机,资金回收难度加大,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三)成本风险

在财务管理中,建筑企业成本控制不好也是致命的,企业风险大大增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影响成本的因素是很多的,有的建筑企业为了获得自身的效益,总会把工程的中标价格算得低低的,必然导致预算的降低,工程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如果要确保工程质量,势必会投入更多,导致决算超出预算很多,引起成本风险。

(四)结算风险

项目竣工结束,施工企业必然会的与业主进行结算,但在结算时肯定也存在许多不可确定的因素影响,比如:质量不达标、验收不合格、业主资金缺乏等等问题,这就会给企业成本回收带来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到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最终致使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最关键的是,后续的工程项目也谈不上高效及时运行。有时竣工结束还要有保修等情况发生,这种情况也会进一步影响企业风险增加和资金运转。

二、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公司出现财务风险:

(一)债务危机

主要指建筑企业在运行期间,由于对某些项目进行风险投资,出现了前期投入与预算的偏差,资金的投资计划发僧改变,导致一些项目运营出现资金的断裂,引起债务危机。

(二)运营危机

主要指公司在平时运行过程中,由于财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财务出现混乱,所以在任何一个建筑企业建立之初就注重现代财务制度的建立,就能很好的避免以上问题

,也就可以避免公司财务运营危机的产生。

(三)人为因素

主要指领导层、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在建筑企业运行时,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比如财务人员的中饱私囊,现金套现,挪为他用等情况,财务进行清算又不能归还时,就会出现建筑企业的风险。

(四)偷税漏税

这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企业财务风险原因,一些企业为了实现所谓的利益最大化,采取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比如:偷税漏税,做假账等等,导致建筑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和违法现象的出现,这个不仅仅是危机,而且是违反法律,将会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理,比如:查封公司、摘牌等严重危机。

三、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防范意识及重点

一个建筑企业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那么这家建筑企业是非常危险的,在实践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条。

(一)建筑企业财务制度完善和健全

一是提升全面统计能力。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统计工作,其在财务和业务的数据接轨在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当前建筑企业面临转型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人员要推动统计从数据整理向管理决策转变。要硬化数据问责制,很好的把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的关系理顺,切实发挥统计工作人员在建筑企业中的重心作用。二是规范预警财务指标。要分类别设置财务指标的预警指标,例如:投资净收益、营业利润、应收账款等财务指标,在我们建筑企业各级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日常财务管理中都要严格防范和监控。三是重大事项请示、报备制度。凡是遇到重要重大财务事项必须事先上报,不要出现虚报、隐瞒不报、事后再报、谎报等情况,对于出现以上问题引发财务风险的,对建筑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要深化预算分析研究。要通过对财务的分析研究,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化短板为长板;要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加大对生产的指导力度,以此来鼓励各单位不断优化经营业绩,同时建立滚动预算制度,建立合理、科学的调整预算制度。五是要强化对现金的管理。“现金为王”是建筑企业通行的一句术语,指的就是要重视现金的管理,就是要全方位、多角度推进资金管理,进一步强化资金收支和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创新思路探索资金管理,进一步彰显资金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要加强财务的规范化建设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人员的道德教育,把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核心,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诚信意识,从而自觉的遵守财经纪律,自觉维护此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交流,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建立一支业务精良、结构优化的财务人才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要不断加强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培训,要建立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内部的流动机制,认真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内部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人员要端正学习态度,以积极的心态来参加每次培训,要进行学习的消化和吸收。要严格财务报告制度,要通过系统内选拔、公开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等形式,不断优化财务人员结构。财务人员立足自身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要用好业余时间学习前沿财务知识,掌握最新的财务动态和财务咨询,使自己的业务与时俱进。另外,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事,还是各单位、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事,各级都要关注和参与进来,要形成与其他工作的相互配合,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同时在财务人员配备、机构设置上,企业不能为了节省成本就简化,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保证,为企业财务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四、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建筑企业的核心,要想实现建筑企业的科学发展、安全顺利发展,必须建立现代财务风险管理的制度机制,这一点非常重要,要通过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分析加强建筑企业风险的评估,使可能出现的风险关口前移,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李乃玲 单位:天津东丽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决策风险、资金结构风险、结算风险等。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中比较明显的一部分,通常来说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施工成本、施工价格的持续上涨。除此之外,市场风险还体现在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且在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市场风险。另外,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还包括了由于我国部分施工企业不成熟并且没有深刻认识到成本波动对企业收益的持续性的巨大影响,最终导致外部的市场风险对于企业的财务运行带来的极大影响。

(二)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体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很多方面。即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成因往往会导致其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或者是资本结构缺乏合理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项目管理缺乏系统性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除此之外,经常存在的决策风险还包括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时常出现的财务决策的失误,通常来说这一失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企业在财务决策中普遍盛行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从而非常严重地导致了财务决策失误屡屡发生最终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财务风险。另外,建筑施工单位存在的决策风险还体现在工程项目竣工后,由于施工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以及其他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已经完工的工程得不到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认可,这也是由于决策不合理导致的后期问题,因此往往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和资金风险。

(三)资金结构风险。

资金结构风险主要是指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资金结构缺乏合理性,从而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在资金结构风险的分析过程中,由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取项目导致了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高估自身经济实力采取了不惜代价只求中标的策略,从而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资金结构的风险。除此之外,在资金结构的分析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往往会擅自降低投标价格并且购买大量机械设备,从而很大程度上造成企业资本运营不善,最终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不抵债的问题。另外,资金结构风险的危害性还体现在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资金处理不善则有可能导致企业不能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直至破产。

(四)结算风险。

结算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结算风险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对其进行全面的反映,并且坚持核定资产价值。除此之外,结算风险还通常会体现在竣工结算的过程中,即由于施工设计和部分业主拖延支付款项等因素,导致财务结算滞后,从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及时收回资金,最终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资金压力和项目成本,于是财务风险就随之而伴生。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进行应用就有着很高的必要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内控制度、优化风险管理机构、加强结算管理等环节。

(一)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是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和前提。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财务人员应当注重针对存在的财务风险来完善各个环节的运营,从而能够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财务管理并且降低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财务人员应当注重更加合理地保障企业安全有序运行,并且根据施工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阶段的财务风险来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另外,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财务人员应当注重更好地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并且完善财务决策程序施工企业防范与控制系统,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控制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完善内控制度。

完善内控制度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完善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做好投标前的调研分析工作并且全面考虑项目的风险成本,从而能够促使建筑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此外,在完善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完善施工企业的决策文化和制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监督,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到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另外,在完善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财务人员应当注重从源头上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举例来说,财务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环境的特殊性来在异地、当地的银行分别设立资金收入和费用结算等数个不同的银行账户,在这之中的资金收入账户由施工企业财务部负责管理,而与此同时费用结算账户则由企业委派的专业的财务人员管理。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控制效率的持续提升。

(三)优化风险管理机构。

优化风险管理机构是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优化风险管理机构时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注重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并且持续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观测能力。除此之外,在优化风险管理机构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对于财务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及监控,从而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和化解风险。另外,在优化风险管理机构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当注重针对成本风险来合理建立成本责任中心并且坚持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不同成本要求将目标成本细化、分解,做到责任到人,最终能够更高效地形成全人员、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格局,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控制可靠性的不断进步。

(四)加强结算管理。

加强结算管理是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重中之重。在加强结算管理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强化结算收款管理,并且提高风险应变能力。除此之外,在加强结算管理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在工程施工结束后迅速进行验收并且编制竣工结算同时依据合同结算送审,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拖延时间过长和欠款风险等问题的出现。另外,在加强结算管理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合理进行现场确认,收集证据,客观分析,申请索赔或者追加相应的工程资金,从而能够更好地加快资金回收和周转并且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控制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作者:唐眉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